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发烧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时间: 阅读:2803
小儿发烧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8-20 17:02:39

小儿发烧时,如果体温超过38度5,应在医生建议下服用布洛芬等药物及时进行退烧处理,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惊厥、抽搐等。如果发烧不超过38度5,可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来缓解症状,如用温水擦拭大腿、胳肢窝、手心等部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3-21 05:05:28

     6岁小孩发烧39度已经是高烧了,应及时就医,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则需要观察小孩发烧的状况如有没有反应迟钝、痉挛以及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等。家长要可服用退烧药物,并在家里先做一些物理降温。具体的我们马上就来看一下。

      一、6岁孩子发烧39度的治疗方法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1、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2、服用退烧药

     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3、通风散热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保证水分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5、脱掉过多的衣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6、保证睡眠

     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样要慎重哦。不过,很多家长认为,发烧时就应该尽快帮宝宝退烧才安全。事实上,若是轻微疾病,发烧会出现2-3天左右,而且面对发烧的正常态度是找出发烧背后的病因,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不要一味要求医生把烧逼退,因为有时发烧是因身体出了什么特殊状况而导致的!

      二、小孩发烧39度是否很严重

     小儿发烧是很常见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在38.5℃以下可不上医院,只需家庭护理即可。当小孩发烧体温并在39度以上时,此时属于高烧,家长应立刻带孩子去看医生,并须及时进行退烧处理。

     发烧39度时属于高烧,一般来说,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能盲目退烧,应到医院查明发烧的原因,根据结果做出相应治疗。因为发烧是一种身体的正常防御反应,感冒、白血病、乃至其他疾病都会表现出发烧的症。

     39度高烧的确严重,而一般人都会误以为高烧不退会烧坏头脑。其实高温烧坏头脑是和温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的关。只有在体温超过42度,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人体的蛋白质才会开始变性,对脑部才会造成直接的伤害!

     大多数会影响智力和脑部发育的是脑膜炎,或是抽痉不停引起的缺氧性脑病变。这都是疾病本身病程,而不是温度所造成;而这些疾病大都会有高烧不退的症状(即使温度低于42度)。这就形成了一般人见到的高烧会烧坏头脑的错误推断。

     两者的基本鉴别方式是看小孩的食欲和活力。脑膜炎,或败血症等严重的感染,小孩的食欲活动力会很差,一直昏睡,脑压升高的话也会有呕吐的症状。因此在孩子发烧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察言观色”,一经发现以上症状,立刻送医。

     三、小孩发烧39度的物理降温法

     有时候在半夜发现小孩发烧39度,如果不能及时就医,则可以采取温水浴、酒精擦浴、冰敷等物理方法来降温。家长在护理时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温开水,补充体液,并适当减少孩子的衣服,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散热。

     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给宝宝喝温水。

     2、温水擦浴,即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32—34度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温水浴: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3—4℃,每次5—10分钟。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4、低温室法: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5、退热贴: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其实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在宝宝额头贴上一贴,宝宝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应该是有益无害吧。

     6、冰敷:这种方法的利弊目前还有很多争议。我认为冰敷弊大于利,因为冰敷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浴: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了。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宝宝的体温还是超过38.5℃,此时就要选用药物退烧。

     四、小孩发烧39度吃什么药好呢

     小孩发烧体温发烧38.5度以下时建议家长选择物理降温的方法为孩子退热药,大于38.5度时,家长才可以给宝宝吃退热药,同时为孩子做物理降温退热。每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但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适当积极退热。常见的退烧药物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

     水剂退烧药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3个月内婴儿宜用物理方法,3-23个月的宝宝可服用幼儿对乙酰氨基酚滴剂,2-3岁的宝宝可服用儿童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或咀嚼片,间隔4-6小时服1次。剂量可以根据说明书上的方法按年龄或体重来计算。

     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年龄比较小的宝宝一般会拒绝吃退热药药,这时选择退热栓是一个非常方便的选择,但用量宁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门,造成腹泻。退热栓间隔4-6小时给药1次。

