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孩子出现了中耳炎症,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个耳道镜检查,看具体疼痛的原因,有中耳炎症可以给孩子口服一些抗感染类的消炎药,再用一些滴耳液进行治疗。引起这种情况和平时耳朵进水或者是上火的问题是有一定关系的,有上火情况可以吃一些清热去火类的药物。
不知他发不发烧?你说耳朵痛,有时候感冒的天数多治疗不及时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说:会引起腮腺炎,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
呕吐症状?你是否让孩子服用了其他消炎药。像红霉素类的有刺激胃肠道反应.如果这些情况都没有的话,我建议多多饮水,加速排泄!不必太焦虑,去医院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只是感冒药的不良反应而已,排泄完就没事了。并且没有任何后遗症。
「医生啊~这几天我耳朵又痛又痒,很不舒服…」
「昨天去游泳后,今天耳朵感觉怪怪的…」
耳朵痛是令人相当不舒服的症状,严重时让人无法专心、影响工作、甚至破坏家庭和谐,是许多人前来耳鼻喉科求诊的问题之一,这其中,有不少是「急性外耳炎」在作怪。
由于急性外耳炎是门诊最常遇到的感染症之一,因此对这个疾病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如何处理是很有帮助的。有鉴于此,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提出了针对两岁以上患者的急性外耳炎治疗指引,里面有许多重要的观念,将为您整理于本文中。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常见又恼人的疾病吧!
「外耳」是指哪里?
外耳,顾名思义就是耳朵外面的部份,更精确来说,外耳包含耳廓以及外耳道这两个部分,位于耳膜外侧。而我们常说的「外耳炎」,通常指的是「外耳道」发炎。
外耳道的外侧三分之一主要是软骨组成,而内侧三分之二则主要由硬骨构成。外耳道有许多腺体,它们的分泌物会构成耳屎,可以保护外耳道薄薄的皮肤,加上耳屎呈现偏酸性,可以防止细菌滋生,是避免外耳道感染的重要防线。
(关于耳屎要不要挖?要怎么挖?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
为什么外耳会发炎?
若是这些产生耳屎的腺体阻塞不通,或是这层保护层被破坏(例如耳朵进水、过度清理耳朵、耳道受伤、皮肤疾病例如湿疹、过敏…),就可能让细菌伺机而动,突破皮肤屏障、侵入这些腺体组织内,引起外耳道的发炎和感染。
由于急性外耳炎常发生于耳朵潮湿、进水后,特别好发于游泳的人,因此又有人以「游泳耳」(swimmer’s ear)称之。
在造成外耳感染的细菌中,最常见也最恶名昭彰的就是「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这只细菌了。这只细菌也常出现在慢性中耳炎、胆脂瘤等患者的耳朵内,可说是耳鼻喉科医师治疗耳朵的头号敌人。
急性外耳炎会有什么症状?
「急性」外耳炎的症状通常会在感染后 48 小时出现,刚开始由于皮肤的保护层被破坏,造成角质层水肿、分泌腺体阻塞,会有耳朵痒、耳朵闷,甚至听力受影响等症状。接着,如同皮肤感染造成的蜂窝性组织炎一样,出现「红、肿、热、痛」的状况,其中以耳朵痛最令人难受。此外,还可能发现外耳道有不正常的分泌物。
更严重者,感染甚至会扩散到周边的组织,例如颈部的淋巴结,造成淋巴结肿大。若急性期没控制好,可能会变成慢性发炎,这时耳朵虽然较不痛,但容易痒,外耳道的皮肤还可能出现脱屑、剥落、溃疡、甚至耳道阻塞等情况。
怀疑急性外耳炎,需要看医生吗?
