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罐疗法是拔罐疗法的一种。
可以的好轻松拔罐疗法对于防止和缓解腰腿痛有明显作用、对于陈旧性腰腿痛亦有巩固疗效,保障活动功能的作用。
由于腰腿痛构成的因素很复杂,特别是许多继发性腰腿痛的原始性病回有着不同的禁忌,尽管刺络、拔罐等传统保健医学手段有着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实际操作时应断清病症,有利于鉴别使用,当慎之。
1.寒湿腰腿痛者主症:为腰腿部冷痛并伴有重着感,转侧不利,喜按喜暖,遇寒或气候变化时加剧,疼痛发作昧摩似折如拨,膝部腘窝处如凝结,牵及足趾疼痛,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温经、通络、止痛
取穴:分为三组穴位
(
1.大肠俞,环跳、委中、昆仑;(
2.加入位肾俞、气海俞;(
3.加环跳、风市、阳陵泉、飞扬穴。
操作:选用相对大口径的玻璃罐,可以单罐法留罐10~15分钟,对于肌肉丰隆处如环跳穴、风市穴且寒湿痹痛症状明显者亦可用多罐法留罐。
对于飞扬穴及腿部肌肉丰隆处,也可用推罐法往返操作3~5遍,并可用推罐法循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或股四头肌,腿外侧等推罐法留罐。
第(
1.组穴位为循经取穴法,本着“经脉所过,主治所宜”之理。
取第(
2.组穴位为增强通经法寒止痛之功。
取第(
3.组穴位是飞扬穴为止下肢疼痛之有效穴,余穴为治疗足少阳胆经经气闭阻之痛,故取风市、阳陵泉以疏解少阳经脉,通则不痛。
2.肾虚腰腿痛者主症: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腰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反复发作,其痛隐隐,偏阳虚者,见少腹拘急,面色光白,手足不温,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脉弦细数。
治法:偏阳虚者补肾助阳;偏阴虚者滋阴。
取穴:分为三组穴位
(
1.大肠俞、环跳、委中;(
2.偏阳虚者:肾俞、足三里、昆仑;(
3.偏阴虚者:秩边、三阴交、太溪。
操作:取大口径玻璃罐用单罐法对第(
1.组穴位留罐10~15分钟,若偏阳虚者同法第(
2.组穴位操作留罐,若偏阴虚者同法第(
3.组穴位操作留罐。
其中第(
2.组穴位取足二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昆仑穴为足太阳膀恍经经穴,配肾俞穴以助阳温经止痛。
第(
3.组穴位取三阴交穴配太溪穴在于滋补肝、肾、脾三脏之阴,佐以秩边人为荣养筋脉以止痛。
3.瘀血腰腿痛者主症:以腰腿疼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而不能转侧,痛处拒按。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许多腰腿痛患者有外伤史或扭挫腰腿病因病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取穴:血海、隔俞
大肠俞、环跳、三阴交、期门、肾俞、秩边。
承山穴
操作:取大号玻璃罐选上述穴位中肌肉丰隆处施以单罐法操作,留罐10~15分钟。
对于下肢痛症明显者,沿环跳穴始循经下行推罐,返往3~5遍。
取上述穴在于理气化瘀活血以通经止痛。
刺络拔罐疗法:取环跳、大肠俞、委中、阳陵泉穴。
操作时每次取1~2穴,用三棱针点刺3~5点,取大号玻璃罐,闪火法拔之,出血量5~10滴,用于疼痛急性发作,有缓急解疼之效。
暗示疗法作用,通过病人饥时或餐前的操作,起到提示病人自觉控制食量的心理效应,同时也确实引起下丘脑摄食中枢的调节反应。
拔罐 是一种很好的 养生 方法,可以改善我们经常会犯的腰酸背痛、去除湿气,平常生活中一些人有腰痛的迹象的时候也会选择去拔罐。
以下是我推荐腰疼的拔罐部位知识,欢迎阅读!腰疼的拔罐部位 1. 肾虚 腰痛 拔罐得罐体及罐口较小为补,罐体及罐口较大为泻;拔罐时吸拔力量较小的为补,吸拔力量大为泻;吸拔时间较短的为补,吸拔时间较长的为泻;吸拔力量渗透较表浅的为补,吸拔力量渗透较深的为泻;吸拔操作时力量小摆动幅度小的为补,吸拔操作力量大摆动幅度大的为泻;吸拔点少的为补,吸拔点多的为泻;介于补泻之间的为平补平泻。
① 治则
偏阳虚者 补肾 助阳,偏阴虚者补肾 滋阴 。
② 取穴
偏阳虚:大肠腧、环跳、委中、肾俞、足三里、昆仑、命门、气海、关元。
偏阴虚:大肠腧、环跳、委中、秩边、三阴交、太溪、命门、气海、关元。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之合,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配肾俞以助阳温经止痛。
三阴交配太溪滋补肝脾肾三脏之阴,佐秩边为荣养经脉止痛。
③ 操作
患者俯卧,选拔肾俞、大肠腧、委中、足三里,用最小的抽气罐拔昆仑,每次拔罐不超过5个,用中小号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吸力不易太强,时间5—10分钟,一日一次 穴位 轮换取用。
2. 风湿 腰痛 ① 治则。
温经通络止痛
② 取穴
肾俞、志室、气海俞、大肠腧、关元俞、环跳、风实、委中、阳陵泉、飞扬、昆仑。
③ 操作
患者俯卧,均以中、大号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吸力要强,时间10—15分钟,只有昆仑用最小抽气罐吸拔,坐罐个数不限,对以上穴位可同时拔,还可使用油走罐,由上至下游走,局部风湿淤血可用刺血罐。
