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肺炎易引起哮喘吗

时间: 阅读:2402
小儿肺炎易引起哮喘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10-15 10:28:12

小儿肺炎一般不易引起哮喘。小儿肺炎通常是病毒或者是细菌感染导致,会出现咳嗽、咳痰或者是气喘的情况,但是随着病情的治愈气喘情况会消失,所以在出现肺炎时一般不易引起哮喘。

小孩出现肺炎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炎类的药物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3-21 12:12:41

    小孩子比较容易发生感冒,感冒发生之后就比较容易导致致支气管肺炎的出现。其实支气管肺炎是一种症状明显,如果不治疗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的疾病。那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一、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在婴幼儿时期,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称喘息型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下虚胖小儿,往往有溼疹及过敏病史。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牀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

    支气管炎在小儿时期很常见,大都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在发病开始时,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以后逐渐出现断续的干咳。病初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有痰,初为粘痰,很快变成脓痰,经过5—10天后,痰液变稀,咳嗽逐渐消失。发病时可无热或发热38。5℃左右,热度经2—4天退去。

    在婴幼儿时期,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称喘息型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下虚胖小儿,往往有溼疹及过敏病史。起病不久就出现哮喘症状,可反复发作,一般到入学年龄时症状消失,仅有少数至年长后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其发病原因可能为患儿对感染过敏而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引起喘息。

    二、小儿支气管肺炎如何治疗

    1、室内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如果气候比较干燥,要多放几盆水,增加溼度。

    2、孩子的饮食要注意营养的丰富和多元化,多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3、患儿的鼻、咽部都有分泌物,采集后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根据结果选择抗菌素。如果结果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出来,应当根据临牀经验进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4、要及时把宝宝鼻腔的分泌物清除干净,帮助宝宝咳痰,这些分泌物中都含有病原体,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就容易造成反复感染,不利于疾病的治愈。

    5、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除了细菌之外,往往还合并有病毒感染。可用相应药物的雾化吸入、静脉滴注或是肌肉注射等方式给药。

    6、假如宝宝有发烧的症状,应当以物理降温为主,用酒精棉球擦拭宝宝的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是放置冰袋。物理降温无效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退烧药。

    7、一旦出现嘴唇发紫、烦躁不安,应当考虑是缺氧,要给予导管吸氧,新生儿可用面罩吸氧。

    小儿支气管肺炎往往发生在感冒之后,所以小儿感冒一定不可以小视,不然可能就会导致支气管肺炎的出现。其实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你发现孩子出现了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就一定要积极治疗才行哦,不然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哦。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21 12:12:41

    1、毛细支气管炎 宝宝首次发作的咳嗽伴有喘息,最为常见就是这种疾病,大多数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关,但是也有一部分为鼻病毒等等,往往开始出现感冒样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咳嗽伴有喘息,甚至呼吸困难表现,甚至面色发绀,一般病程10天左右。

    2、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大多数为学龄儿童,因为肺炎支原体也成为不典型肺炎,所以有时经常反复咳嗽,甚至出现喘息症状,需要排除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肺炎支原体除了感染本身,可能会导致呼吸道超敏变态反应,所以可能出现喘息症状。

    3、闭塞性支气管炎 与儿童有关的闭塞性支气管炎,大多数与病毒感染有关,常见有腺病毒肺炎,或者流感病毒肺炎感染后出现支气管闭塞,因为气道闭塞,所以容易出现咳嗽喘息症状。

    喘息性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往往是因为接触过敏原或者感染因素导致气道炎症反应,可能出现发烧或者不发热,往往经过有些治疗,临床症状可以在一个星期左右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消失。

    治疗通过雾化吸入快速缓解症状,改善通气,持续有效降低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如果合并感染因素导致还需要抗感染治疗。

    支气管哮喘

    儿童支气管哮喘本质是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表现为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者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如果在急性发作期,使用β2 受体激动剂解除痉挛、舒张支气管。缓解期治疗则以ICS 治疗为主,以有效控制非特异性气道炎症,防治喘息再次发作。

    胃食道反流

    有一部分婴幼儿表现为喘息症状,但是通过常规雾化吸入,临床症状没有缓解,同时伴有经常表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这些发生喘息时间大多数在孩子平卧时候,这些孩子可能需要通过口服质酸药物得到有效缓解。

    先天性血管压迫支气管

    在支气管周围存在肺动脉,主动脉,如果这些肺动脉或者主动脉发育异常,比如血管环,包绕支气管,就会出现支气管被部分压迫或者完全压迫症状,从而出现喘息症状,

    纵膈肿瘤

    对儿童来说,纵膈肿瘤发病率非常少,但是如果大的儿童孩子喘息症状,慢慢加重,雾化吸入无法缓解,同时肺部听诊往往有明显机械性喘鸣音,这时候往往需要排除非常少见的肿瘤肿瘤疾病,通常可以通过肺部CT就能诊断。


