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鼻涕有可能是风寒感冒也有可能是风热感冒。流鼻涕并不能区分是风寒还是风热。风寒感冒一般是受凉导致的,可能伴有发烧头痛的症状。风热感冒一般是外感风热导致的,可能伴有脓性鼻涕、咽喉肿痛的症状。
当出现感冒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判断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根据病情情况遵医嘱用药治疗。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
?区别
最主要的区别从症状上来看应该是风寒感冒会有明显的流鼻涕,咳嗽,感觉冷等,风热感冒则是有汗,鼻涕泛黄,恶心等。
1 流清鼻涕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是风寒感冒。
如果鼻涕清亮,如同蛋清或水一样,怕冷、头痛或全身酸痛,少汗或无汗,多是风寒感冒,治疗时多用驱寒、发汗解表的药物;
如果鼻涕浓稠、发黄,口渴、咽喉肿痛,则多是风热感冒,治疗时多使用辛凉而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物。
2 风寒感冒为什么会流清鼻涕外界的风寒一侵犯人体,就导致了毛孔的关闭。毛孔一关闭,本来从毛孔中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就不能正常散发,就只能通过呼吸道排出了,于是在肺里就形成痰,在鼻腔里就形成鼻涕。
3 风寒感冒鼻塞流清鼻涕怎么办喝热水感冒的时候医生都会提倡多喝水,加速病毒排出体外,风寒感冒鼻塞流鼻涕时也一样,不过最好是喝稍微偏热的热水,这样可以提高身体温度,帮助驱寒,有利于病情恢复。
热敷鼻子流清鼻涕会鼻塞,多是血液循环不畅,鼻腔水肿导致的。用热毛巾热敷鼻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缓解鼻塞有帮助。
闻醋蒸汽白醋有杀菌的功效,不管是风热还是风寒感冒,多是受寒后抵抗力降低,感染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在砂锅里面放白醋,然后加热闻醋蒸汽,可以帮助杀死呼吸道的病菌,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睡前泡澡泡澡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风寒感冒多有怕冷的情况,泡澡可以帮助驱寒,还能促进身体代谢,加速病毒排出。很多感冒的人泡澡时,会发现鼻子分泌物增多,鼻塞情况也好转了。
?
临床上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主要从外在临床表现区分。
1.风寒感冒:发烧感冒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风发热、四肢酸痛、流清鼻涕,咳吐清痰,舌苔薄白等症状。临床一般服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进行治疗。
2.风热感冒:风热感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恶风、舌苔薄黄、四肢沉重、鼻流黄涕,咳吐黄痰等症状。临床上一般服用桑菊饮或银翘散进行治疗。
临床上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较为容易鉴别的,当患者出现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服用药物进行治疗。风热和风寒感冒区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鼻涕的颜色,流清涕一般是风寒感冒,流黄色脓涕是风热感冒;
2、痰的颜色,咳出来又清又稀的痰是风寒感冒,咳黄色脓痰是风热感冒;
3、风寒感冒一般嗓子不痛,风热感冒会告诉你嗓子又干又痛;
4、咳嗽,风寒感冒的病人咳嗽不重,只是嗓子比较紧会咳上一两声,但风热感冒的病人咳嗽会很频繁,甚至会咳一些黄痰出来;
5、舌苔的颜色,可分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人舌苔属于淡的舌体,白色的薄苔,风热感冒的人有时伴有比较腻的舌苔,而且为黄色腻的舌苔;
6、风寒感冒的病人是表实体质毛孔是闭合,风寒感冒的人不会出汗,风热感冒的人会出汗,而且出汗不止,告诉你身体很燥热在出汗;
7、是否口渴,风寒感冒的人出汗不口渴,风热感冒的人即口渴又在出汗;
8、胃肠道的症状有明显不同,风寒感冒的人肚子痛的比较厉害,风热感冒的人不明显,发热也是;
9、风寒感冒的人体温在38℃一般不会超过38.5℃,风热感冒人体温很高。
所以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中医的一种分型,但在西医上分病毒性和细菌性的感冒,这种分型大家注意的偏重点不同,所以治疗的手段用药也不同,如果以上能分清楚,风寒感冒用抗风寒的药物治疗,风热感冒则用清热的药物治疗,此病情如对症下药可迅速的得到改善。
5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症状表现的区别
风寒感冒:后脑强痛,怕寒怕风。流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微汗,口干渴,咳痰黄稠。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病因区别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多是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一般多在秋冬等季节发病较多。治疗方法的区别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风热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春季更为多见。多由气候突变,寒暖失调,风热之邪乘机侵入人体所引起。
治疗方法的区别风寒感冒:风寒感冒的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治法常以辛凉解表为主,多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可以辛凉解表的药物进行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