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15天,一个半月,3个月是新生儿猛涨期的时间段。猛涨期会是1到两天,也可能会持续一个星期。
宝宝在猛涨期的时候要吃好喝睡好,不要限制宝宝的饮食。同时要营养均衡,多喝奶,多晒太阳,保证合理的营养与充足的睡眠。这样宝宝才能更快更好的发育,变得更健康。
猛长期出现的时间规律:
宝宝出生后3 4天,是排胎便,降体重的区间,体重降低一般不超过7%,到新生儿7 10天左右,就快速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接下来,就是第3周,第4周 第6周,第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然后是宝宝一岁前后,这都是婴幼儿猛长期。
基本上宝宝一岁之内,其生长发育都非常快。出生4 6个月,体重达到出生时体重的2倍;到宝宝1岁时,体重是出生体重的3倍,身高增长25厘米左右。
1,奶量大增,喝奶的次数翻倍:
猛涨期的宝宝奶量非常大,比如说平时喝100毫升,猛涨期可能要喝130~160毫升;平时一天喝8次奶,猛长期到了宝宝每天要喝16次奶才够。
2,脾气暴躁,无理取闹,生长发育痛:
猛涨期的宝宝身体快速发育,会导致宝宝肌肉和骨骼的发育疼痛。这种不适感,会影响宝宝的情绪,表现为:宝宝发脾气,含着奶头不放,扯奶头,大声哭闹不止等等。
3,睡眠质量倒退,白天不醒,晚上不睡:
猛长期的宝宝晚上非常难带,不好好睡觉,哭起来,也不好哄。放下就醒,抱着才睡,让人疲惫不堪!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养成孩子奶睡的习惯,到了白天就睡得很香,黑白颠倒。
1,母乳喂养的妈妈,不要轻易加奶粉。实际上只要宝宝不停地吃,母乳就会加大分泌量,不要怀疑自己母乳不够,而是猛长期宝宝本来就这样子。
2,尽量保持耐心吧,有时候忍不住想发火 ,也得忍一忍。给宝宝多多安抚,宝宝长得快身体发育带来的不舒服,妈妈应该多理解。宝宝只要想吃,就给喂,不要怕麻烦。
3,经历猛涨期的宝宝,妈妈如果乳腺管通畅,此时就应该适当增加肉蛋奶的摄入量,另外还要多吃一些鱼肉,保证母乳当中含有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
4,为了适应猛长期宝宝的睡眠习惯,宝宝什么时候睡,妈妈就跟她一起睡,家务活就少干点让粑粑来收拾。否则白天睡不好,晚上睡不好,身体就会被拖垮掉。
5,再次提醒一下:一定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为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提供稳定性,能有效减少宝宝睡眠不踏实。
宝宝的生长并不是一条直线,相反宝宝的生长曲线是弯曲的,有峰有谷,处在山峰的时间就是宝宝的猛涨期。 猛涨期孩子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猛涨期一般发生在宝宝一岁内。
首先, 猛涨期的宝宝奶量会突然增大,孩子会频繁的吃奶, 很多妈妈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奶水突然变少,事实是宝宝饭量变大。
第二,很多宝宝到了猛涨期睡眠开始倒退 ,可能一晚上醒两次,到了猛涨期一晚上能醒五六次。严重的时候我女儿一晚上七八次,会让妈妈很疑惑,为什么突然间宝宝睡眠变差,毫无征兆。
第三,猛涨期的宝宝脾气会变得很差 。猛涨期往往伴随着宝宝的坏脾气,很多宝宝会发脾气、哭闹、甚至吃奶的时候去咬乳头,让妈妈感觉特别焦虑和困惑。
第四点,猛涨期过去之后,宝宝的身高和体重都会有所增加, 或者宝宝的大动作会有飞跃的进展,比如宝宝突然会翻身了、会爬了等等!
猛涨期的时间宝宝的猛涨期一般出现在刚出生的几天之后,出生半个月左右,三个月左右,六个月左右,以及九个月左右。宝宝的猛涨期往往伴随着宝宝大脑的的快速发育和大动作的进展。有时候猛涨期可能就两三天,也有可能会持续一周左右。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妈妈们要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做判断。
满足宝宝猛涨期的需求,猛涨期宝宝会频繁吃奶,妈妈们不要担心乳汁不够,只要频繁的去喂养孩子,让宝宝去多吸乳汁,就可以了!
对于宝宝烦躁的哭闹,尽量的多去安抚宝宝,因为猛涨期只有短短的几天, 妈妈要有耐心,也可以多让家里人来共同分担,尽量让自己心情平稳!
什么是猛长期?
所谓猛长期通俗来说就是婴儿在一个阶段内发育的比较快。
婴儿猛长期有什么特点?
