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回春丸的用法用量

时间: 阅读:7739
儿童回春丸的用法用量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4-05 13:21:12

儿童回春丸需要口服,1岁以下的宝宝,每次服用1粒,每天2~3次。1~2岁的宝宝,每天2~3次,每次2粒。3~4岁的儿童每天2~3次,每次3粒。5~7岁的儿童每天2~3次,每次服用5粒。

儿童回春丸目前没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和禁忌,但是在用药前需要仔细阅读药物的使用说明书,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3-11 13:13:31

  • 芍药
    回复
    2024-03-11 13:13:31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

    ? ? ? ?

     一、剂量

      剂量不足会收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易产生抗药性,而剂量过大又会增加不良反应甚至使孩子中毒。

      在药物的吸收、体内回圈及排泄诸方面,儿童通常要较成人为快。加之不同的年龄其组织器官的发育分化程度不同,儿童体内的生化反应与成人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剂量问题更应引起父母注意。例如,小儿对***就很敏感,故3岁前的孩子忌用。此外,在应用酸性、碱性及利尿药等药品时,孩子较之成人也更易出现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但是,孩子对催眠药、强心甙、磺胺药、抗生素、抗痉药、激素等的耐受性则较成人大。

      在考虑剂量时,还应考虑给药途径不同,剂量也应有所调整。例如, *** 给药,用药剂量往往是口服给药的2倍;皮下注射可为口服给药的1/2,如果是静脉给药,用量还可酌减。

      有些家长求愈心切,以为只要给孩子多吃一点,孩子就会好得快,结果加大剂量导致中毒。孩子用药剂量通常是按年龄或公斤体重来计算的,如孩子发育差,较之同龄儿瘦小许多,用量应酌减;如果孩子身高体重都明显超过同龄儿,可由医生决定适当增加用药量。

      不仅治疗药要严格掌握剂量,一些“保健药”也不能滥用。有的家长给孩子长期大量服用鱼肝油,结果造成蓄积中毒。

     二、用药时间

      由于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情况不同,所以,用药的时间也有差异。例如,有的药品要求4小时一次,如果超过4小时再用药,体内的有效浓度会下降,治疗将无保证。特别是应用一些抗生素时,体内有效浓度下降还会给病原微生物喘息时机,易使疾病反复或让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有些药是不需连续服用的,多只用一次或二次,如止痛剂等。有些药物应空腹服如打虫药;有些药物饭前服,如苦味健胃药;有的药物睡前服如镇静药;有的药物饭后服如对胃有 *** 的药等等。

     三、贵重药、新药并不一定就是好药

      孩子生病,父母自然会心急如焚,不少家长在孩子生病后,都希望医生给孩子开些“好药”。一位家长带孩子看病后,一划价,看没多少钱,便折回来求医生换些好的。医生说,阿苯退烧不错。他却说,才这点钱,肯定不是好的。医生无奈,只好给他换了一种进口退烧药和中药克比奇,这位家长才算放心地带孩子回家。其实,治疗效果与价钱是不成正比的,便宜而对症就是好药,贵若不对症,或即使对症也未必就比便宜药强。

      新药等于好药的想法也是不确切的:从安全有效的角度看,老药是经过了长期考验证实确有疗效的,而其不良反应,人们也知道得一清二楚。对于新药,医生多并不熟悉其性质,对其不良反应也知之不多。例如,当年四环素族抗生素问世时,由于其抗菌谱广,疗效明显,在儿科被广泛使用,直到数年后,大街上许多漂亮女孩一张口纷纷露出满口灰牙时,四环素才在儿科停用。

     四、不要常吃小药

      不少家长喜欢给孩子吃“小药”。所谓小药,通常是牛 *** 惊丸、抱龙丸、回春丹、至宝锭之类的儿科中成药。父母给孩子用小药的原因是认为小药安全,可以防病。但实际上,这些药其性多峻烈。有苦寒之剂芩连;有“香窜”的冰麝;有定神智的朱砂等等。所以,古代医生就指出:“牙儿嫩小不耐伤,针灸汤丸莫妄尝”。

