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发烧后的症状有哪些

时间: 阅读:10952
小儿发烧后的症状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08-24 20:54:29

小儿发烧后的症状有以下几点:1、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发烫的症状。2、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的症状。3、可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4、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5、可能会出现哭闹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3-21 06:06:28

    婴儿月子里发烧表现

    婴儿月子里发烧表现,发烧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发烧是指发烧持续超过两周以上,小孩一发烧,很多家长都很紧张,生怕烧坏了孩子,以下分享婴儿月子里发烧表现。

    婴儿月子里发烧表现1

    月子里宝宝如果发烧,可以出现面部潮红、烦躁哭闹,有时候吃奶不好。家长可以给宝宝量体温,体温如果在38℃以下,属于低热,可以把衣服减一下,被褥不要盖得太多,散散热。注意观察一下,再量量体温,如果体温正常就不要紧。

    如果体温在38.5℃以上,也要先把包被打开,首先要采取物理降温,还要注意室内环境是不是太热。月子里的新生儿,室内温度控制在25℃,相对的湿度保持在55%-60%。

    白天应该2-3个小时要通风一次,时间15-20分钟,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要通风半个小时,然后关窗。通风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宝宝在窗子下面,要注意观察。

    婴儿月子里发烧表现2

    婴儿发烧的原因:

    ★感染性疾病

    引起小儿发烧最常见的就是感染了,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均可引起感染性发热;累及的部位也是可以多个方面,如肺部感染、胆道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心内膜炎等。

    细菌感染时,患儿可出现长期发热伴畏寒及寒颤,还有一些患儿可出现出血点、斑疹、丘疹或荨麻疹等皮疹,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血、骨髓培养等病原学检查或聚合酶链反应(PCR)可帮助找出病原菌;再如,小儿病毒感染时以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为多见,EB病毒感染时,患儿可出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

    还有一些病例可出现肝脾大、多样性皮疹等表现。 另外,还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这也是引起小儿长时间发热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那些有家庭病史的患儿,如果长期低热、轻咳、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更是需警惕,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可帮助诊断。

    ★肿瘤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也是引起小儿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中以血液系统肿瘤为多数,淋巴瘤所占的比例最高,此外,也还有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一般来说,大部分实质性肿瘤可以在就诊后通过CT、MRI等影像技术检查出来,而血液淋巴系统的肿瘤则比较隐匿,但它进展快,甚至可威胁到患儿生命,所以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般来说,对于那些长期发热伴贫血、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患儿,应高度警惕,及时行骨穿,淋巴结活检及胸腹部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还需要多次重复检查,以尽早作出诊断。

    ★结缔组织疾病

    小儿结缔组织病中,最常见的是川崎病,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热是该病最常见、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孩子还可陆续出现有各种形态的皮疹,双眼结膜充血,唇及口腔黏膜充血、皲裂,手足红斑、手指足趾末端硬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和颈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依靠上述的临床表现,再结合血沉、血小板计数、心脏彩超及治疗反应可确诊。川崎病是一种自限性的血管炎,如果患儿能够在发病一周内就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话,大部分还是可以痊愈而不留有后遗症。

    但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则可使心血管病变的发率大大增加,再严重一点的甚至还可使冠状动脉瘤破裂而引起猝死,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患儿的发热时间及降低冠状动脉病变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

    还有一些孩子他们也可能会因治疗而使用某种药物而出现了持续发热的情况,也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因药物而导致的持续性发热,通常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体温。

    总之,引起小儿长期发热的病因繁多,对于小儿长期发热,不能大意,需要结合发热的热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积极寻找蛛丝马迹,以尽早揪出发热背后的“真凶”。

    婴儿发烧怎么办

    ★ 多休息。一发烧立马上医院,这是很多爸妈的做法。但是医生说,小孩发烧但是精神状态好是比较常见的,如果发烧时热度不高,没有明显症状,就多休息,不要来回奔波、折腾、去医院排队,这样大人和小孩都得不到休息。

    ★ 物理降温。宝宝发烧时,没有达到用药的情况下应该选择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才选用药物降温。首先要松解过多的包被、衣服,但并不能一丝不挂,单薄一点就可以。用跟孩子体温差不多的温水进行擦身。

    宝宝发烧应该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不要尝试冰敷、酒精敷、绑腿法这些偏方。

    ★ 多喝水。刚发烧,不明显咳嗽的宝宝刚开始要多喝水,甚至是一些稀释的果汁,比如榨的橙汁、苹果汁等都是可以吃的,粥水也可以吃。

    ★ 清淡饮食。孩子生病的时候,身体在打仗,与细菌做抵抗,这个时候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消化额外的营养,所以清淡饮食是对他最大的支持。饮食不用讲究,但是可以给宝宝吃淡粥,青菜,牛奶,少量多餐。

    ★ 通风透气。夏天宝宝发烧时,在空调房内的温度,应该以被捂有微汗为标准,不能将温度调至太低。并不是说宝宝发烧就不适合待在空调房内,一般是26度左右,睡觉的.时候可以调高一点,到28、29度,不能以大人的感受作为小朋友的感受。

    什么时候要用退烧药 ?