      一般儿童退烧药物使用原则:

     1、发烧时,耳温若超过38.5℃,则使用肛门栓剂退烧。如果小朋友已经在拉肚子,则尽量避免使用栓剂以免刺激肠道。

     2、若耳温未超过38.5℃,可先考虑服用退烧药水;服用后,应先观察40分钟,若烧未退且体温仍高,才考虑使用肛门栓剂退烧。

     3、若有以下症状时,请立即送医:①小儿抽搐。②持续性呕吐。③小孩原本的的活动力仍是正常,但突然活动力变得极差。④四小时内即烧到39℃以上或是3天以上持续高烧不退。

     4、阿斯匹林等水杨酸类退烧药不建议用于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之退烧,因可能引起雷氏症候群(ReyeSyndrome)的不良反应,对大脑及肝脏造成伤害。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家长,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21 05:05:28

      婴幼儿成长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宝宝的抵抗力不够强壮,面对外界四季变化,稍稍不注意都会引起感冒发烧。下面我带你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1、小孩发烧可以采取冷敷法退烧

      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使用冷水枕,体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区域性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区域性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2、低温室法可以使小孩退烧

      低温室法,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摄氏度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面板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3、小孩发烧应该多喝白开水

      多喝白开水,发高烧时,身体会流汗散热,也会引起体内水分流失,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既能提高免疫力,也能补充水分。起到缓解发烧的作用
     小孩发烧的注意事项
      疾病因素——谨慎用药,因感染引起的发烧属另一种情况。若新生宝宝发热时伴随有反应转差,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这就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发热,此时应迅速带宝宝去医院,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降温。间隔用药退烧药一般都在宝宝中心温度***肛温或腋温***超过38.5度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

      少量使用——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水剂较温和。栓剂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宝宝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须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

      药物禁忌:小儿退烧片、阿斯匹林、APC等这些人们熟悉的退烧药,对新生儿来说是绝对不可以使用的。否则容易出现体温突然下降甚至不升、面板青紧、贫血及便血、吐血、肚脐出血甚至脑内出血的现象。阿斯匹林类的药物,会在血中与胆红素争夺白蛋白,增加了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可能性。APc中含有咖啡因,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小孩发烧的饮食如何安排
      半岁以内的婴儿,如果原来采用母乳喂养,应该继续。母乳易于消化,能保证营养需求,而且其中含水量达87%,可以补充水分。若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喂稀释的脱脂奶,即2份或3份奶加1份水***2:1或3:1***,摄入量可与平时相等。

      稍大孩子发烧时的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常用的流质有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及各种鲜果汁等。夏季喝些绿豆汤***加少量糖***,既清凉解暑又有利于补充水分。发烧伴有腹泻、呕吐,但症状较轻的,可以让其少量多次服用自制口服糖盐水。配制比例为500毫升水或米汤中加一平匙糖和半啤酒瓶盖食盐。1岁左右小儿,4小时内可服500毫升。同时还可适当进食一些补充电解质的食物。

      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改半流质饮食,如藕粉、代乳粉、粥、鸡蛋羹、面片汤等。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不必盲目忌口,以防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1 05:05:28

      4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宝宝发烧,妈妈们千万不要手忙脚乱,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先帮孩子降温退烧。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4个月宝宝发烧

     家长应对4个月宝宝的发热进行初步评估,即区别发热是环境因素所致还是疾病因素所致。其次,选用好而安全退热的方法。

     实际生活中由于环境因素引起4个月宝宝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保温过度:如衣着过多、捂被过多。尤其是当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若母亲乳汁分泌不足,新生儿乳汁摄入减少就可引起新生儿脱水而致宝宝出现发热。此种因素引起的发热,宝宝表现为烦躁、哭闹、周身皮肤潮红、手足发烫和尿少。遇到此种情况所致的发热,家长不必惊慌。