     五、不要给孩子“进补”

      现在许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买各种“保健药”、“补剂”,例如多种维生素制剂、微量元素制剂;“脑黄金”、“助长乐”甚至参、茸龟等等。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补品”就是饮食,“补药”服用不当会使孩子出现不耐受的表现,如流鼻血等。有的孩子长期服用锌制剂,导致缺铁性贫血;有的孩子服用“补品”出现性早熟;有的孩子大量使用“脑黄金”后引起凝血障碍……年轻的父母应引以为鉴。

     六、给药方式

      给孩子用药还要注意给药方式。口服是最经常的给药方法,如孩子没有消化道不适和其他影响孩子口服的因素,能口服就应该口服。如口服不便可考虑 *** 给药或注射。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生病要打针才能好得快,这是不确切的。注射不仅疼痛,还增加了感染机会。所以,采用什么方式给药应由医生按孩子情况决定。

      有些口服药如肠溶衣、控释片等是不能压碎后再给孩子服的,用药时需注意。含片如咽下就不会有相应效果;糖浆应该摇匀后服等等。

     七、不要自行用药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备有一些常用药品,小伤小病用起来方便。但是,当孩子患病后,有些家长在没有搞明孩子患了什么病的情况下,仅根据自己对药物的一知半解的知识自行给孩子用药。这是很危险的。除了会引起不良反应外,还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此外,家庭自备药品还存在失效、存放不当等因素。

     八、不要“要求”医生开药

      医生用药是要根据孩子病情选用的,但一些家长却常常拿从广告上学来的知识要求医生给孩子开药。有时医生只好妥协,按家长的意思给孩子开药,其治疗效果就可能会打折扣。更多的时候是孩子用了不必用的药。如,不少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就要求医生给孩子用抗生素,医生为了让家长放心,只好开些本不必要使用的药品。这是由于家长不知道,孩子发烧,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的发烧有规律性,发一段时间自己才会下降,用抗生素并不能使孩子烧退。除非有合并感染或为防止并发症,一般是不必用抗生素的。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1 13:13:31

     有很多的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的时候就会出现夜惊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都是很常见的,他们夜惊的情况可能是身体的原因,也可能是外界的原因。有些医生会进行给儿童使用药物治疗,那么儿童经常夜惊吃什么药? 

    儿童经常夜惊吃什么药

     1、服用维生素D

     儿童夜惊大多数与缺乏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有关,在出现频繁夜惊时可以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这样有助于缓解不适的现象。每天服用维生素D不能超过400个单位,服用维生素D剂可以改善夜惊的现象,还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2、服用盐酸丙咪嗪

     儿童在出现夜惊现象时还伴有遗尿症可以服用此种药物,服用此种药物可以有效的改善夜惊的现象,在服药期间需要遵医嘱注意相关事项。

     3、服用帕罗西丁

     出现夜惊现象时还伴有情绪不安以及精神高度紧张的现象时,可以服用此种药物,服用此种药物可以有效的调节和治疗夜惊所引起的不适现象。服用此种药物期间要注意相关事项,此种药物是属于处方用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之下正确服用。

     4、小儿回春颗粒

     小儿回春颗粒是一种常用药物,此种药物有清热解毒和治疗轻微感冒的作用。患有夜惊症的孩子也可以服用此种药物,服用此种物不仅可以清热解毒以及调理身体,并且还可以有辅助性的治疗夜惊。

     儿童夜惊症,主要是由于受到惊吓引起的,身体缺钙会加重症状导致身体发育不良。多数情况会出现睡觉容易惊醒、睡不踏实、难以入睡等临床症状。这时可以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服用八宝惊风散,或者琥珀抱龙丸治疗。建议到医院检查,如果缺钙可以搭配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D辅助治疗。如果伴随有内热,比如身体发热、头晕等症状,可以服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

