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半夜突然上吐下泻发冷是什么原因

时间: 阅读:2364
半夜突然上吐下泻发冷是什么原因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2-23 13:02:10

半夜突然上吐下泻发冷一般都是有急性胃肠炎引起的,也可能是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造成的。

患者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做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黄连素的药物来治疗。在恢复期间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多喝一些温开水补充身体内的水分,这样会对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5 16:16:34

    h*** 问 2011-06-27 04:08:40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三天前晚上出现呕吐腹泻,当时有无发烧不清楚,第二天早上去医院就诊,医生说是急性肠胃炎,打了吊针,呕吐腹泻的症状消失,中午任觉得不舒服,一量体温38.5,又去医院,医生开了退烧药,然后感觉好些了,今天晚上突然又开始呕吐和腹泻,但是比较轻微,但是感觉全身乏力和明显的不适,而且感觉头脑很混乱,很不舒服。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赵光荣医生 答 2011-06-27 18:59:03你的很多症状是因为失水引起的,所以建议你补充盐水等水分,必要时输液。口服药物可以试试加味藿香正气丸、培菲康双岐三联活菌胶囊等。饮食清淡,可以在绿豆稀饭里面加盐、生姜等。医生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医生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05 16:16:34

    5 应急止泻法1、按摩下痢穴

    功效:下痢穴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经验穴,出现腹泻就应该立即按压此穴,一般情况下,按压后便意会逐渐消失,如果腹泻严重,按压后症状也会减轻。

    位置:位于足拇趾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顶住下痢穴,用力按压5-6秒后抬起,过1-2秒后再按压,如此重复15-20次,左右脚交替进行。

    2、姜苏陈皮茶

    配方:生姜15克,紫苏叶10克,陈皮10克,红茶3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生姜、陈皮切细丝,与紫苏叶、红糖共放保温杯中,倒入沸水,闷泡15分钟后可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日1剂。

    功效: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3、石榴皮水

    配方:石榴皮60克。

    制法:将石榴皮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煎至100毫升即可。

    用法:每日服3次,连续服用1周。

    功效:收敛止泻。

    6 就医用药治疗

    上吐下泻8小时还没恢复,仍然比较严重,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的,应及时就医,检查大便和血常规,再对症药物治疗,通常需要遵医嘱服用止泻药+改善胃肠功能药物+抗炎药或输液治疗。不宜拖延病情或自行用药处理,以免用药不当或加重病情。

    7 拉稀水和呕吐怎么回事

    临床最常见为肠胃炎导致。

    因为食物不洁或不当饮食等因素造成的肠胃炎症,可出现上吐下泻、头痛、头晕、发热、腹痛肠鸣等症状,如腹泻严重呕吐不止,要及时就医,体液丢失会导致低血容量,甚至休克,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和皮肤弹性,监测体温,看是否有发热的现象,如果有发热以及脱水,就不能采取上述紧急措施,也得第一时间就医。

  • 木槿
    回复
    2024-02-05 16:16:34

    您好,孩子上吐下泻,并且发烧,浑身冷,考虑是胃肠道感染导致的,应该给孩子化验下血常规,如果有细菌感染的话可以吃点头孢克肟颗粒等消炎药,其次对症处理,发烧超过38.5度可以吃点恬倩等,低烧的话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呕吐可以吃点多潘立酮干混悬剂,腹泻可以吃点蒙脱石散,其次适当服用补液盐,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不缓解及时就诊.
    祝孩子早日康复

  • 空青
    回复
    2024-02-05 15:15:24

    病情分析:
    1,您好,患的是急性肠炎,和病毒病菌感染有关,轻型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轻微腹胀等;重型腹泻: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则昏迷、惊厥,并有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指导意见:
    建议主要是要抗感染,根据肠道感染的情况应用抗生素,主要是控制大肠杆菌.目前用药有复方新诺明或黄连素,也可用新霉素、痢特灵、吡哌酸等.及维持水电解。

突然上吐下泻浑身发冷该怎么治疗

浑身发冷冒虚汗头疼该怎么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