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42天,需要检查孩子在这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且要对孩子的身高和体重进行准确的测量,进行系统的对比,确保胎儿的营养摄入正常,避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另外,还要进行头围测量和头部的检测。以确保孩子的脑部正常,无其他不良病症和症状。
婴儿体检十分关键,能够从体检中获知宝宝是不是健康快乐成长,还可以让自已对宝宝的健康状况更为掌握。从婴儿到3岁,宝宝一共历经10次体检。每一次体检针对宝宝而言,全是一个升级的里程碑式,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哦!
第一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刚刚出生,宝宝1个月。体检项目:皮肤的颜色等人体每个位置,心跳,刺激性后反映,肌力,吸气。
温馨提醒:这也是宝宝出世后接纳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世后立即开展。假如发觉宝宝出现异常,可尽早开展医治。
第二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出世后28天,宝宝1个月。体检项目:测身高及重量,头顶部,眼周与耳朵,头颈与乳房,心跳次数,有没有呼吸不畅,腹腔与发展,屁股,是不是存有脊椎裂,生殖器官及肛门口有没有畸型,男宝宝的男性睾丸是不是降低至阴襄,四肢有没有常指或并指(趾),双大腿根部能不能摊公平。
温馨提醒:满月体检至关重要,这个时候还需要为宝宝申请办理计划免疫卡,以保障可以立即给宝宝注入预苗。
第三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出世后42天,宝宝2个月。体检项目:体重身高,宝宝头围,胸围尺寸,点评生长发育智能化。温馨提醒:42天体检针对再生宝宝而言意义重要,由于这也是他康复回家了后第一次到医院门诊体检,也是对他开展成长发育检测的逐渐。
第四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4个月。体检项目:测体重,量身高,量宝宝头围,听心血管,验眼睛视力,测英语听力,检查姿势生长发育,抽血化验。
温馨提醒:到医院体检时,最好是给宝宝提前准备婴儿奶粉和乳具,以防长期候诊室或宝宝检查后挨饿,最好是给宝宝穿好纸尿裤。
第五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6个月。体检项目:测体重,量身高,量宝宝头围,量胸围,验眼睛视力,测英语听力,检查姿势生长发育,口腔内部检查,点评生长发育智能化,抽血化验,人体骨骼检查。
温馨提醒:一部分宝宝早已逐渐长牙,会常常有唾液散流”和磨牙齿等情况发生,父母要给宝宝搞好口腔内部清理工作中,避免宝宝发生口周湿疹和牙周病等。
第六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9个月。体检项目:测体重,量身高,量宝宝头围,验眼睛视力,检查姿势生长发育,口腔内部检查,营养元素。温馨提醒:父母要协助宝宝搞好口腔内部清理工作中,少给宝宝吃甜食,避免宝宝发生蛀齿。
第七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12个月。体检项目:测体重,量身高,量宝宝头围,验眼睛视力,测英语听力,检查姿势生长发育,口腔内部检查,血铅超标点评。
温馨提醒:假如超出1岁,宝宝都还没长牙,便是长牙延迟时间了。这有可能是由缺少钙造成的,父母要按医师的建议立即补钙补锌。
第八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18个月。体检项目:测体重,量身高,量宝宝头围,检查颈部,耳朵里面,双眼,牙,腹乳房,生殖器官等,心肺功能与心跳检查,排便和血红蛋白浓度。温馨提醒:1—2岁,体检变成半年一次,并应开展全方位体检。
第九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2岁。体检项目:检查个子,重量,宝宝头围,测试心肺功能和营养元素。温馨提醒:2岁是宝宝成长阶段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式,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趋势已愈来愈展现出儿童的特点。
第十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3岁。体检项目:测体重,量身高,量宝宝头围,验眼睛视力,口腔内部检查。温馨提醒:宝宝儿童乳牙20颗已出齐,要留意蛀齿和牙龈红肿。牙检查:医师会查询宝宝出牙情况,了解宝宝是不是患上了蛀齿,并具体指导家长帮宝宝搞好口腔内部清理工作中。
普遍情况下,宝妈会选择在正规医院进行生产,而医生会尽职尽责的告诉家长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打预防针、定期清洗孩子身体等。在宝宝刚出生时,护士会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还会抱出来给家人报喜,给孩子留下脚印建立出生档案等。这些是简单的步骤,在出院之前就可以完成。
但是当出院时,医生会告诉家长要在宝宝长到42天的时候,再次去医院检查。42天,也就相当于孩子满月后的十来天,为了孩子的健康,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偷懒,谨遵医嘱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
1 儿科问诊
一般会询问宝宝在家的状态、吃奶睡觉等基本情况、有无患病及就医、疫苗接种等,了解宝宝一些最基本的健康情况。
2常规检查
