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发烧该注意些什么

时间: 阅读:6631
小儿发烧该注意些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8-21 22:03:32

小儿发烧一定要注意监测好体温,如果体温过高的要及时喂退烧药物,以免温度过高引起高热惊厥。另外要注意增减衣物做好保暖,以免着凉导致发烧加重,多喂温开水。发烧期间尽量别给孩子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尽量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21 05:05:22

      4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宝宝发烧,妈妈们千万不要手忙脚乱,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先帮孩子降温退烧。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4个月宝宝发烧

     家长应对4个月宝宝的发热进行初步评估,即区别发热是环境因素所致还是疾病因素所致。其次,选用好而安全退热的方法。

     实际生活中由于环境因素引起4个月宝宝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保温过度:如衣着过多、捂被过多。尤其是当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若母亲乳汁分泌不足,新生儿乳汁摄入减少就可引起新生儿脱水而致宝宝出现发热。此种因素引起的发热,宝宝表现为烦躁、哭闹、周身皮肤潮红、手足发烫和尿少。遇到此种情况所致的发热,家长不必惊慌。

     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新生儿居住室温以22—25℃时为宜),松开被包或多补充水分后,宝宝体温便可降至正常。

     若4个月宝宝发热时伴随有反应转差,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这就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发热,家长应理性处理,最好是及时送医院查看。转送途中,宝宝须少包裹,头部可枕冷水袋。当体温超过39℃时可先在家中给予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为33℃—35℃,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下。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甚至低于35℃,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宝宝发烧在38度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给患儿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4、用冰袋敷额头。

     5、高烧你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这种物理降温法效果很好。

      小儿发烧:该看西医还是中医

     春天万物复苏,病毒和细菌也悄然滋长。家有宝贝的父母在这个季节严阵以待,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婴儿。一有个头疼脑热,家长便草木皆兵,不敢有半点疏忽。小儿发烧后,应该看中医还是西医?本期健报邀请中、西医专家各出奇招,让您的宝宝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春天。

      一线病例

     张先生8个月大的宝宝感冒了,发烧到39℃。3天以来,孩子的体温起起伏伏,白天低烧晚上高烧。第三天晚上量出39.5℃时,孩子的妈妈黄女士慌了。孩子的每一声哭闹,都让她恨不得立刻带宝宝到医院去输液退烧。但张先生却反对妻子这样盲目地退烧,他认为孩子神志清醒,活动也正常,无需过于担心,盲目退烧只能为自己求个心安理得。可黄女士坚持要带孩子到医院输液退烧,于是两人开始了争吵。黄女士的理由是:感冒高烧会烧坏脑子,甚至引起脑膜炎或败血症,而张先生近来看了不少中医书籍,认为感冒高烧不但不会烧坏脑子,还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张先生和黄女士谁说得对?中医西医各有说法。

      西医篇

      观点一:到38.5℃应服退烧药

     “孩子发烧了,可别急着喂退烧药。”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颜云盈说,“用退烧药只是缓解症状,治疗病原还要根据病因下药。”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了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人的身体对付致病原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也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颜云盈提醒家长,如果孩子不是高烧(高于38.5℃),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在整个婴儿期(1周岁以下),无论孩子患的是什么病,家长都要非常重视。”颜云盈说。因为发热本身虽然是一种保护的反应,但温度过高会伤害机体。因此3个月以上的孩子发烧至38.5℃时,就要服用退烧药,把温度降下来。而3个月以下的婴儿,是禁止使用任何退烧药的。

     服用哪些退烧药也有讲究。颜云盈提醒:一些副作用大的退烧药如尼美舒利颗粒,就不应当给2岁以下的孩子服用。而美林、布洛芬类的退烧药比较安全,可以作为家中常备药。

      观点二:可用冷敷等物理降温法

     对于不能使用退烧药的新生儿,可以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或者冷敷,颜云盈说。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的做法是:用温水或50%的酒精擦拭孩子的大血管处,如额头、腋窝、手肘等,其他部位如腹部则不要用酒精擦拭,因为腹部血管少,用酒精擦拭腹部并不能达到扩张血管、散热的目的,而且由于新生儿体积小,与酒精接触的相对面积大,耐受力也较差。

