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时间: 阅读:2894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5-14 15:25:16

新生儿黄疸吃药的效果不太理想,可以通过支持疗法或者是光照疗法来进行治疗。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来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的开放,预防红霉素脑病的发生。通过蓝光的照射,能使胆红素下降进行治疗新生儿的黄疸。

一般早产儿的患儿出现黄疸的要比足月的胎儿多见。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3-21 04:04:31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1 04:04:31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疸也会自己消失。但是也有的人婴儿的黄疸不会自主消失,这时候妈妈们就会很担心。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婴儿黄疸指数15严重吗?那就跟着我一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看看吧。

    婴儿黄疸指数15严重吗

     检查黄疸超过了15的话,属于临界值,不算严重的。建议可以在医生建议下用一些蓝光的治疗的,会帮助慢慢的改善,建议可以从平日生活上来改善,平时要喂饱孩子,还要多晒太阳,在医生建议下使用茵栀黄,一般会慢慢恢复健康的,但这个需要一段时间的,所以也可配合用蓝光治疗,效果会更好。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那么,怎么区分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呢?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另外,生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而且一般在一个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肤变化,通常还又哭又闹又拒奶,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核黄疸,后果非常严重。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新生儿黄疸多数是由于生理原因所导致的,所以当孩子出现黄疸的时候在吃什么上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以吃奶粉或者母乳就可以。母乳充足的孩子吃母乳,如果母乳不足建议尽早的补充配方奶进行喂养,避免孩子饥饿,除此以外饮食方面就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了,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吃肠道口服益生菌,这样可以使孩子加快他们排便,有利于胆红素的尽快排出,从而使黄疸尽快消退。

     如果孩子的黄疸是属于病理性的,那么也需要尽快去寻找引起黄疸的原因。病理性黄疸与饮食之间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溶血都可以导致孩子出现病理性黄疸,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伴见有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的小儿黄疸患儿,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用水煎服。

  • 离亭燕
    回复
    2024-03-21 04:04:31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的一种,大多数的时候新生儿的黄疸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别治疗,但是也有的时候孩子的黄疸是病理性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习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了。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关于黄疸宝宝吃什么药的文章,欢迎阅读!
     黄疸宝宝吃什么药
      【西药】

      1、葡萄糖及硷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给患儿热量,营养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减少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时,血脑屏障开放,可使胆红素进入脑组织的量增加,尚应及时输给硷性溶液纠正酸中毒,预防胆红素脑病。碳酸氢钠剂量***mEq***=硷剩余×体重***kg***×0.3。

      2、血浆或白蛋白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血浆25ml/次静脉注射***100ml血浆含白蛋白3g,1g白蛋白可联结非结合胆红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静脉滴注,每天1-2次。

      3、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苯巴比妥尚能增加Y蛋白,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苯巴比妥每日5-8mg/kg,尼可杀米每日100mg/kg,皆分3次口服。因需用药2-3天才出现疗效,故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

      4、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阻止抗原与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有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强的松每日1-2mg/kg分三次口服,或氢化考地松每日6-8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1-2mg加10%葡萄糖100-150ml静脉滴注。疑有感染者在有效抗感染药物控制下慎用。

      【中药】

      1、消黄利冲剂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

      2、茵陈蒿汤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

      3、三黄汤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

      药物种类挺多,家长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需求来选择,西药见效快,副作用较大,中药副作用小,但是见效慢。虽然黄疸的成因比较复杂,有生理和病理之分,但是其核心是一样的,都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胆红素积聚过量会引发个严重的症状,所以一旦小孩有黄疸症状,就一定要检查,不能掉以轻心。
     小儿黄疸 5大原因引发黄疸
      宝宝出生28天内,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60%-80%的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到5天内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生儿黄疸。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这是由于宝宝出生后,胆红素生成过多,而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宝宝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出现黄疸。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型别的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

      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Jo妈要提醒宝妈的是,即使宝宝出现了母乳性黄疸也要继续哺乳。这样才有助于胆红素会分泌到肠道,经排便过程排出体外。暂时停止母乳喂养看似利于退黄,实际上还会增加今后配方粉过敏的风险。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宝妈与宝宝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妈妈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而且这种情况下造成的黄疸也较重。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逐渐加重。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就可以治疗。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宝宝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黄疸特点是宝宝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通过B超就能检验。

  • 景天
    回复
    2024-03-21 03:03:21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新生儿生理现象,假如爸爸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有新生儿黄疸的现象。一般可以让他自然消退,假如没有效果的话,来看看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1

       1、西药

      (1)葡萄糖及硷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给黄疸宝宝热量,营养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减少代谢性酸中毒。

      (2)血浆或白蛋白: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

      (3)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

      (4)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阻止抗原与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有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

       2、中药

      (1)消黄利冲剂: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

      (2)茵陈蒿汤: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

      (3)三黄汤: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2

      大部分刚出生的宝宝都会得黄疸,足月儿几乎有50%以上,早产儿有80%以上,他们在出生24小时以后出现皮肤开始泛黄的.情况。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表面,导致皮肤和巩膜变成了黄色,指因血液中红细胞破坏过多使胆红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粘膜及巩膜(白眼球)黄染。新生儿黄疸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黄疸,一种是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种类比较多,爸妈应该要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记盲目用药。一般来说,西药见效快,副作用较大,中药副作用小,但是见效慢。

      爸爸妈妈们检查宝宝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除黄疸外,或还伴有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状况。那则多属于病理性黄疸,新手爸妈们也不要手足无措,注意观察宝宝的变化,及时带宝宝就医。

新生儿大便水多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肺炎,能够治愈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