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的主要作用是清热凉血和散瘀止痛,如果在平时生活中身体出现上火的症状,从而使得身体出现咽喉肿痛或者是双目疼痛等症状,那么可以用赤芍来进行治疗,这样能够有效缓解身体上火的症状,而且还能够有效缓解身体腰背疼痛,或者是缓解女性痛经或者是闭经的症状。
赤芍【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临床应用】1.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2. 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性味归经】:酸、苦,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歧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④《本草衍义》:“味涩苦。”入肝、脾经。①《珍珠囊》:“足太阴脾经。”②《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③《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④《药品化义》:“入肝、小肠二经。”⑤《本草经解》:“入心与小肠。”白芍①《雷公炮炙论》:"凡(白芍药)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 ②《本草蒙筌》:"(白芍药)酒浸日曝,勿见火。" 【性味】苦酸,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 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②《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唐本草》:"益女子血。" 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 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赤芍是一种中药,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很少听说,赤芍能散瘀伤、止疼痛、清热、凉血的作用,对于赤芍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以下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1赤芍的功效
赤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和块根芍药的根,赤芍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赤芍又叫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赤芍用药禁忌是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名:赤芍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处方名:赤芍、赤芍药、炒赤芍处方中写赤芍、赤芍药指生赤芍,为原药材去杂质,刮去粗皮,晒干,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炒赤芍为赤芍片用文火炒至黄色,略见焦斑摊晾,然后入药者。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来源:赤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和块根芍药的根。
炮制方法:
1、赤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园片或斜片,干燥,筛去碎屑。
2、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
3、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炮制作用:
1、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生赤芍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2、酒赤芍:以活血散瘀力胜,清热凉血作用较弱。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
3、炒赤芍:炒后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可用于瘀滞疼痛。
赤芍的作用
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赤芍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赤芍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赤芍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赤芍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赤芍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赤芍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赤芍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
1、赤芍治疗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药二两、黄柏二两(以蜜拌合涂炙令尽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太平圣惠方》赤芍药散)
2、赤芍治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3、赤芍治疗血痢腹痛:赤芍药、黄柏(去粗皮炙)、地榆各一两.上三味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4、赤芍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牡丹皮、白茯苓、赤芍药、吴白芷、甘草各一两,柴胡三两(去芦)。上六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枣,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各-服。(《博济方》赤芍药散)
5、赤芍治疗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博济方》)
6、赤芍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香附子、赤芍药.上等份为末盐一捻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食前.(《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7、赤芍治疗急性乳腺炎:赤芍一至二两生甘草二钱.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二、赤芍的用药禁忌
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2【中药赤芍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散。
【中药赤芍的用药忌宜】: 血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②《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
③《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赤芍副作用有哪些?赤芍成分没食子酸的.衍生物没食子酸丙酯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能明显抑制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等诱导的线粒体肿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赤芍对正常离体豚鼠回肠无明显作用,但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肠痉挛。赤芍正丁醇提取物3g/kg皮下注射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肝脏重量,对溶血素生成与迟发型超敏反应无明显影响。
川赤芍提取物对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辅酶A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受体有显著抑制作用。赤芍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草芍药煎剂灌胃,可使家兔血糖暂时升高,窄叶芍药水-醇提取物有显著镇静和一定的镇痛作用,还能提高胃液的酸度,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
赤芍的神奇功效与作用3赤芍的副作用有什么呢?
其实赤芍没什么副作用。但是配以不同的药方,其难免会有一些食用禁忌和禁忌人群。一般而言,对于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都要慎吃赤芍。
虽然赤芍具有治瘀滞经闭,腹痛,胁痛,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等功效外,但是它毕竟是一种药材。有句古话不是说是药三分毒嘛,因此,若想食用赤芍的话,最要先咨询一下医生。
赤芍的食用禁忌: 不宜大量食用。即使是水果、蔬菜等人们常吃的食物都不适宜大量食用,更何况是作为药材的赤芍呢。
赤芍的禁忌人群: 血虚者慎服。血虚者要慎重食用赤芍并不是现在所研究出来的,自古代起就有了这个说法。例如在《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这里的一物就是指赤芍;《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