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引产的早产儿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在出生后要注意周围的温度,要保持恒温,尽量在医院的保温箱内生长一段时间。其次要预防早产儿受到外界和病毒的感染,避免出现发热等其他病症。
在日常护理中不要急躁细心的观察早产儿的生长情况,科学喂养,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早产儿护理要注意什么
早产儿护理要注意什么,很多妈妈们在怀孕的时候会格外注意宝宝的基本事项。对于早产儿我们应该及时到医院做护理不能有大意,毕竟早产儿是提前出生,生下来时身体比较虚弱。那么,早产儿护理需要注意哪些?接下来由我带大家了解一下。
早产儿护理要注意什么1早产儿护理需要注意以下项几:
一、防止感染。
早期尽量避免接触人群,照顾孩子的人应该清洁卫生,如果有感冒应戴口罩,喂奶时应该洗净手,避免交叉感染。
二、营养补充。
母乳是早产宝宝最佳的食品,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对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在早产儿出院之后的两周后,由于生长迅速,营养需求增加,这时候就需要补充更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专家建议使用早产儿奶粉。
三、保暖防寒。
早产儿的房间温度要恒定,最合适的温度应该在24—28°C之间。四、多注意身体变化。早产儿的身体相当娇媚,出现疾病也很容易出现身体反应,比如体温骤降或是升高,咳嗽、吐奶以及抽搐和腹部发胀,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早产儿护理要注意什么21、耐心喂养。
早产儿吸吮力气不足,喂养时更应该耐心,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是需要30—40分钟。出院后回到家护理的宝宝,在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直到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
2、喂食。
采取餐多量少及间断式(每吸食一分钟,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顺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的喂食方式,可减少吐奶发生及呼吸上的压迫。可喂食早产儿奶粉,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
怎么做好日常的护理
洗澡。
早出生的宝宝早几天要用到的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哦,给小宝宝泡泡温水浴,注意不要洗太久,也不要左摇右动小宝宝。足月生的小宝宝可以用婴儿沐浴露哦,也不要令小宝宝太“操劳”了。
保暖。
室温要保持在26—28℃哦,湿度在55%—65%,宝宝的体温在36—37℃比较好。冬天用热水袋保暖的话,水的温度不要太高哦,水温在50—60℃就ok了,不能用100℃的`水呢。用热水袋的要隔着一张被子哦,不能直接和宝宝接触。
环境卫生。
一定要保持室内环境通风,空气新鲜,宝宝住的房间每通风两次哦,每次在15—20分钟。有皮肤感染问题的朋友不要进补宝宝的房间哦,尽量不要让亲友打扰宝宝的休息。
体重。
每周记得称体重哦,如果体重比较轻的话要及时找医生沟通。
喂养。
母乳喂养最健康哦,如果奶水不足的话要及时向医生反馈,适当增加母乳强化剂。
早产儿护理要点有哪些
早产儿护理要点有哪些,由于各种问题现在很多人会早产,对于早产的宝宝该怎么护理呢?新生妈妈肯定很焦虑,不过不用担心,只要护理得好,早产儿也会健康长大的,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下早产儿护理要点有哪些吧。
早产儿护理要点有哪些11、预防感染。
由于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除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在给宝宝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洗净双手并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宝宝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要勤换尿布,防止红臀或尿布疹发生。另外,室内空气要清新,常开窗户通风换气。
2、注意保暖。
对早产儿包裹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利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当宝宝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润滑油每2-3天擦擦宝宝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足月新生儿一样洗澡。
3、精心喂养。
母亲的乳汁中含有较足月儿母乳更多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免疫球蛋白A,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母乳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时,要添加特别的早产儿配方奶粉,早产儿每月体重增加应在1500克以上。实践证明,2岁前是弥补先天不足的宝贵时间,只要科学地喂养,在2周岁以前早产儿的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
4、给予抚触。
抚触给宝宝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宝宝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宝宝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宝宝智力的发育。还可以减少宝宝哭闹,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5、及时就医。
当宝宝出现如下情形时,请及时到医院看新生儿科门诊:①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③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④突然发生腹胀;⑤发生痉挛、抽搐等。
6、定期到医院随访。
由于早产会对宝宝的智力、运动、视力、听力等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定期到医院复诊,了解宝宝的发育水平。
早产儿护理要点有哪些2一、早产儿身体器官护理
1、脑部不成熟: 造成脑部发育比较缓慢,进而造成他智商较低,社交能力较差。由于脑部不成熟,也可能会造成大脑性麻痹(Cerebral Palsy),影响智商。
