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老人中风后还能活几年

时间: 阅读:10284
老人中风后还能活几年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9-09 15:47:26

老人中风后还能活几年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如果中风不是很严重,没有出现后遗症,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寿命产生影响,反之可能会影响寿命。

中风可能是脑血管硬化所引起,也可能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会导致患者出现四肢清凉和口眼歪斜,甚至还会影响四肢活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3-08 10:10:01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08 10:10:01

    摘要: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发病群体是老年人,中风病人中有85%发病时的年龄在50岁以上,并且随着年龄增大,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也常称老人中风。老人中风后怎么办?老人中风的前兆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老人中风的相关知识吧!脑中风原因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疾病。造成脑中风的原因主要有:
    (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中风的原因中主要和常见的。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
    (3)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
    (7)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另外,气温变化,环境、情绪的改变,过度紧张、疲劳等也是脑中风的原因。吸烟、过度饮酒者中风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
    老人中风的前兆脑中风简单地说,就是突发性的脑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有:肢体乏力、肢体麻木、视觉不清、言语不明、站立或步行不稳、意识不清、眩晕及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等等。所以,如果老人前一分钟还好好的,突然间就出现这些现象;或是前一晚还好好的,一早醒来就发现这些现象,那很可能就是脑中风的前奏了。
    如果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这很可能是脑出血的信号,更应特别注意。
    脑中风症状头痛无论是脑出血或脑梗死,头痛非常常见,亦是一个重要的脑中风症状和信号。
    呕吐一般是伴随头痛一起出现的,也非常常见,其特点是多为喷射状呕吐。如遇有呕吐咖啡色(酱油样或棕黑色)液体,表示病情非常严重。
    眩晕眩晕还多伴有呕吐或耳鸣,是脑中风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
    感觉异常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
    流口水出现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从口角流出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突发视感障碍表现为看不见左或右的物体或视觉缺损,也可以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前发黑或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突发语言障碍突发的言语不清和吞咽呛咳症状:表现为病人说话不清,吐词困难,喝水或吞咽时呛咳。
    意识障碍变现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应、打呼噜,严重的可出现深度昏迷。
    出现以上症状需要注意:
    (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紧急联系神经科医生。
    (2)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要小心。
    (3)手脚麻痹、语言障碍、视力障碍等是脑中风的先兆,要尽早发现、治疗。
    脑中风的后遗症麻木是脑中风后遗症中比较常见的,表现为: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
    嘴歪眼斜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中枢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是常见的脑中风后遗症。
    失语失语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丧失。
    失认失认是指病人认识能力的缺失,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及对身体部位认识能力的缺失,是脑中风的症状之一。
    失用失用,即运用不能,病人肢体无瘫痪,也无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但不能准确完成有目的的动作。失用包括:观念运动性失用、观念性失用、结构性失用、穿着失用、口——面失用和肢体——运动性失用。
    脑中风治疗食疗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在饮食营养供给上要求个体化,即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能否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体重、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
    重症病人的饮食治疗:重症或昏迷病人在起病的2~3d之内如有呕吐、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从静脉补充营养。3d后开始鼻饲,为适应消化道吸收功能,开始的几天内以米汤、蔗糖为主,每次200~250ml,每天4~5次。
    在已经耐受的情况下,给予混合奶,以增加热能、蛋白质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汤、蔗糖、鸡蛋、少量植物油。对昏迷时间较长,又有并发症者,应供给高热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证每天能有蛋白质90~1log,脂肪lOOg,碳水化物300g,总热能10.46MJ(2500kcal),总液体量2500ml,每次300~400ml,每天6~7次。鼻饲速度宜慢些,防止返流到气管内。必要时可选用匀浆饮食或要素饮食。
    治疗该病发病时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一般情况下发病后初始2周内为急性期,2周以后进入恢复期,半年以上则为后遗症期。
