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睡觉嘴里老漱口水怎么回事

时间: 阅读:12414
新生儿睡觉嘴里老漱口水怎么回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0-16 10:14:51

新生儿睡觉嘴里老漱口水,可能是因为口腔的唾液分泌比较多,也可能是因为婴儿消化不好,胃食管反流,有消化道的分泌物,一般在婴儿吃完奶后要进行拍嗝处理。也有可能是婴儿有呼吸系统的疾病,可能是咳嗽、有痰或是肺炎等。如果情况一直不见好转,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20 22:22:11

  • 半夏
    回复
    2024-03-20 22:22:11

    我们平时睡觉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醒来桌上全是口水,如果你在睡觉的时候出现了流口水现象,一定要注意,很有可能就会造成一些身体疾病。
    趴着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1、一般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来说,一些人出现趴着睡觉流口水的现象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个趴着或许不限于完全趴着,有时侧趴着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人体的唾液本身就时刻在分泌,而平时口水多了人是自动进行吞咽的,清醒的直立状态也不会漫出来。但趴着姿势不对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可能就阻碍自动吞咽,所以漫出来了。再加上趴着的时候会压迫唾液腺,从而促进唾液的分泌。另外,趴着睡觉嘴朝下,有时做梦嘴巴会张开,由于重力唾液会向下流,而唾液腺会分泌新的唾液弥补失去的唾液,以保证口腔干燥,导致一个循环。而躺着睡嘴朝上,又因为有“咽”这个器官,唾液不会向肚子里流,也不会向上流出来,就没有流口水的现象。这种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无其他毛病,不用过于担忧。不过,建议睡觉时改变睡姿,尽量不要趴着睡,趴着睡除了容易流口水,危害也是不小哦。

    2、趴着睡觉流口水的其他原因下列这些情况,不仅局限于趴着睡觉时出现流口水,不趴着睡觉,正常睡觉姿势,有的也会流口水。所以,如果是这些原因造成的,要引起重视。

    (1)或是口腔卫生不良

    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觉时流口水。如果口腔被细菌感染,疼痛明显,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药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的情形会自动消失。

    正确做法:睡觉之前最好不要吃东西,同时要刷牙或者漱口,配合压线之类的工具清洁口腔,建议晚上刷完牙之后再用漱口水漱一两分钟,一定要保证嘴里没有甜咸等味道。

    (2)或是前牙畸形

    这可能由于遗传因素造成后天不良习惯,如啃指甲、吐舌、咬铅笔头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觉流口水。

    正确做法:上下牙齿位置不正也可能会引起睡觉流口水,最好去检查一下自己的牙齿是否有畸形存在,如果有的话尽快做牙齿矫正。

    (3)或是神经调节障碍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所谓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所以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产生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

    (4)或是脾虚导致

    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口为脾窍,涎出于口,涎为脾之液。”即为脾统摄液体,当脾胃虚寒、阳气亏虚会引起脾功能失调,无法运化津液,造成睡觉流涎的症状。成年人脾虚多是从小就造成的,小儿时脾虚流口水,长大后也较易发生脾虚流口水的情况。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开窍于口,成年人晚上睡觉流口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脾虚所造成的,即俗称的脾胃虚弱。当脾虚运化失常时,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养,肌肉弹力不足,容易松弛,因此睡着后,会张开口,形成口水外流。这种情况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胃运动功能减弱、水湿停留、脾胃湿热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所致,即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正确做法:可以试试吃一些具有健脾功能的中药或者食物,比如莲子、玉米、红枣、山药、蜂蜜等,推荐莲子红枣米粥,健脾效果不错。

    (5)或是肾亏

    如果是老人,排除了帕金森综合征、中风、面瘫、口腔附近炎症等疾病的情况下,仍易流涎,则要考虑是否为脾胃不好或肾亏。医学专家认为,老人与成人流涎,共同点都为脾胃功能不好,但是老人较成人而言,又多增加一个因素:肾亏。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加上年轻时一些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到了老年,肾阳多亏虚。因此,老人流涎,除了健脾益气外,还需温补脾肾。

    (6)睡觉姿势错误

    睡觉时流口水,可能是睡觉姿势不当引起的,如趴在桌子上睡、侧卧位睡觉等。这种情况下,只需适当调整睡觉姿势,就可减少流口水情况的发生。

    正确做法:调整为正确的睡姿,平躺在床上睡觉,或者微微向右侧卧睡觉为好。

    睡觉流口水要小心
    有时睡觉流口水并没有那么简单,或许是下列五种疾病的先兆,要保持警惕哦。

    1中风先兆

    如果突然出现睡觉流口水,晨起后对着镜子笑一笑,如果伴有口角歪斜或头痛等症状,那么发生中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正确做法:对于这种情况切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即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防患于未然。