     颜云盈介绍说,冷敷是用冰袋枕在小儿头部,同时用冷水湿毛巾较大面积地敷在前额以降低头部的温度,保护大脑。

      观点三:发烧并非都要输液

     “是否输液,要经过相关完善的检查后,在医生查明病因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判断。”颜云盈说,孩子病了,做父母的都很着急,因此在门诊,很多家长一上来就要求输液。“滥用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也容易对药物产生过敏,甚至休克。”颜云盈说,输液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但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只能对症治疗。

     “疾病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上呼吸道感染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发展为气管炎,然后是支气管炎、肺炎,最后发展为败血症或脑膜炎、脑炎。”颜云盈说,脑膜炎和脑炎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烧坏脑”。因此孩子发烧后家长要充分的重视,及时就医,让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但有些家长怕孩子“烧坏脑”,动不动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也是不科学的,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颜云盈还一再强调,发热的温度高低与病情是否严重没有直接关系,温度低不代表病情轻,温度高不代表病情重。因此当小孩如果只是出现发热,温度没有达到38.5摄氏度之前,可在家观察,减少在医院交叉感染的机会。但如果孩子出现低热合并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或低烧2~3天不退,就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中医篇

      观点一:中医治疗根本

     西医见效快,中医能治根。这是很多人的认识。为什么中医能“治根”?南宁市青秀区东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师胡善乐解释说,中医所说的发烧,大多数是因为受风寒引起的。当寒气入侵人体时,“寒主收引”,毛孔紧闭,热量在体内积蓄无法发散,所以人体的温度会升高。当体内阳气的规模变大,可以压倒寒气时,毛孔就会张开,通过流汗把寒气排出去。“敌人”(寒气)被赶跑后,人体的温度就会降下来,病就好了。

     “西医的输液,我个人不赞成。”胡善乐说,输液是把凉的液体注入体内,以达到降温的作用。这是一种与身体对着干的行为,身体要发热,以阻止“敌人”(寒气)入侵,这时采用注入冰冷的液体来降温,反而大大加强了“敌人”的势力。

     “要让孩子好得彻底,扶阳才是关键,中医治疗的是根本。”胡善乐说。

      观点二:别冷敷,要热敷

     对于西医上说的冷敷即“物理降温法”,中医上并不赞同,反而推崇热敷、“捂汗”。

     胡善乐认为,冷敷和“打开门把坏人请进来”没什么分别。因为当人体张开毛孔要把寒气排出体外的时候,如果采用冷敷,反而会将寒气从张开的毛孔“请”进来,从而加大“寒气”的势力,这和中医治疗发烧时扶阳的原理是相悖的。

     与西医相反,热敷、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捂汗”却是中医治疗时的方法,名为“汗法”。这种方法在民间也被广为运用。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孩子感染了风寒、发烧,只要盖上厚被子捂出一身汗,就会慢慢退烧。“这是为了帮助人体的阳气战胜体内的寒气,就是中医所说的‘扶阳’。”胡善乐说。借用上面的比方,“捂汗”是帮助八路军打日本鬼子,虽然“小米加步枪”的作战方式过程比较缓慢,但不仅能平息战争,还能让战争更加彻底,发烧不容易反复。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21 05:05:22

    小儿发烧家庭护理小常识

     小儿发烧家庭护理小常识,宝宝的健康很重要,但是宝宝的抵抗力都比较低,一不小心就会生病,发烧是小孩子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所以家长们都要清楚发烧的护理流程,以下分享小儿发烧家庭护理小常识。

      小儿发烧家庭护理小常识1

      盘点小儿发烧家庭护理

     已经到冬天了,小儿由于免疫功能较弱,最容易发生感冒进而出现发烧症状。专家说,小儿感冒在冬天这个季节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有一个自限的过程,所以,父母在用药上不必过于着急。生病其实是自身免疫能力的过程,自身免疫系统防御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周期,一般感冒的病程都需要经过3-7天才可以。因此在感冒用药上,要以缓解症状为主,能口服尽量选择口服药。

