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黄疸17.5mg/dL严重吗

时间: 阅读:14423
新生儿黄疸17.5mg/dL严重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10-23 02:42:30

新生儿黄疸值17.5mg/dL是比较严重的,大多数是病理性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会导致婴儿精神差、拒奶、发热、小便深黄色等症状,这种情况主要与体内胆红素代谢差有关。

病理性的黄疸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比如服用退黄药或者照蓝光,都有利于黄疸的褪去。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3-18 08:08:57

  • 芍药
    回复
    2024-03-18 08:08:57

     对于新生儿的关注还是要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很多的新生儿会受环境的影响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新生儿会出现黄疸指数的异常,这样子会给新生儿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黄疸指数还是一定的标准的,那么新生儿黄疸指数多少正常范围?

    新生儿黄疸指数多少正常范围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多少,如何进行评判,按正常成人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是小于17.1个微摩尔每升,这是正常的范围值,新生儿黄疸是由于存在着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正常情况下,新生儿黄疸指数最高大概是在51.3个微摩尔每升,相当于3个毫克每分升,在生后的4天左右达到高峰,一般的话最高峰不会超过205微摩尔每升,也就是12个毫克每分升,早产儿不会超过256.5个微摩尔每升,也是15毫克每分升。如果评判这个新生儿黄疸,我们可以通过目测,当宝宝的面颊部有黄疸的时候,血中胆红素可能就达到了100微摩尔每升,相当于是6个毫克每分升,当躯干上半身黄疸的时候,血中胆红素就达到150微摩尔每升,相当于9个毫克每分升,当宝宝的躯干下半部及大腿出现黄疸的时候,血中胆红素可以达到200微摩尔每升,大概是12个毫克每分升,当宝宝的臀部及膝关节以下出现黄疸的时候,血中胆红素就达到256微摩尔每升,相当于15个毫克每分升,如果当宝宝的手心、足心都黄了的时候,这个时候血中胆红素就达到了256微摩尔每升以上,也就是肯定是大于15个毫克每分升了。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家长问,这个黄疸什么时候是正常的,什么时候需要光疗,这个我们要根据宝宝出生的日龄,也就是说日龄胆红素来决定,如果宝宝出生在24小时之内,黄疸指数大于6个毫克每分升,我们要考虑光疗,如果24小时之内,黄疸指数大于9个毫克每分升,我们要考虑光疗并且要实时光疗,如果是大于12个毫克每分升的话,光疗失败还要考虑换血,如果宝宝在48小时之内的黄疸,大于9个毫克每分升的话,我们要考虑光疗,大于12个毫克每分升的话,需要光疗,大于17个毫克每分升的话,光疗失败的要考虑换血,如果宝宝在生后72小时之内胆红素是12个毫克每分升,要考虑光疗,如果大于15个毫克每分升,我们要实施光疗,如果是大于20个毫克每分升的话,光疗失败的话要需要换血,如果宝宝是生后72小时以后,如果他的胆红素大于15个毫克每分升,也要考虑光疗,胆红素17个毫克每分升以上的话我们需要光疗,如果72小时以上的宝宝,胆红素是22毫克每分升以上,并且光疗失败的话,我们要考虑换血。 1、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就要注意。

    新生儿10天黄疸正常值

     新生儿一般出生之后三到四天开始出现黄疸,一般一个礼拜到两个礼拜之间达到高峰,能在两个礼拜之后逐渐下降,到了一个月时,黄疸一般就是在五以下。这个值是正常情况。

     但是如果出生第一天就开始出现黄疸,出生24小时超过六,48小时超过九,72小时超过十二,后面超过十五,那这样的黄疸是需要治疗的。

     首先查查什么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有:一个就是脓血,很容易发生黄疸上升比较快,而且会非常严重。第二个就是有感染,新生儿出生之后容易发生感染,之后很容易出现黄疸。还有些是其他的原因,比如说头颅血肿,也会出现黄疸,这种一般出现的比较晚。还有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一般黄疸是在一个礼拜之后慢慢上来,消退会非常慢。还有一种是母乳性黄疸,大部分都是在两周以后,会出现一个月都会消退的。

