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500度近视是一个严重的近视。这么小的年龄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程度的近视,会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明显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做及时的视力矫正,不然,眼睛的远视程度还会加重。经常看电视,看手机特别疲劳的话,最容易出的就是近视。可能和眼睛的过分疲劳有关。
分类:医疗/疾病 >> 五官科
问题描述:
我的女儿不到6岁,经过散瞳验光,确定为高度远视。戴眼镜能不能恢复到正常视力呢?她裸视为左眼0.7,右眼0.6,眼镜为500度。
解析:
这样看已经伴随弱视了!是有可能提高到正常的!六岁以下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机,高度远视也只有佩带眼镜!
为了你的女儿,强烈建议你抓紧到正规眼科医院,用阿托品眼药扩瞳检影验光,确定准确的度数,佩带眼镜,结合弱视训练,定期复诊。只有这样你的女儿才有可能把视力提高到正常的可能,超过12岁就错过弱视的治疗时机了,你会报憾终身的!
我作为一名视光工作者,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像你这样的家长,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只有这样做才是最好的办法!请相信我!!!切盼回复!!
如果是这个度数,那么就要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了。
一般出现屈光远视,那么就是要引起重视,及时的予以矫正才行了。
眼睛远视的原因有:
1.轴性远视
远视眼中最常见的是轴性远视,即眼的前后轴比正视眼短些,它是眼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眼的前后轴变短,可以是生理性变化,也可见于病理情况,眼肿瘤或眼眶的炎性肿块可使眼球后极内陷并使之变平;再者,球后新生物和球壁组织水肿均可使视网膜的黄斑区向前移。
2.曲率性远视
远视眼的另一原因为曲率性远视,它是由于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称曲率性远视眼,角膜是易于发生这种变化的部位,它可能是先天性的平角膜,亦可由外伤或角膜疾病所致,从光学的理论计算,角膜的弯曲半径每增加1毫米可产生600度的远视,在这种曲率性远视眼中,只有很少的角膜能保持完全球形,几乎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散光。
3.指数性远视
第三种远视称指数性远视眼,这是由于晶状体的屈光力减弱所致,这类远视是因年老时所发生的生理性变化及糖尿病者在治疗中引起的病理变化所造成;再则,晶状体向后脱位也可产生远视,它可能是先天性的不正常,眼外伤或眼病所引起;另外由于晶状体缺乏也可以导致远视。
眼睛远视,要引起重视,及时的予以矫正。远视是可以做手术的,但是也是要看个人情况,手术之前 医生会做详细的检查的。若是远视度数不高的话,不 建议做,毕竟手术都是有副作用的。还是戴眼镜矫正安全些,平时多注意用眼卫生,记得定期去医院或用家用验光 仪检测视力,以免在不知不觉中度数加深。
远视是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一般只要在视力发育期,也就是18周岁以下,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远视眼是可以恢复的。
远视眼常用的矫正方法一个是配镜矫正,另外就是配合服用药物。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远视的度数会降低,视力会提升。年龄越小越容易恢复。
在生长发育中有一定的生理远视,是眼发育的正常过程,它的正常值为:3-4岁远视200度以内,4-5岁远视150度以内,6-8岁远视100以内,超过正常范围的,则为异常的或病理性远视。 如果是病理性的远视,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了。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如果有视力疲劳症状或视力已受影响,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片矫正。 远视程度较高的,尤其是伴有内斜视的儿童应及早配镜。
另外就是及时补充眼部的全面营养,改善远视。一般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坚持服用一段时间,能降低远视度数,提升视力。
随着眼球的发育,儿童的远视程度有逐渐减退的趋势,因此每年还须检查一次,以便随时调整所戴眼镜的度数。
远视500度远视度比较高。
远视加散光是眼睛屈光不正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叫做混合性散光,球镜是远视状态,柱镜是近视状态.症状是眼睛比较容易产生视力疲劳。
常用的改善的方法有:
一是要注意平衡营养、合理膳食。除蛋白质、维生素外,钙、铬等元素已被证实为眼球发育的必需物质,牛奶、豆制品、动物肝、牛肉等也是必需食品;
二是要限糖。糖为酸性食品,可消耗体内的钙,诱发近视。
三是睡眠充足,维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平衡;
四是多锻炼,如放风筝、踢毽子、打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促进眼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
五是注意正确的用眼卫生。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看书写画,一次连续看书或写画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培养良好正确的看书写画姿势,眼与书本之间的距离保持30到40度的角度;看电视时距离应大于电视屏幕对角线5—7倍,连续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六是要及时补充视力营养素,特别是18周岁以下的孩子,尚处于视力发育期,眼睛的调节性强,是可以很好的控制和降低度数的。一般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屈光不正会逐渐矫正,视力会逐渐提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