    2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会导致大脑和肌肉缺血、缺氧,从而造成面部肌肉松弛;加上老年人吞咽能力减弱,导致睡觉流口水。如果老年人睡觉时常流口水,虽然没有口角歪斜、眼睛闭合不严等症状,也应尽早去医院检查。

    正确做法:要重点检查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

    3神经紊乱

    当人用脑过度、极度疲劳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后,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觉时可能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使大脑发出错误信号,从而引起流口水。

    正确做法:在这种情况下要多休息,合理调整身心状态,避免因免疫力下降而引起各种疾病。

    4面神经炎

    面部受凉、吹风或感冒之后,可能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这类患者往往还伴有眼睛闭合不严、口角歪斜等症状。

    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正确做法:应及早治疗,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5口腔炎症

    口腔不注意卫生,一不小心引发空腔炎症,而口腔炎症会促进唾液分泌,引起口腔疼痛导致流口水。一般情况下,经过治疗炎症消除后,流口水的现象会自行消失。

    正确做法:第一,要注意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第二,要定期洗牙,预防牙结石及牙周病的发生。第三,发现蛀牙及时补牙。第四,要注意刷牙方法,最好是竖刷,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趴着睡觉的危害有哪些
    1、诱发胃炎

    “趴着睡”首先影响的就是消化系统。这是因为人体在午饭后至少需要1个小时才能把胃部的食物排空,吃完午饭就趴在桌上睡午觉,胃部被压迫,增加蠕动的负担,容易造成胃部的胀气,降低胃部消化食物的能力,从而影响人体营养的吸收。当然,偶尔趴着睡觉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但长此以往,孩子肯定会得胃病,而且还会因为营养难以吸收而影响发育。

    2、易患颈椎病

    对于没有条件中午在床上睡觉的,最好不要枕着胳膊埋头趴在办公桌睡觉。因为埋着头会导致颈椎的曲度与正常的生理曲度相反,肩颈部的肌肉也会因长时间保持一个非常态的姿势而僵硬,所以很容易患颈椎病。

    3、加重疲惫

    此外,伏案睡眠不能使身体得到彻底放松,身体的某些肌肉群、汗腺、皮肤会仍处于紧张状态,导致睡完觉后不仅没有精神饱满的感觉,相反可能会感到更加疲惫。而且长期压迫手臂和脸部,会影响正常血液循环,使两臂、脸部发麻甚至酸痛。

    4、抵抗力下降

    趴着睡觉危害多多。人在睡熟之后,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亦随之下降,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全身毛孔都处于张开状态,如果不注意保暖,醒来后,往往会出现鼻塞、头晕等症状。

    5、影响呼吸

    由于趴着睡觉的姿势导致呼吸不通畅,体内氧气供应自然会不充足。

    6、诱发心脏病

    压迫胸部的姿势还会诱发各种心脏疾病。

    7、影响视力

    趴睡的姿势会压到眼球,眼睛容易充血,造成眼压升高,往往醒后会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尤其是高度近视的人更要注意。

    8、头晕

    入睡后人的心率会逐渐减慢,流经各组织的血液速度也相对变慢,流入大脑的血液会比平时减少。午饭后较多的血液要进入胃肠道,帮助消化,趴睡会加重脑部的缺血,最终导致头晕、耳鸣、腿软脚麻等症状。

    9、导致手臂麻木

    如头部长时间枕在手臂上时,手臂的血液循环受阻,神经传导受影响,极易出现手臂麻木、酸疼等症状。

    10、影响消化

    一般人中午饭都吃得较多,而消化掉这些食物大约需要3个小时左右。吃完午饭就趴着睡午觉,容易造成胃部的胀气。

    睡觉流口水的防治方法
    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

    饭后不要立即就寝,晚饭不要吃得过多或过多食用油腻、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另外,还要养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口腔内炎症的发生。

    二、调节睡眠姿势,选择优质的枕头

    晚上睡觉时,尽量选择仰卧的姿势,趴着睡、侧身睡都比较容易流口水。另外,应该减少枕头对头颈不的压迫,选择优质的枕头。

    三、服用健脾固肾中药

    经常睡觉流口水主要是脾胃虚弱造成的。最好多加注意身体,及时调补。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肾的中药调补,如莲子、芡实和淮山,脾虚一般不会单一出现,或夹寒,或兼热,或有气滞之象,所以一般没有固定的方剂。要调理好脾虚,你需要请中医为你辩证清楚后,用药才会见效,否则虽脾虚有所好转,而其它症状会随之而起,得不偿失。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0 22:22:11

