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不退的时候可以先使用退烧药物来进行治疗,然后可以使用消炎抗病毒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发烧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额头部位贴退烧贴或者是洗温水浴来达到退烧的作用。
孩子出现反复发烧的症状可能是因为身体受到病毒感染或者是炎症刺激而引起的。
一般宝宝的提抗力都是非常差的,所以很容易生病发烧,但是如果宝宝发烧一直反复那么就比较严重了,那么宝宝发烧反反复复怎么回事?宝宝发烧反反复复的怎么办?
宝宝发烧反反复复怎么回事
可能是机体出现炎症,小儿反复发烧大多数都是因为免疫力低下,这时候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如果反复不断,也可以服用玉屏风颗粒或匹多莫德来提高免疫力,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反复发烧。宝宝反复发烧,不要在家拖着,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造成宝宝发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引起的发烧、非感染引起的发烧,包括扁桃体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血液疾病等。
宝宝发烧反反复复的怎么办
宝宝反复发烧,要看体温是多少。建议:1、如果体温是38.5度以下,精神状态好,可以不用吃退烧药,可以贴退烧贴,物理降温,多喝开水,监测体温,口服抗感颗粒、莲花清温胶囊、蓝芩口服液等。2、如果体温超过38.5度以上,建议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3、如果体温持续反复高烧不退,建议到医院就诊,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等检查协诊。4、如果是细菌感染,可以使用头孢或者青霉素类的药物。5、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使用干扰素雾化。6、如果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可以口服奥司他韦。
宝宝发烧反复几天算正常
小孩子反复发烧并没有确切的数据可以说明几天是正常的,一般小孩反复发烧都需要几天时间,一般需要3-5天才能烧完。只要每次发烧的程度都比上一次低,两次发烧的间隔时间比两次的间隔时间长,就说明病情在好转。根据孩子发烧的程度以及体质的不同,反复发烧的天数也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情况下,当小孩出现反复发烧的次数达到3次或以上时,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尽量让发烧的孩子多喝水,新鲜的果汁也很好。饮食一定要清淡。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的体温在37.5~38.5左右,并且没有特别的不适,精神状态良好,进食情况正常,不用给急着给孩子吃退烧药,退烧药虽然退烧快,但是反弹快也,副作用比较大,不要随便用。一般孩子发烧38.5度,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即可。
宝宝发烧反复几天会好
宝宝反复发烧,90%以上是病毒感染引起,病程基本上是3-5天,最长一周以内可以痊愈。治疗主要是对症退热处理就可以。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在使用有效的抗生素48-72个小时之内,体温基本上可以控制住,大概在体温控制2-3天之后,基本上可以痊愈。对于重症的细菌感染,比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者是败血症,抗感染的疗程可能要长一些,一般需要2-3周才能痊愈。宝宝发烧到底几天能好,也根据疾病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3~5天热退后一周治自愈,如果合并了肺炎等其他疾病往往发烧时间略微偏长,宝宝发热后不要滥用抗生素。若体温低于38.5度,可暂时用物理降温方法治疗如湿毛巾热敷额头,额头贴退热贴等;若体温高于38.5度,需要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每次服药需要间隔6小时。若体温不降,需要化验血常规,若提示细菌感染,予抗感染治疗。
小孩发烧不退的情况时小孩发烧时家长常常遇到的问题,很多家长一碰到小孩发烧不退就手足无措。小孩发烧不退怎么办,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小孩发烧不退怎么办:
小孩发烧不退的处理方法一:正确认识小孩发烧
发热,一般不必急于退热处理。因为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使宝宝体内抗体合成的数目增加,还能增强宝宝体内的细胞的活性。另外,如果退热不当,还可能会挫伤宝宝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
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
专家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只要治好了宝宝的原发病,发热自然就会消退。
小孩发烧不退的处理方法二:不同发烧原因的处理方法
1、非疾病性因素,如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等引起的发烧,家长需采取针对性处理,如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小孩的衣物、给宝宝补充水分等。
