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症状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局部用2%碘酒及75%的酒精清洗,每日2到3次。
脐炎严重的患儿脐部和脐周明显红肿发硬,分泌物呈脓性且量多,需要选用敏感的抗生素静脉输液治疗。
如果有脓肿形成,还需要切开引流。
新生儿脐炎是一种由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病症,宝宝肚脐眼发红周围疼痛,可能是新生儿脐炎的症状之一。本文将为妈妈们介绍新生儿脐炎的症状和护理方法,帮助妈妈们更好地照顾宝宝。
?脐炎症状
新生儿脐炎的症状包括:宝宝肚脐愈合时间过长,超过一个半月;脐部潮湿,周围皮肤红肿;脐部出血或流脓,分泌物伴有异味;脐孔深处出现浅红色小圆点,触碰后有血渗出。
?护理方法
护理新生儿脐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或5%聚维酮碘,每天2-3次在宝宝脐部周围擦拭;消毒时,左手食指和拇指轻轻张开宝宝脐孔,右手用蘸有药水的棉签自内向外螺旋形涂抹,范围约为直径3cm的圆圈;消毒后,用干净纱布覆盖宝宝脐部,防止感染。
?就医提醒
若数日消炎消毒后,宝宝脐部感染无好转,请立即带宝宝就医,并检查肚脐是否与膀胱或直肠相连。
?试管婴儿肚脐眼
试管婴儿只是在体外受精培育后植入子宫,同样在母亲子宫内孕育,通过脐带输入流体营养供给宝宝,所以也会有肚脐眼哦!
新生儿脐部流黄水和脓性分泌物,则这是脐炎,细菌侵入而引起的,如果脐部发红,局部有压痛,并伴有发烧,精神不好,说明病情比较严重,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注意断脐时要严格消毒
新生儿断脐留下的残端,是最容易感染的地方,所以要预防脐炎发生,首先要注意断脐时要严格消毒,同时还要注意新生儿脐部的清洁卫生,勤换尿布,以免细菌感染。
?细心观察脐部情况
特别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有的脐部表面看不到红肿,脐凹处是一层紫黑色的痂皮,可发现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说明与痂下面已有了炎症感染,所以家长要细心观察。
?轻度脐炎的治疗方法
发现脐炎要尽早治疗,一般轻度脐炎的治疗方法简单,用75%酒精彻底擦去脐凹里的脓性分泌物,再用酒精棉消毒两次,然后用干燥的消毒纱布包好。每天处理一次,直到痊愈。
????治疗无效要及时就医
若经上述治疗不见好时,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宝宝肚脐流脓,可能是新生儿脐炎。下面是一些处理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
1??清除脓液
用棉签蘸取双氧水,轻轻清除局部的脓液。动作要轻柔哦!
2??消毒肚脐
用碘肤(无刺激性)消毒宝宝的肚脐及周围皮肤,确保清洁。
3??保持干燥
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宝宝的肚脐,保持其干燥。每天换药1次,如果分泌物较多,可以适当增加换药次数。同时,观察炎症的改善情况。如有需要,也可考虑给宝宝加服再林等抗炎药。
?就医建议
如果家中没有条件换药,或者感染情况较重,建议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让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新生儿患脐炎后,应根据临牀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首先,所有的患儿都要对巳经发炎的脐部实施换药。包括:
需用仔细清理脐部
1、清洁脐部: 可以使用75%酒精、生理盐水、3%硼酸液、1∶1000新洁尔灭液、氯霉素眼药水等中的一种,以消毒棉棍或棉球蘸上述药液后,轻柔擦拭患处,祛除脓性分泌物。如果脐带残端尚未脱落,可一并清洁。每日1-2次。适用于单纯性脐炎或其它脐部感染
2、外用药物: 根椐医嘱在清洁脐部后,局部使用40%氧化锌油或氯霉素氧化锌油、脐带粉(含有依沙吖淀又名雷夫奴尔、氧化锌)、百多邦软膏、红霉素眼膏等中的一种。每曰1次。注意尽量不用紫药水、红药水,以免因染色影响病灶的观查。一般也不用碘酒,以免烧伤脐周围的皮肤。
3、外敷药物: 为减少患处红肿或促进化脓可分别使用喜疗妥、鱼石脂软膏、如意金黄散(中药)等外涂或外敷,适用于脐炎合并腹壁感染者。注意外敷药物时间勿过长,一般不超过6小时。
4、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 凡形成脓肿者应积极引流脓液,脓量多或者脓稠需要切开引流,并坚持换药(更换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促进脓腔愈合)。肝脓肿和镰状韧带处脓肿的引流手术需要住院后实施。
5、烧灼: 形成脐肉芽者可通过药物(10%硝酸银)或激光烧灼去除。
其次为抗生素,由于引起脐炎的化脓菌大多是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所以一般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效果不好,最好能在脓性分泌物培养基础上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此前,医生会根据经验选用适合于新生儿使用且药效好的药物。又由于新生儿对口服或者肌肉注射抗生素吸收差,所以一般选用静脉滴注给药。有些家长看着自已的宝宝头皮上扎点滴很心疼,总想改成口服用药,但当您知道上述的道理后,就会配合治疗了。如果诊断为败血症,可能需要静点抗生素数天。
其它,如支持治疗(包括静脉高营养、输血、输血浆)等,将视病儿情况加以使用。总的来讲,脐炎预后满意,少数形成门静脉血栓者,应随诊观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