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有腹部受凉、身体发烧、消化不良、腹泻、胃部感染炎症等,不注意腹部保暖或者是吃了凉奶后,有可能会出现腹部肿胀和消化不良现象,风寒受凉或者是病毒感染后引起发烧也会引起哭闹。
孩子出现哭闹不止要及时进行体温测量,或者是超声波检查来判断病因。
新生婴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
新生婴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因为不能说话表达,哭成了婴儿表达自己需求的直接方式,可是宝宝哭闹不止,让家长十分担心。下面跟我一起看看新生婴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
新生婴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11、饿了。宝宝了就会发生啼哭,这种啼哭很短促,很有力。刚生下来的小宝宝最好是三四个小时喂一次,如果一两个小时就哭,那么说明一次性喂奶不足。
2、尿布湿了。宝宝哭了,需要检查一下尿布,看看尿布是否湿了,如果湿了需要及时更换。如果出现了红屁股,那么需要及时的涂抹护臀膏来改善。
3、宝宝身体上是否有异样。如果宝宝生病了,出疹子了,打预防针的地方疼痛瘙痒了,或者是被蚊虫叮咬了,那么宝宝也会啼哭。
4、情绪宣泄的方式。小宝宝希望得到妈妈的安慰,如果没人理他,他也会哭泣,只要是抱起来就会停止哭泣。
5、检查鼻子是否通畅。如果小宝宝的鼻子不通畅,也会造成宝宝啼哭,需要及时改善。
6、是否有消化不良或者是肚子胀。出现这样的情况,肚子会发硬,需要吃一些助消化的食物。
7、穿太多,或者是太少。宝宝热了,或者是冷了也会啼哭,需要及时的增加衣物。
8、想睡觉了。宝宝如果累了,困了,也会啼哭,这个时候需要让宝宝舒适入睡才好。
新生婴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21、饥饿
这大概是小婴儿哭闹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了。如果你发现新生儿不停要吃,而且离开乳房后总是一副还没吃饱的样子(比如四处找奶头、难安抚、睡一小会儿就醒来),那么应该找一位经验丰富的保健医生来评估你的母乳喂养方法。 解决方法可能很简单,只需要改善婴儿吃奶的姿势和含乳方法,也可能比较复杂,特别是当婴儿的`体重严重降低或没有增长太多时。
2、宝宝不舒适
比如室温过冷过热;衣着不适;尿便之后未及时更换尿布;生活规律被打乱;环境变化等。
3、飞速生长期
婴儿的飞速生长阶段常出现在2-3周大时,然后是6周左右,3个月左右还有一次。在这些飞速生长阶段,婴儿会不停想吃奶。这是正常现象,而且只是暂时的,通常持续4~5天就会过去。 很多妈妈会在这一时期打算添加奶粉,因为他们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宝宝总是不停地吃不停地吃。这个时期的正确做法是根据宝宝的需要尽可能多地给宝宝喂奶,并且不要给其他液体。宝宝的奶量在长,妈妈的泌乳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同步提升的。这个时期最考验的就是妈妈的毅力了(表示压力好大呀)。如果这样的飞速生长期超过5日,就可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4、超敏感或高需求婴儿
这类婴儿对各方面的需求都比其他婴儿要多,唯独对睡眠的需求更少。他们似乎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在哭。他们吃奶、睡觉、或对其他人的反应都没什么规律。他们需要被长时间抱着、背着,而且常常喜欢被大人抱着动来动去,比如摇晃。 有时用毯子给他们打个襁褓会有所帮助,但有时又似乎会让他们哭闹地更厉害。他们喜欢经常到妈妈的乳房上吃两口奶当“点心”,睡眠很短,有人抱着或背着时可以睡上15~30分钟。婴儿背带或摇篮等有助于让这类婴儿安静下来。虽然他们很吵闹,但平时体重应该正常增长。 高需求宝宝的确是存在的,对于这些宝宝,或许我们饱读的那些育儿经、那些个训练大法统统都不管用,唯有耐心等待宝宝逐渐长大、逐渐发育成熟才能有所改善。因此面对这样的高需求宝宝时,千万不要责怪自己,更不要迁怒宝宝。