    看似简单的喘息症状,是在临床非常常见,绝大多数为常见病因,比如毛细支气管,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等,但是如果常规治疗无效,也要考虑喘息少见病因。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1 12:12:41

    儿童反复支原体感染引发支气管哮喘

    一、【什么是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曾有报道,支原体肺炎占各类肺炎总数的10-30%,流行高峰年达到50%,流行持续1-2年,对于患儿来说,一次支原体感染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甚至几年。
    【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
    传播:飞沫
    潜伏期:1-3周
    易感人群:1-10岁儿童,尤其以1岁到6岁学龄前幼儿支原体感染发病率偏高。
    临床症状:大部分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较轻,起病初期的4-6天传染性最强,部 分会发展成肺炎,且为非典型肺炎表现,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
    易复发:肺炎支原体生长缓慢,治疗不彻底易复发。
    并发病:除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神经、心血管、血液、泌尿、消化、皮肤、关节痛、眼、耳、鼻等多器官多系统并发症。
    抗生素:支原体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消炎药不敏感;支原体对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等大环内酯类如大家熟知的阿奇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等,但大部分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药物会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副作用,因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成为临床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肺炎支原体与哮喘的相关性】
    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比非感染患儿发生哮喘的风险性更高。过去曾将感染性支气管哮喘列为内源性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种类,甚至许多学者将感染性支气管哮喘与内源性支气管哮喘视为同一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逐渐认识到了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气道变应性炎症,是引起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十年来某些作者还观察到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也涉及到IgE和Ⅰ型变态反应。

    二、儿童支原体病毒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机制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呼吸道的病毒和细菌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虽然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但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加重气道变应性炎症来看,其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有着相似之处。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支气管哮喘的发作过程中,呼吸道的细菌感染可能并无重要作用。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和非发作期的患者分别作咽部的细菌培养,发现两者并无差异,同时发现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咽部的拭子上分离出缓解期并不存在的病毒,这就提示病毒感染可能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关。
    最近更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病毒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还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反复抗感染再反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在成人中则以肺炎支原体、鼻病毒和流感病毒较为常见。
    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支气管哮喘的机理主要与以下三方面有关:
    (一)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气道高反应性
    临床观察已经证实, 在上呼吸道发生病毒感染后, 可使得支气管的反应性增加。Swenson等对9名患有急性呼吸道鼻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了气道反应性测定,发现所有9例患者的气道对组胺的反应性均有明显的增高。Minor等曾对49 名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观察也证实,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多与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有关。
    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病毒感染可以直接损伤呼吸道的上皮,从而使气道壁的胆碱能受体暴露,产生胆碱能性气道高反应性;②病毒感染可导致气道内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积聚过多,从而增加炎性介质的释放,导致气道的反应性增加。病毒感染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机理是较为复杂的,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二)病毒感染可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病毒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的机理是由于病毒可以作为一种外来性抗原刺激体内Th2细胞释放大量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3,从而诱导B细胞合成过多的IgE。实际上病毒感染诱发的支气管哮喘很可能是一种借助于IgE机制而介导的病毒性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近年的研究已经证实在大多数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儿童,其血清中IgE 的增高与近期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这些针对病毒的特异性IgE 的产生使患儿的气道处于对病毒的致敏状态。
    已发现在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期,约有3/4的患者气道上皮细胞表面附着有IgE。在病毒所诱发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中,患者的特应性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病毒作为一种外来性抗原可以诱发与花粉、尘螨等引起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相似的症状,患者可以表现有鼻痒、打喷嚏和流清涕等上呼吸道过敏的症状,然后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
    (三)病毒感染可增加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变应原的迟发相支气管哮喘反应的发生率Busse等(1991)通过对1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结果证实在鼻病毒感染前仅有1例发生迟发相支气管哮喘反应, 而在感染鼻病毒期间,则有8例出现迟发相支气管哮喘反应, 病毒感染增加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变应原的迟发相支气管哮喘反应的发生率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四)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降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
    研究证实,呼吸道病毒感染可改变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使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功能降低,其机理尚不明确。总之,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是复杂的,其发病机理也是错综复杂的。目前对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较少,研究水平也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应该继续为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进行不懈的研究。
    三、发病机制的研究对感染性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影响
    通过对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的近代研究,给我们临床医生防治感染性支气管哮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别是对于具有特应性素质患者)是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二) 由于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在感染性支气管哮喘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非特异性炎症治疗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吸入糖皮质激素和色甘酸钠等抗炎药物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支气管哮喘时也具有良好疗效。特别是已经证实感染性支气管哮喘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因此抗变态反应治疗如抗IgE单克隆抗体亦在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
    (三) 由于病毒性感染在感染性支气管哮喘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目前虽然已发现了病毒唑、病毒灵等抗病毒药物,但其效应尚不理想,应致力于研究更有效的药物。
    (四) 由于感染性支气管哮喘与细菌感染的关系不大,因此在感染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抗生素可能无效或疗效甚微。
    (五)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也可以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特异性IgE,因此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测定气道高反应性和特异性IgE水平可以指导我们是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降低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调节免疫,预防抗生素使用导致的副作用
    (抗生素滥用,促使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成为流行病)
    流行病学家在研究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后,指出抗生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发现两种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就是各种过敏性疾病和哮喘。儿童早期接受抗生素治疗与后期过敏性疾病和哮喘的发展有一定相关性,这让我们才认识到,抗生素在免疫系统功能失常引发的慢性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病中扮演着反面角色。
    抗生素确实是一种神奇的药物,是战胜疾病非常重要的武器之一,但是和其它药物一样,抗生素也有难以避免的副作用,抗生素的某些副作用较轻,如真菌感染,而且持续时间短,有些副作用则持续时间长,症状也比较严重,如艰难梭菌过度增殖引起的腹泻。
    所有副作用中最显著的,而且后果最严重的是对免疫系统的破坏,这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幸运的是,我们及时发现了抗生素可能会引起的副作用,并且找到了预防或应对大部分副作用的方法,即通过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补充益生菌来预防副作用的发生。
    台湾成功大学 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主任、成大医院小儿科王志尧教授:益生菌与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中谈到: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相比,气道微生物构成发生改变,气道高反应性与气道菌群结构不稳定密切相关。菌群稳态直接影响到过敏性哮喘的病程,吸入激素与抗过敏 药物长期治疗并不能影响哮喘的病程及愈后,而具有特殊功能的抗过敏益生菌菌株组合物康敏元益生菌通过降低因过敏 而导致的TH2免疫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功能 ,调节Treg免疫细胞,成为肠道菌可以对抗过敏 性疾病新发现的有利科学支持,儿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甚至被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哮喘患儿都可以及早的补充抗过敏 益生菌康敏元来干预肠道微生态介导的IgE通路,来抑制IgE过敏抗体的生成,从而改善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病程及愈后,减少哮喘复发率。