    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最好,而在恢复期的治疗中则中医尤其是针灸治疗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针灸能显著改善瘫痪肢体和语言等功能,提高治愈率,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脑中风属疑难病症,中西医治疗尚无理想效果的药物。
    脑中风预防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
    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
    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
    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如何预防中风复发(1)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
    (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
    (4)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5)多吃果蔬不易得中风。首先,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据研究,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脑中风的发病危险就越低。此外,维生素C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而自由基增多,就会增加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其次,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它可以起到抑制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中风的功效。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天从蔬菜和水果中摄入一定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下降3%~5%。基于这一认识,发达国家国民迅速调整膳食结构,少吃肉、糖、脂肪,多吃果蔬。
    老人中风后怎么办一般急救措施(1)检查一下生命体征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要马上做心、肺复苏术。
    (2)病人意识清楚,可让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不需垫枕头,并要盖上棉毯以保暖。
    (3)失去意识的病人,应维持昏睡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头。
    (4)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室温暖和,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有大小便失禁者,应脱去病人裤子,垫上草纸等。
    呕吐时急救措施(1)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
    (2)抢救者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口内清除呕吐物,以防堵塞气道。
    (3)装有假牙者,要取出假牙。
    (4)未得到医生许可,别让病人进食或饮水。
    脑中风家庭救护(1)应使病人仰卧,可不放枕头或将头肩部稍垫高,使下颌略微仰起。解开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2)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3)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4)对于昏迷的病人,若医生暂时不能到来,可即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塑料袋内,小心地放在病人头上。
    (5)若病人鼾声明显,提示其气道被下坠的舌根堵住,此时应抬起病人下颌,使之成仰头姿势,同时用毛巾随时擦去病人的呕吐物。
    (6)避光。
    (7)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
    (8)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给病人服药。
    老人突发脑中风不能做(1)乱吃药。很多卒中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如果自己吃药或家人强行喂药,很容易使药和水呛入肺里,不仅会引发呼吸问题,还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极为危险。
    (2)仰面平躺。突发脑卒中的人容易发生呕吐,平躺会使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造成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还容易使患者的舌根后坠,堵在嗓子眼造成窒息。正确的方法是,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或侧卧。
    (3)随意挪动患者。随意背抱患者,容易导致呕吐,最好等待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挪移。等待过程中,要让患者保持安静,尽可能地安抚患者,以免情绪紧张升高血压,加重病情。
    (4)掐人中。很多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要大口喘气,此时家属不要掐患者的人中,否则会导致其嘴部闭合,影响呼吸。
    很多人都觉得脑卒中来得突然,没法预防,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发生脑卒中之前,许多人会有一些“小中风”症状,这些症状就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因为预警信号往往只出现几分钟,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比如有人突然一侧身体麻木或无力,说话大舌头,突然一只眼睛甚至双眼视物不清或有黑朦双影,行走困难或失去平衡,突然眩晕,突然剧烈头痛,并且持续时间长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千万不要犹豫,赶紧到附近医院检查。“时间就是大脑”,只有争分夺秒才可能降低脑损伤。
    因此,一旦发现家人或朋友出现脑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平稳放置患者,可以侧卧,若要平躺,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并垫高头部。安抚患者情绪的同时,解开其衣扣,如果患者有假牙,最好拿下来,防止误吞。记住患者发病时间,脑卒中的黄金治疗时间是发病后4~5小时,在此期间内救治能将危险降到最低。不要等到患者半边身子不能动了,才急急忙忙去医院,从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造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08 10:10:01

