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8岁儿童扑热息痛吃多少

时间: 阅读:3953
8岁儿童扑热息痛吃多少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10-21 08:32:02

扑热息痛是成年人服用的药物,一般不建议给孩子服用,如果孩子有发烧的症状,可以给孩子选择儿童专用的退烧药物,没有超过38度的话,可以选择物理降温法降温,如果超过38度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退烧药物服用退烧药物后要大量的喝水。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3-18 00:00:28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其解热镇痛作用和阿斯匹林相似,但无明显抗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产生解热镇痛效果,在外周组织对COX没有明显作用,这可能与其没有明显抗炎作用有关。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0.5~1h达到峰值,在体内95%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而失活,5%经肝脏转化成对肝脏有毒性的代谢物均从尿中排出,本药为非处方药,主要用于退热和镇痛,短期使用不良反应轻,常见恶心和呕吐,偶间皮疹,药物致发烧,粘膜损害等过敏反应,过量中毒可引起肝损害。
    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理学》第6版 P189

    你好:
    扑热息痛,中文名:对乙酰氨基酚
    药理:
    药效学
    本品镇痛作用的机制尚未十分明了,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包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后者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使痛觉受体敏感的物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合成有关。解热作用则可能是通过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而起作用,可能与下视丘的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药动学
    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迅速、完全( 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后服药可能降低吸收),吸收后在体液中分布均匀,约有 25%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量时(血药浓度<60μg/ml)与蛋白结合不明显, 大量或中毒量则结合率较高, 可达43%。本品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半衰期β一般为1~4小时(平均2小时), 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在某些肝脏疾患者可能延长, 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 小儿则有所缩短。口服后0.5~2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 剂量在650mg 以下时血药浓度为5~20μg/ml, 作用持续时间为3~4小时。 哺乳期间妇女服用本品650mg,1~2小时报乳汁中浓度为10~15μg/ml; 半衰期β为1.35~3.5小时。本品主要以与葡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 小时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
    适应症:
    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而镇痛作用较弱。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以及偏头痛、痛经等。本品因仅能缓解症状,消炎作用极微,且不能消除关节炎引起的红、肿、活动障碍,故不能用以代替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各种类型关节炎。但本品可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病例,如水痘、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包括应用抗凝治疗的病例),以及消化性溃疡、胃炎等。应用本品时必要时还须同时应用其他疗法解除疼痛或发热的原因。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 0.3—0.6g,每 4小时 1次,或每日 4次;一日量不宜超过 2g,疗程为退热一般不超过 3天,为镇痛不宜超过 10天。
    2.小儿常用量口服。按体重每次 10—15mg/kg或按体表面积每天 1.5g/平方米,分次服,每4—6小时 1次;12岁以下小儿每 24小时不超过 5次量,疗程不超过 5天。
    [制剂与规格]对乙酰氨基酚片(1)0.38(2)0.5g
    口服,每次0.25-0.5g,一日3-4次.最大剂量一日2g,疗程不宜过10日.儿童:2-3岁日160mg,4-5岁日240mg,6-8岁日320mg,9-10岁日400mg,11岁日480mg,每4小时服一次,或必要时服.长期使用有肾病综合症,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禁 用慎用:
    (1)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对本品一般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告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喘息的病人中,少数(<5%)可于服用本品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性反应。
    (2)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应考虑到孕妇用本品后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3)虽然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后在乳汁中可达一定浓度,但在哺乳婴儿尿中尚未发现过本品或本品代谢产物排出。
    (4)下列情况应慎用;①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有增加肝脏毒性作用的危险;②肾功能不全,虽可偶用,但如长期大量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
    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避免使用。肝病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加大,有严重心、肾或肺疾患的患者应严格控制使用此药。
    给药说明:
    给药前应注意患者肝、肾功能,对长期较大剂量用药者应定期复查(包括血象、肝肾功能等)。
    ()在大量用药或长期治疗期间应定期作造血功能及肝功能检查。
    长期使用有肾病综合症,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不良反应:
    (1)一般剂量较少引起不良反应,对胃肠刺激小,不会引起胃肠出血。少数病例可发生粒细胞缺乏症、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肝炎、血小板减少症等。
    (2)长期大量用药,尤其是在肾功能低下者,可出现肾绞痛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尿毒症)。
    (3)服用超量(包括中毒量)时,可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胃痛或胃痉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且可持续 24小时。2—4天内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第 3—5天肝功能异常可达高峰,第 4~6天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性脑病(精神、神志障碍,躁动,嗜睡)、抽搐、呼吸抑制、昏迷等脑水肿症状,以及凝血障碍、胃肠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低血糖、酸中毒、心律失常、循环衰竭、肾小管坏死。曾有报道一次服用 8—15g导致严重肝坏死,并于数日内死亡。
    白细胞减少,皮疹.精神病性反应.严重过量时可引起肝肾损害,死亡.长期使用有肾病综合症,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性虚脱是严重过量引起肝中毒的一个表现。
    [呼吸系统]它能使对阿司匹林过敏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加重,因此,在同时应用此药和复方阿司匹林时应注意此点。严重中毒时可抑制呼吸中枢。
    [神经系统]过量致有肝坏死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激动和注意力障碍,但通常不会有意识丧失。
    [消化系统]过量可引起急性肝损害,偶伴有肾小管坏死,伴胰腺炎更罕见。有报道3例每天服5~8g共数周,血清肝细胞酶短暂性升高,组织学证明为中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者对此药有异乎寻常的敏感性。
    [泌尿系统]长期服用大剂量对乙酰氨基酚可致有肾病,包括乳头坏死性肾衰。
    [造血系统]可以认为对乙酰氨基酚是潜在的诱发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皮肤]可发生荨麻疹以及偶见皮炎伴瘙痒,有发生固定性药疹者。
    相互作用:
    (1)在长期饮酒或应用其他肝酶诱导剂,尤其是应用巴比妥类或其他抗痉药的患者,长期或超量服用本品时,更有发生肝脏毒性反应的危险。
    (2)抗凝药:大量或长期应用本品时,因可减少凝血因子在肝内的合成,有增强抗凝药的作用,故抗凝药的用量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进行调整。
    (3)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其他水杨酸盐制剂或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合用时(如每年累积用量至 1000g,应用 3年以上时),可明显增加肾毒性(包括肾乳头坏死、肾及膀胱癌瘤等)的危险。
    (4)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时,由于两药可互相降低与葡糖醛酸的结合作用而降低清除率,从而增加毒性,因此应避免同时应用。
    二氟尼柳(Diflunisal)使血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升高。口服避孕药加速它在肾脏的排泄,而降低它的作用。能诱导肝酶的药物使它的中毒更严重。它与香豆素类药合用,使凝血时间更延长。
    扑尔敏:
    中文名:马来酸氯苯那敏
    药理:
    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的作用甚强,对中枢抑制作用较轻,抗胆碱作用亦较弱,是最常用的抗组胺药。服后10~30分钟生效,能持续3~6小时。思睡反应较轻,适用于白天需要工作者服用。
    适应症:
    临床主要用于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药疹、虫咬、神经性皮炎等。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4毫克,每日1~3次;儿童每日3次,1岁以下每次0.3毫克;1~3岁每次0.3~0.5毫克;4~6岁每次0.5~1.0毫克;7~9岁每次1.0~1.5毫克;10~12岁每次1.5~2毫克;12岁以上每次2~4毫克。
    禁用慎用:
    癫痫病人、婴儿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高空作业、机械操作者禁用。
    老年病人使用此药即使常用剂量,反应也较敏感,易致头晕、头痛、低血压,应注意适当减量。
    幽门梗阻、前列腺肥大、膀胱颈阻塞、闭角型青光眼、甲亢及高血压病人慎用。
    不良反应:
    (1)可有胸闷、咽喉痛、疲劳、虚弱感、心悸或皮肤瘀斑、出血倾向,但皆很少见。此外,尚有嗜睡、痰液黏稠等反应。
    (2)儿童易发生烦躁、焦虑、入睡困难和神经过敏。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药!

