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新生儿脐炎的患者,大多需要住院一周至两周左右。但是每个患者病情不同,治疗效果不同,出院时间长短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可能会在一周左右时间出院。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在两周以上的时间出院。
平时要保持肚脐局部的卫生干燥,尤其洗澡时避免沾水。
新生儿脐带未愈合前应每天消毒2次,并保护脐带干燥。但需注意的是,保持脐带清洁和干燥并不是不给宝宝洗澡。而是在给宝宝洗澡时,尽量避免洗澡水溅入脐孔,洗澡后立即擦干脐带周围并用医院给的酒精护理。
每次护理时要注意观察脐部状况,如有脐孔潮湿、渗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加强消毒。消毒时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暴露宝宝的脐孔,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签自内向外成螺旋形消毒,同时注意脐轮下缘凹陷部分的消毒。宝宝的脐带约在十至十四天后自动脱落,之后仍须消毒,直到肚脐眼完全收口、干燥。
若脐带护理不当,细菌可在局部生长繁殖,引起新生儿脐炎;甚至还能通过脐带进入血液,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所以千万不能忽视新生儿的脐带护理。在给宝宝换尿布时要注意尿布不要覆盖于脐部,以防大小便污染脐部。若发现新生儿脐部分泌物增多、周围腹壁皮肤红肿并伴有异味等状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先从我们自己的经历,来印证月嫂市场有多乱。
我们家经历的第一个月嫂是八年前我表妹生孩子请的。
我表妹是刨腹产,月嫂来的第二天,就给我妹妹吃黄瓜,她婆婆赶紧给制止了,说月子里吃这些又凉又硬的东西对牙齿不好,月嫂说,刨腹产,不要紧的。出于对自己将来的健康负责,我表妹虽然对她婆婆的很多做法都不认同,这次是真的听了。
然后是月嫂给孩子把尿的问题。我外甥才出生十几天,月嫂就给提起来把尿,看着那一团软软的小东西,竟然可以把尿,我们都觉得挺神奇的。月嫂说,公司培训过,这些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后来在网上看到,太早给孩子把尿其实是不正确的,对脊椎,颈椎,髋关节的发育有害无益。我表妹后悔的都哭了,幸亏孩子没有落下毛病,要不然真是又花钱又生气。但当时,我们是完全相信月嫂的,总觉得她们是受过专门培训的,但谁又知道她们的培训到底是什么的呢?
我们经历的第二个月嫂是我们老家的一个邻居,原来一直在农村种地的妇女,进城给儿子带孩子,把孙子带大之后,有点头脑的邻居突然看到了月嫂市场的火爆,仗着自己识字,带过儿子,带过孙子,就去月子中心应聘了。本来她还怕聘不上,没想到月子中心只是简单的一问,就录取了,第二天就派到雇主家里,去之前,粗枝大叶的把注意事项讲了一遍,这个邻居甚至都没有完全记住,就揣着一个中级育婴师的证上岗了。
这个邻居虽然没有太多经验,但她是边干边学习。因为很多需要月嫂的年轻夫妻,他们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所以也极少穿帮。再加上农村人固有的吃苦耐劳,一些细节上的不检点,都被这点美德给遮过去了。
等她找我妈妈聊天的时候,都已经在小城市里月收入七千的高级育婴师了,她说要不是年纪大不想折腾,就到大城市去了,工资更高。
她还说,从来没有办过健康证,都是公司一手给搞定的。
从这两个例子,你可猜想月嫂市场有多乱。
【疾病概述】
septicemia
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创口;二是通过疖子、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患有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及肝硬变的病人因抵抗力减退,更容易得败血症。致病菌进入血液以后,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许多中毒症状。
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易发生迁徙病灶;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当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时称为脓毒败血症。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
各种致病菌都可引起败血症。常见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克雷白菌属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力较弱的细菌或条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败血症。近年来致病菌种已发生变化,由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有所下降,而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和真菌所致者逐年上升,这与血管插管、体内异物置人等医学新技术的开展和抗生素的过度应用有一定关系。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儿童期败血症多见与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因为:①年龄愈小,机体免疫功能愈差,局部感染后局限能力愈弱,极易导致感染扩散;②由于小儿时期皮肤粘膜柔嫩、易受损伤,血液中单核吞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差,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亦低,为败血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③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白血病和肿瘤患儿用化疗或放疗时等均可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引发败血症。
各种病原菌常循不同途径侵人机体:葡萄球菌常经由毛囊炎、疖、脓肿、脓疱病、新生儿脐炎等皮肤感染侵人机体,或由中耳炎、肺炎等病灶播散入血;革兰阴性杆菌则多由肠道、泌尿系统、胆道等途径侵人;绿脓杆菌感染多见于皮肤烧伤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医源性感染,如通过留置导管、血液或腹膜透析、脏器移植等造成者则以耐药细菌为多。
细菌进入血循环后,在生长、增殖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毒素,革兰阴性杆菌释出的内毒素或革兰阳性细菌胞膜含有的脂质胞壁酸与肽聚糖形成的复合物首先造成机体组织受损,进而激活 TNF,IL-l、IL-6、IL-8,INFr等细胞因子,由此触发了机体对入侵细菌的阻抑反应,称为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这些病理生理反应包括:补体系统、凝血系统和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被激活;糖皮质激素和β-内啡肽被释出;这类介质最终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渗漏,血容量不足以至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灌注不足,随即发生休克和DIC。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随致病菌的种类、数量、毒力以及患儿年龄和抵抗力的强弱不同而异。轻者仅有一般感染症状,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一)感染中毒症状 大多起病急骤,先有畏寒或寒战,继之高热,热型不定,弛张热或稽留热;体弱、重症营养不良和小婴儿可无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灰,神志不清。四肢末梢厥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婴幼儿还可出现黄疸。
