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抽动症能自愈吗

时间: 阅读:13471
小儿抽动症能自愈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10-16 09:47:50

如果小儿抽动症比较的轻微,是有可能会自愈的,如果小儿抽动症比较严重,可能不会自愈。

小儿抽动症通常会出现不自觉的眨眼、伸舌,发出尖叫声,也会出现模仿周围人讲话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21 00:00:47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1 00:00:47

    其实多动症在生活里是很常见的,只是很多家长没有在意而已,也或者是对多动症没有很好的认识,今天给广大家长分享一系列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多动症的孩子能自愈吗?多动症不治疗会怎样?

    多动症的孩子能自愈吗?

    多动症的孩子是不会自己好转的,即使是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多动症没有治疗是不会好的。必须要通过多方面的治疗,才能慢慢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改善家庭关系。
    多动症不治疗会怎样?

    儿童多动症前期往往会不被父母家长所重视,孩子坐不住、爱动、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等似乎都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但是不进行治疗对以后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影响学业

    多动症患儿在年龄增大后通常会影响学业。随着初、高中对组织能力、注意力、耐力的要求增高,多动症患儿是很难适应的,甚至会表现出智力低下的现象,因此导致学业困难。

    品行障碍

    多种正患儿如果不治疗,在年龄增大后容易出现对立违抗性障碍和品行障碍了。表现为不服从家长、教师的指令,喜欢对着干,并且在后期容易发展为品行障碍、药物或酒精滥用、青少年违法等。有调查显示,少年犯管教所里有70%多的少年犯都有多动症的症状。
    影响事业和婚姻

    多动症如果不治疗,在成年后还会影响患者的事业和婚姻,导致工作不稳定,与伴侣闪婚闪离。究其原因与爱发脾气、急躁、不讲礼貌、言语粗鲁、行为鲁莽等原因有关。

    孩子活泼好动就是多动症吗?教你三招正确对待儿童多动症!

    不少孩子在学龄前都表现得过分活泼好动,精力十分旺盛,因此不少家长担心孩子是不是患有多动症。其实父母对这个现象不必过分担心,这是这个阶段的正常现象,比起安静而持久的呆着,孩子们更喜欢奔跑和跳跃。假如孩子在学龄后仍然表现的多动、精力难以集中,以至于影响到了学习和社交,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检查一下是否需要特殊的治疗。

    在学龄前,孩子精力过剩,表现为喜欢奔跑,对一切事物感兴趣,但又随时可能被另一件事吸引兴趣,还常常会生气,这些都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耐心。同时,面对孩子的这些状况,还需要采取正确的对待方式。
    很多人对待孩子的这些情况所采取的方式是不正确的,一些固有的观念存在问题,比如以下这三种观念和做法。

    一、试图压抑

    孩子过分的活泼可能跟父母的期望不相符,这个时候,不要试图去压抑孩子活泼的本能,调整你的期望更重要,不要指望他们能长期静坐。

    父母能做的是适当调节孩子的行为,这比压抑他们效果更好。你可以试着这样调整:如果带着孩子去散步,可以按照孩子的步伐来行走,而不是试图把孩子喊到你的身边;尽量不要把他放在一个她接受不了的空间,这只会让他焦虑不安;找到合适的机会,让孩子释放自己多余的能量。
    二、原则不清

    如果不对孩子的行为制定相应的规范,他们常常会把多余的精力转化为破坏性的行为,或者是对人的攻击。

    但是跟孩子解释怎么孩子过分活泼, 还总是生气, 父母一定要知道这三点做事不对的可能没有多少意义,那么可以换一种方式,对他安静的行为给予奖励。当他安静地玩耍或看书,尽量表现出你的高兴和鼓励,这样做能让孩子对安静的游戏更有兴趣。

    三、过分关注

    如果你对他每一次过分活泼的行为都做出反应,不管你是讲道理还是责骂,甚至惩罚,这都是在过多的关注自己他的负面行为,反而起到鼓励他这么做的效果!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你越说他,他越来劲。如果孩子有这个倾向,可以尝试不理他的多动,然后在孩子安静的时候提出你的表扬。
    多动症孩子会自愈吗?家里有一个好动的孩子,父母要多一点耐心,同时要注意把家里比较危险的物品收起来。在孩子的动作十分危险的时候,不要对他喊叫,而是尽可能快地来到他的身边。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21 00:00:47

    你好:这种病它本身是可以自行加重或自愈的.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3-4): 1.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噪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过程.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20 23:23:37

    抽动症有自愈的倾向,但自愈率极低,只有5%左右,大部分抽动症患者随着病情时间的增长而症状变得更加严重,并且病程越长,治疗越困难,因此及时治疗是关键。

    我们都知道,抽动症的危害是极大的,不单单在一定情况下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时,试想想,如果你身边有个抽动症患者突然发作,我们可能会完全被吓到以致不知所措,有人会说,抽动症不会经常发作,除非遇到非常大的刺激,一般都会随年龄的增大而自愈,但是,真的会是这样吗?那么对于治疗儿童抽动症又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呢?下面我们就去探讨一下吧。

    抽动症患者发作时的表现

    抽动症是不自觉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眨眼、斜视、撅嘴、摇头、耸肩、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旋转躯体等。

    大部分患儿可以自愈,但有一部分患儿随着时间的推移,抽动部位增加,出现各种形态奇特的复杂性抽动,表现为冲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踢脚、跪姿、走路旋转等,自己不能控制。有的抽动不易被家长发现,如肚子抽动。有部分病人以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发出各种有音节或无音节的叫声及不适当的重复刻板的词句。

    有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至少有30%出现秽语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模仿动作、模仿和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

    那么对于患儿来说,除了在身体上有异于常人的一些表现,在生活交际上,抽动症的危害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继发学习困难。患儿的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有些患儿上课时努力控制自己的发声抽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同学、老师的歧视或嘲笑,使患儿更不喜欢上学,甚至厌学、逃学。

    2、个性发展问题。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这一时期来自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容易成为品行不端者。

    3、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所以,对于抽动者来说,这一危害是巨大的,可家长们往往会忽视,认为这一疾病会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就好了,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要时刻注意患儿的状态,及时地用瑞舒琼给孩子调理,千万不要因此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小儿抽动症能治愈吗

小儿抽动症谁能治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