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宝宝的症状是打疫苗之后,有点眼目不清,休息后缓解,出现这种的原因可能有,心里紧张,没有吃饭供氧不足引起的晕针,等。疫苗一般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瘙痒,哮喘,红肿热痛,或者发热,头痛、寒颤、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和周身不适等现象。
一、接种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和瘙痒、一过性发热。
2、罕见不良反应:一过性感冒症状或全身不适、接种部位硬结、重度发热。
3、极罕见不良反应:局部无菌性化脓、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
二、接种禁忌人群
1、对本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包括辅料和制备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有惊厥、癫痫、格林巴利综合症、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脑病或精神病史或家族史。
4、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或既往接种过本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者。
5、妊娠期妇女。
接种后注意事项
(1)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留观30分钟。
(2)接种当日避免注射部位沾水并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卫生,以防诱发皮肤感染。
(3)接种后3日应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劳累,禁酗酒。
(4)接种后如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应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医生对症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高热(>38.5℃)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局部红肿超过了2.5厘米以上、或出现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5)有些人接种疫苗之后会出现偶合反应,此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偶合反应是指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正好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的前期,接种疫苗之后这个疾病就出现了症状或者发病了,实际上它跟疫苗是没有任何的关系,也不属于不良反应。
(6)如果怀疑发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请向接种单位及时报告。
以上内容参考 新昌县人民政府--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及具体注意事项、珠海市人民政府--接种新冠疫苗有什么禁忌?海南发布新冠疫苗接种七问七答
泰安市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1.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触痛、红肿、眯痒,一过性发热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2.罕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一过性感冒症状和全身不适,接种部位硬结,重度发热等。
3.极罕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无菌性化脓、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等。
由于疫苗所含成分的特异性属性有可能诱发过敏性反应,这是疫苗本身特性之一,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代表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问题。
接种新冠疫苗后感冒发烧了是怎么回事?
这可能是偶合症。
所谓偶合症,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偶合症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即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因果关联。
接种新冠疫苗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前,接种医生会询问健康状况,请如实告知相关信息。
接种完成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安排休息。
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
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紧急使用期间和附条件上市后大规模人群使用收集到的信息看,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是一过性的、轻微的机体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紧急使用期间和附条件上市后大规模人群使用收集到的信息看,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绝大多数为一般反应。
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常表现为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极少发生,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如果受种者怀疑不适症状可能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关,可向接种单位报告,也可向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疾控机构或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如公众无法判定症状是否与接种疫苗有关,可咨询疫苗接种单位。
接种单位、医疗机构、疾控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接诊医务人员和从事疫苗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人员是责任报告人,在接诊或收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后,对符合监测和处置方案要求的,通过监测信息系统上报。
近年来实施全面性预防接种,许多传染病也几近消失,但少数幼童却在注射后产生不少的反应与副作用,让许多父母不知所措。基隆市中正区卫生所张文龙主任指出,一般而言,打完预防针仍可照常洗澡,不需过度忧虑。然而各种疫苗都可能有轻微副作用发生,像是发烧、注射部位局部肿胀、发红、结硬块等常见症状。 接种疫苗后可能的全身反应 一般不良反应可分为全身性及局部性。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包含:1.发烧:几乎所有疫苗都可能引起幼童轻微发烧,多半于1~2天就会消失,可多给予幼童水分或奶水;但若体温高于摄氏38.5度,就应尽快就医。2.尖叫、嗜睡、躁动不安:这些神经性反应也是以五合一疫苗最常见,尤其是其中的百日咳疫苗成份最容易引发,但症状也是1~2天就消失。3.还有其他少见反应:如痉挛、脑膜脑炎、全身性皮疹,应立即送医治疗。 各种疫苗的局部性反应 1.卡介苗:注射部位可照常沐浴,淋浴后以棉花棒将水分吸乾,如果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若不小心弄破脓泡,只需擦干并保持干燥即可。2.B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保护效果非常好,而且副作用很轻微,最常见只是注射部位红、肿、痛。3.五合一疫苗:接种后1~3天可能发生注射部位红、肿、热、痛等发炎性反应,严重的话会有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的并发症。4.13价结合型肺炎链球菌疫苗:少数人可能会注射部位红、肿、痛,通常1~2天后会恢复。发烧、倦怠等严重副作用极少发生。接种后如有持续发烧、严重过敏反应,应尽速就医。5.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注射后应多喝开水,少出入公共场所,避免感冒,如果在注射后1~2天有发烧,应立刻就医诊治。6.水痘疫苗:接种后接种部位可能有红、肿、痛等局部反应,可能有轻微发烧,偶有高烧现象。接种后一个月内可能产生轻微水痘症状,但是发生机率很低。 不必过度担心副作用 张文龙主任提醒,不论在卫生所或医疗院所注射疫苗,施打后一定都有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卫教,爸妈不必过度担心施打疫苗可能发生的反应,亦可索取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卫教单张,注意幼童施打后的情况。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 /supply/article/28461/接种疫苗有哪些副作用 多加留意免担忧 关键字:预防针, B型肝炎疫苗, 卡介苗, 五合一疫苗, 张文龙, h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