  • 紫苏
    回复
    2024-03-18 00:00:28

    1.氨麻美敏片(II):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咽痛等症状。口服,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片,每6小时服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2.阿斯匹林:主要用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用于高热、感冒、头痛、肌肉痛等。不良反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孕妇、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3.扑热息痛: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及神经痛等。不良反应:久服可致肾损害,过量可致肝损害,3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用。成人日服量不能大于2克,每次服0.25-0.5克,日服3次。

    4.病毒灵: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对流感、副流感有较强的抑毒作用,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病毒性气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不良反应:会引起出汗、食欲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

    5.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抗风湿、痛经、牙痛、腰背痛及风湿性关节炎。不良反应:有轻微胃肠道不适,宜饭后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6.消炎痛:有较强的抗风湿、消炎镇痛作用,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可有胃肠道反应及胃穿孔,溃疡病、精神病、癫痫、孕妇禁用。成人口服3次,每次25毫克,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0.5毫克一次。

    7.板蓝根冲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治疗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预防和治疗小儿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儿童每次5克,日服4次。

    8.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热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咽喉痛、发热,并减轻由于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18 00:00:28

    扑热息痛,商品名称有百服宁、必理通、泰诺、醋氨酚等。该品国际非专有药名为Paracetamol。扑热息痛说明书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扑热息痛说明书的资料,仅供参考。

