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运动器官发育不成熟,关节部位的韧带松弛会出现关节响的现象。随着孩子的运动器官发育,骨骼的硬度和稳定性会明显的增强,关节响的现象就会逐渐的消失。
新生儿的关节部位,在做屈伸运动的时候,会出现响的现象。注意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这样可促进钙的吸收,有助于骨骼发育。
宝宝有左侧髋关节发育不良怎么回事?你觉得宝宝走路正常吗?如果不正常,是哪侧不正常呢?如果宝宝有左侧髋关节发育不良该怎么办?
什么是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指宝宝在发育过程中以髋关节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髋关节脱位。
大约每100个足月新生儿就有1个髋关节不稳定,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1-2个是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发育不良可引起患儿步态异常,脊柱继发畸形,但在婴幼儿期往往不会出现疼痛,因此在宝宝小时候容易被忽略,而到了青少年或成年时,可能出现疼痛的关节炎,以及成年后下腰痛和髋关节退行性病变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残疾。
DDH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明,但DDH的内在诱因和外在诱因是比较明确的。
1内在诱因
有些婴儿髋关节韧带松弛,因此股骨头无法稳定固定于髋臼内,股骨头容易轻度或完全脱出髋臼窝。
髋关节发育不良有家族倾向:
如果一个宝宝有髋关节发育不良,那另一个宝宝有6%的机率可能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
如果父母有一个是髋关节发育不良,宝宝有12%的机率可能患病;
如果父母有髋关节发育不良,宝宝也有,那随后的宝宝有高达36%的机率可能患病。
但DDH不属于先天性疾病,因为即使出生时髋关节轻微异常,几周后也可能逐渐发育正常,而宝宝出生时是正常的,今后也可能会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
另外,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5-9倍,所以有女宝宝的妈妈要更当心了!
简言之,这个病:爹妈很重要,男女很重要。
2外在诱因
宝宝臀位产
当宝宝在子宫内的时候,臀位宝宝比头位宝宝的髋关节会受到更大的压力拉伸髋关节韧带,因此和头位宝宝相比,更容易出现髋关节不稳定。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臀位产的宝宝常规在出生后6周进行B超筛查髋关节。
强迫婴儿伸髋并腿的襁褓方式
比如婴幼儿绑腿:最著名的就是防止罗圈腿或外八字的“蜡烛包”。
宝宝在妈妈子宫里本来是双腿屈曲交叉的姿态,出生后髋关节要逐渐伸展发育才能和大人一样有挺直的双腿,如果心急绑腿,无异于“拔苗助长”,很可能导致宝宝髋关节发育不良。
此外,妈妈子宫内羊水过少,或宝宝存在先天性肌性斜颈或足部畸形,也可能增加DDH的风险
怎么知道宝宝有髋关节发育不良呢?
1臀部或腿部皮纹不对称
观察宝宝两侧皮纹的位置高低,深浅程度和数量,如果有髋关节发育不良,患侧腿的皮纹位置会更高,数量更多,但皮纹不对称也可能是一时皮肤褶皱的正常现象。
2给宝宝换尿布有困难
如果髋关节发育不良,那患侧髋关节就不能充分外展,所以换尿布时不能充分打开,总爱把双腿合上。
3两条腿蹬踩力量不一样
感受宝宝两只小腿的蹬踩力量,如果有髋关节发育不良,一条腿的蹬踩力量可能就远不如另一条腿。
4两条腿长短不一
宝宝仰卧屈膝(90度),如果发育不良,会两腿膝关节高低不一,患侧腿高度更低。
因为当宝宝出现髋关节向后脱位,股骨头向后外侧移动,会让腿看起来变短了。
髋关节脱位引起股骨上移,让宝宝患侧腿看起来更短,并且积聚的皮纹更多。
5跛行
如果一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健侧骨盆会在走路时代偿性下倾,如最初视频里的宝宝,走路像小鸭子一样摇摆,出现跛行或长短腿。我们可以再看一下:
6脊柱弯曲
当宝宝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时,背部和臀部的曲线非常明显,形成一个L形。
7髋关节出现弹响声
双腿打开、闭合时听到髋关节“咯噔”一声闷响,但出现弹响声不一定是髋关节发育不良,因为宝宝髋关节内有很多韧带,活动时一些特定姿势也会引起弹响声,而究竟是不是还要进一步检查才知道。
如果怀疑宝宝有髋关节发育不良,别着急,去医院医生会做更详细的检查来综合判定。如果真是髋关节发育不良,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的治疗办法。
应该怎么治?