(二)皮肤损伤 部分患儿可见各种皮肤损伤,以瘀点、瘀斑、猩红热样皮疹、尊麻疹样皮疹常见。皮疹常见于四肢、躯干皮肤或口腔粘膜等处。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或瘀斑;猩红热样皮疹常见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三)胃肠道症状 常有呕吐、腹泻、腹痛,甚至呕血、便血;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脱水、酸中毒。
(四)关节症状 部分患儿可有关节肿痛、活动障碍或关节腔积液,多见于大关节。
(五)肝脾肿大 以婴、幼儿多见,轻度或中度肿大;部分患儿可并发中毒性肝炎;金葡菌迁徙性损害引起肝脏脓肿时,肝脏压痛明显。
(六)其他症状 重症患儿常伴有心肌炎、心力衰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少尿或无尿等实质器官受累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常见多处迁徙性病灶;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常并发休克和DIC。 瘀点、瘀斑、脓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亦可直接涂片、镜检找细菌。
编辑本段【疾病诊断】
凡遇下列情况应考虑败血症的可能:皮肤粘膜局部炎症加重,伴有寒战、高热、中毒症状明显;或虽无明确的感染部位,但感染中毒症状明显。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但一次血培养阴性不能否定败血症的诊断。
编辑本段【疾病治疗】
(一)抗菌治疗 应尽早使用抗生素。当病原菌不明时,可根据细菌入侵途径、患儿年龄、临床表现等选择药物,通常应用广谱抗生素,或针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联合用药,而后可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宜用苯唑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药物,常联合2种以上静脉给药,体温正常后继续应用10天;②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感染可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与氨基糖糖甙类联合应用,绿脓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噻甲羧肟与氨基糖甙类或羧苄青霉素联用;③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与氯霉素合用。
如有化脓病灶,则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还应进行外科切开引流或穿刺排脓等处理。
(二)其他治疗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保障营养。可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或少量多次输入血浆、全血或白蛋白。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在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程(3~5天)治疗。
编辑本段【疾病预后】
年龄小、营养状况差、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不敏感和发生休克、DIC者预后不佳。
编辑本段【疾病预防】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受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各种诊疗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要求;不滥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新生儿脐炎是指脐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是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之一。
宝宝脐带根部或周围发红,脐窝内有分泌物或出血。如治疗不及时,可引发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脐炎常见原因
冬季出生的新生儿,脐部包裹过严,不透气,引发脐炎;
尿布把脐带盖上了,尿液污染脐带,诱发脐炎;
洗澡时脐带进水,没有擦干消毒,造成脐炎;
脐带结扎不够紧,或结扎时脐带根部留得过长,脐带脱落延迟,引起脐炎。
家庭预防和护理方法
每天进行脐部处理至少2次,洗澡后一定要进行脐部处理。
准备好碘酒、酒精和消毒棉签。
第一步:一手拿棉签沾上碘酒,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上下分开脐部,棉签与肚脐垂直放在脐部中央,边转动棉签边向脐周画圈涂擦,进行两次。
第二部:以同样方法,用沾有酒精的棉签把碘酒脱掉,进行两次。
第三部:待局部干可把上衣拉下盖住脐部。(注意,不要用纸尿裤或尿布盖在脐部)
不要在脐带上涂龙胆紫。龙胆紫可致脐部表面干燥,脐窝分泌物不能排出来,最终会化脓,加重脐炎。临床经验证明,龙胆紫既不能起到预防脐炎的作用,也不能起到治疗脐炎的作用。
如发现脐部红肿或分泌物流出,可先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消毒时,一定不要只擦脐带表面,要把脐带里面擦干净,进行彻底消毒。有的父母不敢这样做,只擦擦表面,这是无效的消毒。
需要带宝宝看医生的情形
肚脐周围明显红肿,脐带脱落处有脓性分泌物,伴有黄疸或黄疸加重,宝宝体温超过37.5℃,需带宝宝看医生。
新生宝宝脐带该如何正确护理?
脐带,是连接妈妈和宝宝关系的桥梁,也是为宝宝输送营养的管道。小生命呱呱坠地之时,脐带剪断,预示着新生命的独立。但是作为宝宝的第一个伤口,护理不当极容易发生感染。很多妈妈都犯了难:该如何护理好这个伤口呢?
脐带脱落前: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二天,就应把脐部包扎的纱布拿掉,换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而且应坚持每天更换一次。
洗澡时,尽量避免洗澡水溅入脐孔,洗澡后立即擦干净并消毒。
宝宝每天洗澡后都要用碘酒、酒精消毒一次,注意要用棉签蘸上2.5%的碘酒轻轻擦拭残端。
洗澡时,尽量避免洗澡水溅入脐孔,洗澡后立即擦干净并消毒
换尿布时注意尿布不要覆盖于脐部,以防大小便污染脐部。
脐带残端周围皮肤发红、肿胀,见有黄色或白色脓液排出,为新生儿脐带感染征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以免并发败血症和新生儿破伤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