婴儿吃奶比平常更频繁,有时刚吃好就要吃,而且婴儿比平时更烦躁,容易哭闹。 夜醒次数也会增加。
猛长期什么时候出现?
一般来说,猛长期大约是出院后刚回家的几天,如在7到10天,2到3个星期,4 到6个星期,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一岁后,甚至到了青春期还会发生。
婴儿猛长期也并不一定在特定的时间出现,每个宝宝的发育不一样,猛长期有所不同,宝妈不必刻意在乎时期,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就能知道。
猛长期持续多长时间?
猛长期一般持续2到3天,有时也会持续一周时间。
怎样应对猛长期?
照顾猛长期的宝宝妈妈也会精疲力尽,感到困惑。
对付的关键就是单纯的按需哺乳!不要让猛长期干扰你喂奶的信心。宝宝想吃就给他吃,想要抱就多抱抱,积极响应宝宝的需求。不要怕惯坏宝宝,宝宝的需求得到满足,宝宝会哭的更少,更快乐,长大后也是性格开朗的宝宝。
当宝宝烦躁时也可以带宝宝出去逛逛,看看新鲜事物,宝宝会很开心的。
婴儿不是单纯的线性生长,会经历好几个猛长期,一般说来,是刚出院回家第7-10天、第3周、第6周、第3个月、第6个月,前后会有时间差异。
这几个阶段,婴儿身高体重增长会比较快,还会表现出 易急躁易哭闹易惊醒, 吃了睡睡了吃,奶量增加,反反复复,感觉一直没吃饱,咬着乳 头拉扯,持续2、3天,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猛长期频繁的哺乳需求 会让 母乳妈妈 措手不及,这阶段完全按需哺乳,适应宝宝的喝奶需求,妈妈的身体会迅速调整,多分泌母乳,增加供应。
在喂奶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出现吃奶不安,反复拉扯乳 头,妈妈不要慌,轻拍或轻摇,或者用温柔的哄一哄,让他感觉到安心。
宝宝奶量需求增加,妈妈需要的能量就更多,平时多喝水,合理饮食,补充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等。
我第一次知道“猛长期”,是在宝宝20天的时候。那天,宝宝总是哭,总是哭。吃完奶睡着了,半个小时就哭了,哭了还是要吃奶,而且把我的母乳都吃完了,还舍不得松嘴,最后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又过半个小时又哭了,于是进入这样一个循环中。但是,半个小时的时间,我还来不及泌乳,宝宝就要吃,自然是吃不饱的。
往往猛长期过后,也就是发现宝宝饭量大增之后,一定会发现宝宝有明显的变化。比如长高了,变胖了,突然会某种技能了。好像突然之间长大了似的。
猛长期过后,宝宝的饭量就会恢复,不会总是吃那么多的。所以不要以为宝宝的饭量大了就总是给他吃那么多,这样的话会导致宝宝肥胖的。
我家宝宝2个多月的时候,我是眼看着他的脸从圆形变成了鸭蛋形,有从鸭蛋形变成了椭圆形,再从椭圆形变成了圆形。几乎一天一个样,真的是眼看着脑袋就越长越大了。
又比如,宝宝2岁的时候猛长期过后,发现他开始长牙了。发现他突然能从1数到10了。好像突然间就开窍了一样。这个“猛长期”还真的挺神奇的。
宝宝出生当天,月子阿姨就想尽办法暗示我奶水不好,并和我公公以及我妈说继续母乳的话,孩子会饿坏的。
这时,我的主治大夫进来了,看了月子阿姨一眼,又挤出我的乳汁,说“坚持按需喂养,这么好的奶水,孩子管饱。”
我当时就明白了,原来这是月子阿姨觉得母乳费力而想的办法。而之后的较量,让我这个心理咨询师差点产后抑郁。
因为我自己看了大量的 育儿 书籍,所以在前6天,宝宝特别乖。但到了第7天,宝宝突然吃不饱,还哭个不停。
这时候,月子阿姨说“你奶水不好,孩子吃不饱”。而被灌输了几天这种说辞的公公,开始问我“孩子到底能不能吃饱?”