有耳朵的不舒服,若持续两三天仍未改善,建议给耳鼻喉科医师检查,医师会利用耳镜详细检查外耳道、耳膜等状况。急性外耳炎时,耳道的皮肤看起来会又红又肿、出现分泌物,严重时甚至连耳膜都看不到。此外,拉扯耳廓或是按压耳朵附近,会出现疼痛的状况。
医师会询问您本身是否有其他特殊状况,以及观察耳朵是否有其他问题,例如耳廓发炎、中耳炎、皮肤疾病、甚至肿瘤…等等。若怀疑严重感染,医师会视情况做细菌培养、影像检查,帮助了解是否有不寻常的病菌造成感染,以及是否有严重并发症发生。
急性外耳炎,该怎么治疗呢?
治疗急性外耳炎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主要有四大原则:
● 频繁地清理耳朵:将耳道内的脏污、分泌物、发炎物质清除,还给耳朵一个干燥、干净的环境。不过,急性感染时勿自行清理耳道,因器械不清洁或方法不正确,可能对耳朵造成二度伤害,建议此时先让耳鼻喉科医师帮您处理喔!
● 使用合适的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若症状轻微可单用抗生素耳滴剂,若症状严重则需要搭配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耳滴剂通常具有对抗「绿脓杆菌」的成份,此外医师会针对耳朵的不同状况(例如耳膜是否完整、是否有装中耳通气管、是否曾接受耳朵手术等),选择合适的滴剂。
● 控制发炎和疼痛:外耳发炎可能会相当痛,甚至影响日常生活!针对外耳炎造成的疼痛,治疗指引也明确提到一开始就必须积极地止痛。
● 预防再次感染:「预防胜于治疗」,如何防止同样状况再次发生,避免反复感染影响耳朵构造和功能,是相当重要的。
医师开了耳滴剂给我,要如何使用呢?
含有抗生素的耳滴剂对于急性外耳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至于要如何使用,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 使用前,先将耳滴剂药瓶握在双手掌心几分钟,使药水和体温接近(避免药水温度太低,滴入造成内耳不平衡而晕眩)。
● 将头侧一边,要点药水的那一耳朝上,一次滴入约莫 3~4 滴的耳滴剂,稍微按压耳珠(耳屏),使药水能充分进入耳道内和皮肤接触。
● 保持此姿势,让药水留置在耳道内,至少 3~5 分钟。
● 回复正常姿势,让药水自然流出,再轻轻擦掉即可,不要擦掉留于耳道内的药水、或用棉花棒清耳朵。
● 使用频率通常为一天三次,视耳朵状况可有所调整。
● 如果可能,请他人帮忙点药会比自行点药来得容易。
若您有以下状况,请勿自行使用耳滴剂
● 曾经对耳滴剂成份过敏。
● 耳膜破洞、装中耳通气管、曾接受耳部手术:由于许多耳滴剂内的成分会影响内耳功能,因此只能用在耳膜完整的人。若您有疑虑,请找耳鼻喉科医师检查,医师会帮您调整耳滴剂的配方。
● 已使用耳滴剂一段时间,症状仍持续:要小心是否为耳霉菌感染或其他问题。
如何预防急性外耳炎呢?
● 治疗期间要避免碰耳朵、挖耳朵、清耳朵。
● 洗澡时可以戴耳塞或用棉花塞在耳道外,防止水进入耳朵。想游泳的话,请待医师确认耳朵都已恢复再进行较安全。
● 勿自行使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因可能将脏污往深处推而累积,形成细菌滋生的温床。
● 若耳朵痒、耳屎塞住,或其他耳朵状况,定时请耳鼻喉科医师检查清理。
这种外耳炎,千万要注意!「恶性外耳炎」
大部分的急性外耳炎经过药物治疗后,约莫 7 到 10 天都能痊愈。然而,有一种外耳炎称为「恶性外耳炎」(Malignant otitis externa),请您务必留意,因为这疾病可能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光听到「恶性」这两字就知道其严重性。恶性外耳炎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例如糖尿病、老年人、接受放射线治疗或化疗…等,当此族群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想到这个疾病:
● 耳朵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
● 耳朵持续有分泌物或肉芽组织生成
● 神经侵犯,最常影响颜面神经,造成脸歪嘴斜、眼睛无法紧闭
由于恶性外耳炎会侵犯耳朵附近的骨头,若是往上跑,可能影响到脑部,造成脑膜炎、脑脓疡等严重后果。所以一旦怀疑,就必须立刻就医!急性外耳炎通常需要住院接受抗生素静脉注射,配合频繁地清理耳朵,必要时,可考虑高压氧或手术清创等方式。
耳朵痛但耳朵没问题,注意「转移痛」!