    你好!首先祝你爸早日恢复健康!冲着你的这份孝心,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中风”的问题。
    中风是脑血管疾病的俗称。多见于老年人。中风分为出血性(如脑出血)和缺血性(如脑梗塞)两种。经常吸烟、肥胖、高血压、患心脏病或糖尿病的病人,都较易得中风。一旦中风,不仅是病人本身不幸,整个家庭也会陷入窘境。
    中风把原来生龙活虎的人折腾成残废,许多病人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大小便失禁,视觉模糊,说话错乱甚至不能说话,吞咽障碍,记忆减退,不能理解别人讲话,性情改变等。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近十几年来,中风成为亚洲第二号杀手,每年有超过二百万人死于中风。
    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中风150万人,死亡者80--10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美国每年有50万人发病,其中15万人死亡,存活者中需要医疗照顾的200余万人。
    1)康复治疗
    康复是运用各种手段使有功能障碍的伤病人和残疾人恢复其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中,最常见的是医学的手段,也就是康复医学的方法。
    现代康复医学才有几十年的历史,我国是10多年前引入现代康复医学的理念,但发展较快,已经有2500多家二级和三级医院开设了康复科。
    康复医学是一门针对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学科。中风的致残率高达70%,在病情稳定后存在的许多功能障碍,如肌肉无力、不能言语、不能自理生活,是用药物无法解决的,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
    实践证明,康复治疗,特别是早期开始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病人的各种功能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中风病人是康复医学最主要的康复对象。
    2)治疗方法
    中风病人的康复,需要注意三个原则:
    1. 在最适宜的时机进行康复治疗:一般认为,脑梗塞病人在发病后5--7天,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后15天,开始康复训练。但目前国外主张将康复时机提前,脑梗塞病人在48小时内、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后12天即可开始康复治疗,并且证明,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更好。
    2. 采用正确的方法:中风的康复必须在康复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有些病人或家属自己锻炼,因方法不对,导致异常运动模式出现,或跟腱挛缩等畸形,很难矫正。
    3. 全面康复:中风后的功能障碍多,应采用多种手段,恢复病人的功能。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有:
    ① 运动治疗:是中风的最重要的康复方法。主要解决病人的肌肉乏力、不能坐、站立、步行等问题。
    ② 物理治疗:采用电疗、超声波、激光等,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还能缓解疼痛、肿胀等并发症。
    ③ 作业治疗: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训练病人自己吃饭、穿衣、大小便、修饰等。
    ④ 言语和吞咽治疗:如果病人有失语或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就需要言语和吞咽治疗。
    ⑤ 心理治疗:中风病人中抑郁或焦虑的发生率非常高,心理治疗很重要。
    ⑥ 康复工程:给有肌肉痉挛、关节畸形、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进行矫形器训练、生活辅助器具的制作和使用训练。比如给病人使用特殊的碗、筷子、汤勺吃饭,使用穿鞋器、纽扣钩帮助穿衣穿鞋。
    3)配合治疗
    病人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康复治疗,但不能太急躁。患者不能自理时,病人家属可在适当情况下,给予帮助,但应紧记协助并非替代,患者仍应积极的参与康复治疗。下列是一些一般性原则,以供参考:
    1. 明白中风病人的能力及功能限制。
    2. 避免用力拉患者的患侧手和肩膀,这样会很容易导致肩关节半脱位。
    3. 积极开导、安慰、鼓励病人,克服焦急和抑郁情绪。抑郁及情绪不稳定是一般中风病人均有的表现,这是他们对丧失了某些生活机能的正常反应,可是,要使康复之路平坦无阻,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行为。
    4. 协助时尽量站于病者的患侧,以防病者从患侧跌倒。
    5. 协助者须清楚每个动作的先后次序;教导患者时,指示要清楚。
    6. 协助病人采取良好的卧、坐和站立姿势。
    7. 患者容易遗忘患侧,因为从此患侧与之交谈,或使其触摸患侧身体,是有帮助的。
    4)预防措施
    已经证实,中风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吸烟、颈动脉狭窄、镰刀状细胞病、高胱氨酸血症。饮酒过多、缺乏运动也会增加中风的可能性。预防中风的复发,主要的针对上面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1. 治疗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许多人以为没有头晕头痛就不会有高血压,其实不然,许多高血压病人似乎一向身体很好,直到中风到了医院,才知道原来血压很高。一旦发现高血压,就要长期服药。
    2. 戒烟:因为吸烟会增加中风危险性50%。不管你吸烟已经多少年了,任何时候戒烟都为时未晚。
    3. 加强体力运动:体力运动可以降低体重、减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率。
    4.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价廉而有效的药是百年老药-阿斯匹林,同类新药有力抗栓(Ticlid)、氯吡格雷疗效更好。
    5. 饮食治疗: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
    6. 降低血脂:服用他订类药(如舒降之),可降低中风的发生率31%。
    7.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社区的有关活动。
    8. 家庭环境的改造:如厕所、淋浴室安装扶手,使用生活辅助器具。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 景天
    回复
    2024-03-08 09:09:51

    看你的情况是老人中风了。现在已经抢救过来了。老人中风经抢救后会有好转,但要注意经常复查,病情的潜伏期是半年,半年后情况基本能稳定了就没事了。注意饮食注意老人的情绪要稳定。祝你的老人尽快的恢复将健康。

老人夜尿频繁怎么办

没有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