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遗传与环境因素
相当多的肥胖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父母肥胖者及其子女及兄弟姐妹间的肥胖亦较多,大约有1/3左右的人与父母肥胖有关。
(2)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肥胖的物质代谢异常,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糖代谢、脂肪代谢的异常;内分泌功能的改变主要是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代谢的异常。
(3)能量的摄入过多,消耗减少
能量的摄入过多主要表现在食欲亢进,消耗的减少是活动减少及摄入与排出的不平衡。
(4)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
脂肪细胞数目的逐渐增多与年龄增长及脂肪堆积程度有关,很多从小儿时期开始肥胖的人,成年后仍肥胖则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就明显增多;而缓慢持续的肥胖,则既有脂肪细胞的肥大又有脂肪细胞的增多,一个肥胖人的全身脂肪细胞可比正常人的脂肪细胞增加3倍以上。
(5)神经精神因素
表现为对某种食物的强烈食欲,以及人们通过视觉、嗅觉和人为地吞食比赛的刺激反射地引起食欲,食量倍增,某些精神病人表现的食欲亢进症。
(6)生活及饮食习惯
欧洲人过多地食肉及奶油;游牧民族的大量食肉;非洲人的"蹲肥";南非人。的过多食糖饮食等等。
(7)其他因素
性别不同、年龄的差异、职业的不同、环境因素。吸烟饮酒等。
然而导致肥胖产生,一般都是几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大多宜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效果更佳,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其减肥的有效率都是不可能太高的。
(1)遗传因素:约有40%的肥胖症属遗传因素致病。如果父母均肥胖,其子女肥胖者占80%,如果父母中一人肥胖,子女肥胖者占40%,如果父母都正常,其子女肥胖者仅占10%。
(2)神经因素:人体下丘脑有调节食欲的中枢,其中腹内侧核为饱觉中枢,兴奋时发生饱感而拒食,破坏时食欲大增;腹外侧核为食饵中枢,兴奋时食欲亢进,破坏时则厌食。此二者相互调节与制约,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中,将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当下丘脑发生病变时,则致肥胖或消瘦,此种因素在肥胖病中少见。
(3)精神因素:食欲中枢受制于精神状态,精神过度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食欲受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时,胰岛素分泌增多,食欲常亢进。病理心理状态与肥胖有关,所谓“心宽体胖”有其道理。
(4)内分泌代谢因素:胰岛素分泌增多时可刺激脂肪合成,造成肥胖。
(5)饮食因素:过多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饮食中缺乏能使脂肪转化为能量的营养素(如烟酸、vB2、vB6),不科学的进餐方式(如快速、大量进食、贪食、夜食)等。
(6)运动因素:运动过少,坐位生活所需热量较少,而饮食后缺乏活动消耗,造成脂肪堆积。
(7)药物因素: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抗精神类药物或避孕药物不当,也会引起肥胖症。
孩子身材肥胖有可能是先天遗传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后天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的,孩子身材肥胖就应该及时为孩子减肥,肥胖过度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家长就应该先了解清楚小儿肥胖的真正原因,注意孩子的正确饮食以及睡眠质量。
?遗传因素
小儿肥胖有可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有研究发现遗传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会影响到骨骼发育,而且遗传基因控制着身体的能量消耗,决定从脂肪中运用多少热量。
?营养失衡
营养失衡也是造成小儿肥胖的主要原因,孩子成长发育过程里面需要大量营养,所以需要通过外界的摄取补充,特别是矿物质,维生素,优质蛋白以及热量。长期的营养失衡,也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
?缺乏运动
小儿肥胖也可能是缺乏运动造成的,适当的运动可以让孩子体质以及发育变得更好,还可以让新陈代谢速度变得更快,可以让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以及呼吸系统功能变得更强,尤其能使孩子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锻炼。
???????生活环境
小儿肥胖除了和遗传、营养失衡、缺乏运动等原因有关,还和身体疾病,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平时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注意做好饮食调节,保持良好睡眠质量,不要让孩子出现肥胖问题。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