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泌尿及生殖系统常见病证拔罐疗法图解 (一)阳痿 (二)早泄 (三)遗精 (四)前列腺炎 (五)泌尿系结石 (六)泌尿系感染 (七)肾炎(水肿)(八)肾盂肾炎 (九)癃闭(尿潴留)(十)淋证 八、妇科常见病证拔罐疗法图解 (一)月经不调 ...。
一.方法: (
1.热敷法:热敷耻骨上膀胱区及会阴,对尿潴留时间较短,膀胱充盈不严重的患者常有很好的疗效,也可采用热水浴,如在热水中有排尿感,可在水中试排,不要坚持出浴盆排尿,防止失去自行排尿的机会。
(
2.按摩法:顺脐至耻骨联合中点处轻轻按摩,并逐渐加压,可用拇指点按关元穴部位约一分钟,并以手掌自膀胱上方向下轻压膀胀,以助排尿,切忌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膀胱破裂。
(
3.敷脐疗法:用食盐半斤炒热,布包熨脐腹,冷后炒热敷脐。
或用独头蒜一个,栀子3枚,盐少许捣烂,摊纸上贴脐。
(
4.导尿法:一般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故由医护人员操作,目前国外对于尿潴留患者,也提倡自家导尿。
(
5.穿刺抽尿法:在无法插入导尿管情况下为暂时缓解患者痛苦,可在无菌条件下,在耻骨联合上缘二指正中线处,行膀胱穿刺,抽出尿液。
癃闭是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
其中又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为“闭”,一般合称为癃闭。
本证包括西医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尿潴留,以及肾衰竭所致的少尿症和无尿症。
一.病因病机主要有湿热蕴结,肺热气壅,尿路阻塞,脾气不升,肾元亏虚。
其病位在膀胱,但与三焦、肺、脾、肾均有密切关系。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小便难出,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小腹胀满。
2.诊断
(
1.多见于手术后、产后、老年男性患者,或肾衰竭者。
(
2.排尿虽困难,但不伴有尿道涩痛者。
三.辨证施治
1.膀胱湿热型
【辨证】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施治】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方药】八正散加减:滑石30g,木通、车前子各10g,萹蓄、瞿麦各15g,知母、黄柏、栀子、大黄各12g。
水煎服
2.肺热壅盛型 【辨证】小便癃闭,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
舌苔薄黄,脉数
【施治】清肺热,利水道。
【方药】清肺饮加减:黄芩、桑白皮、栀子、麦冬、茯苓、北杏仁各12g,木通10g,车前子18g。
水煎服
3.尿路阻塞型 【辨证】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施治】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方药】抵当丸加减:当归尾、桃仁、红花、茯苓、车前子、泽泻各15g,大黄12g,穿山甲20g。
水煎服
4.中气不足型 【辨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气短而语声低细。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施治】升清降浊,化气利水。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30g,白术15g,升麻9g,柴胡、当归各12g,陈皮、肉桂各6g,泽泻18g,甘草5g。
水煎服
5.肾阳气衰型 【辨证】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发白,腰膝冷痛。
舌质淡,脉沉弱
【施治】温阳益气,补肾利尿。
【方药】肾气丸加减:熟地黄、山药、泽泻、巴戟天、茯苓各15g,肉桂6g,山茱萸、熟附子、车前子、牛膝各12g,牡丹皮10g。
水煎服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
1.通关滋肾丸、分清五淋丸(适用于膀胱湿热型)。
(
2.前列通片、复方淋通片(适用于尿路阻塞型)。
(
3.补中益气丸(适用于中气不足型)。
(
4.金匮肾气丸(适用于肾阳气衰型)。
2.验方
(
1.肉桂、知母、黄柏、生地黄、竹叶各10g。
水煎服(适用于膀胱湿热型)。
(
2.益母草30g,皂角刺、赤芍、乌药各10g,土茯苓、蒲公英、浮小麦200g,微炒,煎汤频饮(适用于尿路阻塞型)。
(
3.黄芪60g,冬葵子、党参各20g,茯苓12g,白术、知母、石花各10g,柴胡、升麻、肉桂各6g,通草、甘草各3g。
水煎服(适用于中气不足型)。
(
4.附子、桂枝、党参、白术、乌药、木香、五味子、麦冬、竹叶各10g,猪苓、茯苓各20g,泽泻40g。
水煎服(适用于肾阳气衰型)。
3.针灸疗方针刺足三里、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反复捻转提插,强刺激。
体虚者可灸关元、气海
也可采用少腹膀胱区按摩
4.外治方
(
1.让病人听流水的声音,诱发尿意,使其随之解出小便。
适用于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尿闭。
(
2.葱白500g,捣碎后加入麝香少许,拌匀,分2包。
先取一包敷脐上,热熨约15分钟,再换一包,以冰水熨15分钟,交替使用,直至小便流通。
五.调护
(
1.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忧思恼怒。
(
2.消除各种外邪入侵及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如忍尿、过食肥甘、辛辣、酒、纵欲、过劳等。
(
3.积极治疗淋证和水肿等原发病。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