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止上吐下泻的方法主要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和止吐药物。严重还要通过静脉补液方式进行改善,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水电解质紊乱。
上吐下泻多数是吃了不干净食物或者是肚子不会着凉引起的,与急性胃肠炎也有一定关系。在治疗期间需要改善饮食习惯,选择一些温和性的食物。
前几天春游,给孩子买了好多零食,孩子也吃了很多,还有泡面,回来之后就发现孩子吃饭不香,而且还出现呕吐的情况,还有拉肚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上吐下泻吃什么好。
方法/步骤
饮食一: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和黄连素片和颠茄片对症治疗。腹泻或者呕吐严重需要静脉输液。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
饮食二:清淡流质饮食:不需禁食者,发病初宜给清淡流质饮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饮食。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腹泻。
饮食三: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注意事项
上吐下泻的治疗应该以止吐止泻为主,一定要先待呕吐缓解后再口服药物治疗,还有饮食清淡避免生冷辛辣,多休息多饮水,症状不缓解可以去医院检查确诊。
1 正确对待吐泻
半夜患者突然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多与自己的受凉或者是饮食不节或者吃其它刺激的食物有很大的关系,此时如正卧床休息发生呕吐,千万不要过于惊慌失措,以免发生误吸呕吐物的情况,应及时起床附身呕吐,排泄,然后半躺在床上进行休息。
一般像这种急性的呕吐腹泻,多半在1—2次后能自行缓解。但若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容量的表现,应紧急就医诊治。
2 补充水分有上吐下泻症状的患者,很容易通过吐泻的行为,出现身体水分过度流失,引起自身脱水、电解质失衡,此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建议喝些淡盐糖水,因为淡盐糖水不仅可以帮助胃部消肿,明显的减少大便的次数,缓解症状,还能补水补钠补钾,缓解电解质失衡所带来的其他不适。
淡盐糖水做法在5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10克(约2小勺)白糖、1.75克(1/2平啤酒盖),摇匀。大约每隔10分钟喝一次补充。
注意:脱水明显有头晕、血压下降、甚至晕倒的患者,不要犹豫,及时去医院静脉输液治疗。
3 短暂禁食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时,应在4—6小时内采取短暂禁食的措施,以利于胃肠道的恢复,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甜等刺激性食物刺激肠胃,加重病情,期间是适当喝些水、大米汤、面汤等。
4 应急止吐法1、按摩合谷穴止吐合谷穴属于大肠经,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按摩合谷穴能安和肠胃,降逆止呕,其传入部位与呕吐的神经支配基本相同,所以是止吐的特效穴。
定位: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一手手掌贴住另一手手背,拇指指端置于合谷穴上,向下按压并揉动3-5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2、乌梅茶原料:乌梅1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洗净后在水中没泡约30分钟,然后将乌梅连带浸泡的水一起入锅煮,再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再用小火煮,看到乌梅的皮被煮成渣掉出来为止,煮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根据个人口味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乌梅有下气的功效,能止呕,同时乌梅含有的酸性物质,有收敛的作用,如果是上吐下泻的患者,还有止泻功效。冰糖有养胃益气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恶心感和呕吐所产生的口腔异味。
1 短暂禁食+休息
1—2次轻微的上吐下泻情况,多半是由于肠胃受凉或食物不洁导致的,这种现象以一过性为主,也就是说但患者上吐下泻1—2次之后,通过适当的休息和4—6小时左右的禁食措施就能自愈,但若是上吐下泻较为严重的则需要禁食1—3天。
2 补液有上吐下泻病症的时候,体内的水分也会随着吐泻而流失,慢慢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缺钾缺钠的现象,此时应及时补充液体,常见的补液方式有:多喝温开水、喝淡盐水、喝淡盐糖水、输液。推荐喝淡盐糖水的方式补液,最为方便好用,可迅速缓解身体乏力、头晕等不适。
淡盐糖水做法在杯子中倒入500毫升微温的白开水,加入一小勺盐和一小勺白砂糖,不宜过咸过甜,一次喝50毫升左右,隔10分钟左右继续喝,少量多次,直至喝完。
3 食疗止吐泻待呕吐的症状有所缓解后,可食用以下食疗进行调理治疗:
1、煮苹果止泻食材:苹果一个
做法:把苹果外皮洗净,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置于温水中煮4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每日3次,每次40g。
功效:苹果为碱性食物,苹果梨还有果胶和鞣酸,具有收敛肠道,止泻的功效,适用于上吐下泻症状。
禁忌:煮食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这样会加重腹泻。
2、蜂蜜姜汁材料:蜂蜜5克,鲜姜汁10克,水适量。
用法:把蜂蜜,鲜姜汁加入适量的水调和均匀放入锅中蒸热,待温度适宜时服用。
功效:此方法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吃坏肚子所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症状。
3、高良姜粥组方:高良姜、大米各3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加清水3份,煎取2份半,滤净,下大米煮粥服食,每日2剂。
功用:温暖脾胃,散寒止痛。适用于吐泻腹痛。
4、大蒜明矾汤组成:大蒜2头,明矾3~4克。
制配:将大蒜去皮捣烂,同研成细末的白矾冲入开水中溶化,澄清后服用,随吐随服,至不吐为止。
功效:治疗急性胃肠炎呕吐、肠鸣、腹痛、泄泻清稀甚至水样便或头痛恶寒发热。
5、丁香生姜饮组成:丁香1粒,生姜1块。
制配:将生姜挖一小孔,放入丁香,封口,以水煎后顿服。
功效:温中和胃,散寒补虚。治疗呕吐。
4 热敷腹部肠胃产生炎症还可导致发生痉挛出现胃痛、腹痛的现象,为了避免上吐下泻伴有疼痛,建议用热的物体如热水袋或热毛巾置于腹部热敷,热敷一方面可加快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消散,另一方面还可缓解痉挛,减少疼痛感,
热敷做法1、用热水将毛巾浸湿后进行拧干,确认好热敷的位置,将毛巾覆盖到正确的位置,保持30分钟左右。
2、保持毛巾热度,如温度降低,需再次浸湿后拧干热敷,注意避免烫伤,温度以不烫手为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