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泄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时间: 阅读:14644
泄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2-23 13:18:20

泄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针对病因之前一定要慎重使用止泻的药物,避免产生不良的反应,还会导致误诊。

腹泻主要是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的,也不排除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所引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和益生菌的药物来进行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具有收敛和止泻的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2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4-02-05 10:10:23

    辩证分型

      1)寒湿(风寒)侵袭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牌失健运,升降失司,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职,故大便清稀;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则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乃风寒外束之征;苔白腻,脉儒滑为寒湿内盛之象。

      2)感受湿热(暑湿)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苦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或夏令暑湿之邪伤及脾胃,传化失常,故泄泻腹痛;肠中有热,故泻下急迫;

      湿热互结,故泻而不爽;湿热下注,而见肛门灼热,粪色黄褐而臭,小便短黄;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3)食滞肠胃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院腹痞满,暧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苦垢浊或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院腹痞满;宿食不化,则浊气上逆,故暧腐酸臭;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苔厚腻,脉滑是为宿食内停之象。

      4)肝气乘脾症状: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平时多有胸胁胀痛,暧气食少。舌淡红,脉弦。

      证候分析: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牌失健运,故腹痛泄泻;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故胸胁胀满,暧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是为肝旺脾虚之象。

      5)脾胃虚弱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院腹胀问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失常,故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乃脾胃虚弱之象。

      6)肾阳虚衰症状: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甚,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又称五更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气不足之征。

      诊断要点

      1)排便次数增多,且粪质稀薄。

      2)可伴腹痛肠鸣,暧气食少等症。急性起病可有发热。

      3)大便常规可以正常,也可见少量红、白细胞。

      施治原则

      1)寒湿(风寒)侵袭治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2)感受湿热(暑湿)治则:清热利湿。

      3)食滞肠胃治则:消食导滞。

      4)肝气乘脾治则:抑肝扶脾,理气止泻。

      5)脾胃虚弱治则:健脾益胃,助运止泻。

      6)肾阳虚衰治则: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注意事项

      1)泄泻应及时诊治,以防转为慢性,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症。

      2)注意饮食,勿过食油腻肥甘,忌生冷不洁食物。

      3)注重自我保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小孩晚上尿多怎么治疗

泄泻中医治疗注意事项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