      扑热息痛说明书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扑热息痛

      通用名称:对乙酰氨基酚片

      英文名称:Paracetamol Tablets

      【成份】

      本品每片含主要成份对乙酰氨基酚0.3克。辅科为淀粉、胶化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滑石粉、山梨酸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三乙酸甘油酯。

      【 适应症 】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用法用量】

      口服。4-6岁儿童,一次0.5片;7-12岁儿童,一次1片,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2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

      【不良反应】 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禁忌】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慎用。 3.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4.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6.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3岁以下儿童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本品可透过胎盘和在乳汁中分泌,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发生减退,本品半衰期有所延长,易发生不良反应, 应慎用或适当减量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1. 应用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或解痉药(如颠茄)的患者,长期应用本品可致肝损害。

      2. 本品与氯霉素同服,可增强后者的毒性。

      3.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 长期规律的每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增强华法林和其他香豆素类的抗凝作用,因而可增加出血风险;偶尔服用无显著影响。

      【药理作用】本品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贮藏】密封保存

      【有效期】36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0448

      【说明书修订日期】2010/10/1 0:00

      【生产企业】企业名称: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湖街8号
     扑热息痛的介绍
      扑热息痛,商品名称有百服宁、必理通、泰诺、醋氨酚等。该品国际非专有药名为Paracetamol。它是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是乙酰苯胺类药物中最好的品种。特别适合于不能应用羧酸类药物的病人。用于感冒、牙痛等症。对乙酰氨基酚也是有机合成中间体,过氧化氢的稳定剂,照相化学药品。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对乙酰氨基酚 、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退热净、 醋氨酚 、对醋氨酚 、索密痛 、乙酰氨基苯酚 、二醋洛尔。

      英文名称: 4-Acetamido phenol 、paracetamol或acetaminophen。

      英文别名:Acetamino phen、4-Hydroxyacetanilide 、APAP、 p-Hydroxyacetanilide 、Paracetamol (Acetaminophen)。

      质量标准: BPUSP 。

      含 量: 99%-101%。

      CAS 号: 103-90-2 。

      分 子 式: C8H9NO2 。

      分子量: 151.16 。

      物化性质: 白色结晶粉末,无味,溶于热水,醚,氯仿等。

      产品用途: 解热镇痛药 。

      包 装: 每桶(箱)(编织袋)25公斤。

      物理特性

      从乙醇中得棱柱体结晶。熔点169-171℃,相对密度1.293(21/4℃)。能溶于乙醇、丙酮和热水,难溶于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无气味,味苦。饱和水溶液pH值5.5-6.5。

      制备方法

      该品为对氨基酚乙酰化而得。

      方法1:将对氨基酚加入稀乙酸中,再加入冰醋酸,升温至150℃反应7h,加入乙酐,再反应2h,检查终点,合格后冷却至25℃以下,甩滤,水洗至无乙酸味,甩干,得粗品。

      方法2:将对氨基酚、冰醋酸及含酸50%以上的酸母液一起蒸馏,蒸出稀酸的速度为每小时馏出总量的十分之一,待内温升至130℃以上,取样检查对氨基酚残留量低于2.5%,加入稀酸(含量50%以上),冷却结晶。甩滤,先用少量稀酸洗涤,再用大量水洗至滤液接近无色,得粗品。

      方法1的收率为90%,方法2的收率为90-95%。

      精制方法:将水加热至近沸时投入粗品。升温至全溶,加入用水浸泡过的活性炭,用稀乙酸调节至pH=4.2-4.6,沸腾10min。压滤,滤液加少量重亚硫酸钠。冷却至20℃以下,析出结晶。甩滤,水洗,干燥得原料药扑热息痛成品。

      其他的生产方法还有:(1)在冰醋酸中用锌还原对硝基苯酚,同时乙酰化得到对乙酰氨基酚;(2)将对羟基苯乙酮生成的腙,置于硫酸酸性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转位生成对乙酰氨基酚。[1] .

      药物药理

      药效学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药动学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迅速、完全( 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后服药可能降低吸收),吸收后在体液中分布均匀,约有 25%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量时(血药浓度<60?g/ml)与蛋白结合不明显, 大量或中毒量则结合率较高, 可达43%。该品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半衰期?一般为1~4小时(平均2小时), 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在某些肝脏疾患者可能延长, 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 小儿则有所缩短。口服后0.5~2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 剂量在650mg 以下时血药浓度为5~20?g/ml, 作用持续时间为3~4小时。 哺乳期间妇女服用该品650mg,1~2小时报乳汁中浓度为10~15?g/ml; 半衰期?为1.35~3.5小时。该品主要以与葡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 小时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

