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火与情绪因素、个人饮食习惯以及热邪入侵有关。长期心情抑郁、工作压力大导致肝火难以疏泄、肝火郁结。平时饮食上经常食用辛辣刺激性、油腻的食物以及抽烟喝酒都可能导致肝经郁热。另外,其他脏器受到热邪的入侵,循环至肝经,也可能会转化为肝火。
肝火旺主要由情志因素、饮食因素、其他脏腑热邪传至肝经所致。
基本病因:
1.情志因素
情绪抑郁,导致肝疏泄功能受损,肝气停滞于中焦,气不能上行,久郁化为肝火;暴怒使肝气上行太过,上行的多余之气形成肝火。
2.饮食因素
平素饮食不节制,如摄入高脂肪、高糖饮食,过量饮酒等容易在体内生“湿”生“热”,进而郁化为肝火。
3.其他脏腑热邪传至肝经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的经络是互相关联的,若其他脏腑遭受热邪侵袭,可循经而行传至肝经,进而影响肝脏。或胆经有热,亦可内传于肝。
【扩展资料】
症状概述
肝火旺是指肝的机能亢盛而出现热象,多与情志因素、饮食因素、其他脏腑热邪传至肝经有关。以上扰头目和热扰心神为主要病理变化,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等。肝火旺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高血压、甲亢、肝炎等疾病。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常见症状
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
主要病因
情志因素、饮食因素、其他脏腑热邪传至肝经
检查项目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测、肝生化检查、激素测定、超声检查、穿刺活检
重要提醒
肝火旺者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生气。
临床分类
1.肝火上炎证
肝火上扰头面,以头面多种不适为主,属肝火上炎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烦躁、失眠、面红、头痛;或目赤肿痛;或突然耳鸣耳聋;或吐血、流鼻血,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其中以头痛为主者,属肝火犯头证,以耳部症状为主者,属肝火燔耳证。
(1)肝火犯头证: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2)肝火燔耳证:耳痛、耳内闷胀、耳鸣、鼓膜充血或穿孔、耳道流脓流血,头晕、口苦、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2.肝火炽盛证
主要表现为胸肋有灼热感伴疼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严重者可伴流鼻血、吐血,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3.肝火犯肺证
主要表现为咳嗽(严重者可咳血)、痰黄粘稠,胸肋有灼热感伴疼痛,急躁易怒,头晕头胀、面红目赤,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4.肝郁化火证
主要表现为胸肋有灼热感伴胀痛,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