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内热的症状有很多,比如烦躁、大便干燥、脚心发热等症状。患者如果想要治疗,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比如当归、麦冬等,能够使病症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治疗期间,尽量避免同房,以免过度劳累,使症状加重。多注意病情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诊即可。
由于人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新陈代谢过程,所以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特别女性更年期这个阶段,体内的阴气减少了很多,由于“阴虚生内热”所以就会出现这种表现。阴虚的人阴津亏少,体液和油脂分泌不足,身体呈缺水状态,所以会感觉到哪儿都发干、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睡眠不好。 针对这种阴虚导致的虚火,最根本的是要滋阴,比如说多吃一些银耳、甲鱼、莴笋、黑芝麻等滋阴的食物。尤其要注意“秋冬养阴”,居住环境宜安静,运动锻炼应重点调养肝肾,如可经常打太极拳、八段锦、固精功、保健功、内练生津咽津的功法等。最好每天坚持推腹,双手相叠在肚脐上顺时针按揉,或是从上到下推,由于腹部有很多的经脉,尤其是任脉在腹部正中线上,它是“阴脉之海”,所以阴虚体质的人群,通过推任脉和腹部的一些穴位,效果会很明显。 其实,人的健康全赖于阴阳平衡,如果阴阳失衡,二者不能相辅相成,就会产生各种健康问题。《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也就是说,阴藏精于内,并且不断扶持阳气;而阳气则护卫于外从而使体表固密。如果阴不足以制约阳,阳气过于亢盛,就会使血脉流动加快,如果这时再受一点热邪就会使阳气更加亢盛而发为狂症。这也说明了阴虚体质的人,阳气亢盛不耐热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还说:“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气促,无汗,发热,口干而烦闷,腹胀满,耐受冬天而不耐受夏天等阳气亢奋的现象。由于阴虚阳盛,所以就会出现虚火造扰不宁的症候,这也正是阴虚体质的人很容易出现的病理表现。 《黄帝内经》中不但指明“阴虚则内热”,同时又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并且“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更进一步说明了阴阳的互根性。阴虚必然阳亢,阴虚体质的人要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却不能损阳,而只能滋阴。其实人的身体机能在实际生活中使阴和阳处于一种相对平衡中。在相互支持和代偿中维持一个相对的平衡。比如说我们用一凉一热两杯水来维持阴阳的平衡,如果凉水损失了,热水自然相对多了,但这种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加。因为“独阳不长”,身体为了重新达到平衡就会减少热水,这个时候无论你减少还是增加这杯热水都是不对的,你该做的是想办法让这杯凉水增加,这样才能重新达到应有的平衡。
阴虚内热
阴虚内热又称阴虚发热。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症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夜热早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或滋阴降火。用青蒿鳖甲汤、百合固金汤等。
别称 阴虚发热 中医病名 阴虚内热 就诊科室 中医 常见发病部位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
1 临床表现
2 饮食调理
临床表现编辑
阴虚内热型的十个症状:
1.手心热、足心热、不欲近衣被。
2.心中烦热、思冷饮、冷食。
3.口干、口苦、咽干、恶心。
4.睡眠不宁、盗汗、躁汗、遗精。
5.发热。(高热、低热或体温不高皮肤有热感)
6.出血。(鼻衄、齿衄、皮下有出血点等均系由阴虚内热所致者)
7.头晕、心悸、周身无力、面色苍白。
8.大便干、小便黄或黄赤有热感。
9.脉细数、大数、弦数。
10.舌苔黄或黄腻、干燥少津或焦黄兼少津。
是指你的身体阴虚则阳气相对的亢盛,易于导致虚火上升。也作“上火”。
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
绿豆味甘性寒凉,能解暑热,除烦热,还有解毒的功效。可以熬汤、煮粥或做成绿豆糕食用。但注意不宜与中药同服。
兔肉味甘性凉,有解热毒、凉血、通便作用。可以红烧或炖汤。
梨味甘微酸性寒,有清热润肺、除烦止渴的功效,对热病后心烦口渴、尿黄便干尤为适宜。可生吃或用梨去核塞入冰糖或蜂蜜蒸熟后食用。注意梨汁性寒,便稀者少食。
