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期是指

时间: 阅读:1348
新生儿期是指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09-10 02:55:15

新生儿期一般是指从母体离开脐带结扎至出生后的二十八天的这段时期。这段时期新生儿大脑发育没有完全,所以处于昏睡状态,随着生长发育对外界的感知力会增加。此外段时期的新生儿皮肤比较薄弱,对外界的抵抗力比较低,所以在这个时期父母需要格外的注意新生儿的情况。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3-20 11:11:12

  • 芍药
    回复
    2024-03-20 11:11:12

    小儿时期划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各期之间没有严格界限,而且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

    1、胎儿期,从卵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在母体子宫内约经过280天。

    此期十分重要,母亲的健康、营养、工作、生活环境、疾病、心理状态、用药等都会对胎儿产生重要影响。?

    2、新生儿期,自出生时起,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

    这一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儿从一个封闭的、无菌的、温度基本恒定的、有充足营养供给的环境,来到一个开放的、有菌的、温度不断变化的、营养需要自身摄取或产生的环境,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如何帮助新生儿顺利渡过这一阶段,对于小儿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这一时期小儿的生理、病理、疾病预防、治疗、用药都与成人和其他年龄的小儿有很大的区别。

    3、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岁之前称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此期特点是:生长发育迅速,消化功能未臻完善,因而易致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失调;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逐渐消逝,自身的免疫力尚未成熟,易致各种感染,因此在此期保证营养、计划免疫、消毒隔离非常重要。?

    4、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三周岁之前,称幼儿期。

    此期体格生长速度减慢,但智能发育加快;活动范围加大,而自身对外界的识别能力不强,饮食从乳类为主向成人型过渡;自身免疫不足;因此,加强营养、注意保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注意智力开发、加强保健是工作的重点。

    5、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

    此期体格发育稳定。智力发育趋于完善,求知欲强,语言及思维能力得到较快发展,独立能力增强,善于模仿。因此要加强教育,开发智力,培养自身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文明行为十分重要。注意一些好发疾病的发生(风湿、肾炎等)。?

    6、学龄期,从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学龄期。

    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系统已接近成人。抵抗力明显增强,学习与自主能力、分析综合理解能力达到很高的水平,是接受教育,养成良好品德,打好体格基础的时期。?

    7、青春期(少年期),女孩从11~12岁起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起到18~20岁,称青春期。

    这一时期,全身发育逐渐成熟,生殖系统发育近于成人,活动范围加大,视野开阔,生活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创造能力,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心理不够稳定,从医学临床已不属于儿科范围。

    扩展资料

    发育规律

    1、阶段性和程序性

    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

    因此,儿童的身体比例不断变化,由胎儿2个月时特大的头颅(占全身4/8)、较长的躯干(3/8)、短小的下肢(1/8)发展到6岁时较为匀称的比例(头占l/8强,躯于占4/8弱,下肢占3/8)。从动作发育看,儿童会走路前必须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

    手部动作发育的规律性更明显,新生儿只会上肢无意识乱动;4~5个月开始有取物动作,但只能全手一把抓;10个月时才会用手指拿东西;2岁左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勺子吃饭;手部精细动作(如写字、画图等)要到6~7岁左右才基本发育完善。

    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青春期足的生长突增最早开始,也最早停止生长;足突增后小腿开始突增,然后是大腿、骨盆宽、胸宽、肩宽和躯干高,最后是胸壁厚度。

    上肢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手的骨骺愈合也由远及近,顺序表现为指骨末端一中端一近端,掌骨一腕骨一桡骨、尺骨近端。

    2、速度的不均衡性

    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年;第二次发生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

    身长在胎儿4~6月增长约27.5cm,占新生儿身长的一半左右,是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体重在胎儿7~9月增长约2.3kg,占正常新生儿体重的2/3以上,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的阶段。

    出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生后第一年中身长增长20~25cm,约为出生时的40%~50%;体重增长6~7kg,约为出生时的2倍,都是出生后生长最快的一年。

    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约10cm,体重增长约2~3kg。2岁后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减慢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身高增长4~5cm,体重增长1.5~2.0kg,直到青春期开始。青春期开始后生长速度再次加快,身高一般每年增长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时一年可达10~12cm;男孩增幅大于女孩。

    体重一般每年增长约4~5kg,高峰时一年可达8~10kg。青春期突增后生长速度再次减慢,约在女17~18岁,男19~20岁左右身高停止增长。男孩突增期增幅较大,生长持续时问较长,故进入成年时其大多数形态指标的值高于女孩。

    3、时间统一协调性

    根据不同组织、器官的不同生长发育时间进程,可将全身各系统归纳为四类不同的生长模式。

    综上所述,机体各系统的发育既不平衡,又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和适应。这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

    任何一个系统的发育都不是孤立的,而任何一种作用于机体的因素都可对多个系统产生影响。例如,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促进肌肉和骨骼发育,也促进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功能水平的提高。

    4、生长轨迹关键期

    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canalization)。该轨迹有动态的、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遗传基因起关键作用。它尽力使正在生长中的个体在群体范围中保持有限的上下波动幅度。

    一旦出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利现象,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称“赶上生长”。

    并非所有的疾病恢复过程必然伴随赶上生长。患儿能否出现赶上生长,能否使生长恢复到原有正常轨迹,取决于致病的原因、疾病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如果病变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和重要的内分泌腺,或病变较严重,或体液的内环境和代谢平衡过程长期得不到恢复,就不能出现赶上生长。

    -儿童

  • 远志
    回复
    2024-03-20 10:10:02

    一、定义:新生儿期(neonate period)是个体发展阶段之一。指个体出生后第一个月(严格讲为28天)。个体从胎内生活到胎外生活的过渡阶段。

    二、新生儿的脑结构已像成人的脑结构,但重量、容积,特别是脑机能的发展还很不够。出生后头几天,大部分时间呈睡眠状态。

    出生后两周末,在醒着和舒适的时候,自发的整体性动作开始活跃,并产生明显的条件反射。新生儿出生后具有综合感觉运动机能、记忆、判断和适应刺激的学习能力。

    新生儿开始直接与外界环境发生关系,能独立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饮食、防御、抓握、眨眼、吞咽、喷嚏等非条件反射,以保证对外部条件的适应。

    新生儿期的保育工作,除注重保温、营养、防止感染等身体保护外,还应注意给予适度的环境刺激,以利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新生儿可以吹风扇吗?

新生儿黄疸晒太阳多长时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