初为人母的紧张,孩子止不住的哭闹,长辈不理解的施压,让我感受到不安和焦虑。那一刻,我认同了月子阿姨的说法。
因为不能看书和手机,所以我也无法查证孩子哭闹的可能性。直到第8天,我忽然想起之前看书上说,孩子会有猛长期。
我翻开书,果然,宝宝的第 1个猛长期就出现在出生7天至10天。 宝宝进入猛长期,主要是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所以宝宝表现得吃不饱、睡不好、常哭闹。
宝宝的猛长期是分时段的,而且 宝宝每次的猛长期都较短,有时2到3天,有时会持续一周左右 ,所以妈妈想让宝宝个子高,就要抓住宝宝的猛长期这个关键时刻。
一岁前的宝宝在生长的过程中要经历这四个猛长期,妈妈们可以对照查看:
1、宝宝出生第7天到第 10天;
2、宝宝出生在2到3周期间;
3、3个月的时候;
4、6个月的时候。
除了这四个猛长期外,宝宝一岁以后也有自己生长规律的猛长期。
1、宝宝的饭量增加,吃奶频繁
一般宝宝的规律如果是3、4个小时吃一次奶,那么猛长期的宝宝吃奶可能会吃很长时间不松嘴,也会较往常频繁。
有的一个小时吃一次或者几十分钟吃一次,每次吃的时候宝宝表现出饿了好久的样子。
2、宝宝夜醒更加的频繁
猛长期的宝宝要频繁的吃奶,所以会导致宝宝频繁的夜醒,一醒来就要吃,吃饱了才能安稳的睡。
3、宝宝情绪多变
在猛长期的宝宝情绪多变,易怒,烦躁,有的宝宝还会因为长个子而疼得哭。宝宝会变得很黏妈妈。
所以, 妈妈们觉得忽然喂不饱宝宝,宝宝不乖了,别慌张,自信些,自己是可以照顾好宝宝的,宝宝只是进入了猛长期。
宝宝在猛长期阶段,除了身高体重的增长外,行为方面的发展也会导致宝宝需要吃更多的奶。
比如翻身,爬行,走路或说话,宝宝每一次的猛长期都和大运动有着一些关联。母乳很好地提供了身体和大脑发展的营养。
不要让宝宝猛长期突然增长的需求,干扰喂奶的信心。正相反,它会促使妈妈们更好地理解宝宝的需求。
这些额外的哺乳会给出妈妈们信号,以使产生更多奶。当宝宝的猛长期过后,你会发现:
应付的关键就是完全的单纯的按需哺乳! 如果你响应宝宝的信号,不以任何方式干预,你的身体就会迅速回应,并增加供应,通常在24至48小时之内就调整好了。
有时猛长期似乎要拖上一个星期。这时只要确保妈妈们饮用足够的水,就可以看到奶量增长。
妈妈们从大脑到身体,都会出于本能地感受到,宝宝知道他自己需要什么,我们要做的只是仔细聆听。
在猛长期,加配方奶或是按时哺乳,都是不建议的。 这种做法将会干扰自然的供需,使得妈妈们的身体不能按需产奶。
1、如果是已经添加了辅食的宝宝处在猛长期,那么妈妈就要注意给宝宝多吃东西了,但是注意每次不要吃得太撑,增加次数就可以了。
2、宝宝夜醒频繁的时候,妈妈不要嫌烦,宝宝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这时候妈妈调整好心态,多支持宝宝的活动。
3、宝宝总是吃完奶不松口,这是宝宝在寻找口粮,满足自己的食欲填饱小肚子,所以宝宝会很黏妈妈。
4、宝宝处于猛长期的时候对于钙的需求往往是比较多的,如果没有及时补充维生素D以及钙,往往会造成植物神经兴奋,从而造成睡眠不安以及比较烦躁等症状。
5、妈妈们会很辛苦,如果觉得体力不支或心情郁闷,记得要及时对亲朋好友敞开心扉。
我娃刚进入猛长期的时候,我内心慌得一批。
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感觉孩子总吃不饱,晚上还总闹觉,看着还分烦躁的样子。
是不是生病了呀?要不要去医院呀?是不是我的奶水不够吃了?
怎么办,怎么办?
不管了,先查一查吧,查完以后才知道这是到了猛长期。
一般来说,1岁之前有这几次猛长期分别是:
7到10天,2到3个星期,4到6个星期,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
每个孩子会有个体差异,大概会持续4-5天,最长7天左右。
处在猛长期的宝宝会进入烦躁状态,各种不满意,各种闹,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特别的照料。
宝宝会吃奶间隔变短,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喂奶状态。
按需喂养就可以了,纯母乳的妈妈也不用急着喂宝宝奶粉,宝宝不停的吮吸,会促进乳房产量,你的奶量也会跟着增加。
当时我的奶量比之前多了好多,完全够孩子吃。你需要适当增加饮食,多喝水。
宝宝容易哭闹,稍微不顺孩子意了就开哭,还哼哼唧唧的。
比平时易哭闹,我们也很容易跟着烦躁起来。
来,跟着我心里默念“这是猛长期,最多就7天,挺过去就好了。”
千万不要孩子烦躁我们也跟着烦躁,保证自己有个好心情。
如果实在烦躁,可以让老公请1~2天的假,让我们适当缓冲一下。
给孩子增加一些平时没有的项目,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运动,小朋友都是喜欢接触大自然的。
规律的睡眠被打破。
睡整觉的开始夜醒,有的则会睡的时间变长了。不要太多担心,保持平常心。
最后敲黑板总结一句:不要着急给孩子加奶粉,保持好心情,及时补觉最重要。
【格格巫 育儿 日记: 育儿 自媒体, 育儿 达人,专注科学 育儿 、亲子阅读,青云计划获奖者】
老人常会说一句话:宝宝神长三个月,说的就是宝宝的猛涨期,其实从医学角度来说宝宝的整个婴儿期都是猛涨期,从出生到1岁体重会增加到原来的2~3倍,身高会比刚出生时长15~
25CM.
