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呼吸道痰湿是什么病的表现

时间: 阅读:11956
呼吸道痰湿是什么病的表现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2-23 14:03:38

呼吸道痰湿通常是肝火旺盛、湿气重的表现,一般跟平时的饮食习惯是有关系的,如果平时经常吃刺激性的食物或者吃生冷的食物,就可能导致体内的肝火旺盛,湿气比较重。

一般呼吸道痰湿会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通常可以多喝热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也要适量运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05 12:12:45

    正常情况下,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后,都会经过脾胃的运化,变成津液等精微物质运化到全身。如果食物和水不能被正常地运化吸收,就变成了中医上常说的“水湿”。

    当然,吃进体内的食物和水能否转化为人体所需的精微,关键在于脾胃的功能是否强健。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且“主运化水湿”。如果脾胃出现疲软的现象,水谷进入人体后就不能转化成对人体有用的精微,而是转化为病理产物——水湿。

    中医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湿积聚过多就会变成饮,饮聚集久了,慢慢会变化成痰。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脾是产生痰的源头,因为脾出现虚弱,水谷精微无法得到及时的运化,才滞留下来,凝结成痰。脾主升清,它要将精微物质上输给肺,当脾虚生了痰之后,这些痰也会随着精微物质一起上输到肺中。

    当肺中的痰越积越多,我们就会感觉到,并且本能地通过咳嗽的方式将痰吐出来。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脾胃虚弱的话,痰会接二连三地产生,哪怕你一直在吐痰,终究也无法将所有的痰吐干净。打个比方,上游的水不干净,下游就没有干净的水喝。

    这些痰和还未来得及凝结成痰的水湿聚在一起,便是痰湿。

    痰湿在体内一起都不规矩,它会随着气到处流窜。痰湿停留在肝脏,便会形成脂肪肝。滞留于腰间,就是将军肚、水桶腰。

    泛溢于肌肤、肌肉,肌肉中被水液充满,面部、四肢也会浮肿、臃肿。所以痰湿严重的人,往往看上去十分肥胖。此外,痰湿流窜还容易引起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腰痛、头痛、颈椎病等,所以,中医上有一句话叫,“百病皆由痰作祟”。

    如何来化解体内的痰湿呢?

    既然脾是生痰之源,那就得从脾着手了。古代打仗时,人们讲究先控制对方的粮草。官渡之战中,曹操兵力并不敌袁绍,但曹操一把火下去,将袁绍放在乌巢的粮草悉数烧光,来了个釜底抽薪,最终以少胜多,令袁绍大败而归。

    而我们从脾上着手,就好比是从粮草上打主意,从源头上断绝敌人的粮草,粮草不足,敌人就没有精力作战了。

    如何来健脾呢?

    给大家介绍一款健脾的花茶——白扁豆花陈皮茶。

    去中药店购买适量的扁豆花、陈皮和白茯苓。如果自家种有白扁豆,可以在扁豆花开时,取未完全开放的扁豆花晒干也可以。将扁豆花、陈皮和茯苓一起打成粉末,每天用勺子舀取10克左右的粉末,放入茶杯中,然后倒入开水冲泡,焖上5分钟,代茶饮用,以冲淡为度。

    白扁豆花入脾、胃、大肠经,是百花中少有的健脾良药。

    《四川中药志》上就有“白扁豆花,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消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的记载。

    陈皮,顾名思义,就是存放时间较长的果皮,多是柑橘皮。在冬季,南方的许多农家都会自己动手做地瓜干,这地瓜干中就放了许多陈皮,咬上一口,橘香四溢,甘甜可口。

    许多人在熬汤或做菜时,也喜欢放上几片陈皮,不仅能解油腻、去腥味,还能让汤水更甘甜清新,可以使色、香、味别具一格。广东人喜欢煲汤、喝汤,是全国闻名的,陈皮在广东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煲汤还是焖肉,都少不了陈皮,所以民间有言:“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

    其中,冬季出产的柑橘皮最为优质。柑橘皮经过长时期的晾晒后,成为干品,便是陈皮,放置时间越长,效用越好。

    别看这小小陈皮其貌不扬,除了饮食上的多用,它还能入药,其药用功效也是非同小可。《本草纲目》上说,“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龠,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肺脾二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

    适用于消化不良、胃部胀满、咳嗽痰多等症状。因此陈皮在调理脾胃或在配制中成药时被广泛应用,古方“二陈汤”和“陈皮半夏汤”中的主要成分便是陈皮,是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良药。

    不只是中医这么认为,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陈皮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道内的积滞之气,增进食欲,同时还能使体内的痰液更容易咳出。

    秋冬季节,老年人容易出现咳喘、多痰的现象,此时,不妨用陈皮泡水服用,或是多喝陈皮煲的汤,对于化痰止咳有很好的效果。

    古代医学家认为:“陈皮辛能散,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为脾肺气分之药,调中快膈,导滞消痰,利水破症,宣通五脏,理气燥湿,能统治百病。陈久者良,鲜者不堪用。”新鲜橘皮和陈皮虽然是同是橘子皮,但两者性质大为不同,功效也迥异。

    陈皮的作用是理气化痰、健脾燥湿,而新鲜橘皮的作用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它主要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乳房疼痛以及食积气滞所导致的胃脘胀痛等症。所以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花茶中的最后一个成分,便是白茯苓了。白茯苓的养生功效,古已有证。它是慈禧太后的养生珍品,据《清宫医案》记载,慈禧太后十分喜欢吃茯苓饼,认为它味美爽口,易于消化,而且有很好的祛病延年的作用。慈禧太后除了喜欢吃茯苓饼外,日常的保健药方中,也大多用到了白茯苓这味药材。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5 12:12:45

    痰火上扰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素体痰盛,
    或肝郁犯脾,脾失健运而痰湿内生,肝郁化
    火,火性上炎,炼液成痰,痰火壅积于胸,经
    期冲气旺盛,冲气挟痰火上扰清窍,神明逆乱
    所表现出来的经行狂躁不安,头痛失眠,舌
    红,苔黄腻,脉弦滑的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
    经行情志异常。相当于西医病名周期性精神
    病。

  • 木槿
    回复
    2024-02-05 12:12:45

    痰湿患者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脘腹冷痛而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口淡不渴、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大便稀溏、四肢不温或浮肿、小便清长或不利,女子则还可能出现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苔白润、脉沉迟等。痰湿则主要表现为体形肥胖,面色淡黄,眼泡微浮,口中粘腻,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胸闷,痰多,嗜睡,大便次数多,小便量多而色清如水,舌体胖大,苔滑腻,舌边常有齿痕,脉濡而滑。指导意见:痰湿者应注意休息和保暖,不要受风着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规律休息的好习惯,注意脚部保暖,还应注意锻炼身体,但不能剧烈运动;痰湿者应注意饮食宜清谈,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注意改变一些不良习惯,起居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穿衣尽量保持宽松等。

  • 芍药
    回复
    2024-02-05 11:11:35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痰饮临床表现: 形体消瘦,胸脘胀满,纳呆呕吐,胃中振水音或肠鸣漉漉,便溏或背部寒冷,头昏目眩,心悸气短。舌苔白润,脉弦滑。
    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证,所谓“窠囊之痰”。平时可无明显症状,如因外邪或饮食内伤等因素则引致发作。其症颇似哮喘,烦热胸痛,口干唇燥,痰块很难咯出等。是头部及耳后有痰核如串珠状,或脏下有结核的病症。其核按之紧,推之不移,兼见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因其由于肝火、痰郁所致,故名。
    痰湿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

呼吸有白痰是怎么回事

呼吸时热气是正常的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