0-6个月的宝宝,此阶段是治疗黄金期,主要治疗方式是用支具和挽具维持髋关节的屈曲外展,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吊带,首选Pavlik挽具,然后根据宝宝的恢复情况定期复查。
6-18个月的宝宝,主要考虑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防止股骨头坏死。
18个月-2岁的宝宝,随年龄增长和宝宝逐渐开始走路,患儿的髋关节脱位程度可能更大,肌肉组织挛缩更严重,治疗也更复杂,2岁以内虽然仍有可能行闭合复位,但更多需要做切开复位或截骨术。
宝宝年龄越大,治疗越麻烦,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对宝宝的影响也越小,要是等宝宝走路了才发现就为时过晚,错过治疗黄金期了!
最关键的是预防的办法
髋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球更容易在窝内松脱,到宝宝6个月的时候,髋关节韧带就强壮的多了,所以预防最关键是在出生后的最初6个月。嘟妈这里有3个小建议送给你:
1选择合适的婴儿腰背带
为预防宝宝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平时抱娃可以用“蛙式抱法”,将孩子两腿分开骑跨在妈妈腰部,另外在选择婴儿背带时也有几点注意哦!
我们先来看两款婴儿背带:
使大腿不能受到膝关节的支撑,进而导致髋关节承重负荷增加,容易引起髋关节发育不良;
背带能托起髋关节,大腿能分开伸展,髋关节的受力就小多了,而且髋关节的位置也更稳定。
目前流行的袋鼠背带
让宝宝双腿被迫蜷在一起,髋关节不能自由伸展,可能会引起髋关节发育不良;能够支撑大腿,使大腿和髋关节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有助于保护髋关节。
2选择合适的安全座椅
安全座椅过紧,妨碍了腿部自然向外伸展,容易引起髋关节发育不良;相对宽松的安全座椅使宝宝双腿可以分开,髋关节也可以更接近功能位,有利于髋关节的发育。
3拒绝蜡烛包
包裹宝宝的时候要轻柔,注意不要裹腿部,给髋关节和膝关节都有一定自由伸展的空间,拒绝绑腿式的“蜡烛包”!
最后,无论宝宝现在有没有髋关节发育不良,都要密切观察,慧眼识真,因为即使出生时髋关节正常,今后也可能髋关节发育不良哦。
关节发生声响不一定是病理现象。宝宝的关节软骨、关节囊、滑膜、韧带以及肌腱等还未发育完善,有时在活动时发出声响是正常现象。孩子出现关节的弹响与其肌肉韧带较薄弱,关节窝浅有关。孩子关节周围韧带松弛,长骨端部有软骨板,当关节做屈伸活动时可出现弹响,这种现象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韧带变结实肌肉发达后消失。这不属于疾病,是一种生理现象。如果是这种情况引起,随着关节和周围组织逐渐发育完善,声响会逐渐消失。
但如果是疾病引起,如关节内出现不正常组织,关节会在活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并伴有疼痛。一旦妈妈发现宝宝有疼痛反应,则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确诊。
宝宝的膝盖总是咔咔的响,这可能是因为缺钙吗?孩子蹲在旁边拍打膝盖这种情况,考虑是缺钙引起的,提供给孩子吃一些钙片,也可以吃一些口服液,尝试一下补钙,补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如果不见效,就需要带孩子去医院拍片,做个CT检查,看看膝盖发育是否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继续补钙治疗,平时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吃一些营养。我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在抱着宝宝或者让宝宝自己玩的时候,明显能听到宝宝关节处发出奇怪的声音,就像我们平时捏手指一样,而且每次的声音大小和频率都不一样。母亲对此很担心,但孩子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情。当时物质资源非常匮乏,大人都吃不饱,更何况是婴儿。虽然收入状况不同,但绝大多数宝宝在物质方面并不缺乏,真正缺钙的孩子,可能还不到3%。
生理性的关节弹响是由于关节腔内有气体存在。当关节活动时,关节腔内的气泡会破裂,发出 "卡卡 "的爆裂声。另外,当关节活动时韧带肌肉摩擦关节头也可能发出 "卡卡 "爆裂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病理性的关节弹响可见于关节增生和退变、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及其他关节病变。此外,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也可引起关节弹响,但缺钙不是引起弹响的直接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韧带薄弱
小婴儿韧带较为薄弱,关节窝浅,关节周围韧带相对松弛,骨质也软,长骨端部有软骨。
?关节弹响声
当主关节做屈伸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类似的“弹响声”,即你抱起宝宝时听到的关节响。
?关节响声会消失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韧带会变得越来越结实,肌肉也随之发达,这种关节弹响声就会逐渐消失。
?弹响肩
如果孩子的关节响发生在肩胛骨位置,不能排除患“弹响肩”的可能。
?弹响肩与缺钙无关
弹响肩与缺钙无关,宝宝如无疼痛和活动障碍,不需治疗,部分小儿年长后症状消失。
?弹响肩需检查
如弹响声音明显,而且每次活动都有明显响声,也可请骨科医生检查,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