     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新生儿居住室温以22—25℃时为宜),松开被包或多补充水分后,宝宝体温便可降至正常。

     若4个月宝宝发热时伴随有反应转差,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这就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发热,家长应理性处理,最好是及时送医院查看。转送途中,宝宝须少包裹,头部可枕冷水袋。当体温超过39℃时可先在家中给予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为33℃—35℃,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下。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甚至低于35℃,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宝宝发烧在38度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给患儿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4、用冰袋敷额头。

     5、高烧你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这种物理降温法效果很好。

      小儿发烧:该看西医还是中医

     春天万物复苏,病毒和细菌也悄然滋长。家有宝贝的父母在这个季节严阵以待,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婴儿。一有个头疼脑热,家长便草木皆兵,不敢有半点疏忽。小儿发烧后,应该看中医还是西医?本期健报邀请中、西医专家各出奇招,让您的宝宝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春天。

      一线病例

     张先生8个月大的宝宝感冒了,发烧到39℃。3天以来,孩子的体温起起伏伏,白天低烧晚上高烧。第三天晚上量出39.5℃时,孩子的妈妈黄女士慌了。孩子的每一声哭闹,都让她恨不得立刻带宝宝到医院去输液退烧。但张先生却反对妻子这样盲目地退烧,他认为孩子神志清醒,活动也正常,无需过于担心,盲目退烧只能为自己求个心安理得。可黄女士坚持要带孩子到医院输液退烧,于是两人开始了争吵。黄女士的理由是:感冒高烧会烧坏脑子,甚至引起脑膜炎或败血症,而张先生近来看了不少中医书籍,认为感冒高烧不但不会烧坏脑子,还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张先生和黄女士谁说得对?中医西医各有说法。

      西医篇

      观点一:到38.5℃应服退烧药

     “孩子发烧了,可别急着喂退烧药。”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颜云盈说,“用退烧药只是缓解症状,治疗病原还要根据病因下药。”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了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人的身体对付致病原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也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颜云盈提醒家长,如果孩子不是高烧(高于38.5℃),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在整个婴儿期(1周岁以下),无论孩子患的是什么病,家长都要非常重视。”颜云盈说。因为发热本身虽然是一种保护的反应,但温度过高会伤害机体。因此3个月以上的孩子发烧至38.5℃时,就要服用退烧药,把温度降下来。而3个月以下的婴儿,是禁止使用任何退烧药的。

     服用哪些退烧药也有讲究。颜云盈提醒:一些副作用大的退烧药如尼美舒利颗粒,就不应当给2岁以下的孩子服用。而美林、布洛芬类的退烧药比较安全,可以作为家中常备药。

      观点二:可用冷敷等物理降温法

     对于不能使用退烧药的新生儿,可以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或者冷敷,颜云盈说。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的做法是:用温水或50%的酒精擦拭孩子的大血管处,如额头、腋窝、手肘等,其他部位如腹部则不要用酒精擦拭,因为腹部血管少,用酒精擦拭腹部并不能达到扩张血管、散热的目的,而且由于新生儿体积小,与酒精接触的相对面积大,耐受力也较差。

     颜云盈介绍说,冷敷是用冰袋枕在小儿头部,同时用冷水湿毛巾较大面积地敷在前额以降低头部的温度,保护大脑。

      观点三:发烧并非都要输液

     “是否输液,要经过相关完善的检查后,在医生查明病因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判断。”颜云盈说,孩子病了,做父母的都很着急,因此在门诊,很多家长一上来就要求输液。“滥用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也容易对药物产生过敏,甚至休克。”颜云盈说,输液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但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只能对症治疗。

     “疾病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上呼吸道感染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发展为气管炎,然后是支气管炎、肺炎,最后发展为败血症或脑膜炎、脑炎。”颜云盈说,脑膜炎和脑炎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烧坏脑”。因此孩子发烧后家长要充分的重视,及时就医,让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但有些家长怕孩子“烧坏脑”,动不动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也是不科学的,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颜云盈还一再强调,发热的温度高低与病情是否严重没有直接关系,温度低不代表病情轻,温度高不代表病情重。因此当小孩如果只是出现发热,温度没有达到38.5摄氏度之前,可在家观察,减少在医院交叉感染的机会。但如果孩子出现低热合并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或低烧2~3天不退,就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中医篇

