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心肺复苏按压频率

时间: 阅读:12879
儿童心肺复苏按压频率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10-23 14:52:33

现在学习养生安全知识,小儿肺复苏用于心跳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对于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可采用30:2的频率,即胸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按压频率每分钟不少于100次,按压的深度一般在5厘米左右,婴儿按年龄可以按压4厘米。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17 19:19:36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17 19:19:36

    1 心肺复苏一分钟多少下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心脏跳动的次数不一样,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时,也应该按人群分类后再确定按压的次数:

    1、婴儿:120次每分钟。由于婴儿需要依靠较高频率的心脏跳动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跳动的频率比成年人要高,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按每分钟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

    2、儿童:100次每分钟。在身体发育的过程中,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渐完善,心脏跳动的频率会逐渐降低,但还是比正常的成年人心跳要稍快,因此在对儿童做心肺复苏时,应按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

    3、成年人:80~100次每分钟。由于成年人的身体器官和系统基本已经发育~成熟,因此不需要再通过高强度的心脏跳动来维持生命活动,在心肺复苏时,只要以每分钟80~10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即可。

    2 心肺复苏多久人工呼吸单人操作

    按30:2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是一个人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的情况下,在每做完30组心肺复苏的情况下,进行两次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双人操作

    按15:1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是两个人进行心肺复苏时,在每做完15组心肺复苏后,进行1次人工呼吸。

    3 心肺复苏按哪里

    一般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的部位在两乳头两线的中点,即胸骨中下部分的1/3交界处。

    4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1、按压次数。如果按压的次数不够或过多,会影响到心肺复苏的结果,从而导致心肺复苏失败。

    2、按压力度。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如果按压的力度过猛,很容易造成胸骨的骨折,从而对被施救的人员造成气胸或血胸;而按压力度过轻,则会使胸腔压力过小,使得血液循环不能恢复正常。

    3、人工呼吸。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力度不宜过大过长,同时要注意病人的气管是否通畅,以免进行无用功。

    4、心肺复苏的成功标志。心肺复苏成功时,被施救者的瞳孔会由大变小,并且有挣扎、吞咽等动作,能够进行一定的自主呼吸,心跳恢复正常,紫绀也会逐渐消退。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7 19:19:36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术(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下面来学习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1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置病人于平卧位,躺在硬板床或地上,去枕,解开衣扣,松解腰带。

    术者站立或跪在病人身体一侧。术者两只手掌根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处,男性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重力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压。

    按压应使成人及儿童胸骨下陷至少5——6cm或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约4cm)后,突然放松。按压频率100——120次/分。单人抢救时,每按压30次,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

    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病人作一次判断,主要触摸颈动脉(不超过5秒)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3——5秒)双人抢救时,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负责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做人工呼吸,同时监测颈动脉的'搏动。

    注意事项:

    1、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由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一共做五个周期;每个周期胸外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即按照30:2的比例进行。

    2、做胸外按压时,两手掌根部重叠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要求:

    ①按压时手指必须向上抬起,不能触及患者的胸壁;

    ②按压过程中,双手肘关节必须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按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2

    判断是否要做心肺复苏

    并非看到患者晕倒就可以立即做心肺复苏,必须要先对患者进行快速的判断。请务必记住心肺复苏是在患者丧失意识,且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下才进行的(无呼吸无脉搏),具体的判断方法是:拍打双肩、大声呼唤、掐按穴位、摸颈动脉脉搏,如果患者都没有任何反应,脉搏也停止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始做心肺复苏。

    虽然很多人都对心肺复苏有了解,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错误,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做心肺复苏时一般常见的错误。

    如何正确做心肺复苏?

    第一步:作出判断

    根据上文提及的方法,迅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做心肺复苏。

    第二步:胸外按压

    1、准备:将患者平放并解开上衣。

    2、按压部位: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处,也即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

    3、按压方法:双手的手掌相叠呈十指相扣并抬起,两臂伸直,肘关节不要弯曲,利用身体的重力垂直向下施力按压。

    4、按压深度: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按压深度是5至6厘米,每一次按压后要能够让胸廓充分回弹。

    5、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做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牢记30-2-30-2循环。

    第三步:开放气道

    在进行胸外按压后,将患者的头偏向一边,检查口腔内是否有异物或假牙,如有需要清理。然后用仰头抬下巴或双手托颌法将患者气道打开。

    第四步:人工呼吸

    打开气道后迅速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一手拖住下颌,一手捏住鼻孔,吸气以后对准患者的嘴巴用力向内吹气,然后放开鼻孔,让胸腔回缩呼气。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还要时刻观察患者,尤其是患者脸部,一旦患者出现表情或肢体活动,应该立即停止做心肺复苏,观察患者是否需要再次做心肺复苏。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实施心肺复苏都应该同时呼叫急救中心,争取更好的急救支持。加上做心肺复苏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如果患者苏醒或急救中心人员到来、或实施心肺复苏达到30分钟仍然无效后可以视情况停止施救。