      适应症状

      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以及偏头痛、痛经等。该品因仅能缓解症状,消炎作用无或极微,不能消除关节炎引起的红、肿、活动障碍,故不能用以代替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各种类型关节炎。但该品可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病例,如水痘、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包括应用抗凝治疗的病例),以及消化性溃疡、胃炎等。应用该品时必要时还须同时应用其他疗法解除疼痛或发热的原因。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 0.3?0.6g,每 4小时 1次,或每日 4次;一日量不宜超过 2g,疗程为退热一般不超过 3天,为镇痛不宜超过 10天。

      2.小儿常用量口服。按体重每次 10?15mg/kg或按体表面积每天 1.5g/平方米,分次服,每4?6小时 1次;12岁以下小儿每 24小时不超过 5次量,疗程不超过 5天。

      毒副作用

      白加黑、帕尔克、泰诺感冒片、感冒灵、去痛片等均含扑热息痛,剂量约120?500毫克不等。但临床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毒副反应,须引起大家的警惕。

      1、肝脏的毒副反应: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均可引起肝细胞坏死。扑热息痛引起肝细胞坏死是其直接对肝细胞的作用,可能是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致使体内生成一种毒性代谢产物,当积存达到一定量时,造成肝脏谷胱甘肽耗竭,使肝脏解毒能力大大下降,毒性代谢产物破坏肝细胞,产生细胞变性和坏死。由于过量扑热息痛所致急性肝小叶中心性坏死,进展迅速者可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并引起死亡。

      2、肾脏的毒副反应: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同样可损害肾脏,造成肾细胞坏死,特别是合用水杨酸钠或咖啡因时,更易损伤肾脏。

      3、血液系统的毒副反应:长期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可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构成破坏,还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白血病。

      4、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如果小儿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主要出现大脑损害、神经功能减退、陷入昏迷等。

      少见,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服用。

      注意事项

      ?过量服用立即请医生诊治。

      ?不得与其它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时服用。

      ?如果出现严重的咽喉疼痛,并伴有发热、头痛皮诊恶心或呕吐,应请医生诊治。

      ?服药期间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饮酒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该品和其它止痛药。

      在以下几种情况服用扑热息痛会引起肝脏损害

      (1)过量服用。

      (2)长时间大剂量服用。

      (3)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4)肝脏疾病患者小剂量服用也会损伤肝脏。

      (5)将它与其他含有扑热息痛的头痛、感冒药以及别的药物混合服用。美国研究人员对300例严重肝功能衰竭病人所作的调查表明,其中38%的病例与服用扑热息痛有关。而在另一组307名遭受严重肝脏损害的成年病人中,发现有35%的病例与扑热息痛有关。在这些病例中,大多属于意外,是由于不注意所致。[2]

      含扑热息痛的感冒药

      白加黑、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宁、感康、快克、泰诺、感冒灵、帕尔克常用感冒药等均含扑热息痛,这些药最好不要同时吃。此外,阿司匹林、止痛片、扑热息痛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也具有肾脏毒性。 [3]

      孕妇需慎用扑热息痛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9000名母亲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母亲在怀孕后期服用大量扑热息痛,生下来的婴儿患有哮喘病的几率要高得多。

      科学家发现,如果母亲在怀孕后期每天或几乎每天都服用扑热息痛,等到孩子长到三岁时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得上哮喘。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17 23:23:18

    扑热息痛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本品属非那西汀的代谢产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口服后吸收较迅速。一般用量为: 1岁以内小儿每次35mg,1~3岁小儿每次35~75mg,3~6岁小儿每次75mg,7~12岁儿童每次 75~150mg。本品对胃肠道无刺激,也不会引起凝血障碍。扑热息痛的商品名尚有安佳热、一滴清、百服宁、泰诺、必理通、爱尔、小儿退热栓等,剂型较多,且很适合小儿应用。扑热息痛的退热效果迅速可靠,不良反应较少。世界卫生组织规划推荐本药作为解热首选药。小儿发热时可选用扑热息痛退热,但要注意掌握剂量,并且不可长期服用。若误服大剂量或长期用药可引起急慢性中毒。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可用于小儿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本药口服后能迅速从胃和小肠上段吸收,退热作用发挥较快。一般用药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30~60mg。应用本药时要注意多饮水,以利排汗降温,同时可防止汗出过多而致虚脱。应用阿司匹林要注意用药剂量,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刺激胃粘膜,诱发或加重胃溃疡,引起胃出血,并由于凝血酶原减少导致出血倾向。如果误服大量或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急性中毒。 安乃近亦是儿科较常用的退热药,退热作用显著、迅速。主要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增加,体温降至正常。本药较易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产生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者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有时可出现过敏性皮疹或药疹。临床一般常用滴鼻的方法给药,但不可反复连续使用。 阿苯片或阿苯合剂是阿司匹林与鲁米那的合剂,二者比例为10∶1,较适合于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可防止惊厥发作。其用药剂量按阿司匹林计算。

    采纳哦

儿童龙牡壮骨颗粒

9岁儿童良性癫闲10岁自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