      观点一:中医治疗根本

     西医见效快,中医能治根。这是很多人的认识。为什么中医能“治根”?南宁市青秀区东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师胡善乐解释说,中医所说的发烧,大多数是因为受风寒引起的。当寒气入侵人体时,“寒主收引”,毛孔紧闭,热量在体内积蓄无法发散,所以人体的温度会升高。当体内阳气的规模变大,可以压倒寒气时,毛孔就会张开,通过流汗把寒气排出去。“敌人”(寒气)被赶跑后,人体的温度就会降下来,病就好了。

     “西医的输液,我个人不赞成。”胡善乐说,输液是把凉的液体注入体内,以达到降温的作用。这是一种与身体对着干的行为,身体要发热,以阻止“敌人”(寒气)入侵,这时采用注入冰冷的液体来降温,反而大大加强了“敌人”的势力。

     “要让孩子好得彻底,扶阳才是关键,中医治疗的是根本。”胡善乐说。

      观点二:别冷敷,要热敷

     对于西医上说的冷敷即“物理降温法”,中医上并不赞同,反而推崇热敷、“捂汗”。

     胡善乐认为,冷敷和“打开门把坏人请进来”没什么分别。因为当人体张开毛孔要把寒气排出体外的时候,如果采用冷敷,反而会将寒气从张开的毛孔“请”进来,从而加大“寒气”的势力,这和中医治疗发烧时扶阳的原理是相悖的。

     与西医相反,热敷、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捂汗”却是中医治疗时的方法,名为“汗法”。这种方法在民间也被广为运用。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孩子感染了风寒、发烧,只要盖上厚被子捂出一身汗,就会慢慢退烧。“这是为了帮助人体的阳气战胜体内的寒气,就是中医所说的‘扶阳’。”胡善乐说。借用上面的比方,“捂汗”是帮助八路军打日本鬼子,虽然“小米加步枪”的作战方式过程比较缓慢,但不仅能平息战争,还能让战争更加彻底,发烧不容易反复。

  • 景天
    回复
    2024-03-21 04:04:18

    儿童退烧的方法有:少量多次饮温热水、多次的进行泡温水澡、额头贴敷退热贴、冰枕或者是冰敷、酒精擦浴。

    对于儿童发烧,我们在临床上可以采取要退烧或者是物理降温为主;简单的退烧方法,我们可以:

    第一个就是少量多次饮温热水;第二个可以反复多次的进行泡温水澡;第三,也可以进行额头贴退热贴;第四,可以采取冰枕或者是冰敷等等这些,以物理降温为主。

    在临床上也可以采取进行酒精擦浴,所以这些都是快速退烧的一些方法,而对于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以上的我们可以给予口服退烧药,比如美林、泰诺林、或者是布洛芬混悬液等等这些退烧药;我们同时配合临床症状方面的药,给予口服;比如小儿感冒药等等;饮食方面,我们主要是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如何预防小孩发烧

    小孩发烧提示有炎症,炎症主要是病毒、细菌、支原体或者是真菌感染所导致的,所以小孩如果想预防发烧,主要是预防感染。各种感染大部分都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者是接触传播,所以宝宝要注意防护,勤洗手、戴口罩,不到人多的地方去。

    另外,宝宝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多运动、多晒太阳,有利于增强抵抗力,能够减轻孩子的感染情况,预防发烧。

    有效的预防孩子感染,最主要的是接种疫苗,比较常见的病毒、细菌都可以通过接触疫苗来进行预防。如流感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或者是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都能预防常见的病毒和细菌,防止孩子受感染导致发烧。

小儿发烧但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小儿发烧肚子疼该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