2、肠部不成熟: 如果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生长在肠部里的细菌会导致肠部破裂,然后细菌就会跑进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份,这可能会造成宝宝离开人世。
3、肺部: 容易感染与肺部有关的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一生都摆脱不了。另外,他的呼吸也会出现问题,如在婴儿期会突然停止呼吸。
4、眼睛: 眼膜出现问题,形成白内障。
5、皮肤: 红肿、溃疡,问题比较少。
二、早产儿日常护理方案
1、保温。
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另外,早产儿的体位取平卧位,不用枕头。
2、各种维生素的补充。
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有母乳,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3、预防感染。
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三、早产儿的日常喂养准则
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非常不完善,奶中的脂肪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除了母乳和专用配方奶粉,大众化的脱脂奶粉成了宝宝必要的营养来源。
早产的宝宝肾脏没有发育完善,如果奶的浓度过高,对宝宝的体重增长会带来影响。因为早产儿的体内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儿的含水量占人体的70%,而早产儿达到了80%-85%,体内含水量高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脱水。如果奶水浓度太高,从小便中带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也会从小便中溜走,体重增长也会非常缓慢。所以早产儿的奶水浓度应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较而言,新生儿的奶水浓度是3:1的比例。早产宝宝的早期阶段就是按照2:1的比例吃,一直吃到满月(假如提早出生一个月,宝宝虽然已经2个月了,但真正月龄应以满月宝宝计算),然后再逐渐按照3:1的浓度给宝宝喂奶,逐渐过渡到吃全奶。
除了市面上卖的脱脂奶粉外,家庭也可以自制脱脂奶--将普通牛奶煮沸,去掉最上面一层奶油,用同样方法连煮三遍即可。
喂养提醒: 半卧位慢喂
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不完善,有时会发生吐奶及呼吸运动不协调现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进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立即窒息致死。所以喂养时,最好使宝宝处于半卧位,奶嘴最好质地软,吸入孔大小适宜。如果发现溢奶,立即将宝宝俯卧或侧卧,让口中奶流出。对吸吮力很差的宝宝,可用小匙喂养,但需注意保持奶的温度,不可太凉。
按需给宝宝喂奶。宝宝吃得慢是早产儿的进食特点,妈妈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时要给宝宝一个休息时间:吃一分钟后,让宝宝停下来休息一下,等十秒钟后再继续喂食,这样可减少吐奶的发生。
早产儿护理问题
早产儿护理问题,女性在怀孕的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状况,其中早产对女性和孩子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早产儿的身体会因此而变得比较虚弱,非常依赖较高的医疗水平,下面具体看看早产儿护理问题。
早产儿护理问题11、预防感染
由于出生较早,早产儿的各个方面发育都不完善,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病菌感染。所以预防感染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比如早产儿要少与外界接触,最好有单独的房间,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清新。早产儿的贴身衣物、尿布都要定期更换消毒。护理者与早产儿接触时要穿消过毒的隔离衣,接触前后都要洗手。
2、保暖
大部分早产儿的体温都比较低,自我调节能力差,所以这时候要注意保暖,最好能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4度到28度之间。而且千万不要把早产儿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很紧,因为早产儿汗腺功能不完善,出汗能力较差,这样得不偿失。只要体温正常就行。必要时可将早产儿放入暖箱。
3、喂养
早产儿的胃肠道发育还不健全,但是在这段时期生长发育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营养一定要及时供应。而母乳中含有比较多的营养成分和早产儿需要的物质,且易于消化。因此,应该要坚持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保证营养。
4、安静
因为早产儿的安全感比较差,一点声响都会刺激他们,所以早产儿的居住环境要保持安静。在进行操作时要轻,操作过程中也不要发出刺耳的声音。以免惊吓到他们。
对于正常的新生儿来说,早产儿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出生较早,各个方面发育还不完善,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都很差,很容易造成夭折。所以新手爸爸妈妈一定要根据以上几点做好护理工作,牢记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早产儿护理问题2低危早产儿
1)首选纯母乳喂养。
2)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母乳加普通婴儿配方奶粉。
3)在无母乳的情况下,低危宝宝可以选择普通婴儿配方奶粉。
4)如果发现宝宝体重增长过慢甚至无反应,则应该直接喂养早产儿过渡配方奶粉。
中危/高危早产儿宝宝
1)喂养时,应在纯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配合母乳强化剂。
2)母乳不足时,应在纯母乳基础上配合早产儿配方奶粉。
3)如果宝宝的体重追赶过慢,则可以把早产儿普通配方奶粉替换为早产儿过渡配方奶粉;如果宝宝的体重追赶过快,则可以把早产儿配方奶粉替换为普通婴儿配方奶粉。
4)如果没有母乳,宝宝应食用早产儿配方奶粉直到胎龄校正为38-40周,体重追赶过慢的话,应食用早产儿过渡配方奶粉;体重追赶过快时,食用普通婴儿配方奶粉。
早产儿吃奶很慢,每吸吮一次需要多次换气。母婴护理人员或负责照顾的家长一定要非常耐心地喂养,随着生长发育,情况会越来越好。
家庭护理要注意哪些问题?
