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的黄疸是否需要停止母乳喂养,是要依据患儿黄疸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母乳性的黄疸一般情况下均可继续母乳喂养。如果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哺乳喂养,等黄疸好转后,逐步过度到母乳喂养。如果患儿的黄疸加重一般情况差,就考虑需要暂停母乳喂养,等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母乳所导致的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的情况,很多新生妈妈对此都很担心,那么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一起来看下吧。
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1母乳性黄疸以后是可以继续喂母乳的,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以后,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延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若停母乳喂养,黄疸在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时明显的消退,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并可以排除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
当血中胆红素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时,不需要停母乳,血中胆红素超过十五毫克每分升,可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黄疸基本上可以下降一半以上。
新生儿黄疸减轻以后,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当血中胆红素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的时候,则加用光疗,一般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宝宝一般情况都是良好的,没有其他的病理因素存在,黄疸他的程度如果是很重,停母乳以后是可以明显减轻的,所以母乳性黄疸,家长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
想要缓解母乳性黄疸可以吃以下几种食物:
1、益生菌。这时候妈妈们可以适当服用益生菌,因为通过奶水可以调节宝宝肠胃功能,从而改善黄疸的症状。
2、新鲜果蔬。想让黄疸退得较快,更应该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的食物摄入。这样才更有利于宝宝的成长,并且缓解黄疸症状。
母乳性黄疸退了再吃母乳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需要黄疸值至少降低50%才可以重新喂母乳。 一般母乳性黄疸是不需要停喂母乳的,只有当血液清胆红素>15mg/dl(256.5μ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黄疸消退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便是出现也不会达原有程度。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孩子的大便颜色,如果大便颜色是金黄色、黄绿色或者棕色,说明孩子没有胆管梗阻的情况。因为胆道梗阻的孩子因为胆汁排不通畅,他们的大便颜色多很浅,早期淡绿色,后期呈现灰白色的陶土样。胆道梗阻时间长会损伤肝脏,尤其是胆道闭锁手术的时间窗比较短,一旦错过,预后会很差,所以黄疸的孩子观察大便的颜色非常重要。
对于一个看似健康而黄疸持续不退的'孩子,就医还是有必要,至少可以让医生初步排查一下溶血、感染、代谢等其他少见疾病。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生长曲线来监测孩子的体重增长,如果体重增幅良好,我们就不必过于担心。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
患有母乳性黄疸是否要停止母乳喂养,这个其实还姚看新生儿学长胆红素的含量,如果检测出来含量比较高,医生一般会建议停止母乳喂养,如果含量较低,还是可以继续吃母乳的。
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2母乳性黄疸的危害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母乳性黄疸的孩子一般状况都很好,不存在感染、缺氧、酸中毒的情况,使间接胆红素与白蛋白分子结合的牢固,因此更难以透过已趋于成熟的血脑屏障而损伤脑细胞。再者,母乳性黄疸的子血中胆红素浓度都不会太高,经停喂母乳后血中胆红素会迅速下降。一般情况下停母乳1~3天血中胆红素可下降原来水平的50%。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数能自行恢复。所以母乳性黄疸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新爸爸新妈妈也不用太担心。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1、母乳所导致的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无其他异常,黄疸逐渐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513μmol/l(10-30mg/dl)。如果继续哺乳,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下降,3-12周恢复正常水平,黄疸完全消退。如果停止哺乳,在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
2、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
3、如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4、在肝功能正常条件下需要与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相鉴别。
目前尚缺乏特殊实验室检测手段来确诊母乳性黄疸,只能先将各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如母婴ABO血型不合、败血症、窒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症及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等少见病进行逐一排除后,才能作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
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
经了解,并不是所有的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都会出现母乳性黄疸情况,大约有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如果准妈们想要减少黄疸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有关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的内容或许会对你有用。
1、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
2、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鼓励增加新生儿早期乳汁摄入量,能让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3、坚持多次少量喂奶原则,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4、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5、宝宝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母乳的喂养的好处多多,但是如果被怀疑为母乳性黄疸,这对于宝妈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很多宝妈们都会陷入担忧苦闷之中,同时也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程度和时间决定
母乳性黄疸要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取决于黄疸的程度和时间。如果宝宝的黄疸不严重且时间不长,并不一定要求停止母乳喂养,母乳和奶粉可以混合喂养。
?医生建议
如果宝宝的黄疸很严重,诊断也不清楚,医生建议停止母乳大约一周,观察宝宝的胆红素,并帮助迅速减少黄疸。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的黄疸,大多在宝宝出生后的2-3天发生,4-5天时黄疸会重一些,7-9天开始消退,足月宝宝在3周后都会消退,早产儿最迟也会不超过4周。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的黄疸,这种情况一般会宝宝刚出生后的48小时到24小时内发生。一旦宝宝的黄疸值很高,在场的医生会告知,是否是病理性黄疸,也会有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如果在宝宝出生2周以后发现黄疸,而且黄疸一直都还没有彻底消退,要注意不能慌,因为生理性黄疸有可能在宝宝出生后3周才能消退;对于早产儿来说有可能要等到4周。家长要注意,虽然有的宝宝持续时间长,但是消退期间黄疸的情况没有加重,就不用过于担心。
母乳大家都知道,是宝宝营养最主要的来源,虽然有很多的配方奶粉,但还是提倡母乳喂养,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还是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母乳性黄疸,那么母乳性黄疸是不是就不能喂母乳了?
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后,不需要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应该继续喂奶,可以采取少量多次,增加宝宝排便次数,帮助胆红素尽快排出体外。喂奶最好在每天10次以上,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黄疸及一般状况、吃奶及体重增长。
母乳喂养引起的黄疸叫母乳性黄疸,如果不进行母乳喂养,黄疸可能会在两三天内减轻一些,十天后会就不会有了。如果在开始母乳进行喂养,黄疸还会犯,但不会像以前一样严重,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
另外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做一些特殊处理,当黄疸特别明显的时候,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几天,改用其他乳制品,必要时可以与光疗配合。停止喂养期间,产妇可以用吸奶器将奶吸出来,要时刻保持乳汁正常的分泌,等黄疸减轻一点后,再用母乳继续喂养。这样的话即使以后还会有黄疸,也不需要立马停止喂养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