      小儿发烧 避免盲目使用退烧药

     专家表示:“如果小儿发烧在38℃左右,可以选用一些退烧药,例如小儿热速清、羚羊角口服液等。相对西药的退烧药,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小。如果超过38.5℃,则可以选择西药退烧药,如泰诺林、百服宁等。”

     服用退烧药往往只能使孩子在短期内退烧,等到药效周期一过,又会出现病情的反复,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化学退烧药只是针对发烧症状起作用,并不能消除引起孩子发烧的感染因素。

     发烧是小儿感冒最常见的体表症状。如果只是一般的发热性发热,妈妈们无需要急着退烧,因为这种发热症状是一种正常的机体免疫反应。一般情况下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而过急用药退烧不仅无助于真正解决退烧,还不有损宝宝健康。不过需注意的是若孩子发烧超过38.5℃或者曾经有过高热惊厥、低热引发癫痫史的孩子,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退烧。

     一岁以下的孩子发烧,可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好,可用一些退热贴、凉水袋。但是,当高烧38℃以上时,就应该使用退烧药,一般三个月以上的小儿就可以用退烧药。出现发烧等症状,一般建议父母在家观察三天,如果三天还不退烧,最好上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

      退烧下一步:清热解毒

     如果病毒性感冒没有出现发烧的症状,则可以选择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如小儿咽扁颗粒、蒲地蓝等。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在药物的选择上应选择儿童专用的止咳、平喘药,这些药物以清热利咽、化痰止咳为主,只是侧重点不同,有的清热止咳,有的清热化痰。

     中药的口感比较差,好多孩子喝不进去,有一些小儿可以吃一些速效感冒药,里面有抗病毒、抗、缓解塞流鼻涕症状,还加了点人工牛黄,像感冒灵,这种药口感甜,孩子喝起来比较方便。

     发病后3天 合并细菌感染高峰期

     大部分的孩子发烧两三天就好,但发烧之后会出现咳嗽、咳痰、脓鼻涕的出现,这可能就合并有细菌感染了,一般在发病的3-5天是合并细菌感染的高发期。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感冒初期,不建议给小儿使用抗菌素,比如常见的头孢、阿奇霉素等。秋季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抗菌素对病毒无效,滥用抗菌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体内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器官黏膜受到损害等综合问题。

     “如果出现了细菌感染的症状,如浓痰、浓鼻涕,血象化验之后也发现了白细胞增高的趋势,则可少量使用抗生素,但能口服尽量不静脉注射。”

      小儿发烧家庭护理

     1、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温水擦身或泡澡。在注意保暖、不要受凉的情况下,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分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3、多喝水。给宝宝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配合服用维生素C,或者多吃富含维C的水果,能有效促进宝宝感冒痊愈。

     4、物理降温法。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妈妈也可以选择给宝宝使用小儿退热贴。

      小儿发烧家庭护理小常识2

     宝宝发烧怎么办?父母不能动不动就把孩子送到医院打针输液,这样孩子不仅容易对医院产生反感,一到医院就大哭大闹,而且也不利于孩子自身抵抗力的提高。那不去医院怎么给宝宝降温呢?这里给大家介绍小儿发烧家庭护理全攻略,主要是居家护理法,这样父母在家就可以照顾好发烧的宝宝。

      发烧的居家护理法

      1、设法让孩子多休息

     高热的孩子最好卧床休息,这样可减少能量消耗,减少肌肉活动和热量的产生。

     若孩子在生病时也不爱躺在床上,则说明孩子的精神状态良好,同时也可据此判断出孩子的病较轻,可不勉强他睡觉。若宝宝患病时哭闹不止,而一抱即安静入睡的话,父母就应辛苦一点,整夜抱着孩子,好让他乖乖地睡。

     刚开始发烧,宝宝往往全身发抖,手脚冰冷、脸色苍白,这时,可以用热水袋,电热褥等在床上加温后让孩子安睡。若孩子在炎热的夏天发烧时,则应该打开窗子,使空气流通。在孩子休息时,父母尽量不要去打扰他——频繁地试体温、喂水、喂药也会使孩子感到疲劳。