    微生物研究成果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微生物与过敏性疾病,肠道微生物与儿童哮喘,呼吸道微生物与儿童哮喘,抗过敏益生菌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抗过敏益生菌与湿疹荨麻疹等等微生态研究成就已发表诸多论文研究,对于过敏性疾病,不再是停留在抗过敏药和激素雾化的治疗层面,人类是一个“超级生物体”一些难治性疾病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在人体生物体的研究上起到治疗性突破,人类基因组与微生物组共同作用,影响人体的免疫,营养和代谢过程,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八年专注抗过敏益生菌菌株及配方研究,把配方疗效与菌株品质视为生命线,联合台湾成功大学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王志尧教授开展临床实验病例研究,通过抗过敏益生菌影响过敏性疾病的免疫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开创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免疫抗过敏营养疗法,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调节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稳态,缓解气道高反应引起的咳嗽哮喘;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稳态,改善肠道食物蛋白过敏机制;调节肠道微生态菌群介导的过敏原特异性IgE通路,抑制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生成,由于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TH细胞因子活化,抑制TH2型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反应,以及上调免疫细胞和加速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修复。

    过敏的小孩肠内缺乏抗过敏的乳酸菌:过敏原的种类很多,诸如:尘螨、细菌、花粉、蛋白、牛奶、大豆、小麦、霉菌、肉类......等千奇百怪,许多医学研究指出,有关“免疫耐受IgE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过敏问题,与肠道内的好菌坏菌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示:过敏的小孩,肠道里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属比较少,虽然有数以万计的乳酸菌菌株存在于自然界,但仅有极少数乳酸菌株具有抗过敏的特质,这种对“免疫耐受IgE分泌过多”具有特殊调节功效的菌株是唾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组合成康敏元益生菌。唾液乳杆菌功效为降低血清IgE抗体,促进干扰素分泌提高Th1型免疫反应应答;而格氏乳杆菌功效则为降低血清IgG,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相关细胞激素IL-5的分泌,可以有效的提升人体的免疫系统,康敏元加强型具有辅助调整过敏体质的能力。

  • 紫苏
    回复
    2024-03-21 11:11:31

    ?小孩肺炎疾病的危害
    孩子肺炎疾病如果没有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导致病程时间延长,给小孩带来的危害是特别多的,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比如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败血症,心肌炎,心包炎,肺积水,肺脓肿,气胸,还非常容易引起哮喘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
    ??小孩肺炎疾病的高发病
    小孩肺炎疾病是小儿时期特别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也是高发病,分别有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
    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儿科挂号就诊,查明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够给予科学规范的治疗,要早发现早治疗。

小儿肺炎一定发烧吗

小儿肺炎引起的原因是什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