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染色体核型分析

时间: 阅读:9365
染色体核型分析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09-16 02:22:07

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是研究体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根据其结构和数量的变异来诊断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能够预防减少各种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如先天性畸形。对于有不良孕育史、高龄产妇或者有染色体异常的患者,都可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优生优育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0 06:06:50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以分裂中期染色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例、随体的有无等特征,并借助显带技术对染色体进行分析、比较、排序和编号,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情况来进行诊断。核型分析可以为细胞遗传分类、物种间亲缘的关系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分析方法:

    镜下选择染色体分散适度(不过于分散和相互重叠),染色体长短合适,染色清晰的分裂相,在油镜下观察。

    1.计数
    将一个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自然位置划成几个小区,为了防止重数或漏数,可按其镜下形态画出简图然后计数,确定有无数目异常。人类正常体细胞2n=46,其中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正常男性核型表达为46,XY,女性核型表达为46,XX。

    2.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确认随体
    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确认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着丝粒、长臂和短臂以及某些染色体短臂端的随体。

    3.识别染色体的类型
    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彼此连接。自着丝粒向两端伸展的染色体结构称染色体臂,染色体臂分为长臂和短臂。根据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把人类染色体分为三类:中央着丝粒染色体,长臂与短臂几乎相等;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长臂与短臂能明显区分;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极短,着丝粒几乎在染色体的顶端。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次缢痕的位置以及有无结构上的畸变,比如断裂、缺失、重复、易位、倒位、环状、等臂染色体等。

    4.判断性别
    根据Y染色体有无判断性别。G组染色体为5条(2l,22对+Y),则为男性。G组为4条(21,22对),则为女性。可将染色体以不同色彩进行标记,按ISCNl978规定进行配对,描绘于记录本上。习惯上先记述G组,以判断性别,然后再找D,E,F,A,B组,最后分析C组。再逐一细看,观察每一条染色体的结构有无异常。如有结构、数目畸变时,需记录属何种类型畸变以及畸变发生部位染色体号,单臂或双臂。

    5.核型照片剪贴
    根据ISCN规定的各组及各号染色体的结构特征进行分组、排号,依次找出A,B,D,E,F,C组,最后辨认C组,即在每条染色体旁用铅笔标出其组号;然后将每号染色体剪下,将每组染色体按照大小顺序依次排列;最后,将染色体排在染色体核型分析表的相应位置上。粘贴时,应使染色体的短臂居上、长臂居下,并使着丝粒在一条直线上。剪贴过程要细心,防止丢失染色体。

    6.拍照,并进行核型分析。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20 06:06:50

    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诊断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研究亲缘关系、探讨物种进化等。核型分析可以为细胞遗传分类、物种间亲缘的关系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以分裂中期染色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例、随体的有无等特征,并借助显带技术对染色体进行分析、比较、排序和编号,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情况来进行诊断。

    扩展资料:

    核型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细胞内具有的相对恒定特征的单倍或双倍染色体组。

    染色体的特征以有丝分裂中期最为显著,包括染色体的数目、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指某些染色体末端的球形小体,由着色浅而狭细的副缢痕与染色体臂相连)与副缢痕的数目、大小、位置以及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等。

    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特征画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称为核型模式图,它代表一个物种的核型模式。

    -染色体核型分析

    -核型

  • 远志
    回复
    2024-03-20 06:06:50

    若出现以下情况则需考虑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1)怀疑患有染色体病者;(2)有多种先天性畸形;(3)明显生长发育障碍或智能发育障碍;(4)性发育异常或不全;(5)孕母年龄过大,不孕或多次自然流产史;(6)有染色体畸变家族史。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20 05:05:40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核型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核型亦称染色体组型,是指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核(或染色体组)的表型。每一个体细胞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表示。其中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可以不成对。每一个配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做单倍体,用n表示。两性配子结合后,具有两组染色体,成为二倍体的体细胞。如蚕豆的体细胞2n=12,它的配子n=6;玉米的体细胞2n=20,配子n=10;人类体细胞2n=46,配子n=23。
    染色体在复制以后,纵向并列的两个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联结在一起。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着丝粒位置的不同,染色体可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两臂,造成中间着丝粒,亚中间着丝粒、亚端部着丝粒和端部着丝粒等形态不同的染色体。此外,有的染色体还含有随体或次级缢痕。所有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构成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工程、现代分类学和进化理论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
     蚕豆或蛙类染色体标本制片10张,或10个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照片。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试剂
    放大机、显影盆、游标卡尺、测微尺、剪刀、镊子、计算器、座标纸、绘图纸、胶水、3号放大相纸。
    米吐尔、无水亚硫酸钠、对苯二酚、硼砂、炭酸钠、溴化钾、大苏打、钾矾。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测量若用染色体制片标本进行直接测量时,必须利用显微镜与测微尺,事先要用台微尺对目微尺的单位长度进行标定后再进行工作, 仅对染色体长度较大的标本适合。一般标本还是先行拍照放大后进行测量,可得较好数据。首先目测照片上每条染色体长度,按长短顺序初步编号,写在每条染色体短臂的一端,同时确定主缢痕的位置,用游标卡尺逐条测量短臂和长臂长度。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及着丝粒指数。

    相对长度=(每个染色体的长度/全部染色体长度)×100

    臂比(率)=长臂长度/短臂长度

    着丝粒指数=(短臂长度/该染色体长度)×100

    说明:以上公式每一项所代入的数据,均为求出5个或10个细胞同源染色体的短臂长度、长臂长度和全长的平均值(即5个或10个细胞中编号相同的染色体各项长度分别相加后以5或10除之)。

    着丝点位置按臂比值确定:

     臂比值
     着丝点位置
     简写

    1.00

    1.01-1.70

    1.71-3.00

    3.01-7.00

     7.01以上


    正中部着丝点

    中部着丝点区

    近中部着丝点区

    近端部着丝点区

    端部着丝点区

    端部着丝点
      M

      m

    sm

      st

      t

    T

    (二)配对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粒指数、次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形状和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剪贴配对。
    (三)染色体排列按染色体由长到短同源染色体重新编号, 由左向右顺序贴在纸上。着丝点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短臂在上,长臂在下。如有超数染色体、性染色体,则排在最后,完成上述步骤的染色体剪贴后, 再附一张同一照片的中期分裂相,即成为染色体核型图。

    (四)绘制核型模式图及核型分析表
    1.核型模式图用绘图纸和座标纸绘制。座标纸放在绘图纸下作为标记,横座标为染色体序号,纵座标为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绘染色体时,长臂在下,短臂在上。
    2.核型分析表

    希望能够帮助您!

新生儿听力一个通过一个未通过怎么办

新生儿要含奶睡的原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