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天宝宝黄疸指数,大多低于7以下,才属于正常的。正常宝宝的黄疸大多是一种生理性的黄疸,一般在出生以后的2~3天以后开始出现,大多5~7天以后开始慢慢的消退,半月左右应该可以消退干净,一般正常黄疸指数不超过12.9,因为现在宝宝已经55天,大多黄疸已经完全消退,因此黄疸指数大多低于7以下。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其实是和小宝宝的日龄有很大的关系的,一般来说,如果是足月儿的话,通常都不能超过125mgdl的,低于这个值的话一般就是会建议及时实施蓝光治疗了,那么婴儿黄疸指数多少算正常?
婴儿黄疸指数多少算正常准确的测量应该验血,在黄疸指数不是很高时(低于15),皮测胆红素仪也能给出较可靠的数值。通过目测可以有个大致的判断。在明亮的房间用手指挤压新生儿皮肤,看看表现出来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颜色是否泛黄。如果黄疸局限于脸部,黄疸指数大约是5;如果黄疸蔓延到胸部,黄疸指数大约是10;如果黄疸到了腹部,大约是12;如果手掌和脚底都出现黄疸,超过15。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测并不可靠,只能作为初步的判断。不过有一点是非常可靠的:如果黄疸只局限于乳头以上部位,就意味着黄疸指数不会超过12,祝宝宝身体健康。
如果新生儿是足月儿,黄疸指数正常不超过204μmol/L,如果新生儿是早产儿,黄疸指数正常不超过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如果黄疸指数超过正常指数则考虑有病理性黄疸的可能,需要进一步查明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茵栀黄颗粒,纯中药制剂,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出生之后,如果体内的黄疸值保持在12mg/dl以下,那么就属于正常的现象。如果超过12mg/dl。那么就可以多带孩子至室外晒晒太阳,促进黄疸情况的恢复。如果孩子患有病理性黄疸,则可以遵医嘱给孩子进行蓝光治疗。
新生儿的黄疸值标准应该是12。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的2~3天或者是4~7天的时候,出现了黄疸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要过于担心,慢慢的就会消退下去的,如果时间持续的比较长比较严重的话,及时的要到医院进行照光治疗。可以适当的多喝些糖水,保持屋内的空气清新。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肤变化,通常还又哭又闹又拒奶,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核黄疸。
宝宝出生之后不久,就会出现黄疸,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黄疸会逐渐消失的,不过黄疸数值也是有一个范围的,那么宝宝黄疸指数多少正常?不妨跟着我一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宝宝黄疸指数多少正常婴儿黄疸一般出生后2到3天开始出现,大约一周后到高峰,最高不超过12毫克每分升,足月儿一般两周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要长一些,一般需要3到4周,母乳性黄疸一般出生后三天才开始出现,持续时间大约1到2个月,所以可以好好的观察一下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判断孩子是否处于正常情况。
但是如果黄疸太重或持续的时间太长则要考虑到宝宝的身体有某些不正常的情形存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病理性黄疸,许多都是不可以忽视的问题,必需适当的面对及处理。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
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提高警惕以防止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如果自己实在不清楚,可以带宝宝到医院去检查后,听医生的解释。
如果黄疸出现早、程度重、进展快,建议到医院测一下黄疸值,根据不同的日龄及黄疸值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退母乳性黄疸的方法母乳性黄疸,临床上称生理性黄疸,主要患儿出生后,而出现的皮肤以及巩膜的黄染。建议患儿多饮水,多排尿,注意多休息,对于患者黄疸的降低有积极的作用。对于部分患儿黄疸较重,或持续时间稍长,要积极考虑在保温箱内进行蓝光照射治疗,通过蓝光照射4-6次左右,并且辅助服用茵栀黄等药,物进行积极的利胆及退黄治疗,患儿黄疸多会在一周左右褪去。
平常应注意,在母乳喂养时,在喂养之后,将患儿放在肩膀上拍背,防止患儿发生淤食,及处于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的可能性。患儿应适度的多饮水,并且多吃维生素含量较高的复合维生素,如善存片、维生素C等化入水中让患儿服用,对于患儿肝功能恢复,也具有积极的意。
如果患儿的黄疸过于严重,必要时还要配合支持疗法,注意加强患儿的保暖工作,还应当增加足够的热量或者是营养,积极的预防感染的出现,且要配合一些护理的工作。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你知道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吗?生活中,很多新生儿出生后都会有黄疸的症状,而如果黄疸指数没有超过正常的指数值,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1一、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很多胎儿在出生后都会有黄疸的症状,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了解新生儿黄疸,就必须清楚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另外,生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而且一般在一个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肤变化,通常还又哭又闹又拒奶,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核黄疸,后果非常严重。
黄疸过深表示宝宝体内的胆红素过高,如果胆红素的指数超过二十以上,婴儿脑内最重要的基底核,将会受损坏死,其结果可能在未来造成脑性麻痹,使宝宝的智力、听力、视力及活动能力终生受损,结果十分严重,不可不慎。
如果发生核黄疸时,小宝宝会出现胃口变差、昏睡、活动力降低等现象。最明显的特征是出现非常尖锐且刺耳的哭声、身体会向后弓弯、非常烦躁不安,甚至发烧抽筋。核黄疸较易发生在早产儿及各种原因引起败血症的宝宝,即使指数没有超过二十,很可能早期就可能出现核黄疸的问题, 需特别留意。
现代医学己经能够用照光、换血等方法早期降低太高的黄疸,也能早期诊断,所以现在发生核黄疸的机会已大为减少。
二、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新生儿从生后两三天开始,会经历一个皮肤肉眼可见的黄染过程,我们称之为黄疸。从专业医学角度理解,这个过程是血液中胆红素变化所致。那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呢?
1、蓝光治疗
新生儿黄疸高,目前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法为:蓝光治疗。
将新生儿置于有一定光强度的蓝光环境中,通过一连串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将胆红素排出体外、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记住双眼要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蓝光或双面蓝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等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
2、换血治疗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
3、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药物治疗也分为中药和西药。西药治疗方法是通过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中药治疗方法则主要以利湿退黄为主,采用祛湿剂,如茵栀黄一类。
4、勤喂水
宝宝如果属于生理性黄疸,多喂水有利于退黄,但每次水量不宜多,可分多次喂,建议2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20ml左右,以白开水最佳!多喝水可以加速小便频次,即可以加速黄疸的排出!
5、勤晒太阳
生理性黄疸,多晒太阳也属于光疗,有利于黄疸恢复。每天可以晒1-2次的,每次10-20分钟左右的,可以在早晨8-9点钟晒一次,下午4-5点晒一次,颜面部不要暴晒的,主要肢体和腹部,后背可以晒的。
6、加强喂养
通过加强喂养,勤喂奶,促进宝宝大便排出。通俗地说,让宝宝多吃多拉,可以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这个在新生儿黄疸早期特别有用。
7、时刻观察宝宝黄疸情况
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专家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温馨提示: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黄疸是不用担心的。但是,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太高(因为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控制黄疸,而且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极少数发生黄疸的新生宝宝发展成一种叫做核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的疾病,这种病会导致宝宝耳聋,发育迟缓或出现一种脑性瘫痪。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2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
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2周就要注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