    宝宝虽然没长牙,但是也要给宝宝清洁口腔。宝贝口腔不清洁,会为以后患龋病埋下祸根。1.
    宝贝还没长牙,但是引起龋齿的一些危险因素可能已经悄悄存在了。变形链球菌是牙菌斑内的常居菌,是龋病的主要致病菌。新生儿的口腔里本来没有变形链球菌,但乳牙长出后就由妈咪或其他密切接触的人传给宝贝了。2.
    宝贝口腔内残留的食物给细菌提供了繁殖条件宝贝吃奶后,会有一些残渣留在口腔内,若妈咪不能帮助及时清理,会给细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繁殖环境。清洁口腔要从宝贝刚出生开始对乳牙未萌出的宝贝清洁方法:1.
    妈咪洗净双手2.
    妈咪食指裹上纱布,用温开水把纱布沾湿3.
    妈咪用裹上了纱布的食指轻轻擦拭宝贝的舌头、牙龈和口腔黏膜。Tips:宝贝的口腔黏膜很娇嫩,妈咪动作一定要轻柔哦,防止造成黏膜损伤。每天早晚为宝贝清洁口腔各一次,每次吃奶后,可给宝贝喝少量温开水以冲净口腔
    对乳牙萌出的宝贝当宝贝乳牙萌出前后,可给他使用专门的硅胶牙齿训练器。出牙阶段宝贝的牙龈会感觉不舒服,给宝贝咬一咬牙齿训练器,既可以让他舒服一些,又能锻炼咀嚼能力,促进颌骨的发育,使牙齿正常萌出。清洁方法:1.妈咪用温开水沾湿的纱布纵向擦拭清洁宝贝的小乳牙。2.到宝贝1岁左右,妈咪可有意识地教宝宝漱口。3.到宝贝长出8颗牙时,妈咪就可以使用硅胶牙刷为宝贝刷牙了。操作步骤:1.
    对于较小的宝贝,可以采取妈咪坐在沙发或床上,让宝贝仰面躺于妈咪腿上的姿势;对于较大的宝贝,妈咪坐在宝贝身后,让他背靠在妈咪身上,并使头部轻微后仰。无论采取那种姿势,妈咪都要一手拖住宝贝的下巴,一手帮宝贝刷牙。2.
    用婴儿牙刷顺着宝贝的牙缝上下转动地刷,即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咬合面来回刷,里里外外都刷干净。这种方法清洁效果好,不磨损牙颈部,不会刷伤牙龈。Tips:宝贝还太小,自控能力差,可能在漱口的时候将漱口水咽下去,因此要使用温开水。刷牙时只要用牙刷沾着温开水就可以,不必使用牙膏。因为宝贝不太会漱口,容易将牙膏吃进肚子里。

  • 龙葵
    回复
    2024-03-20 21:21:01

    众所周知,婴儿出生时是没有牙齿的,很多父母觉得宝宝还没有长牙齿,所以在口腔卫生方面并不重视,实际上宝宝即便没有长牙,要注意口腔卫生,如清洁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宝宝以后长牙,还容易引起口腔疾。

    小婴儿在没长牙前,如何才能保证嘴里的卫生?

    1、婴儿在没长牙之前,一般都是吃母乳或奶粉的,每次宝宝吃完奶后要给宝宝清洁口腔,尤其是在睡觉之前或吃腻了之后,做好口腔卫生才能够避免一些残留物质在宝宝的嘴里滋生细菌,导致宝宝患口腔疾病。在给宝宝清洁口腔时,可以用一块消毒过纱布沾一点点温热的水,然后用食指在宝宝的牙齿或牙床上上进行轻轻的擦拭 。

    2、宝宝在长牙之前如不清洁口腔卫生,容易影响到宝宝的牙床,影响到宝宝以后长牙的情况,宝宝长牙后很容易引起龋齿。因此,家长们要定期的给宝宝清洁口腔。对于1~2岁的宝宝来说,正在长牙阶段,牙膏最好是选择儿童专用的,护齿效果更好 。



    3、宝宝在没长牙之前,要定期的检查宝宝长牙的情况,有些宝宝出生时几个月就开始长牙,妈妈可以用手指摸到宝宝嘴里,轻轻的触摸牙龈,感受一下是否有牙齿或牙龈线突出,注意观察宝宝在长牙之前是否有牙龈发炎等情况。

    4、一般宝宝长牙时大部分都会有一些不适症状,比如发烧,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等,家长要随时观察宝宝的身体情况,如发现宝宝有发烧食欲不振时,要了解宝宝是否是因为长牙引起的,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


    很多家长在宝宝长牙之前和长牙之后都不重视,因为宝宝长了门牙以后还会再次换牙,并没有重视宝宝的口腔护理,很容易影响到宝宝的牙齿发育,甚至引起龋齿。宝宝门牙长不好以后再次换牙齿也可能会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导致宝宝的牙齿长得不整齐或稀疏等情况,因此,护理宝宝的牙齿不容小觑。

新生儿睡觉手脚乱动是什么原因

早产儿便秘吃什么药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