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苗有很多种,二十三价肺炎是两周岁以后的宝宝才开始接种,如果宝宝刚满三月龄,要接种的是Hib疫苗,这种疫苗预防的是由hib引起的小儿肺炎脑膜炎等疾病,目前这类疫苗是属于二类疫苗,需要收取费用,接种程序是二月龄,三月龄,四月龄,十八月龄,各接种一针。
70年代中期,我国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为普及儿童免疫纳入国家卫生计划,并于198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降低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其主要内容为“四苗防六病”,即对七周岁及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以及及时加强免疫接种,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
1992年卫生部又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随着科技进步,计划免疫将不断扩大其内容。
扩展资料:
一、方案
1、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
2、1个月月龄,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
3、2个月月龄,接种(服)第一次脊髓灰质炎疫苗。
4、3个月月龄,接种第二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一次百白破疫苗。
5、4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二次百白破疫苗。
6、5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百白破。
7、6个月月龄,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
8、8个月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9、1.5~2岁,进行百白破加强接种。
10、4岁,复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11、7岁,复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白破二联疫苗。
二、注意事项‘
1、接种的途径及剂量 不同的疫苗的接种途径、接种对象年龄及接种剂量有所不同。如果接种途径及剂量不当,不仅影响免疫效果,而且还会加重接种反应,甚至造成接种事故。因此在接种前应详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
2、疫苗禁忌证 WHO规定具有以下情况者作为常规免疫的禁忌证:
⑴免疫缺陷、恶性疾病(肿瘤、白血病)及应用放射治疗或抗代谢药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不能使用活疫苗;
⑵接种对象正在患有发热或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疾病,应推迟接种;
⑶以往接种疫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者,不应继续接种;
⑷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如癫痫、婴儿痉挛等,不应接种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
3、预防接种反应
生物制品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接种后可引起有益的免疫反应,但也可产生有害机体的不良反应或变态反应。主要有以下副反应:
⑴一般反应
接种24小时内在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有时可能同时伴有发热、头晕、恶心、腹泻等全身反应。这些一般属正常免疫反应,不需任何处理,1~2天内可消失。
⑵异常反应?
少数人在接种后出现并发症,如晕厥、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过敏性皮炎、血管性水肿等。这些反应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其后果很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⑶偶合病?
与预防接种无关,只是因为在时间上的巧合而被误认为由疫苗接种引起。
参考资料:
-儿童计划免疫
儿童肺炎疫苗是打13价还是23价?13价肺炎疫苗主要针对婴儿和2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15个月的儿童。由于该年龄组的婴儿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的能力较差,因此更适合选择13价肺炎疫苗,而23价肺炎疫苗适合2岁以上的人。
这两种疫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但23价肺炎疫苗比13价肺炎疫苗可以预防更广泛的感染,这意味着23价肺炎疫苗可以产生针对更多肺炎链球菌亚型的保护性抗体。在2、4和6个月龄时接种一剂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并在12至15个月龄时接种一剂间接剂量以增强免疫。给予一剂或两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对于23价肺炎疫苗,生产可持续保护性抗体的时间最长可达5年,对于13价肺炎疫苗,生产可持续保护性抗体的时间最长可达5-10年。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适用于6周至15个月的婴儿。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和50岁以上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它也可用于2岁以上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包括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人群、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接受免疫抑制化疗的患者。
肺炎球菌分为91个血清型,在肺炎球菌疫苗发明之前,70%以上的清洁疾病是由6到11个血清型引起的。肺炎球菌血清型因地区而异,由于有数十种肺炎球菌血清型可导致严重肺炎,因此肺炎球菌疫苗必须能够同时针对多种血清型提供保护。13价肺炎球菌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疫苗有什么区别?目前的13价肺炎球菌结核病疫苗含有88%的引起婴儿肺炎的高危血清型。
象山县3到11岁儿童新冠疫苗接种时间+接种安排+接种点
为了进一步筑牢新冠免疫屏障,我县在持续做好12周岁以上人群接种工作的基础上,启动3-11周岁未成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根据工作安排,计划11月15日前完成第一针疫苗免疫接种,12月15日前完成第二针疫苗免疫接种。
接种时间
各新冠疫苗接种门诊将根据疫苗供应情况有序开展该段人群的接种工作。具体接种时间及地点,由各学校另行通知。
各接种点咨询电话
热点答疑
一、3-11岁儿童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儿童、青少年和18岁以上人群一样,都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按照自愿原则,但学校属于人口密集场所,并且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严密,3-11岁儿童大多都未曾感染,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近期国内疫情虽以境外输入相关小规模疫情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新冠疫情中均出现了儿童和青少年感染人数较多的特点。例如今年9月福建疫情最早发现于学校,并且多在学校、家庭及工作单位等地点发生传播。这些信息提示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在疾病传播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疫情控制中不可忽视这一人群。一旦有输入性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不仅容易造成局部的传播流行,而且有的人感染发病后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因此,通过接种疫苗一方面使得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该段儿童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保障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正常运转。
二、3-11岁儿童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否安全?
临床研究表明,儿童组接种疫苗之后,安全性良好,和18岁的成人组一样安全,同时抗体水平也和成年人是一样的,儿童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局部反应为主,全身反应很少,个别人可能会有发热等表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多喝水,2-3天即缓解,如有高热不退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我国在3-11岁儿童中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是哪种?
目前获准在未成年人中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2周或3周,具体以使用的疫苗种类为准。
四、是否会与其他疫苗接种产生冲突?
优先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建议新冠疫苗接种和其他疫苗接种中间间隔至少14天,但如果出现外伤、狗咬等情况,需要打破伤风或者是狂犬疫苗,不受14天间隔的限制。
五、什么情况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
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经接种工作人员评估,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余情况。
六、3-11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需携带哪些证件?
身份证和户口本;
预防接种证;
提供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父母至少一方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及联系方式。
非监护人陪同前往的,必须提前准备好纸质委托书。
7、接种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种前:监护人应当充分阅读《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确保孩子的健康状况良好,无上述禁忌症。接种前避免空腹、劳累,请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穿宽松衣物,在放松的状态下接种。接种时需监护人现场全程陪同。监护人只可1人陪同。
接种过程中: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向医生告知孩子的健康状况、过去接种疫苗的禁忌症、疾病史等,以便接种医生来判断,是否应该接种。
接种后: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告知留观现场的工作人员。打完疫苗后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健康饮食;如果怀疑身体出现不舒服,必要时及时就医。回家后,孩子如果出现不良健康情况,要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1周内孩子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接种疫苗后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人体接种肺炎疫苗后,机体会产生抗体,能够有效的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目前我国市面上的肺炎疫苗,主要分为13价疫苗和23价疫苗。
13价疫苗主要用于两岁以下儿童的接种,月龄在3~6个月的婴儿,接种3剂,第3、第4、第5月龄各接种一剂,每季至少间隔一个月,在12~15个月龄时接种第4剂。而7~11个月的宝宝接种2剂,每次接种至少间隔一个月,在12~24月龄时接种第3剂。而对于12~23月龄的宝宝接种2剂,每次接种至少间隔两个月,在24月龄到5岁之间再接种一剂。
23价的肺炎疫苗,主要用于两岁以儿童,以及高危人群接种。其任何时候都可以接种,只需要接种一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