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中药

时间: 阅读:5768
儿童中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10-27 10:22:42

儿童调理内分泌应确定引起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内分泌紊乱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由激素分泌失衡引起。内分泌失调的主要原因是饮食过量、睡眠时间不足、缺乏锻炼等因素。内分泌失调可食中药主要有复方益母草颗粒、经心夫人口服液、乌鸡白凤丸等,儿童应到医院检查身体后经医生诊断后来确定使用哪种中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8 12:12:2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儿柴桂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小儿柴桂成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效果怎么样2、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用法用量3、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说明书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效果怎么样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是一种儿童退烧药物,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效用。
    成份编辑
    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
    2功能主治编辑
    发汗解表,清里退热。
    本品用于小儿外感发热。
    症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
    3适应症编辑
    小儿感冒,儿科
    4用法用量编辑
    开水冲服。
    1岁以内,一次半袋;1~3岁,一次1袋;4~6岁,一次1.5袋;7~14岁,一次2袋;一日4次,3天为一个疗程。
    5不良反应编辑
    尚不明确。
    6禁忌编辑
    尚不明确。
    7注意事项编辑
    尚不明确。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用法用量小儿柴桂退烧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小儿专用退烧药,主要作用是帮助小儿发汗解表、清里退热。
    这个药主要是由柴胡、连翘等成分组成。
    我们在给小儿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用法用量。
    那么,小儿柴桂退烧口服液用法用量多少呢?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用法用量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用量,一岁以内的孩子一次半袋,1-3岁的孩子一次一袋,4-6岁的孩子一次一袋半,7-14岁的孩子一次两袋,一日四次,三天为一个疗程。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清理退热,适用于小儿外感引起的发热。
    个别孩子服用本品会有腹泻、皮疹、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在服用本品的时候不能吃辛辣、鱼腥类的食物,不能与其它滋补性质的中药同时服用。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适用于低中度发热的孩子,如果体温超过38.5℃以上,那么这种情况应该到医院就诊。
    柴桂小儿退热口服液是中成药,功用为发汗解表、清里退热,主要用于小儿外感发热。
    症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表现。
    其主要成分为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
    3天后未见好转者,建议到医院抽血化验血常规,看看白细胞是否升高,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抗炎治疗。
    一般来说临床上主要用于小儿外感发热,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疼痛鼻塞流鼻涕,口渴,喜欢喝水,咽喉红肿和疼痛,小便黄少,大便干这些情况,用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进行口服治疗。
    婴儿发烧可以吃药吗
    如果孩子虽然出现发烧的症状,但是温度不是特别高,在38℃以下,孩子状态比较好,又没有特别明显的伴随症状,能吃、能睡、能玩,这个时候就可以先不吃药,先观察孩子的情况。
    首先要明确发烧只是症状,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造成婴儿发烧常见原因是感染性疾病,比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以上病原微生物可造成感染性发烧,此时要及时吃药。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以上,要吃退烧药,退烧药可以选择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另外,孩子如果体温不是很高,不超过38.5℃,通常可以不用吃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方法有很多,如洗温水澡或贴退热贴等,都属于物理降温方法。
    如果孩子高烧比较明显,或者精神状况不好,要及时查明发烧的原因,明确发烧是病毒、细菌,还是支原体造成,明确病因以后采取对因治疗。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说明书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敖东)发汗解表,清里退热。
    用于外感发热,证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
    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说明书,欢迎阅读。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商品介绍
    通用名: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
    生产厂家: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90034
    药品规格:10ml10支
    药品价格:¥27元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说明书
    【通用名称】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
    【商品名称】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敖东)
    【拼音全码】XiaoErChaiGuiTuiReKouFuYe
    【主要成份】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
    【性状】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为棕黄色至棕红色的液体;气清香、味甜、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里退热。
    用于外感发热,证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
    【规格型号】10ml10支
    【用法用量】口服。
    一岁以内,一次5ml;一岁至三岁,一次10ml;四岁至六岁,一次15ml;七岁至十四岁,一次20ml。
    一日4次,三天为一个疗程。
    【不良反应】偶见胃肠反应。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10mlx10支/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90034
    【生产企业】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敖东)的功效与作用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敖东)发汗解表,清里退热。
    用于外感发热,证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服用常见问题
    问: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敖东)的主治功能是什么?
    答:发汗解表,清里退热。
    用于外感发热,证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
    小儿柴桂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儿柴桂成份、小儿柴桂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8 12:12:27

    ? ? ? ? ?适合儿童服用的中药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


    ? ? ? ? 适合儿童服用的中药

     咳嗽选?川贝?

      感冒、咳嗽、流鼻涕是每个孩子都逃不过的?常见病?,虽说没什么大碍,但小宝宝们的咳嗽声还是会让爸爸妈妈心疼不已。

      一般中医认为小孩都是纯阳之体。《医学源流论》指出?纯阳之体,最宜清凉?。

      也就是说,对于孩子的呼吸系统疾病,主张多用?清凉?的药,少用?温燥?的药。

      川贝的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去痰,如果孩子咳嗽兼有黏痰,用点川贝最适合不过。方法也很简单,把梨切片,川贝研成粉末,放在水里一起煮30分钟左右即可。还可以在梨上挖一个小孔,装上少许川贝蒸食,效果一样。因为梨也有清凉功效,且口味清甜,非常适合孩子咳嗽时吃。

     咽炎选?薄荷?