2、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发烧,如果小孩发烧温度不是没有超过38.5℃,家长可以自行给宝宝退热同时观察小孩的病情发展,如果小孩发烧温度超过38.5℃或以上,家长应该去医院给孩子做血液检测,以确定小孩发烧的原因。
小孩发烧不退的处理方法三:小孩发烧不退需防川崎病
川崎病发作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非常相似,均出现持续39~40℃的高热,但使用一般治感冒的抗生素药物没有任何效果。另外,川崎病患儿还会出现眼结膜充血、舌头表面似杨梅状、出皮疹、淋巴结肿大、手脚红肿等症状。发烧后期,手指头和脚趾头缝或肛门处会出现明显的脱皮现象。
对于宝宝发烧,在发烧期间,宝宝的饮食作为家长一定要多加的注意:
1、多喝水:多喝水不仅可以补充体内水分的丢失,还能促进宝宝身体散热、降温。
2、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宝宝发烧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便于消化及吸收,以半流质为宜,如营养粥和鸡蛋面汤之类的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尤其要吃些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
3、发热幼儿,饮食调理以流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奶类(少油)等。也可喝些绿豆汤、冰西瓜、以助降温,利尿抗病。但对伴有腹泻的幼儿(6个月以内),抵抗力差,胃的蠕动弱,冒粘膜耐受性差,则冷饮不利于身体康复,应禁食之。
1、多给宝宝喝水:宝宝发烧时,身体是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的,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助于调节体温,让宝宝出汗,起到退烧的作用,并防止宝宝因发烧而出现虚脱的现象,因此,宝宝发烧还应多喝开水。
2、不要给宝宝捂汗:许多妈妈为了达到退烧的目的,会给宝宝捂汗。其实,捂汗不仅不利于退烧,对宝宝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发烧时,妈妈在保证宝宝不会着凉的前提下,要给宝宝少穿一些衣服,这样才可以帮助很好的散热,达到退烧的目的。
3、把宝宝手脚搓热:宝宝在发烧时如果有手脚冰凉的表现,妈妈们一定要帮宝宝把手心和脚心搓热,防止宝宝的体温继续升高。
4、用温水擦拭全身:如果宝宝发烧是手脚都很烫,除了让宝宝少穿一些衣物外,还可以用温水为宝宝擦拭全身,特别是腹股沟、脖子、腋下等部位,直到宝宝体温下降为止。
5、冷敷额头:用毛巾冷敷额头也有退烧的作用。将在冷水中浸湿并拧干的毛巾放在宝宝的额头上,五分钟左右更换一次,帮助宝宝降低体温。
1、补充水分多通风,合理增减衣物
当体温超过38.5℃后体液异常损失非常大,对于氧气的需求也明显,每高于正常体温1℃,对氧气的需求就提高13%,这两点都与热性惊厥的发生密切相关。一定要多补充水分!这不是孩子愿不愿意,而是必须!穿衣的多少以孩子的感觉为依据。如果觉得冷甚至打寒战,积食发热也要多加衣物,把袜子、帽子和围巾都穿上;觉得热就脱,出汗则尽快擦干,不能吹风,衣物要吸汗透气。
2、温水擦浴降温
温水擦浴是发热时常用的一种物理降温方式,能够暂时降低体温缓解不适。但正确的擦浴方式,家长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准备:三块毛巾(一块敷额头,一块擦浴,一块擦干),热水袋或暖宝宝贴敷于孩子足底,面盆装水约七分满,水温在35℃左右,不能让皮肤有寒凉的感觉。
环境:关好门窗,勿使风直接吹入。
不能擦拭的部位:心前区与肚脐。
擦浴方式:将浸湿的毛巾挤干至不滴水,擦拭孩子全身皮肤表面。过程中尽量少暴露身体,擦哪里则露出哪里,防止受寒。擦拭顺序由上至下(颈部上肢背部下肢),在颈部、腋下和手肘内侧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可以多停留片刻以增加热量散出。
另外,网络还流传过一种据说源自德国妈妈的看似神奇的“湿毛巾绑腿退热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与温水擦浴类似,但小腿上没有大血管分布,用温毛巾绑小腿,退热效果有限。
3、小儿推拿&无痕刮痧泻热
疏通经络能够让外周血管扩张,让热量通过皮肤释放出来。5岁以下儿童,沿膀胱经捏脊;而5岁以上儿童适合用无痛刮痧,用无痛刮痧梳沿膀胱经疏通经络,由下而上轻轻敲打肺经。
低热:用发汗解表的按摩法
推三关,揉外劳宫,太阳穴,拿凤池,清肺经,掐揉二扇门,天河水。
高热:用清热凉血的按摩法
退六腑,打马过天河,蘸水捏脊,捣小天心。
4、足浴发汗退热
小孩子和老人是身体的抵抗力最差的人群,是很容易患有疾病的,小孩子有的时候是很容易高烧不退的,那么和大家分享一下解决小儿发烧不退的方法。
1. 方法一:如果宝宝体温高,出汗难受的话,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夏季室温气温过高,可以用空调或者电扇吹动室内空气流通,维持室内温度在25~27℃之间。如果宝宝发烧后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就要及时的给孩子进行保暖来提高体温。
2. 方法二:温水擦拭身体: 将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然后用毛巾擦拭宝宝的全身,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这个时候不要通过给孩子洗热水澡来解决体温。
3. 方法三:用酒精擦拭身体: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是可以有效的降温的。
注意事项
小儿发烧不退的时候,要注意给孩子多喝点水,还要给孩子做好保暖工作但是不要捂得太厚了,并且注意给房屋进行通风,要多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多吃水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