     那么,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如果超过特定数值比如六九十二十五这些,就需要去做蓝光,做退黄治疗。如果小孩情况还好的,可以先吃一点妈咪爱或者茵栀黄退黄治疗,如果没有效果再到医院去检查,进一步治疗。新生儿一般是不超过15mg,是属于正常的。新生儿出生后两到三天出现黄疸,七到十天的会消退,属于生理的黄疸。黄疸期间要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若异常建议及时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儿科就诊,检查黄疸。提前或推迟出现,马上去医院系统的检查以免影响治疗,危及生命。

     该病的治疗主要有输血后光疗,建议室内的温度湿度要适宜,做好护理,听从医生的意见,一般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是蓝光照射,日光照射,多喂糖水可加速黄疸的消退。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8 08:08:57

     刚出生的新生儿出现黄疸、吐奶现象,新手妈妈都会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去应对。 新生儿黄疸17.5严重吗 ,如果黄疸一直不消退怎么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黄疸,出现黄疸现象应该如何去治疗和控制,下面一起来了解吧。

    新生儿黄疸17.5严重吗

     许多细心的家长都会观察到新生儿刚出生时皮肤为粉红色的,怎么2~3天后皮肤发黄了?甚至口腔黏膜、球结膜也发黄了?不要着急!只要宝宝吃、睡和哭声都正常,一般在10天左右就会逐渐消退。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增高造成的。

     生理性黄疸的高峰期一般在出生后的第3天到第7天,以后就逐渐下降,14天内消退,早产儿大约要21天左右。

     如果在生后2天内就有黄疸出现,或15天后黄疸仍不消退,或退而复现等均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为出现黄疸的颜色较深,同时伴有精神差、拒奶、发热、小便深黄色,大便呈灰白色、严重者会出现高热、抽搐等现象。是由一些疾病如新生儿溶血、胆道阻塞、新生儿肝炎等引起的,必须及时就医诊治,尤其要警惕核黄疸的发生,它所引起的脑损伤是不可逆转的,此病也称胆红素脑病,死亡率很高,即使存活下来也往往留有后遗症、如智力落后、视听障碍、手足抽搐等等。因此在新生儿黄疸期细观察、早干预是防患于未然的最佳办法,临床上多采用口服?妈眯爱?或中药?茵栀黄?及配合蓝光治疗,定期用黄疸测试仪监测黄疸的情况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黄疸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这里面有一个特殊情况,母乳性疸,就孩子各方面都好,微微的有一些黄,两周以后微微有点黄,孩子各方面的状态非常好,黄的不重,一点一点变轻的.所以这个母乳喂养的鉴别,第一,孩子状态很好,第二,停一下母乳,停24到72小时,停以后黄疸马上见轻了,基本上是母乳性荒诞.再吃上母乳,还会黄,比原来要重一点,但是不超过原来黄疸的程度,所以要有阶梯性,这么高,停母乳下去了,吃又上去了,停又下来了,吃又上来了一点,这样一点点下降。

    精彩推荐: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婴儿打嗝怎么办新生儿黄疸怎么办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溶血性黄疸能吃母乳吗宝宝拉肚子屁股红怎么办冷冻的母乳如何解冻生理性黄疸尿液是黄色的吗

    ?

  • 龙葵
    回复
    2024-03-18 07:07:47

    新生儿黄疸15到18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15 18mg/dl较高,建议接受治疗。

    新生儿黄疸目前需要根据日龄或小时龄分区曲线来评估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血清胆红素15 18mg/dl在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前均在高危区,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较高;72小时后则位于高中危区或高危区,仍有神经系统损害的风险。同时还需要根据是否有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皮下淤血、窒息、缺氧、酸中毒、败血症、高热、低体温等高危因素进行判断,一般在高危区的新生儿应接受干预。

    新生儿黄疸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需要医生根据小儿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决定治疗方法。

    本内容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新生儿科 副主任医师 王小虎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新生儿黄疸15.9mg/dL严重吗

新生儿上呼吸机严重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