    ★ 体温低于38.5℃,宝宝精力旺盛、精神状态好,不需要使用退烧药。

    ★ 体温超过38.5℃,脸热、烦躁、精神状态不好,必须考虑使用退烧药。

    ★ 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热高引起的惊厥,这个时候应该马上用退烧药。另外,应及时就医。

    婴儿月子里发烧表现3

    新生儿发烧38度应对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压挤冰袋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洗浴时间10-15分钟,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这些部位对冷较为敏感,可引起不良反应。新生儿、小婴儿因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可经皮肤吸收而出现酒精中毒,不宜采用。

    5、其它:现在还有一种物理降温的药物贴剂,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发烧。

    预防新生儿发烧的方法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新生儿发高烧的治疗措施

    1、休息和睡眠:高热会增加小儿的能量消耗,此时增加小儿的睡眠时间,减少能量的消耗,将有利于机体与疾病的斗争。同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小儿的精神、体温、脉搏、面色等等。要为小儿安排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室内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过于吵闹;室温以20℃左右为宜,室内不要门窗紧闭,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要防止烟尘,切忌在室内抽烟。

    2、饮食:发热会导致小儿体内水分散失较多,而且容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孩子的食欲下降。因此此时不能强求孩子进食,而应减少食量,并增加饮水;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可口的、富有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帮助孩子开胃。

    每次吃的量可少些,而吃的次数可多些,并多给予一些水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在两次喂奶之间喂些水,也可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减少奶量,奶中多加些水,待病情好转后再恢复平时的饮食。

    3、降温:婴幼儿高热时易引起抽痉,因此当小儿体热太高时,父母应注意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一般可用冷毛巾、冰袋湿敷在额头或枕部,也可用35%-50%酒精擦头、上下肢、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帮助散热;或者遵照医生嘱咐用些退热药物,一般体温降到38℃以下时就可以停药。但注意降温需要有个舒缓的过程,下降太快会让孩子不适应而出现其他症状。

    4、保持清洁:发烧患儿出汗多,因此勤换内衣,预防受寒显得格外重要。

    5、淡盐水淑口:常常使用淡盐水淑口,可以保持病儿的口腔清洁。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1 06:06:28

    小孩反复发烧大部分是炎症造成的,一小部分可能是非感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疾病以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为多见,孩子反复发烧要注意伴随症状,具体如下
    ?呼吸道感染
    宝宝发烧的时候伴有咳嗽、鼻塞、流鼻涕、咽痛等,提示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为多见,可以先对症治疗2-3天,必要的时候就诊。
    ?急性胃肠炎
    宝宝如果有不洁饮食史或暴饮暴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提示有急性胃肠炎,必要的时候查大便明确诊断。
    ?泌尿道感染
    孩子可以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等,尤其是两岁以下的女宝宝,发烧的时候如果没有其他的症状,要注意可能是泌尿道的感染,必要的时候查尿常规。
    ??幼儿急疹
    两岁以下的宝宝首次发热,尤其是高热不退,没有其他的表现,要注意是幼儿急疹,可能伴有轻度的腹泻。
    ?其他疾病的早期表现
    如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阑尾炎,需要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做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所以宝宝发烧要观察症状,必要的时候就诊。

  • 南絮
    回复
    2024-03-21 06:06:28

    发烧的症状并不相同,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表现也不同,发烧是指腋下温度达到或超过37.2℃,发热症状通常与原发病有关,如呼吸道感染,伴有咽痛、咳嗽、咳痰、鼻塞、流鼻涕和全身无力。

    一、发烧是因为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增高称为发热,主要有细 菌病毒等感染、大出 血或创伤、内 分泌紊乱、鱼 鳞病等皮肤病引起。主要表现有体温升高,头痛,寒颤,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甚至脑细胞坏死,危及生命。

    二、原因如下:

    1、可能细软发质烫了大卷,自己头发支撑不了太大的卷度,第二天就容易变直。2、可能是烫发操作的缘故,比如软化不到位、软化过度都会造成卷度不持久甚至变直的现象。

    3、可能是自己打理的方法不正确,也是会出现不卷的现象。

    三、我觉得这个小女孩是因为发烧度数过高,然后她又出了很多汗水。再加上小孩子的头发比较柔软,所以直接就把自然卷发给发烧烫直了。我还见过一个阳了之后满脸蜕干皮的,还有一个是高烧过后满脸发黑的,可能他们都是遇到了毁容株了吧。大家玩笑归玩笑,在这里我还是希望阳了的大家都早日康复,康复以后一定做好个人防护。

    四、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本来就有基础病的这一类人群,感染新冠并不会让其他疾病消失,在关注新冠症状的同时,也应考虑基础病等问题。如果身体出现新冠常见症状之外的一些表现,且情况不断加重,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避免因个人误判等情况耽误治疗。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21 05:05:18

    小儿高热是让不少家长都担心的一种现象,因为高热时往往可导致小儿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症状,有时甚至可给小儿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如有不少小儿高热时就会出现惊厥的表现。因此小儿高热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治疗。下面来看看小儿高热易出现的四个症状。

    ?

    一、当小儿发热达到39度以上时,可导致出现惊厥症状,体温会突然升高,同时可出现全身性的抽搐现象。发热引起的抽搐现象,一般是一次发热仅抽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的,出现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但反复或持续的抽搐则会引起脑缺氧而损伤大脑,要及时处理。

    二、在小儿抽搐时,患儿的眼睛会有发直或是上翻现象,可导致出现短暂的失去意识。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可持续1-2分钟。也有少数患儿会出现嘴唇发紫和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三、小儿高热惊厥过后,意识即会恢复。正常情况下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不会因为惊厥而出现异常,在进行检查时,可发现患儿的脑电波在两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四、小儿高热出现惊厥的年龄多在半岁至四岁中,往往体温要超过39度时才会出现,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会出现烧坏脑,或是有脱水、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现象。因为高热会引起心跳加快,因此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可见如果小儿高热得得不到控制,是可导致出现严重症状而对小儿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的,尤其是发生惊厥时,更有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发生,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体温过超过39度以上的,一定要及时就诊检查,以便及时退热,避免高热引起各种并发症而危害到小儿健康。

小儿发烧后出疹子要不要紧

小儿发烧后腹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