包括测身高、体重、头围等的检查判断宝宝的生长状况,还会通过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外阴观察等排除宝宝严重的脏器疾病。宝宝胸围的大小也直接体现了宝宝的胸腔力量和胸腔肌肉发达与否,如果宝宝的胸围在合理的数值之内,表明宝宝的身体状况以及胸腔骨骼发育都比较好。但是如果宝宝胸围偏小,那说明宝宝胸部肌肉不发达,胸腔骨骼发育的也不够健壮,那宝妈们就需要注意加强宝宝胸部力量的锻炼,并多补充一些蛋白质营养。像平时多动一动宝宝的手臂也是能够让胸部骨骼和肌肉得到锻炼的。
3运动发育能力
检查宝宝颈部力量的发育,先拉着宝宝的手臂,让宝宝上半身直起保持坐姿,检查宝宝能否自己用颈部的力量,固定住原本晃动的头部。
再让宝宝呈现趴着的姿态,检查宝宝能否独立通过颈部和肩膀的力量,自主抬头。
4神经反射检查
主要观察宝宝的目光是否会随着喜欢的人或物移动,这种行为反射的建立,可以证明宝宝的大脑处于一个健康的发展之中。
体检反映人体机能的情况,能够观察到肉眼所不及的地方。帮妈认为定期体检是非常好的习惯,尤其对宝宝而言,记录宝宝的成长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无论是顺产宝宝还是剖腹产宝宝,在出生后都必须面临4次重要的检查,第一次是出生后,第二次是出生3天左右,第三次是满月检查,第四次是42天时的检查,接下来就来看看这几次检查的具检查查项目。
时间:宝宝出生后
项目:Apgar评分
我们都知道,在宝宝出生后,护士先把宝宝清理干净,然后会对宝宝的情况进行评分,分别是在出生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也就是 Apgar评分,通过这个评分了解新生儿宝宝的 健康 情况,以确定宝宝是否在缺氧现象。
评分的项目有:
① 心率: 刚出生的宝宝心率一般较快,超过100是正常的;
② 呼吸:小宝宝以腹式呼吸为主,刚出生的宝宝由于进入了第一次脱离母体的自主呼吸,肺泡快速扩张,气流冲击喉部,会发出类似于哭声的声音。
如果宝宝脱离母体后,会发出洪亮哭声,证明宝宝的肺功能良好;如果宝宝没有马上哭,一般护士会弹宝宝的脚底来刺激宝宝哭。
③ 肌张力:这是非常重要的检查内容,反映的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情况,可以通过提起宝宝的手脚,让宝宝自然落下来检查宝宝的肌张力。
如果宝宝肌张力异常,一般考虑宝宝有神经系统发育方面的问题,以脑瘫最为多见。
④ 对刺激的反应: 主要检查宝宝的各项神经反射,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
⑤ 皮肤颜色:可以直观的判断宝宝是否存在缺氧以及缺氧的程度,正常的宝宝宝皮肤颜色红润,如果宝宝存在缺氧,皮肤颜色呈青紫色。
评分结果:
这5个项目,每项两分,一共10分,如果3分及3分以下,提示宝宝有重度缺氧;4-7分之间,提示宝宝有轻度缺氧;7-10分之间,属于正常。
如果宝宝存在缺氧、哭声异常或不哭,一般会让宝宝吸氧20分钟再次评分,必要时采取“心肺复苏”抢救严重窘迫的宝宝。
时间:出生后3天内
项目:采新生儿足底血和听力检查
① 采宝宝的足底血
目的: 是要进行“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查,这两项筛查都有助于 判断“宝宝是否有智力发育障碍”。
采血方法:宝宝足跟部的内外侧缘,一般会提前告知家长要给宝宝采足底血,家长可以按摩或热敷宝宝的足跟部,使血液充盈,便于采血。
注意事项: 很多家长觉得采足底血时宝宝会特别疼,因此会不忍心,但其实新生儿的痛觉神经尚未发育完全,往往不会有很大的疼痛的感觉,因而这点家长是不用担心的,积极配合医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的异常情况,也早期干预治疗。
② 宝宝的听力检查
在宝宝出生后三天内进行检查,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听力测试设备,检测宝宝对声音的反应。
如果宝宝第一次检查就通过了 ,需要在宝宝一个月左右进行复查;
如果宝宝第一次检查没有通过 ,家长也不要担心,一般复查时宝宝大多会通过;
如果依然没有通过 ,就需要进行更专业的听力检测,来准确的判断宝宝是否有 听力发育障碍。
时间:宝宝出生后28-30天
项目:常规及宝宝发育情况可检
在宝宝28天或满月时检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检查。
经过一个月的养育,主要检查宝宝的发育情况及喂养情况,同时还会影响宝宝的疫苗接种情况。
这次检查项目非常全面,主要包括 身高、体重、呼吸、心率以及身体各个部分的发育情况 等。
① 身高和体重: 直接反应宝宝这一个月时间的发育情况,一般新生儿满月时身高会较出生时增长2-3厘米,《儿科学》中指出,宝宝满月后,正常的足月出生的婴儿一般体重增长在1-1.7公斤左右;
② 头围: 可以反应宝宝的脑容量以及颅骨发育情况;
③ 胸围和胸廓起伏: 可以反应宝宝肺部的呼吸情况,及胸骨发育情况;
④ 四肢检查 :可以看到宝宝四肢发育情况,以及肢体的力量如何,也包括神经反射。
⑤ 脐带残端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第3-4周脐带残端掉落,在掉落之前都要做好脐部的护理工作,避免感染,因此满月时也检查宝宝的脐部情况。
⑥ 殖器及肛门检查 :主要是看有没有发育畸形。
时间:宝宝出生后42天左右
项目:常规智力方面的检查
这次检查,除了常规的体重、身高、头围和胸围外, 还包括宝宝的智力发育方面的检查。
通过给宝宝看卡片,来检测 宝宝的视力以及追视能力 ,通过摇铃铛来测试 宝宝的听力 等等。有助于及时发现宝宝异常,并进行早期治疗。
很多家长觉得满月时检查了,那42天时的检查就没必要了,其实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要去查下,毕竟还有些其他方面的检查。
再之后就是三个月让宝宝进行一次检查了,每次检查完医生会告知下次检查时间,到时候家长带着宝宝来检查就行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