在婴儿的猛涨期宝宝喜欢哭闹,睡眠也会减少,这时候很多新手爸妈就会很担心,担心孩子会不会不舒服,或者是不是生病了。那么怎么来应对婴儿的猛涨期呢?
首先就喂养宝宝的方法,新手妈妈一定要多点耐心,因为这个时候宝宝会喜欢哭闹,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婴儿会吃几口奶再哭几声,或是用小嘴扯乳头,妈妈一定要有耐心,轻轻拍打后背安抚宝宝情绪,让宝宝安静下来,这样宝宝才能吃的时间长,吃的比较饱,顺其自然睡的也就比较安稳了。还有就是这个时候的宝宝,妈妈不一定非得规律几个小时喂一次,按需喂养就好,因为猛涨期的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如果规律喂养宝宝饿了就会哭闹。
其次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首先要适量的增加营养,多食含高蛋白、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以保证宝宝猛涨期的营养需求。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适当的增加毫升数。宝宝吃饱了自然哭闹就会减少,妈妈也不会太累!
从宝宝刚出生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渐入佳境,但是偏偏有几天打乱了我的认知, 宝宝几乎不停歇的吃奶,睡一会就醒,好哭,吃一会就哭,哭一会在吃,烦躁不安 ,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上网搜怎么回事,问儿科的医生,这才知道婴儿有个猛长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猛长期的知识,希望遇到这件事的宝妈不用焦急。
婴儿处于猛长期,由于生长速度过快,婴儿会有轻微的生长痛, 表现为夜醒比较频繁,哭闹不止,必须吃奶才能哄睡,我家宝宝那会就是特别难哄,一晚上醒好多次。白天吃奶更加频繁,但是是吃着玩着,我都怀疑是不是奶不够吃了,而且总是莫名其妙的哭闹 ,当时我以为是缺钙,还带着宝宝去医院查了微量元素,事实证明不是缺钙的原因。这才了解到了猛长期。
猛长期过得很快, 但是宝妈也要注意分辨宝宝的哭闹是否是肠绞痛?一般肠绞痛的症状是突发性的尖叫,有时会声嘶力竭的大哭,无论怎么哄都不行,直到筋疲力竭才罢休 。最常发生在傍晚。所以宝妈们要注意分辨猛长期和肠绞痛的区别,合理的应对。
序言:顾名思义,猛长期就是宝宝的快速生长期,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宝宝的快速生长期都不止一个。猛长期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第7天到第10天,第2周到第3周,第4周到第6周,其余时间分别是4个月,6个月,9个月。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而且宝宝猛长期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大概在2~3天左右,长的话会持续一周。那婴儿在猛长期的时候都有哪些表现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看。
一、吃奶次数和吃奶量都有明显的增加
处于猛长期的宝宝,吃奶量会有明显增加的表现,有的时候妈妈甚至感觉最近产出的母乳都不够自己的宝宝吃。除此之外,宝宝每次吃奶的时间都会很长,有的时候甚至睡着了还舍不得松开妈妈的乳头,一副没吃饱的样子。妈妈们要注意,一旦宝宝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就是进入猛长期了。
二、脾气暴躁
处于猛长期的宝宝脾气变得非常暴躁,经常会用哭闹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正常情况下,宝宝吃奶时都会有一种很强的满足感,吃饱了就睡。但是在进入猛涨期以后,会发现宝宝有时候吃奶时心情突然就会变得不好,然后就会生气地拽着妈妈的乳头,还变得特别爱哭闹,有的时候甚至边吃奶边哭,好像无论怎么哄都哄不好。
三、睡眠不佳
在宝宝进入猛涨期的前两天,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会变得比平时更加的嗜睡,不仅睡眠的时间特别长,而且睡眠的质量也特别好,有的时候叫也叫不醒。但是等到真正的进入猛长期之后,睡眠又开始变得极度不安稳,睡眠的时间会比以往短一些,而且睡眠质量也会变差,夜晚的时候一碰就醒。另外,半夜醒来吃奶的次数也会增加,白天也是一样。
不会的,而且非常正常!