桑葚味甘酸性寒,有滋阴补血益肝肾的作用。对于阴虚内热引起的耳鸣、失眠、心悸有辅助治疗作用。生食或用50克水煎服。
荸荠味甘性微寒,有清热解渴化痰作用,适用于热病的心烦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尿黄者。可以生食也可炒菜,还可以捣汁冷服,对咽喉肿痛尤佳。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能清热又能润燥,对肺阴不足引起的干咳、少痰或低热、咽喉肿痛均有效。用鲜百合捣汁加水饮之,亦可煮食,也可用冰糖一起煮食。
芹菜味甘苦性微寒凉,有清肝火、通利血脉的功效,对头晕、面红目赤、牙龈肿痛等有辅助疗效。可以凉拌,也可水煎饮。
黄花菜味甘性凉平,有清热解毒功效。可用于牙龈肿痛、肝火、头痛头晕、鼻衄等。可以炒熟或煎汤食用。要注意鲜黄花菜食用不当可引起中毒。
藕味甘性平寒,有清热生津、除暑热、凉血止血作用,另外,还有润肺止咳作用。用鲜藕生食或捣汁为宜。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问患者手脚心热不热,这其实就是结合一些症状,从整体上出发,辩证分析你的病因病证。如果手脚特别的热,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医上最多见的就是阴虚了。我们身体中有阴和阳,如果说阴少了,阳不变,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虚热,这个虚热不是浑身发热,多见的就是手心、脚心发热,心里面烦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心烦热,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就会说吃点六味地黄丸就可以了。
但是我们要注意,身体中的阴虚不光是肾阴虚,有可能是肺阴虚、心阴虚、肝阴虚,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手脚心发热的情况。如果我们没有分清是哪个脏腑导致的,就只是一味地用六味地黄丸,那肯定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的。
那接下来我们就分析辩证一下我们到底是属于哪种情况。
首先我们先说心,如果出现心阴虚的话,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会口渴口干,心慌、心悸,心里面很烦躁,晚上睡不着,睡眠特别差,梦还特别多,去看这类人舌头的时候就会发现,舌头尖很红,舌苔特别少,甚至有些人到了晚上睡着了,身上还容易出汗,而这些汗多集中在上半身,甚至有的人会在头上脸上出汗,这多见于是心阴虚,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清心热了,可以用天王补心丸。
如果出现肝阴虚,这也会出现手心脚心发热,但是它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脾气比较急躁。像这类人,脾气经常比较急,容易烦躁,眼睛还特别干,这是为什么?因为肝开窍于目,就会容易眼睛干、眼睛涩,眼睛不舒服。在临床上,对于肝阴虚,我们最常用的一个药就是杞菊地黄丸,它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枸杞和菊花,有比较好的滋肝阴、清肝火的作用。
第三种就是肺阴虚,这种情况也会出现手脚心发热的问题。
但是它的表现就不光口干了,还经常咽干、喉咙干,甚至有些人还经常干咳,鼻子特别干,因为肺开窍于鼻,所以说首先会出现干咳、咽干、鼻干的表现。除此之外,口渴得还比较厉害,心里面烦躁,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百合固金片,除了它之外,也可以用麦味地黄丸,它在六味地黄的基础上加了麦冬和五味子,有比较好的滋肾养肺的作用。
最后一种就是肾阴虚,这类人会腰膝酸软得特别厉害,因为肾开窍于耳,所以还会容易耳鸣,而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所以还经常会记忆力减退、头晕,所以如果有这些表现的话,多见的就是肾阴虚了,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不光是有阴虚的表现,上火得还特别明显,比如总是下巴长痘痘、有经常牙痛等上火的表现,我们就可以用知柏地黄丸,它有比较好的滋阴、清火的效果。
像肾阴虚的人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到了晚上一睡着了觉,全身就出汗,一醒身上的汗就停了,这个就是盗汗,一到了下午身上就会一阵发热出汗,二三十分钟就退了,像潮水一样,这就是午后潮热,如果有这些表现的话,就是比较典型的肾阴虚了,我们用滋补肾肾阴的药物就可以了。
所以如果我们手心脚心发热了,不能光想着用六味地黄丸,最关键的是,我们要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到是我们身体的哪个脏器出现了问题,这样的话,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