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败血症一般几天能治好

时间: 阅读:11777
新生儿败血症一般几天能治好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1-21 15:48:36

新生儿败血症多久可以治好,这个是不确定的,要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还有病情严重程度来判断。因为新生儿败血症本身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不严重的,一般需要3~4周左右的时间,也可能会更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而且还发生了其它的并发症,那么治疗的时间可能会更久。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20 05:05:51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0 05:05:51

    刚出生的宝宝是家里所有人的宠儿,是家庭新的希望。但少数婴儿有败血症的情况发生。那么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败血症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
    ?病菌侵入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原因之一是病菌的侵入。我国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和L细菌感染常有报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不断增加,GBS虽有报道但不多。
    ?孕妇感染
    新生儿感染有可能在孕妇肚子里,也有可能在出生以后。宫内主要是通过胎盘传播感染,分娩过程中由产道细菌感染引起,生后感染最常见,细菌可侵入皮肤,黏膜。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
    ?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也是发病原因之一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完善,对病变局限能力差,细菌进入体内易使感染扩散而致败血症。男婴和低出身体重儿等相对容易获得感染,随出生体重的下降而发病率与病死率增高。
    ????治疗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这种疾病的出现父母不要太过于焦虑了。带着孩子配合医生的治疗。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20 05:05:51

     宝宝出生后,家长面临的就是如何科学的去护理,护理不当的话,很容易让宝宝生病。这个疾病也是家长最担心最害怕的,因为新生儿比较小,如果生病了,得用药,会影响宝宝的生长, 新生儿败血症治愈率高吗

    新生儿败血症治愈率高吗

     建议按照培养出来的细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即可,能治愈的。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细菌在血循环中生长繁殖并生产毒素早成的新生儿全身性感染。此病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新生儿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败血症往往不典型,易被忽略,因此,家长应对此病引起高度重视。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是由于其防御机制不成熟,屏障功能差,如新生儿皮肤角化层、真皮层薄,胶原纤维疏松,黏膜柔嫩,通透性高,呼吸道纤毛运动弱和腺体分泌不全等因素均有利于细菌由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侵入血液。其次,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使感染后局限能力差,侵入的细菌易于血中繁殖、散播,发展成败血症。此外,脐部是一个潜在的通道,一旦脐部感染,挑?马牙?、割?螳螂嘴?和皮肤不洁长脓疮都可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细菌的长驱直入,进入血液就会得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扑朔迷离,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仅表现为食欲减退,吸吮无力,哭声低弱,精神委靡,面色苍白,以后会出现少吃、少动、少哭、反应低下。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治疗:家长一旦发现新生儿有上述症状,应想到新生儿发生败血症的可能,立即送医院检查,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1、抗菌治疗 要根据病原菌的种类不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葡萄球菌感染者,宜用苯唑西林钠、头孢唑啉钠、万古霉素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者,宜用氨卡青霉素、先锋必等。病原菌不明者,可针对上述两种细菌选药,联合使用。疗程一般为10-14天。

     2、支持疗法 可输鲜血、血浆或免疫球蛋白,以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此外,应及时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有休克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预防:首先应积极控制孕妇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分娩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重视新生儿护理,保护脐部、皮肤、黏膜。不要挑?马牙?和割?螳螂嘴?,若有各种感染病灶均应及时治疗。新生儿居住处应经常消毒,不要与患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避免感染。同时应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特别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能减少因肠道感染而导致的败血症。

    精彩推荐:

    小儿支气管炎婴儿补钙吃什么好补锌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蛀牙小孩咳嗽气管有炎症怎么办宝宝咳嗽能吃多宝鱼吗宝宝长牙用牙胶好吗牙齿发黑是蛀牙吗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20 04:04:41

    黄疸可以由败血症引起溶血葡萄球菌败血症绝大多数能治好用药根据药敏选择用万古霉素应监测肝肾功能,缓慢滴注>60分钟。败血症用药2-4周以上。
    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刘坚主任医师
    查看原帖>>

母乳性黄疸妈妈多喝水有用吗

新生儿喝水量和次数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