宝宝主动吃奶,和妈妈主动给宝宝喂奶,这是两个概念。宝宝主动要吃奶的原因有两个:第①是满足对胃的需求,也就是宝宝饿了;第②是满足他对安全感的需求,也就是宝宝需要妈妈无条件地爱他。
宝宝20天正处于新生儿“猛长期”,也就是出生后第2周~第3周这个时间段。宝宝猛涨期比较典型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①奶量大增: 平时喝50毫升猛涨期要喝到80到100毫升。这个时候很多妈妈就开始怀疑是否自己母乳不足,或者担心宝宝会不会吃撑着。
②喝奶间隔缩短 :平时3~4小时喝1次奶,猛涨期间可能缩短到1个小时或者30分钟就要喝1次。往往是宝宝一睁开眼就要喝奶,不给奶喝他就开始会不停地哭闹。
③白天睡不醒,晚上瞎胡闹: 猛涨期的宝宝通常会出现严重的睡眠倒退,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晚上爱闹人、爱粘妈妈,总巴不得24小时叼着奶头不放,感觉宝宝总是吃不够的样子。
宝宝猛涨期的时间规律:通常出现在新生儿出生后7~10天,第2~第3周、第4周、第6周、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以及宝宝12个月前后。
所以宝宝20天醒了就一直要吃奶,这是宝宝猛涨期的表现,也是非常正常的,妈妈应该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就好了。
不会!
原因①:猛涨期,顾名思义就是宝宝正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 宝宝为了满足身体快速生长发育就需要获得大量的能量,也就是需要频繁地喝大量的奶。
有经验的爷爷奶奶将这种现象叫宝宝“抽个”或者叫“抽条”,有的猛涨期宝宝在24小时之内身高能增长1厘米。一般来说宝宝出生10天后,平均每天要增加体重20~30克左右, 所以妈妈们不需要担心宝宝喝奶会撑着,这种担心没有必要!
原因②:母乳的吸收率远远高于奶粉,宝宝对母乳的消化只需要48分钟,而且母乳占78%是水分(初乳除外), 所以通常来说吃母乳的宝宝要比吃奶粉的宝宝不扛饿,因为奶粉含有不易消化的酪蛋白。吃母乳的宝宝消化快,自然就饿得快,这样宝宝吃奶的次数就会频繁一些,这都是正常的。
原因③:不要以为新生儿宝宝的胃容量小,就错误地认为宝宝的奶量也会小 。出生20天的宝宝胃容量大约只有30~60毫升左右,但是实际奶量往往能达到80到100毫升。这是因为宝宝的新陈代谢能力强,对母乳的排空速度特别也比较快,往往是宝宝刚吃完奶就开始排尿或者排便。
总的来说,宝宝20天醒了就要吃奶这都是正常现象,宝宝也不会傻到把自己撑着。宝宝的食道与胃肠道处于同一个水平位上,同时贲门关闭又不严所以宝宝往往容易溢奶。
0到6个月的宝宝,我们一直都建议按需喂养,也就是说宝宝想要吃,妈妈就得喂。总之,妈妈不需要担心宝宝撑着就好了。
我家宝宝就是这样,在大概20多天时,醒来就大哭,她一哭婆婆就说是饿了,让喂奶,于是一会喂一次一会喂一次,孩子老是漾奶,小肚子摸着鼓鼓的,婆婆还说是饿了。每次宝宝都是边吃边哭闹,使劲蹬腿。
后来我总觉得不对,宝宝不是饿了要奶吃,明明小肚子很鼓的,经妈妈提醒才反应过来应该是肠胀气。于是,每次她哭闹时,我不再急着抱她,而是缓缓的用手围着肚脐眼顺时针按摩,每次一百下,每天按摩大概5次。就这样,两天后,孩子真的不再一直要奶吃,也不再哭闹。
所以,我觉得如果宝宝老是要奶吃,而且伴随哭闹时,妈妈们还是别急着喂奶,分析一下原因,摸摸小肚肚,肚子舒服了宝宝就舒服了。
宝宝二十天了,醒着就一直要吃奶,吃母乳会吃撑吗?不会的,对于新生儿来说,吃了睡,睡了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
1、新生儿胃容量小,消化得快
新生儿胃容量特别小,刚出生胃容量像一颗樱桃一样大,出生3-6天胃容量像一颗草莓一样大,出生6-1个月胃容量像一颗小桃子一样大。这样子新生儿一次吃不了多少就饱了,但是往往睡一觉或撒泡尿就都消化完了,饿了自然就要找吃的。另外,有时候宝宝还会吐奶,吐掉一些,胃里面剩下的就更少了,自然也就饿得快了。
2、新生儿正处在猛涨期
宝宝二十天,刚好正处在猛涨期,这时候的营养需求是特别大的,常常感觉吃不够,这个时候妈妈常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奶量不足,或者担心宝宝吃撑了。在猛涨期,宝宝吃奶往往比较急躁,如果妈妈稍微慢一点, 宝宝就会大哭,只要立马给他喂奶,就拼命的吸。这种情况维持几天就好了,猛涨期一过,宝宝可能会睡得比平时要长一些。
3、宝宝只吃到前奶
有时候妈妈喂奶还没多久,就换另一边乳房喂的话,常常会导致宝宝只吃到前奶,前奶水分多,不抗饿。
4、宝宝没吃饱,但是因为太累而睡着
吃奶是需要技术和力气的,宝宝吃奶时要使出很大的劲,有时吃着吃着,太累了就睡着了,但因为没有吃饱,往往睡不了多久就会醒来继续找奶吃。
其实,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吃母乳会吃撑,如果宝宝吃饱了,一般就不会再吃的了。
导读:新生儿为什么频繁吃奶,哪些症状表明喂养过度?