有些耳朵痛的状况,耳朵检查起来没事,却是因其他地方的问题,影响到耳朵附近的感觉神经,造成耳朵痛的错觉,这种痛称之为「转移痛」。可能的原因有:
● 咬合关节(颞颌关节)问题:由于此关节位于外耳道下方,若有问题也会造成耳朵痛。通常此类患者有习惯性单侧咀嚼、磨牙、最近接受牙齿治疗等状况,此时按压耳朵前方会疼痛。
● 扁桃腺发炎、扁桃腺周围脓疡、深颈部感染:这些口咽部的感染,可能影响耳朵附近感觉神经,产生耳朵痛的感觉。
● 上呼吸消化道癌症:某些癌症(例如口咽癌、下咽癌…等)可能会以耳朵痛作表现,若有抽烟喝酒吃槟榔、或是人类乳突病毒感染的人,要特别注意。
由于这种转移痛可能暗藏危机,且常常是许多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若您有不寻常的耳朵疼痛,建议还是让耳鼻喉科医师帮您做详细的头颈部检查喔!
急性外耳炎常见问答集
问: 点耳滴剂就够吗?需要吃抗生素吗?
答:抗生素耳滴剂可以治疗大多数的急性外耳炎。口服抗生素可能对耳朵的局部感染效果不彰,且有增加细菌抗药性的风险。因此,除非感染已严重蔓延到耳朵以外、或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口服抗生素。
问: 哪一种耳滴剂效果最好呢?
答:只要含有抗生素成分的耳滴剂,目前研究发现对急性外耳炎的治疗效果都好。
问: 既然耳滴剂效果都一样好,为什么医师还要选择不同的耳滴剂呢?
答:医师会视您的耳朵状况选择效果好、又安全的药物。例如若是耳膜有破裂,某些耳滴剂的成份可能对内耳造成伤害,就要小心使用。
问: 点了耳滴剂之后,多久会改善呢?
答:急性外耳炎通常经过耳滴剂治疗后,两三天内症状就会改善。若您的症状持续超过一周以上,请让耳鼻喉科医师帮您再次检查是否有其他问题。
问: 点耳滴剂要两三天才有效,那我这几天耳朵痛怎么办?
答:您可以服用医师开立的口服止痛药,缓解发作前几天的不适,待两三天后耳滴剂效果发挥,就会感到舒服些了。
问: 耳朵已经没有不舒服了,可以不要点耳滴剂了吗?
答:即使耳朵症状已改善,耳滴剂还是建议使用至少 7 天,以避免感染复发的情形。
问: 耳滴剂听起来真好用,有什么副作用吗?
答:大部分的耳滴剂在使用上都是安全的。少部分人可能会对耳滴剂的成份过敏、皮肤 *** 或不适,然而多数不会严重到需要停药的程度。
问: 我还需要告诉医师什么呢?
答:您可以告知医师耳朵是否曾接受手术、中耳抽水、放置中耳通气管等,以及本身是否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线索都能帮助医师选择最适合您的治疗喔!
贴心小提醒
「耳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这大概是急性外耳炎的最佳写照了。虽然治疗不难,但仍有许多细节不能大意。最重要的是,平时就要善待您的耳朵,才能常保耳朵的健康喔!
参考资料:
● Rosenfeld RM,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acute otitis extern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4 Feb;150(1 Suppl):S1-S24.