(1)早产的孩子从概率上来讲更容易发生各类疾病。比如说肺部疾病,因此,预防疾病的首要措施就是勤洗手,百分之八九十的疾病都是通过手的接触来传播的,所有接触早产宝宝的护理人员都必须先洗手,以防病菌传播。
(2)早产儿和出生体重过低的足月宝宝一样需要额外保暖和喂养支持。推荐使用袋鼠妈妈护理方法。
(3)早产宝宝在住院期间,可以在监护状态下侧睡或者趴着睡;但在家中如果想要采用侧睡或趴睡的姿势,必须有大人在身旁看护。禁止让宝宝独自侧睡和趴睡,临床上发现侧睡和趴睡会增加婴儿猝死发生率
特别是对于早产儿相当常见,因为早产儿的心肺功能各个方面都还没有那么成熟。建议睡觉尽量要仰卧,床垫不能太柔软,特别是孩子会翻身了以后更要注意,所以这个阶段,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要更加精细一点。
(4)早产宝宝洗澡频率根据早产儿状况和皮肤情况决定。沐浴后使用适量的润肤霜进行皮肤保湿。
(5)除了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之外,母婴护理师在家护理宝宝时,还需要记录宝宝的日常活动,从而发现孩子的一些规律,将这些记录尽可能地保存下来,对宝宝后续的健康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6)疫苗接种:只要早产儿稳定,体重>2公斤即可开始接种疫苗。第一次接种疫苗仍然是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以后,根据第一次接种疫苗的时间和预防接种程序连续正规地接种其它疫苗。对于早产儿,疫苗接种程序无需考虑校正月龄,这与早产儿生长发育有所不同。
通过喝配方奶来追赶生长是正确做法吗?
从家长的角度来讲,当然希望孩子长得越快越好,很多人会选择吃配方奶来追赶生长,但是儿科医生的建议是:喝母乳。
早产儿护理问题3早产儿特点
外表特点
1、头部:头大,头长为身高的1/3,囟门宽大,颅缝可分开,头发呈短绒样,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
2、皮肤:呈鲜红薄嫩,水肿发亮,胎毛多(胎龄愈小愈多),胎脂丰富,皮下脂肪少,趾( 指)甲软,不超过趾(指)端。
3、乳腺结节:不能触到,36周后触到直径小于3mm的乳腺结节。
4、胸腹部:胸廓呈圆筒形,肋骨软,肋间肌无力,吸气时胸壁易凹陷,腹壁薄弱,易有脐疝。
5、跖纹:仅在足前部见1-2条足纹,足跟光滑。
6、生殖系统:男性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性大阴不能盖住小阴。
体温:
①、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稳定性不好。
②、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多。
③、皮下脂肪少,贮热能力低,供应热能的棕色脂肪组织发育未成熟。
④、过冷时肌肉颤动的反应少,控制血液流至皮肤微血管的血管扩张能力差。
⑤、胃肠发育不全,无法摄取足够热量来维持体温。
⑥、汗腺功能不足,妊娠32周以下出生的婴儿不会出汗。
⑦、活动力差。
呼吸系统:
①、呼吸中枢、呕吐反射、咳嗽反射均比较微弱,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②、肺泡发育不全,缺乏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透明膜病。
③、容易发生呼 吸困难、不规则的呼吸暂停及发绀。
④、胸廓及呼吸肌无力,需较强的刺激才能起反应。
循环系统:
①、由于肺部小动脉的肌肉层发育未完全,使左至右的分流增加,易有开放性动脉导管,愈早产的婴儿,其开放性动脉导管发生的比例愈高。
②、缺氧、酸中毒易引起持续性肺动脉高血压,因由右至左的分流而引起发绀。
③、凝血酶原不足、维生素C不足,使血管脆弱易致出血,如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④、白蛋白不足及血管渗透性较大易致水肿。
血液系统:
早产儿体重越小,出生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的降低开始越早,6周后血红蛋白可跌至70-100g/L(足月儿于8-12周后低至110g/L),有核红细胞持续出现在周围血象中的时间也越长。
排泄系统:
①、愈不成熟的早产儿,其肾小球滤过率愈低。早产儿若有严重窒息合并低血压的发生,因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更降低,早产儿会出现无尿或少尿。
②、浓缩尿液或排除过多液体方面的能力有限,易有水中毒或脱水的危险。
中枢神经系统:
①、脑室周围的微血管比较不成熟而易破裂,故在妊娠32周以前易发生缺氧情形而导致血管壁破裂,造成脑室出血。
②、黄疸严重时,因易缺氧使脑血管屏障受损而造成核黄疸,导致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③、对刺激的反应较慢。
④、吸吮、吞咽及张力反射不好,易致喂食困难。
⑤、咳嗽反射微弱或无。
⑥、呼吸、体温中枢发育不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