    治疗夜惊的最快办法

     治疗夜惊要根据不同原因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常见以下几种情况,1、宝宝缺乏安全感,要求家长在宝宝入睡时,最好父母给予陪伴,夜间与宝宝在一起相伴入眠,多数宝宝心里会有安全感,逐渐会夜惊消失。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会出现夜惊、夜啼、方颅、枕秃、多汗等症状。经给予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多户外活动晒太阳,合理添加辅食,多食富含钙的食物后逐渐会有所改善。3、寄生虫病,当存在蛔虫或蛲虫感染时,到夜间蛲虫会到肛门外排卵,从而出现搔痒、夜惊现象,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大便常规化验,必要时给予肠虫清等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夜惊特别的多见,疾病的危害性较为严重,特别多的儿童出现了夜惊的症状,诱发了较多明显的症状出现,导致患儿的身体健康受损严重,家长朋友们要将夜惊警惕起来,孩子的身体发病后需要积极的治疗,发病初期应当注重药物治疗,比如苯二氮?类药物,针对严重的夜惊患儿,应当在短时间内,睡前服用苯二氮?类药物,受到了药物的影响,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原有的睡眠周期,预防了病情的发作,常用的药物有地西泮、盐酸丙咪嗪等,必要时可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该药物不但疗效显著,且对药物没有依赖性。

     除此之外还应当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该病的出现多和孩子受到惊吓或者是心理紧张有关,为此应当了解到患儿的心理状态,展开心理的疏导治疗,与此同时还应当排除各种诱发起因,给患儿创造舒适的居室环境,且要注意饮食的调理,禁忌所有辛辣或者是刺激性严重的食物。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11 12:12:21

      有很多儿科的常用药,都是比较健康安全的。主要是用来治疗孩子感冒、咳嗽、腹泻、便秘的药,一般这些药都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而且在很多的药店也有的购买。小儿回春丸就是一种儿科常见药。那么,小儿回春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小儿回春丸的功效与作用

      小儿回春丸,于小儿急惊抽搐,痰涎壅盛,神昏气喘,烦躁发热等症儿童回春丸是中成药物,用于小孩感冒发烧引起的惊厥,抽搐等症状,主治小儿急惊,痰热蒙蔽,发热烦躁,或反胃呕吐,夜啼吐乳,痰嗽哮喘,腹痛泄泻等。中成药名,由全蝎、朱砂、蛇含石(醋煅)、天竺黄、川贝母、胆南星、人工牛黄、白附子(制)、天麻、僵蚕(麸炒)、雄黄、防风、羌活、麝香、冰片、甘草、钩藤组成。具有熄风镇惊,化痰开窍的功效。用同时对小孩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头晕,咳嗽,痰多,也有相对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孩病毒感染有很好的辅助疗效。服用此药后,饮食上要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水,加强护理,如果宝宝出现了高热惊厥等症状,使用一次效果较差,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儿童回春丸是中成药物,用于小孩感冒发烧引起的惊厥,抽搐等症状,同时对小孩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头晕,咳嗽,痰多,也有清热解毒,宣肺透表作用,特别是对小孩病毒感染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同时让宝宝多喝水,配合小孩感冒颗粒或者是抗病毒颗粒,注意饮食,加强护理,但是一定要按说明口服或者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儿童感冒药是抗生素药吗

      小儿感冒药不是指抗生素,小儿感冒是上呼吸道的感染,90%以上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它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目前抗病毒的药物主要有利巴韦林、奥司他韦、抗病毒合剂、抗病毒滴丸等等。对症支持治疗,主要是有发烧就退热,然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等等。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引起,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类、青霉素类,头孢类主要包括头孢他啶、头孢克肟等等,青霉素类比如阿莫西林等等。这一类药物,一般在感冒的时候用不上。儿童的感冒药物(像小快克、优卡丹等)主要成分氨酚黄那敏,有的药物(像好娃娃等)主要成分为金刚烷胺。这些药物对于感冒病毒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都不属于抗生素。抗生素是针对于细菌感染的药物。所以两类药物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儿童感冒后一般不应常规加用抗生素治疗(除非合并有细菌感染),否则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危害身体健康。

儿童咳颗粒的用法用量

儿童感热清丸的用法用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