新生儿频繁吃奶有以下几个原因:001胃容量小,易饿
新生儿胃容量小,一次吃不了多少奶,每天要吃至7-10次是很正常的,他的任务就是吃饱睡足,睡醒了吃,吃饱了又睡。生后前两周一天要吃500ml左右,生后一个月要650ml左右,每天增重达到25g就是正常的。
002只吃到前奶
母乳分前后奶,前奶比较稀薄,脂肪含量少,主打补水,宝宝只吃到容易饿。后奶脂肪多,饱腹感强,抗饿,为宝宝 健康 发育提供足够的的热量和能量。
所以,给宝宝吃奶时要喂完一边再到另一边,尽可能吃久点再换,这样才能保证前后奶都充分吃到。
003母乳不足或过于稀薄
如果母乳不足,宝宝一般会吸得比较久,会给宝妈一种错觉,以为宝宝吃了那么久该饱了吧。喂奶前宝妈应该要查看一下咪咪,如果两侧都充盈有胀感,说明奶水还是充足的。如果或过于稀薄,能量热量不足,宝宝容易饿,自然就频繁找奶吃咯,这种情况要设法提高母乳质量。
那么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喂养过度了呢?新生儿有以下几个症状说明喂养过度,要减少奶量了:
1.一天增重超过50g
2.全身上长了湿疹,舌头变白了
3.肚脐眼明显突出
4.肚子像青蛙的肚子一样,明明感觉吃饱了还哭闹不断。
5.发出呜呜的呻吟声,表情痛苦
6.腹泻、尿尿与便便次数很多
7.拉绿色便便,还带有点儿泡泡
8.手脚老感觉很濡湿、发凉
10.喂奶后,频繁地吐奶
11.吃奶的时候,奶水从嘴里流出,偶尔会被呛着
12.喂奶的次数很多,稍微用手指刺激或触摸到嘴巴都要吸奶
13.不竖抱就哭,爱哭闹不睡觉
14.鼻塞,老像感冒或哮喘那样呼哧响。
最后普及一下增重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生后前3个月,每日要增重20-35g。
生后3-4个月,每日平均增重24g。
生后前6个月,每周增重100-200g(一天相当于增重15-20g)
新生儿宝宝,除了吃就是睡,这是很正常的,我家二宝刚出生也是这样,但是母乳喂养也要注意一些细节。
喂养方式
喂奶时要注意,一定要先吃空一边,再换另一边,有时候妈妈觉得,哎呀,这边好像不多了,要换那边了。其实,后奶中的脂肪才是宝宝能不能吃饱的主要原因。前奶中90%都是水分,其余是乳糖。所以,喂奶一定要前奶后奶都喂到。
拍嗝方式
喂奶后一定要及时拍嗝,有些妈妈听老一辈说“漾胖”,漾奶的宝宝越长越胖,但是这不是不拍嗝的理由。要知道,新生儿的肺部呼吸能力还比较弱,一般到3个月后才会趋于完善。
生理需求
新生儿刚20多天,就是吃饱睡,睡醒吃的状态,这也符合他们的发育变化。
妈妈们不要过于担心,但是平时要注意护理。如果宝宝尿的比较多,吃奶特别频繁,一般是喂奶方式需要注意下了。
二十天的宝宝,醒来了就要奶吃,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不会吃撑的!我们谈到新生儿的奶量的时候,有个词叫“按需喂养”,就是说宝宝要吃的时候就喂,不用限定时间。
为什么新生儿需要按需喂养
1.新生儿的胃容量小,排空快。
刚出生的宝宝,胃容量只有一颗豌豆大小,到满月的时候也只有1颗草莓大小,因为胃容量小,宝宝很快就吃饱了,但因为母乳易消化的原因,宝宝经常是一边在吃奶,一边就尿了或拉了,胃很快就被排空,所以需要再次哺乳。
2.新生儿缺乏安全感。
从妈妈温暖的子宫里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宝宝的内心其实是充满不安的,而妈妈的乳房能给宝宝最大的安慰,闻着妈妈的味道,躺在妈妈的臂弯里,喝着妈妈的奶,宝宝会有满足感。