      2、多喝水

     发烧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发汗。也可选用盐开水。

      3、多通风

     居室空气要流通,在夏天最好使室温降低一些,这样有助于体热经传导辐射散热,有利于降温。

      4、物理降温

     可洗温水澡,洗澡的水温最好比体温低1℃~2℃。畏寒、寒颤时不宜采用这些物理降温方法。

      5、观察病情:

     如果孩子虽然高热,但面色红润精神好,家长就不用着急,也不必一天往医院跑几次,只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坚持服药就行。如果孩子变得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出现频繁呕吐、腹泻或头痛,则要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反复发烧是病毒感染的一种症状。宝宝经常会半夜发烧,清晨消退,只要病毒没有控制,体温就会有波动或反弹。孩子发烧还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小儿发烧家庭护理小常识3

      一、宝宝低烧护理

     当孩子存在低烧情况时,爸爸妈妈们要做好家里的'退烧护理工作。比如当孩子本身存在感冒咳嗽的情况,出现了低热情况,那么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在家里为孩子降温,不必带着宝宝到医院进行治疗,毕竟此时孩子的抵抗能力比较弱,不宜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了。

      护理方法

     孩子低烧家长们要记得为孩子多补水,还有就是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让宝宝多出汗,流汗之后,孩子们也会变得比较轻松一些。在饮食上,为孩子准备容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

     1、降温。在降温处理上,我们可以选择贴额头的退烧贴,宝宝们也要多喝水。

     3、食疗。宝宝夏季发烧多是由于感冒引起的身体温度升高,那么通过食疗的方法改善宝宝的发烧问题,也是很不错的。

      二、宝宝高烧护理

     有些孩子身体温度超过了39度,那么绝对不能忽视这一情况。孩子身体的炎症问题也可能导致发烧,此时要及时送孩子接受医生的治疗。发烧的问题还可能引起孩子的昏迷状况,因此要治疗及时很关键。

      护理方法

     1、温水擦拭。孩子夏季发烧,我们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的方法,帮助宝宝降温。多擦拭宝宝发热的身体,也是身体散热降温的方式。

     2、泡脚退烧。通过为宝宝泡脚,能够促进孩子身体的血液循环,有效的帮助宝宝降温。一般泡脚要注意水的温度,妈妈们也可以适当帮助宝宝做好脚部的按摩。

     3、冰敷。宝宝发烧,冰敷也是一种退烧的护理方法。不过冰敷要特别谨慎,温度低对于宝宝肌肤的刺激很大,我们要是想要将冰袋放在宝宝的额头,建议先放一块纱布,防止过于刺激。

     4、退烧贴。家里有小孩子的话,有经验的家长都会准备一些退烧贴,退烧贴能够更快帮助宝宝退烧。不过,我们在选择退烧贴的时候,要详细看退烧贴的外部说明,看看是否适合家里的宝宝使用。

     5、为宝宝喂水。宝宝多喝水,身体代谢多,也有利于孩子的退烧。宝宝发烧时,身体会觉得很疲惫,爸爸妈妈们还是要多陪陪宝宝,给予宝宝更多的安全感。

     孩子发烧,退烧很关键。不过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要先查明宝宝发烧的原因,才能够彻底治疗孩子的发烧问题。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够结合相关的建议,更科学的护理发烧的宝宝。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1 05:05:22

     宝宝的抵抗力都比较低,一不小心就会生病。那么大家知道宝宝发烧如何护理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1、物理降温

     根据宝宝的发烧程度不同,采用合理的方案。比如孩子发烧在38度以下,那么就可以采用温水擦拭帮助宝宝退烧。爸爸妈妈们需要准备一盆温水,一条毛巾,将毛巾沾湿,之后用毛巾擦拭敖包的腋窝以及大腿根部还有脖子位置。擦拭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利用擦拭宝宝身体,帮助宝宝散热。

      2、多休息

     小儿发热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应安静、温度适中(18℃~25℃)、衣被不可过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时为孩子更换干净衣服,并用温水擦洗。室内需要注意多通风,流通的空气才能够帮助宝宝更快恢复健康。

    3、药物降温

     药物治疗是爸爸妈妈们的无奈选择。药物终究可能对身体不利,但是宝宝的体温过高,物理退烧方式已经无济于事时,我们只能够采用药物退烧的方式了。

    4、注意饮食

     孩子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增加,体内水分的'消耗也明显增加。同时,在发热的时候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小儿发热的饮食应以供给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为原则。饮食应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