5、食物敏感
如果母乳妈妈吃到某种食物(包括含咖啡因的饮品)导致婴儿哭闹不止的话,妈妈一周内不要再进食该种食物,看症状是否会消失。然后再小心地重新尝试这种食物,看症状是否会重现。
6、肠痉挛
肠痉挛大约在婴儿2周时开始出现,通常每天至少会有一段时间表现得非常痛苦:两腿蹬直、大声哭闹、脸色涨红。这些时候他们可能表现得很饥饿,但喂奶时却扭开头拒绝吃奶。 肠痉挛型哭闹通常在3-4个月时停止,但也可能一直持续到半岁。除了耐心等待这段时间过去,我们也可以尝试下面一些方法来改善:
1、母乳妈妈可以试着停止摄取奶产品、咖啡因、洋葱、卷心菜以及其他有刺激性的食物。
2、不要喂得过饱,两餐间应间隔2-2、5小时。
3、使用婴儿背带安抚宝宝,这虽然无法从根本上缓解不适,但是可以让宝宝感觉好受些。
4、轻轻摇晃宝宝,开启白噪音,如吸尘器、烘干机、电风扇、空调或手机下载白噪音来播放。
5、使用安抚奶嘴。
6、让宝宝趴在大人膝盖上,然后轻轻按摩她的后背。
7、给宝宝裹上襁褓,这样给她安全感。
7、耳朵疼
小宝宝的外耳道粘膜比较薄,咽鼓管较成人粗短平直,细菌或者病毒易乘机侵入,特别是有给宝宝挖耳朵习惯的家长,会对外耳道壁造成损伤,导致外耳道炎及中耳炎急性发作,炎症感染后肿胀期剧烈耳痛,孩子就会哭闹不安。所以查完肚子没有事,你要请一下耳科会个诊。
8、咽喉疼
看咽喉是儿科医生的必检项目,这个应该不会遗漏。宝宝的咽部血运丰富,当受到病毒等感染时,局部的粘膜可呈急性弥漫性充血、甚至肿胀,宝宝会有明显的不舒服感。想一下,我们成人感冒时是不是嗓子也很难受呀,宝宝就更不用说了。难受还不让人哭吗。所以,哭闹的宝宝也要仔细检查咽部。
新生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
新生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刚出生的宝宝是不会说话的,很多时候都不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多时候都只能通过哭闹来表示自己的想法,下面分享新生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
新生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11、饿了。宝宝了就会发生啼哭,这种啼哭很短促,很有力。刚生下来的小宝宝最好是三四个小时喂一次,如果一两个小时就哭,那么说明一次性喂奶不足。
2、尿布湿了。宝宝哭了,需要检查一下尿布,看看尿布是否湿了,如果湿了需要及时更换。如果出现了红屁股,那么需要及时的涂抹护臀膏来改善。
3、宝宝身体上是否有异样。如果宝宝生病了,出疹子了,打预防针的地方疼痛瘙痒了,或者是被蚊虫叮咬了,那么宝宝也会啼哭。
4、情绪宣泄的方式。小宝宝希望得到妈妈的安慰,如果没人理他,他也会哭泣,只要是抱起来就会停止哭泣。
5、检查鼻子是否通畅。如果小宝宝的鼻子不通畅,也会造成宝宝啼哭,需要及时改善。
6、是否有消化不良或者是肚子胀。出现这样的情况,肚子会发硬,需要吃一些助消化的食物。
7、穿太多,或者是太少。宝宝热了,或者是冷了也会啼哭,需要及时的增加衣物。
8、想睡觉了。宝宝如果累了,困了,也会啼哭,这个时候需要让宝宝舒适入睡才好。
新生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21、感冒
患感冒的宝宝半夜容易醒来哭闹,因为感冒可造成宝宝的呼吸道阻塞及全身的不适,应对症处理,尽快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多给宝宝喝热水,喝新鲜果汁,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减轻鼻堵的药物。侧卧的睡眠方式,更适合感冒的宝宝。
