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眼周的穴位具有提高视力功能、缓解视疲劳的功效,在进行按摩的时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加快废物代谢,有预防近视的作用。眼部穴位按摩还能促进脂肪代谢,延缓眼袋以及鱼尾纹的形成,有美容以及延缓衰老的作用。眼部穴位按摩一定要适度,太用力会引起出血。
攒竹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面部,在眉头凹陷中(眼眶上切迹处)即是,这也是视神经进出眼睛的位置。
按摩办法:双手朝上,用大拇指指腹以画圈的方式按压此穴位,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1组,每组20次,可令疲劳的双眼立刻得到放松。
睛明穴
取穴方法:睛明穴位于面部,眼内角稍上方凹陷处(眼角再稍偏上一点),此处分布有滑车上、下神经、动眼神经、眼神经。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上下推按,每组20次,连续两组。如果眼疲劳非常严重,也可用单手拇指按压,一边按压完再进行另一边按压,直到眼内有明显酸重胀感为止。可有效减轻眼部疲劳,缓解头痛。
太阳穴
取穴方法:穴位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是三叉神经和睫状神经节的汇集之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20次,感觉稍有酸胀为妥,对于缓解头痛、眼睛疲劳有明显效果。
经常按摩这三个部位不仅可以缓解眼部疲劳,还有爱美丽的你多按这6个穴位能够缓解黑眼圈眼部浮肿眼袋沉重等问题哦。
1 睛明穴
位置:位于人体面部的内眼角稍上方的凹陷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明目、降温除浊、利窍泄热、祛风通络等功效;主治视物不清、近视、色盲、目眩、流泪、眼睛疲劳、眼部疾病等,还能消除黑眼圈,眼袋、提神醒脑,按揉此穴位,对于学生预防近视非常有效。
做法:可以用大拇指和食物的指腹按揉此穴位2~3分钟,建议每日可以按压3~5次;对于有眼部外伤、血肿的人群不宜按压此穴位,骨折的病人也不适宜按压,骨质疏松的人群按压时不可用力过大。
位置:位于人体的眉毛内端,眉头内侧边缘的凹陷处。
功效:该穴具有明目、清热、利窍、祛风、通络等功效,主治视物不清、假性近视、迎风流泪、眼睛疲劳、充血、眼睑下垂、目赤肿痛等疾病。对于眼部的一些常见疾病,缓解眼睛疲劳,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有着非常好的功效。
做法:可用食指指腹按揉此穴位,每天坚持按压,对于假性近视、眼睛疲劳的治疗效果明显。
位置:位于人体面部的眉梢部凹陷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清头明目、疏通经气的功效;主治视疲劳、视神经萎缩、眼结膜炎、目赤肿痛、角膜白斑等眼部疾病,也可治面神经麻痹、鱼尾纹、头痛眩晕等症,常按摩此穴位,能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还能活化使神经细胞,对于近视、视力的恢复、消除眼周皱纹皆有较好的保健功效。
做法:运用中指指腹按揉高穴位1~3分钟,力度适中,有轻微酸胀感即可。
位置:位于人体的面部目外眦旁,眼睛外侧一厘米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明目退翳、降浊除湿、平肝熄风等功效,主治青少年近视眼、屈光不正、白内障、角膜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怕光、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等眼部疾病,还可治疗头痛、面神经麻痹等症,也能去除眼角皱纹。
做法:用食指指腹按揉该穴位1~3分钟,经常按摩能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改善近视。
护眼八大穴位:
1.天应穴:
取穴: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
作用:长时间学习、工作后,眼晴易疲劳,眉头及上眼眶常有酸痛感,天应穴可以缓解疲劳。
手法:以左右大拇指螺纹面接触穴位,其他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在前额,按揉面不要太大,按揉1-3分钟。
2.晴明穴:
取穴:内眼角斜上方,眼眶骨边缘凹陷。
作用:接受膀胱经的气血使眼睛变得明亮。
手法: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而后向上挤,按揉1-3分钟。
3.丝竹穴:
取穴:位于面部,眉梢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明目安神。
手法:拇指指腹向内揉按两边穴位,有酸肚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
钟。
4.四白穴:
取穴:双眼平视前方时,眼眶下缘正中。
作用:预防近视和黑眼圈。
手法:左右食指中指并拢,靠在鼻翼两侧,食指放在穴位上,放下中指,按揉1-3分钟。
5.太阳穴:
取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指宽处凹陷。
作用:缓解头部紧张、疼痛,提升视觉能力。
手法:左右大拇指按住穴位,其他四指握拳,以左右食指轮刮眼眶上下一圈,上侧从眉头开始,眉梢为止,下侧从内眼角起外眼角止,先上后下,轮刮上下一圈,持续1-3分钟。
6.攒竹穴:
取穴:位于面部,眉头内端凹陷中,内眼眶垂直正上方。
作用:吸热生气,解除疲劳。
手法:两手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按压穴位,每次左右各(或双侧同时)揉按1-3分钟。
7.鱼腰穴:
取穴: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间处。
作用:解除疲劳和面部神经麻痹。
手法:用指间关节顶压六位1分钟,左右交替。
8.承泣穴:
取穴: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作用:眼疾重穴,解除眼部疲劳迎风流泪,缓解眼袋。
手法:双手食指伸直,以食指指腹揉按左右穴位,每次1~3分钟。
社会科技技术发达,现在一台手机就能解决人们大部分生活需求,也正因此人们消耗在手机上的精力也就越来越多,不少人不懂得保护眼睛致使眼部疾病频发,年轻人已经成为“眼镜大军”的主力。
中医认为,长期过度用眼,人体会出现阴阳失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累的同时,心也会累。人体藏有多个护眼穴位,懂得使用缓解眼部压力。
大拇指上有三个穴位:明眼、凤眼、大空骨
明眼、凤眼: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
大空骨:改善一切有关眼睛的异常症状;
三穴同用,预防老人出现白内障,缓解眼睛充血情况;
京骨穴:消除眼睛疲劳
该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按摩京骨穴后再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可促进眼窝内血液循环,促进泪液流出缓解眼睛干涩。
四白穴:黑眼圈克星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学校做过的眼保健操第三节,“揉四白穴”,它主要功能就是预防近视,缓解眼部疲劳,还能消除黑眼圈。
不过穴位按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按摩肯定有益,但是有时候面对眼睛的忽然不舒服,光靠按摩穴位显得“抓襟见肘”了,有哪些方法可及时让眼睛舒服?
第一步,经常眨眼睛,我们都是眼睛的私人按摩时,每眨一次眼睛就是对眼睛按摩一次,很简单,有眼泪出来效果更好,有助于清洁眼睛,初步缓解疲劳。
第二步,人工热敷,先摩擦双手,发热后闭上眼睛用手掌盖住眼睛,注意只需要盖住眼睛,不需要压迫,最后缓缓深呼吸,减轻眼部压力。
第三步,如果还是觉得眼睛很累有异物感,可取来毛巾,将其浸入茶水中,将毛巾敷在眼部约10分钟,可有效消除眼睛疲劳。
注意给眼睛休息的时间,平时减少熬夜,熬夜盯着手机、电脑屏幕易引起头痛、肩膀僵硬、干眼症等疾病,不妨在身旁放一杯热水,使眼球蒸发的水分有所补充,避免干眼症恶化。
有的人眼睛干会使用眼药水,眼药水使用频率要适当,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含防腐剂的眼药水,过频繁容易影响泪液的正常释放。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