● Roland PS, et al. Microbiology of acute otitis externa. Laryngoscope. 2002;112(7, pt 1):1166-1177.?
● Hajioff D. Otitis externa. Clin Evid. 2004(12):755-763.?
● Nussinovitch M, et al. Cotton-tip applicators as a leading cause of otitis externa.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04;68(4):433-435.
小孩子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小孩子中耳炎有什么症状,小孩子的健康是大人们关心的重点,有的时候孩子会因为一些因素导致中耳炎,我们平时要多注意孩子的情况,一旦发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迅速进行处理。下面我就来带大家看看小孩子中耳炎有什么症状。
小孩子中耳炎有什么症状11、早期
小儿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出现耳鸣、耳内不适等小儿不会表达、,但耳部的难受会影响宝宝玩耍和睡眠。医生在此期检查可发现有耳膜医学上称鼓膜、内陷,中耳内有积液。
2、进展期
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可达39℃~40℃,小儿哭闹不安、听力下降和耳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表现类似感冒或肠炎,极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检查后可发现耳膜充血、听骨红肿、外凸。
3、高峰期
小儿高烧、拒食,严重者面色发灰、波动性耳鸣、听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检查可发现耳膜外凸,中耳内积脓。
4、后期
一般在患病4-5天后,小儿的体温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溃,脓液从耳道流出,耳鸣和听力下降仍存在。
小孩子中耳炎有什么症状2如何帮孩子预防中耳炎
1、减少儿童在不洁环境的机会
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戒烟。与无烟家庭相比,和吸烟者一起生活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患中耳炎。香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如果戒不了烟,那至少做到别在家里抽烟。同时,减少让儿童出现在不洁环境中的机会,如果是到游泳池游泳,也需要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若不慎将水流进耳朵里,应及时吹干耳朵,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2、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因为感冒是诱发中耳炎的最大致病因素,当儿童在3-6岁时,他们也要开始在幼儿园独立上学,如果擤鼻涕不正确,往往会诱发中耳炎,家长首先要教会儿童正确的擤鼻涕方式。家长要教会孩子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还应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也会使感染进入耳朵。
3、警惕发病迹象
怀疑孩子的耳朵被感染时应尽快看医生,这非常重要。因此爸妈需要了解预示耳朵感染的症状。耳朵感染时,年龄较大的孩子会抱怨耳朵疼痛或有充胀感。但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能描述耳痛,因此爸妈需要注意预示耳朵即将感染的其他征兆,如:孩子拉扯或抓挠耳朵,听力或平衡出现问题,比平时更爱哭闹,耳内有液体流出(已经受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烧、哭闹、抓挠耳朵、恶心和呕吐)。
4、让孩子远离病源
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孩子耳朵感染的危险。若孩子患有过敏性鼻炎,则控制好病情也有利于预防耳朵感染。为孩子选择日托机构时,应核查明该机构对患病儿童的处理方法。
5、为儿童掏耳朵要小心
因为儿童比较好动,妈妈在给孩子掏耳朵的时候,有可能不小心弄伤了孩子的外耳,因此,在掏耳朵的时候,用力要轻,不需要经常掏耳朵,因为耳朵分泌物也有保护耳朵的作用,适当地用棉签将分泌物拭去即可。
6、用奶瓶喂奶时要小心
避免在婴儿仰面躺着的时候用奶瓶喂奶或其他婴儿食品,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
7、提高身体免疫力
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很不完善,抵抗力很低,尤其是年幼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很低,无法表达身体的不适感。但是,如果家长们发现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不断摇头,用手抓耳,或者出现不肯吃奶、夜间啼哭、不停用手捉摸耳朵、耳朵有分泌物流出等,这时候家长应该多加注意,尽早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减少中耳炎对儿童带来更多的伤害。平时家长注意和儿童一起运动,鼓励儿童多参加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