    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3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1、判断意识

    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

    2、呼救帮助

    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并携带除颤仪。

    3、判断心跳、呼吸

    掀开棉被,解开外衣,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心跳、呼吸情况。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并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4、胸外按压(C)

    (1)准备:挪开床头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卧,胸部下垫按压板。

    (2)胸外按压30次:

    A、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

    B、手法:采用双手叠扣法,腕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C、深度:胸骨下陷≥5cm

    D、频率:≥100次/分

    5、开放气道(A)

    (1)清理呼吸道:将病人头侧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内异物

    (2)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方法为仰面抬颏法、举颌法。常用仰面抬颏法,方法为抢救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开放在病人颏下并向上托起,使气道伸直,颈部损伤者禁用,以免损伤脊髓。

    6、人工呼吸(B)

    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约1秒,通气约0、5升,可见胸部起伏。

    7、持续心肺复苏

    持续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以此法周而复始进行,直至复苏。

    8、观察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观察心跳、呼吸:触摸颈动脉(10秒),观察呼吸情况。

    (2)观察意识:观察瞳孔变化、压眶反应、对光反射。

    (3)观察循环:观察颜面、口唇、甲床紫绀变化、末梢循坏改善情况,测量血压。

    (4)判断复苏成功:继续给予高级生命支持。

    9、整理、记录

    (1)撤按压板,给病人整理衣服、头部垫枕、盖好棉被、安装床头挡。

    (2)洗手,记录抢救过程。

  • 紫苏
    回复
    2024-03-17 18:18:26

    当患儿突然昏迷,一部分患儿还会有一过性抽搐,呼吸停止,面色灰暗或发绀,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如做心电图检查可见等电位线、电机械分离或心室颤动等。以上这些都是心脏骤停会出现的表现,但是我们知道对于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十分重要,应争分夺秒地进行,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及氧供应,以避免发生后遗症。所以一般在患儿突然昏迷及大血管搏动消失后我们即可诊断,不必反复触摸脉搏或听心音,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那接下来就带大家学习一下小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就是循环支持(C),在确定婴儿或儿童无意识、无脉搏后,应给予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的指征是:新生儿心率<60次/分;婴儿或儿童心率<60次/分伴有灌注不良的体征时可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对新生儿或小婴儿按压时可用一手托住患儿背部,将另一手两手指置于乳头连线下一指处进行按压,或两手掌及四手指托住两侧背部,双手大栂指按压。对1?8岁的儿童,可用一只手固定患儿头部,另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避开剑突),手掌根的长轴与胸骨的长轴一致按压。对年长儿(>8岁),胸部按压方法与成人相同。每次按压与放松比例为1:1,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频率至少为100次。胸外心脏按压与呼吸之比在新生儿为3:1,婴儿及儿童为30:2或15:2(两名医务人员实施复苏)。按压后2分钟判断有无改善,观察颈动脉、股动脉搏动,瞳孔大小及皮肤颜色等。在临床上当触及大动脉搏动提示按压有效;如有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其值上升也提示有效。

    第二步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A),儿童低氧血症和呼吸停止使病情急剧恶化和心跳呼吸停止。因此建立和维持气道的开放和保持足够的通气是基本生命支持最重要的内容。首先应去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有条件时予以口、鼻等上气道吸引。方法:将患儿头向后仰,抬高下颌,一只手置于患儿的前额,将头向背部倾斜并处于正中位,颈部稍微伸展,即嗅气位。用另一只手的几个手指放在颏下,提起下颌骨向外上方,注意不要让嘴闭上或推颌下的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当颈椎损伤完全不能运动时,通过提下颌法来开通气道。也可放置口咽导管,使口咽部处于张开状态。

    第三步就是建立呼吸(B),气道通畅后,将耳朵贴近患儿的口鼻部判断有无有效呼吸。如仍无自主呼吸时应采用人工辅助通气,以维持气体交换。对于新生儿,如无自主呼吸或为无效喘息、有自主呼吸但心率<100次/分、在80%浓度的氧吸入后仍有中心性发绀时即可进行正压通气复苏。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复苏囊的应用和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法。

    第四步快速除颤在复苏过程中当出现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可用电击除颤复律。

    第五步就是药物治疗了,常用的药物有肾上腺素、阿托品、碳酸氢钠、葡萄糖、钙剂、纳洛酮和利多卡因。

儿童肠淋巴发炎用药

儿童狂躁症有哪些表现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