3.吃奶比较累,饿得快。
我们经常听说“使出吃奶的劲”,其实是形容新生儿吃奶的力气是非常大的,吃奶是个力气活,这同样需要消耗掉宝宝很多的精力,所以宝宝很有可能刚吃完,累了,但同时精力也被消耗了,很快就会觉得饥饿,需要再次哺乳。
新生儿一直吃奶会吃撑吗 其实,新生儿吃奶不会把自己吃撑的,我们可以看一看新生儿的奶量增长过程:
出生第1天的宝宝,每次吃奶量只有5-7ml;
出生4-5天以后,每次奶量可以达到30ml;
出生1周以后,每次奶量达到90ml,出生后到1周前,每天需要哺乳8-12次;
15天到满月,每次奶量为90-120ml,喂哺次数为8-10次;
满月到2个月,每次奶量为120-150ml,喂哺次数为6-7次。
由此可见,随着奶量的增加,宝宝胃排空的时间也相应地延长了,宝宝不会把自己吃撑的。而且,母乳的成分大部分都是水,是很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的,新手爸妈不用担心宝宝被过度喂养。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宝宝醒了要吃奶,一般是因为:
给宝宝喝奶应该喝全奶,两侧乳房轮流喂,让宝宝吸尽一侧再吸吮另一侧。 这样可以保证宝宝既能喝到富含水份和蛋白质的前奶,也能保证宝宝吃上后奶,后奶的脂肪有饱腹感,前奶蛋白质消化较慢,这样宝宝就不会饿得太快。
如果宝宝睡眠少于2个小时,吃奶特别频繁,那么有可能是妈妈的乳汁不足;如果乳汁充足,也有可能是喂养方式不对,宝宝只吃了前奶就睡着了。喂奶的时候可以捏捏宝宝的耳垂,让宝宝宝保持清醒,尽量让宝宝喝到后奶。
母乳的营养配比最适合宝宝,也特别易于消化,所以不要担心宝宝会吃撑,只要他愿意吃,就喂,宝宝聪明着呢?饱的时候,自己就不吃了,但是饿的时候,咱也会发出要吃奶的反应,告诉妈妈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您的问题,祝宝宝 健康 成长!
我是两个宝宝的妈妈,二宝刚刚4个半月。二宝在20天的时候也是和题主家宝宝的表现是一样的,就是只要醒着就一直一直吃奶。但我认为吃奶的宝宝是不会吃撑的。
母乳消化得快,没有达到收支平衡时宝宝会一直吃奶母乳消化得快,吃奶的时候经常伴随尿尿、便便。排泄之后,胃被排空,又需要再吃奶来补充,就是这样一直循环往复。直到输入输出达到一定的平衡,宝宝才肯罢休。这让我们担心宝宝会吃撑,其实不必要,宝宝是有自己的胃肠调节功能规律的。
20天的宝宝还不会玩,除了吃奶没有别的乐趣,所以醒着的时候就是一直吃奶。有没有发现,当他很饿的时候,吃奶的速度非常极速,哼唧哼唧的,有力的吸吮着。当他吃饱了,吃奶的速度减缓,就像欣赏风景一样的悠然自得。
宝宝吃饱时还在吃奶,就算作一个安慰剂,让他感到安全、满足。吃奶也作为他的休闲方式,其实就把吃奶当作 游戏 了,他觉得开心才这样做。
所以,宝宝知道自己吃饱了的感觉,不会吃撑的。
宝宝一直吃奶,妈妈从来没有胀奶的感觉,那就有可能是母乳不足了,这个需要宝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评判。
上面是我的观点,不要担心宝宝吃撑这件事。如有疑问,欢迎留评讨论。
您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很多家长也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新生儿的娃,一天到晚,不分白天黑夜的吃了睡,睡了吃,基本人生就是两件事,不会撑不会睡得太多吗?