3. 淤血腰痛 ① 治则。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② 取穴
血海、膈腧、大肠腧、环跳、三阴交、合谷、期门、肾俞、秩边、承山。
③ 操作
患者俯卧,用大中号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拔时深重,时间10—15分钟,视情况延长,最好要拔出痧来,油走时用螺旋走法,幅度要大,刺血罐拔环跳、大肠腧、委中、承山、或有淤血部位也可用刺血罐,出血量5—10毫升,对于疼痛,急性发作,有缓急解痛之效,每次取穴不超过3个穴位,女性拔出血量应少一点,注意是否会有血晕。
腰疼 艾灸 的穴位
1.腰疼可以灸命门。
腰疼可以灸命门然后选取痛点。
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区域。
2.腰疼可以灸肾俞穴 腰疼可以灸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命门穴两侧旁开各1.5寸处。
这处穴位有强腰健肾之功,是治疗腰痛要穴。
3.腰疼可以灸足三里、曲池、中脘这些穴位 腰疼可以灸灸足三里、曲池、中脘这些穴位,因为这些穴位可以调整全身气血,恢复阴阳平衡。
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所以灸肾俞,以补肾气。
局部选取大肠俞、天枢、腰阳关、腰俞,可以缓解疼痛。
4.腰疼可以灸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是阳气最旺盛的一条经脉,在人体的腰部和背部,除了正中间的一条督脉,其余就全是膀胱经了,脊椎左右各两条。
我认为,只要打通膀胱经,绝大多数腰部和背部的疼痛都能解决。
缓解腰疼的方法
1.纠正坐姿 在车内,司机们常常放松自己,把身体整个窝进椅子里,使得脊柱成了C形。
这种不良姿势会过度拉扯下背部的韧带,且压迫到附近脊柱的 神经 ,造成背痛。
要尽量把臀部往后移,让脊椎稳稳地落在髋关节上,下背打直,养成习惯就成 自然 。
或坐在椅子上,在下背部垫上3寸厚的小靠枕。
驾车 健康 坐姿是应随时注意脊柱保持和缓的S形曲线。
驾车时的正确的坐姿应该把座位前提,坐垫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尽量靠近胸前,同时膝关节屈曲,并使之超过髋关节的高度,这样的姿势,即使出车时间长一些,也不容易引起腰痛。
2.避免久坐 驾车时身体长时间处于呆板僵硬状态,很容易就造成 血液 循环不畅,腰痛也往往也容易发生,那么你就需要方避免长时间坐着,每隔1个小时如能够下车,不妨停车下地活动下筋骨。
在堵车等灯时何不打开车内的舒缓的音乐,坐正身体,挺胸收腹,抓紧时间做做 保健 操。
3.热敷腰阳关 长途驾车出行的人经常会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这是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驾驶或者坐椅背部倾斜的角度不合适等所致。
采用 中医 推拿 等方法可缓解此类不适,比如 按摩 腰阳关穴。
顾名思义,腰阳关穴位于腰部,在背部后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是治疗腰部 疾病 的常用穴位。
自驾游 归来腰部不适者可趴在床上,用热毛巾在腰阳关的位置热敷20~30分钟。
亦可让亲友帮忙按摩腰阳关穴,每次按揉3~10分钟,有助于改善腰部疼痛的症状。
4.饮食治疗 腰痛吃富含维生素C食物较好。
其次是补充维生素B
6.B
1.B
12.维生素D、叶酸等脂溶性维生素,防止缺乏,应适当吃些米糠、麸皮、胡萝卜、鱼肝油、酵母、新鲜水果和蔬菜。
腰痛吃富含无机盐食物较好。
无机盐中以钙的摄人量最为引入注目。
每天补充钙不能少于1克,而黄豆含钙量较高,推荐多吃豆制品,因每500克的豆腐,含钙量在1.1-1.5克之间,仅此一项,就可维持每日钙的摄入量。
猪腰或羊腰1对,黑豆100克、茴香3克、生姜9克。
共煮熟,吃腰子和豆,喝汤,可常食。
乌龟肉250克、核桃仁100克。
共煮熟服
用于慢性虚劳腰痛
桑寄生20克、猪骨250克。
同煮汤
一般腰痛均可食
5.做按摩推拿 按摩能刺激肌肉及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同时还舒缓肌肉和神经,帮助骨髓和肌肉吸收养料和维生素。
有针对性的推拿和矫正还可以重塑轻盈的体态,改善肌肉紧绷或痉挛。
6.买健康座椅 买车一定要注意座椅是否良好,是否能使背部获得良好的支撑。
开车时,座位与方向盘的高度不协调将会引起腰背痛。
这时要保持座椅向前移在一个合适的倾斜角度上,使膝盖能高过臀部,同时右脚不能完全伸展才是正确位置。
开长途车时,要适当变换座椅的形态,合适能下车活动下筋骨。
7.车内环境 车内环境也可以影响腰与背,不要把驾驶室的温度调得太低,冷气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司机来说更容易诱发腰痛。
猜你感 兴趣 : 1. 腰痛艾灸的方法有哪些穴位在哪里 2. 突然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3. 拔火罐后发痒怎么回事 有什么要注意 4. 感冒腰特别酸是怎么回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