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推拿二马有什么功效

时间: 阅读:7858
推拿二马有什么功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9-09 04:13:14

推拿二马可以起到补肾滋阴的作用,对于阴虚之症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尤其是对于小孩儿因肾气不足引起的精神萎靡不振,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情况,都可以推拿二马来进行治疗。推拿二马穴主要以揉法为主。通常揉100~300次,每次最少可以做2~15分钟,也可以适当的延长时间。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02 15:15:33


  • 景天
    回复
    2024-03-02 15:15:33

    5 小儿二马特效推拿

    一手持小儿的手,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甲重掐二马3-5次,再用拇指指腹揉50-100次,长期推拿,可缓解牙痛,小便赤涩,烦躁不安,阴虚内热等病症。

  • 离亭燕
    回复
    2024-03-02 14:14:23

    小儿推拿李波:孩子内热容易上火怎么办?小儿推拿快速清热去火!

    什么是小儿内热?

    小儿为“纯阳之体”。小儿脏腑娇嫩,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其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速。由于肝常有余,又为稚阳之体,易发热动风,出现惊厥、抽风;脾常不足,其运化功能相对较弱,故容易积食发热,即内热上火。因乳食搭配失调、喂养不科学等诸多原因,会引起消化不良、回乳、腹胀、厌食、小便短赤、便干或便秘、眼屎多、口干口臭等现象。

    小儿内热的常见表现

    1.眼屎多:早晨起床时,睫毛被眼分泌物黏着,孩子不容易睁开眼。

    2.口气重:就是口臭,靠近孩子的面部,就能明显闻到。

    3.咽痛:咽部干痛,扁桃体红肿。

    4.口唇发红:颜色鲜红或暗红。

    5.舌尖红:舌尖颜色明显比舌体要红,甚至有许多鲜艳的红点。有的儿童还可有舌尖或舌体的溃疡。

    6.地图舌:许多儿童的舌苔出现一块块的剥脱,像地图一样不规则(热极伤阴所致)。

    7.大便不正常:干硬,大便臭。大便干硬难下,有的儿童大便时,憋得小脸通红、眼中带泪,有的儿童两天一次大便或数日一次,有的干结如羊屎,呈圆球状。这些儿童的大便都有特别浓的臭味。

    小儿推拿李波:小儿内热的常用推拿手法

    (一)孩子肝火旺、眼屎多,清肝经、清天河水、揉涌泉

    1、清肝经

    位置:食指掌面末节

    操作:用推法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肝经

    次数:100-500次

    作用:平肝泻火、解郁除烦、养阴平肝、和气生血

    2、清天河水

    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

    作用: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

    3、揉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处。

    操作:用两拇指面轮流自足根推向足尖,称推涌泉;用拇指端按在穴位上揉之,称揉涌泉。

    次数:推100~400次,揉30次左右。

    作用:滋阴,退热。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二)孩子烦躁不安、心经有热,加:揉小天心

    1、揉小天心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掐揉小天心:用拇指甲掐揉之。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三)孩子腹胀、有口臭,舌苔厚腻、宝宝有积滞,加清补脾、揉板门、清胃经、掐揉四横纹、顺摩腹

    1、清补脾

    位置: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

    操作: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来回推

    次数: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化痰涎。

    2、揉板门

    位置:在手掌大鱼际之平面。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上作揉法

    次数:推100~300次,运30~50次。

    作用:消食化滞,健脾和胃,除臌胀,止呕吐。

    3、清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一节。

    操作:清胃经,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清脾胃湿热,消食积,降逆止呕。清胃经,能清脾胃之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

    4、掐揉四横纹

    位置:手掌面,第二至五指节第一指间关节之横纹。

    操作:掐四横皱: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继而揉之。

    次数:掐3~5次;推100~300次。

    作用:退脏腑之热,调和气血,消胀散结。

    5、顺摩腹

    位置:腹部

    手法:术者用掌或四指摩腹部,称摩腹,摩300~500 次。逆时针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往返摩之为平补平泻。

    主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积,消化不良,便秘,厌食,伤乳食泻。

    (四)、孩子大便干、便秘,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1、清大肠

    位置:在食指桡侧缘,由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用右手拇指桡侧面,自虎口直推至指尖

    次数:100-500次

    作用:调理肠道,止寒热泻痢,退肝胆之火,通便。

    2、推下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作直推,分别称推上七节骨和推下七节骨。

    次数:100~200次。

    作用:温阳止泻,泻热通便。

    (五)孩子小便黄、小便赤涩,加清小肠、揉二马

    1、清小肠

    位置:在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至指根。

    操作:推小肠,分清小肠、补小肠两法。用推法,自指尖向指根直推为补,称推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

    作用:滋阴补虚,清热利尿,泌别清浊。

    2、揉二人上马

    位置:手掌背面,第四、五掌骨小头后陷中。

    操作:掐二人上马:以拇指甲掐之,继以揉。揉二人上马,以拇指或中指揉之。

    作用:补肾滋阴,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主治:小便短赤,腹痛,体虚,淋证,脱肛,遗尿,消化不良,牙痛,咬牙,喘促。

    (六)孩子肺热咳嗽,加清肺经、顺运内八卦、

    1、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端到指尖成一条直线。

    手法:从掌面末节指纹端推向指尖为清肺经

    次数:100-500次

    作用:宣肺清热,止咳化痰。

    2、 顺运内八卦

    位置:以手掌中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八卦穴即在此圆圈上

    操作:顺运八卦,又称运八卦。用拇指面自乾向坎运至兑为一遍,在运至离时轻轻而过。

    次数:运100~500次,掐运7~14次,揉100~200次。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降气平喘,止呕止泻,清热发汗,平衡阴阳。

    小儿内热预防保健

    注意饮食,多饮水,多小便,促进火热之邪的排出。饮食要清淡、适量、易消化,少食肥甘厚腻,多吃蔬菜,不然容易造成食积,食积易化火,加重体内的热邪。

肾艾灸作用与功效

艾灸盒的作用和功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