2、发热
宝宝在发烧时会不断哭闹。父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解热的方法或解热剂,给宝宝尽早解热,进行降温护理,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3、长牙期的疼痛
宝宝从5个月开始长牙,到2岁半长全,宝宝会因为长牙带来的不适而哭闹。应注意观察宝宝的.脸颊、下颏,如果有明显的口水红疹、牙龈肿大、触痛及轻微发烧等,就要考虑是否有长牙疼痛困扰着宝宝,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缓解宝宝的不适。待宝宝牙齿长出后,睡眠会自然好转。
4、憋尿而哭闹
有的宝宝,尤其是男宝宝,因憋了尿膀胱饱满的刺激使宝宝感到不适,于是宝宝就会表现为睡觉不踏实、来回翻身、伴哭闹。解尿后,宝宝就会继续安静地睡觉。不要在宝宝临睡前半小时给宝宝进乳、水太多,要掌握宝宝解尿的时间规律,也可以主动在一定时间,提前给宝宝换尿布或把尿,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宝宝因排尿引起的哭闹。
5、鼻塞
宝宝常会出现吃奶时的鼻塞,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或是感冒了的宝宝。鼻腔中有大的鼻痂,会使鼻腔阻塞,迫使宝宝用嘴呼吸。这样,干燥的空气刺激咽部,造成咳嗽等不适,就会引起宝宝突然大哭。用清水滴注或用器具清理鼻腔,软化鼻痂,清除鼻腔中的阻塞物后,宝宝才能顺利地吸吮,继续安然入眠。
6、肠道疾病
在炎热的夏、秋季节,经常会因为吃了引起宝宝过敏或腹部不适的食物,宝宝会在夜间焦躁不安,甚至哭闹。此时要注意宝宝的腹部有无胀气,包块,拒按,大便等的情况,父母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
7、夜间温度不适
室内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4℃,太热或太冷,或穿的、盖的过多,使宝宝在睡眠中烦躁或把被子蹬掉,继而感觉寒冷,也会导致宝宝出现哭闹。
8、空气中有刺激物或噪音
卧室中的刺激物,可能使宝宝的呼吸道发生过敏、阻塞,因而发生哭闹。刺激物可来源于香烟味、痱子粉、驱蚊花露水、油漆等。当宝宝处于浅睡眠阶段,或者处于从深睡眠进入浅睡眠的过程中,凡是突然的、音量大的、不熟悉的声音,均可以惊醒宝宝,引起哭闹。
由于妈妈或看护人的突然离别、更换,造成宝宝情感上的不安全感、焦虑情绪,就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半夜啼哭,监护人需多拍拍、抱抱,亲切地小声说话安抚宝宝,使宝宝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如果白天受到过强的刺激或晚上睡前有过过于激烈的活动,都会引发在睡眠中的突然哭闹。所以,在睡前不要让宝宝活动过多,使大脑兴奋性过高,以保证宝宝有一个好的睡眠。
新生儿哭闹不止的八大原因31、非病理性因素。宝宝哭声有力,除了哭闹以外无其他异常表现,主要因为饥饿、口渴、哺乳时咽下气体过多、要排大小便等。
2、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出血等。
3、骨骼和关节的损伤,如不慎发生骨折、关节脱位等。
4、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梗阻、肠套叠、胃肠积气等。
5、泌尿系疾病,如泌尿系感染、睾丸扭转、尿路结石等。
6、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
7、药物中毒,如误服药物过量所造成的中毒等。
8、心血管系统,如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