对于新生儿来说最主要是任务就是吃,睡,长身体。
只有不断的吃和睡,吃了补营养,睡了用营养,才可以长好身体。
一般新生儿每天喝奶次数达到十次甚至十次以上都是正常的
1、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胃还比较小,奶量比较少。比如二十天的宝宝一次喝奶也大概是60毫升左右,主要是胃的容量就是在这里。一次就可以喝这么多。
2、吃奶是个苦力活,使尽吃奶力新生儿平时力气不大,吃个奶都会拼尽全力的,喝完奶后孩子一般都会比较累。对于新生儿来说喝奶也消耗不少能量。所以容易饿。
3、新生儿长得快需要的营养多新生儿除了出生后七天生理性体重下降后,满月前每天长50克左右,我们会发现新生儿长身体几天不见就觉得像吹汽球一样的长起来了。所以这长起来的肉都是靠喝母乳喝出来的。
所以新生儿胃不大每次吃得不多,还一边吃一边就消耗了一部分了,加长身体需要营养多,当然只能靠勤喝奶来满足了。
当然以上指的是母亲的母乳充足,营养好,一般这样的孩子长得很好,真的就像吹洗球一样长起来。
但是如果孩子吃得多,但是长得慢,可能我们会考虑母亲的母乳可能不太够,想办法催乳或者考虑混合喂养。
所以孩子生长发育正常,吃得多就是正常的,如果孩子吃得又多次,体重又不达标,可能要考虑母乳不足的情况。
这是不会的。
宝宝总是吃不饱,有时候还是母乳的问题。母乳分为前奶和后奶,前奶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水分,是给宝宝解渴用的,而后奶就比较浓稠,富含脂肪还有其他营养素,能给宝宝提供热量,让宝宝有饱腹感,所以喂奶的时候千万不要一侧喂一会儿就换另一侧,宝宝吃不到后奶,自然就比较容易饿了。
还有一种原因是母乳不足的问题,母乳不足的宝宝每天排尿少于6次,排便次数少于3-4次,每次宝宝吃奶的时间很长,但是却听不到“咕叽咕叽”的咽奶声,喂完奶后宝宝过一会儿又开始哭闹,而且吃完奶后没有满足感,睡眠时间也短,常常不超过1小时。
所谓猛涨期,是说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天,大约7~10天,以及2~3周,4~6周,3~4个月,6个月,9个月中均有可能会出现快速生长的情况。这个时间并非恒定不变,有些宝宝在一岁后还会有猛长期,持续到学步期甚至青春期。宝宝出生后,生长发育情况也不是恒定的。有段时间宝宝会长得比较快,这种情况大多集中在一岁内,尤其是三个月前比较多。
一,处在猛长期的宝宝有什么变化?处在猛长期的宝宝,吃奶量比之前会有明显增长,之前两个小时喂奶一次,这短时间可能1小时吃一次。对于吃母乳的宝宝,吃母乳更加的频繁,有些宝妈会误认为自己母乳质量下降了,后来才知道,是宝宝的胃口变大了。
猛长期一般持续2~3天,有些会持续一周左右,具体时间不固定。但宝宝会表现的比平时更烦躁,尤其是吃奶的时候。晚上夜醒次数也会明显增加,情绪变得不稳定。这可能就是在经历猛长期,宝宝身体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多,所以需要不断的吃母乳来补充。
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并非简单的线性模式,常常会有转折和变动,这种情况下,大多是猛长期到了。喂奶时耐心点,尽量绕过宝宝吃饱,吃足。
二,如何帮助宝宝顺利度过猛长期?猛长期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帮宝宝顺利度过,妈妈们需要格外注意自身的喂养方式,以及给宝宝的照料。
1,按需喂养。
猛长期的宝宝会摄入很多母乳,不必要只看喂奶时间,尽量满足他们,想多吃就多吃,别认为喂奶时间太长,宝宝是不是没好好吃?并不是这样的,他可能边吃边睡着了,过了十几分钟又开始吃起来。因为吃母乳也是力气活,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宝宝边吃边停下来,只是累了,妈妈们稍微挪动一下,他还会继续吃。
2,家人提供必要帮助。
宝宝处在猛长期,妈妈会比较辛苦。因为要频繁的喂养,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心理上也觉得很辛苦。在喂奶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到口渴,家人们记得在一旁,帮助递水,或准备点其他食物,让妈妈们吃好喝好。
晚上也尽量担当起照顾宝宝的责任,让妈妈得到充分的休息,泌乳量也会有所增加,达到供需平衡。但得注意的是,这时候不建议增加奶粉,避免宝宝混淆。即使母乳没那么充足,多让宝宝吮吸,刺激乳汁分泌,才是科学的方式。
3,宝宝睡眠充足。
饮食,睡眠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处在猛长期,吃好,睡足,这两个前提需要保障。比如宝宝犯困的信号(揉眼睛,打哈欠等小动作),就要马上照顾他睡觉,并尽量创造舒适的环境,降低说话声音等其他噪音干扰,让宝宝好好睡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