      对于儿童的咽炎和扁桃体炎,家长可以用点薄荷。薄荷辛、凉,归肺、肝经,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将少许薄荷叶放入水中,稍稍煮沸或直接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对于儿童咽炎有较好的疗效。

     ?金银花?退烧

      有退热效果的中药很多,比如金银花、生石膏、板蓝根、黄芩、连翘等。其中金银花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由于兼具宣散作用,故又可治疗外感风热和温病初起。可以单用金银花泡水喝,也可与山楂、连翘等一起用水煎服。

      家庭用药首选那些温和、安全的,有些家长擅用羚羊角这类大寒药物给孩子退烧,因为用法用量无法精确掌握,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此外,家庭用药仅限于症状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孩子出现了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就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鸡内金?消食健胃

      很多人印象中的中药,就是一堆?花花草草?,其实在动物身上,也有不少好药,比如对付孩子常见的积食,医生最爱用的一味药就是?鸡内金?。

      鸡内金化积。所谓鸡内金,就是将鸡肫炮制后制成的一味中药。鸡内金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并能健运脾胃,广泛用于米面薯芋肉食等各种食滞问题。

      病情较轻者,研末单服即有效。若治食积不化、腹胀腹痛,可与山楂,麦芽、青皮等同用。治小儿脾虚疳积,可与白术,山药、使君子等同用。在家中也可以将鸡肫焙干,擀成面,和在饭里让孩子吃下。若消除肉积,则可以用点山楂。

     石榴皮止泻

      石榴是种好水果,石榴皮则可以入药。如果孩子的腹泻久治不愈,可以尝试每天用石榴皮3克泡水喝。《普济方》中有记载,治疗久痢不瘥,可将陈石榴焙干,研成细末,加入米汤中饮用。此外,也可以用芡实和肉蔻煮水给孩子喝,不过肉蔻性热,少用为宜。

     便秘用生地

      便秘不仅困扰成人,孩子也是。便秘一般由热气伤津所致,因此可用点具有养阴作用的生地。如果不希望药性过强,可以直接用2?3克生地泡水给孩子喝。当然,如果配合多吃果蔬,并为孩子做腹部按摩,效果会更好。

     消化不良选?二鱼?

      对付儿童消化不良,也可直接吃鱼腥草和鱼秋串。如果是长期消化不良,则可多用薏米、糯米、党参、扁豆熬粥给孩子喝。

  • 木槿
    回复
    2024-03-18 12:12:27

    如果脾胃的疾病不是特别严重,建议患儿自然调理,包括饮食调理和生活方面的调理。如果自然调理没有效果,可适当选择一些较为平和的药物。如果患儿脾胃虚弱,可适当食用白术、党参、砂仁、陈皮等健脾胃药材,或食用炒谷麦芽、神曲、山楂、淮山,帮助消化。

  • 远志
    回复
    2024-03-18 11:11:17

      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有哪些?妈妈应该先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属于哪一种虚弱,再对症下药,这里提供几种常见的免疫力不足类型以及食疗供妈妈参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给宝宝煲中药一定要遵医嘱。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增强儿童免疫力中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增强儿童免疫力中药方
      1、阴虚型

      宝宝平时容易口干舌燥、心烦胸闷、晚上睡觉时流汗,一感冒就嘴巴就破皮,这是中医里说的阴虚型的免疫力不足,可以用天门冬、黄芪、玉竹、天花粉、桑叶等中药来改善宝宝的体质。

      2、脾气虚

      脾气虚的宝宝容易累、中气不足、胃肠道消化不好、经常拉肚子,妈妈可以用黄芪、茯苓、人参、扁豆、党参、白术等中药补脾益气。

      3、阳虚型

      阳虚型的宝宝手脚容易冰冷、面色比较苍白、怕冷、大便经常不成形,妈妈可以用人参、党参、白术、黄芪、桂枝等中药来改善宝宝体质。

      4、血虚型

      血虚型宝宝经常觉得头晕、心悸、睡不踏实、面色苍白,妈妈可以用当归、酸枣仁、远志、川芎、柏子仁等中药来改善宝宝体质。
      提高小儿免疫力的中成药有:
      (1)玉屏风颗粒:

      玉屏风颗粒是治疗感冒反复发作的一首名方,方名就很有意思,具有玉做的屏风一样的作用,可以防止风邪对人体的侵袭。由生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组成,主要利用黄芪益气固表,防止风邪侵袭;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固表;防风辛温发散,可以祛风。本品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胱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5克(1袋),每日3次。

      (2)黄芪颗粒:

      黄芪为豆科植物,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黄芪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黄芪能明显增强细胞免疫。中医临床常用其提升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诸多气虚衰弱病症。简单说黄芪是补气、提高免疫力的好药。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4克(1袋),每日2次。

      (3)益气健脾口服液:

      由山药、太子参、绿豆、南山楂、桑叶、乌梅、莲子、白扁豆、黑豆、稻芽、鸡内金组成。功效为健

      脾益气,和胃化食。适合于自汗,盗汗,消化不良,伤食,脾虚疳积者。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4)小儿健脾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黄芪、白术、枸杞子、紫河车等。功效为益气健脾,和胃运中。适合于脾胃虚弱,呕吐泄泻,不思饮食者。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或周岁以下小儿每次4~5毫升;2~3岁小儿每次5~10毫升;3岁以上小儿每次10毫升。每日2次,15天为1个疗程。

      (5)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黄芪、莱菔子(炒)、白术(炒)、山楂(炒)、山药(炒)、桑叶、大枣。功效为益气固表,健脾消食。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致的厌食,易反复外感,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3岁以下每次5~10毫升,3岁以上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用时摇匀。

      (6)槐杞黄颗粒:

      主要成分有槐耳菌质、枸杞子、黄精。功效为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小儿体质虚弱,反复感冒。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3周岁每次半袋,每日2次;3~12周岁每次1袋,每日2次。

      服用上述药品的注意事项:

      ①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

      ②请将药品放在小儿不能接触的地方。

      ③小儿必须在成年人监护下使用。

儿童单眼弱视遮盖时间

儿童正常脉搏是多少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