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肠胃火吃什么药

时间: 阅读:4085
肠胃火吃什么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2-23 13:03:10

肠胃火可以通过清胃丸调理,同时也可以通过牛黄解毒丸。在服用以后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加快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从而可以改善出现的肠胃火旺盛,用药种类和用药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明确。

在调理期间可以适当的喝一些冰糖雪梨水,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温开水,有助于身体的快速恢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13 08:08:51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13 08:08:5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饮食习惯肥甘厚味摄入过多加上熬夜生活压力过大,很容易出现胃火旺的情况,那么胃火旺通常有哪些表现呢,最明显的就是口臭,食物摄入后没有被消化,长期堆积在肠胃中就会不断发酵,从而产生细菌产生气体,这时候口臭就出现了,有时也会出现胃灼热,口干,牙龈肿痛,脸上爆痘,大便干硬等现象,那么我们怎么调理呢?

    如果用药的话大家可以用像牛黄清胃丸,藿香清胃胶囊,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丸,清胃黄连丸等,这些药物都有黄连、黄芪、黄柏、大黄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不建议长期服用哦,另外可以服用点益生菌改善肠道紊乱的情况。

    平时生活中大家可以可以喝一点去火养胃的花茶,像金银花、麦冬、佩兰、金花茶泡水喝,起到清胃火的作用,同时顾护脾胃。

    胃是三分治七分养,平时要多喝水,保持口腔卫生,少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肉类一定要适量,为了自己的 健康 我们一起严于律己行动起来吧。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13 08:08:51

    问题一:肠胃上火,内热有什么好药,“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当人们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那么“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肝火: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火可分实火和虚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症见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搏细数。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分析上火虚实,针对用药非常重要。另外,有些去火的食品也可尝试,但也需对症。比如吃莲子汤去心火,吃猪肝可去肺火,喝绿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猪腰去肾火。 去火”:选药有讲究 常见上火症状有“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等多种,因此,降火选药也当对症。 “吃不进”是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成人可选服牛黄清心丸(片),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 “受不了”是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拉不出”是指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浑浊有味, *** 时痒,妇女白带增多,甚至带黄。常用中药可选三 *** 、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 另外还有“虚火”,也就是阴虚而热,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失眠,或干咳气短,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潮热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此时,可对症选服知柏地黄丸等药

    问题二:胃肠有火吃什么药便宜你了
    看到你的问题算是有缘 给你个方
    到药店买点野菊花 、蒲公英 加五粒枸杞 开水泡开 热饮 当天见效
    一周就好 平时没事喝点 那就是最好的滋补保健饮料 要比铁观音 大红袍强多了

    问题三:胃火热 吃什么药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当人们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上火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广义的症状,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黄痰等症状,肝火会有一些烦躁、失眠、女性会有 *** 胀痛等。 那么“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上火症状的解决方案
    喉干嗓哑时:
    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时: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口长水泡时:
    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鼻塞难通时:
    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气。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肝火: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火可分实火和虚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症见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搏细数。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分析上火虚实,针对用药非常重要。另外,有些去火的食品也可尝试,但也需对症。比如吃莲子汤去心火,吃猪肝可去肺火,喝绿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猪腰去肾火。
    “去火”:选药有讲究
    常见上火症状有“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等多种,因此,降火选药也当对症。
    “吃不进”是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成人可选服牛黄清心丸(片),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
    “受不了”是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拉不出”是指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浑浊有味, *** 时痒,妇女白带增多,甚至带黄。常用中药可选三 *** 、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
    另外还有“虚火”,也就是阴虚而热,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腰......>>

    问题四:胃中有火吃什么药你好,胃火,一是不吃辛辣 *** 食物,二是多喝汤水,三是服用知柏地黄丸,黄连上清片。清胃散治疗一下。

    问题五:肠胃有火应多吃什么食物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胃火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痛、腹胀、口干口臭、大便稀溏、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等;儿童表现为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胃火分为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胃火即胃热。对于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等饮食不当引起的火气,中医称为胃火,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所造成。轻微胃火盛者,好像永远吃不饱,其实是胃热给大脑的错觉;到火盛至某一阶段,胃部出现发炎现象,就会变成什么都不想吃,可以说是物极必反。中医认为,胃火的调节应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要饮食节制,太过热气的东西少吃,甜腻的食物少吃,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并且适当注意口腔卫生。 有胃火者可以饮用萝卜汁进行调理治疗,但属胃脾虚寒型口疮者不宜服用。绿豆粥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清心泻火的作用,能清心胃之火。莲子、顶实、怀山药等皆为健脾开胃之物,西洋菜、生菜、油麦菜、西红柿、枇杷等都是利于消化的食物。胃火过热者,还可以通过吃西瓜来降胃火。在平时应少食辛辣、过热之品,如火锅、辣椒、生葱、姜、蒜等。多饮水,适当运动,少吃肥甘厚味之类的食物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13 07:07:41

    肠胃有火分实火和虚火,实火有口臭便秘,牙龈肿痛,舌红苔黄,口渴爱喝冷饮等症严重的话可以吃一些药物如清胃散,牛黄清胃丸等,食疗可以吃萝卜,山楂,绿茶,柿子,梨,芹菜,等。虚火有口唇干燥,舌红少苔,大便秘结,等症应该养胃阴,药物有麦门冬汤,食疗有,小米粥,百合,莲子,银耳的,枸杞,弥胡桃,甘蔗,梨,枇杷,蜂蜜等。

宝宝去胃火吃什么药

肠胃火大吃什么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