    5、穿衣要适当

     对于发烧的宝宝,穿衣选择要适当。宝宝在服用治疗发烧的药物之后,可能会一直流汗,这就是身体的散热过程。孩子发烧时,要注意少让宝宝穿比较厚的衣物。建议宝宝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即可。

    6、补充足够水分

     发烧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发汗。及时补水的方法很多,比如让宝宝多喝粥,也可以饮用白开水。

  • 景天
    回复
    2024-03-21 04:04:12

    1、多给宝宝喝水:宝宝发烧时,身体是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的,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助于调节体温,让宝宝出汗,起到退烧的作用,并防止宝宝因发烧而出现虚脱的现象,因此,宝宝发烧还应多喝开水。
    2、不要给宝宝捂汗:许多妈妈为了达到退烧的目的,会给宝宝捂汗。其实,捂汗不仅不利于退烧,对宝宝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发烧时,妈妈在保证宝宝不会着凉的前提下,要给宝宝少穿一些衣服,这样才可以帮助很好的散热,达到退烧的目的。
    3、把宝宝手脚搓热:宝宝在发烧时如果有手脚冰凉的表现,妈妈们一定要帮宝宝把手心和脚心搓热,防止宝宝的体温继续升高。
    4、用温水擦拭全身:如果宝宝发烧是手脚都很烫,除了让宝宝少穿一些衣物外,还可以用温水为宝宝擦拭全身,特别是腹股沟、脖子、腋下等部位,直到宝宝体温下降为止。
    5、冷敷额头:用毛巾冷敷额头也有退烧的作用。将在冷水中浸湿并拧干的毛巾放在宝宝的额头上,五分钟左右更换一次,帮助宝宝降低体温。
    1、补充水分多通风,合理增减衣物
    当体温超过38.5℃后体液异常损失非常大,对于氧气的需求也明显,每高于正常体温1℃,对氧气的需求就提高13%,这两点都与热性惊厥的发生密切相关。一定要多补充水分!这不是孩子愿不愿意,而是必须!穿衣的多少以孩子的感觉为依据。如果觉得冷甚至打寒战,积食发热也要多加衣物,把袜子、帽子和围巾都穿上;觉得热就脱,出汗则尽快擦干,不能吹风,衣物要吸汗透气。
    2、温水擦浴降温
    温水擦浴是发热时常用的一种物理降温方式,能够暂时降低体温缓解不适。但正确的擦浴方式,家长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准备:三块毛巾(一块敷额头,一块擦浴,一块擦干),热水袋或暖宝宝贴敷于孩子足底,面盆装水约七分满,水温在35℃左右,不能让皮肤有寒凉的感觉。
    环境:关好门窗,勿使风直接吹入。
    不能擦拭的部位:心前区与肚脐。
    擦浴方式:将浸湿的毛巾挤干至不滴水,擦拭孩子全身皮肤表面。过程中尽量少暴露身体,擦哪里则露出哪里,防止受寒。擦拭顺序由上至下(颈部上肢背部下肢),在颈部、腋下和手肘内侧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可以多停留片刻以增加热量散出。
    另外,网络还流传过一种据说源自德国妈妈的看似神奇的“湿毛巾绑腿退热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与温水擦浴类似,但小腿上没有大血管分布,用温毛巾绑小腿,退热效果有限。
    3、小儿推拿&无痕刮痧泻热
    疏通经络能够让外周血管扩张,让热量通过皮肤释放出来。5岁以下儿童,沿膀胱经捏脊;而5岁以上儿童适合用无痛刮痧,用无痛刮痧梳沿膀胱经疏通经络,由下而上轻轻敲打肺经。
    低热:用发汗解表的按摩法
    推三关,揉外劳宫,太阳穴,拿凤池,清肺经,掐揉二扇门,天河水。
    高热:用清热凉血的按摩法
    退六腑,打马过天河,蘸水捏脊,捣小天心。
    4、足浴发汗退热

小儿发烧该怎么办

小儿发烧感冒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