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测试儿童智能筛查精细肢体不强?

时间: 阅读:9691
测试儿童智能筛查精细肢体不强?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10-17 07:31:10

首先平时的时候应该经常性的锻炼一下孩子的大动作,平时的时候是可以经常性的练习一下孩子的抓握让孩子可以抓着桌子走路或者是可以让孩子过多的接触早教,也是可以经常性的给孩子读一下课外的读物,都是有很好的加强智能的肢体动作,平时的时候也应该多加注意好孩子的精神状态。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4-03-21 13:13:47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21 13:13:47

      单纯用智商判断孩子的智力本身就是误导,人的智力应该是综合的,而不是单方面测试的。所以,儿童智商测验的结果并不能确定儿童智商,儿童智商测试的结果也并不是准确的。

      智力商数(英语:Intelligence?Quotient),简称智商(英语:IQ),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智力”)的得分。由法国的比奈(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和他的学生所发明,他根据这套测验的结果,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

      智力测试是指对智力进行科学的测试,从而了解智力的高低。第一个智力测试是由比奈-西蒙制定的比奈-西蒙智力量表,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十个各种不同的智力测试,包括很多项目,如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记忆、字词、图像、积木、排列、拼图、符号等。

      人类对于大脑的认识才刚刚开始, 智商当然也有不科学的一面, 更不能作为成就决定因素, 典型的日本大和民族智商仅有101, 远低于犹太民族125, 以色列119, 德国112, 跟很多国家比 ,日本人智力上并不占优势, 但是日本近代国力发展速度飞快。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1 13:13:47

    7岁儿童智商对照表

    7岁儿童智商对照表,儿童的智力发育都是有一个大概的标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会逐渐发育成熟。正常人的智力没有太大的差距,都是在120左右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7岁儿童智商对照表吧。

    7岁儿童智商对照表 1

    3-7岁儿童智力测试表!看看你家的的baby合格没有!附计算方法在文末部分!

    比如3岁的baby,家长一让孩子先指出身体各部位,只要指出了3个就算通过,在可以问问孩子的名字,年龄,家中常见的物品名称等,考察看看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计算方法在文末位置。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去给孩子打分。

    3-7岁儿童智力测试表!

    3-7岁儿童智力测试表!

    3-7岁儿童智力测试表!

    3-7岁儿童智力测试表!

    7岁儿童智商对照表 2

    7岁儿童智力发育标准表

    1、正常儿智力测评需要按标准化的智力测评方法得出,正常智商值为,87到100;边缘智力,70到86;轻度精神发育迟滞;50到69;中度,35到49;重度,20到34;极重度,20以下。

    2、为了儿童智力发育标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给孩子补充足够的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睡眠与促进身材增高的生长激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婴儿一天24小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都很高,睡眠时与醒着时无明显的差异。

    智力发育迟缓有什么表现

    1、9个月时不能伸手拿东西,如果你有跟其他宝宝对比的话,一旦发现宝宝到了9个月时仍不能主动伸手去拿东西,同时在有大人搀扶时也不能用自己的双腿支撑体重。这就表明宝宝有些异常,应该及早带宝宝去检查一下。

    2、哭声异常,有的宝宝会因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时间长,但有的时候却需要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宝宝哭声尖锐,有的或哭声细小无力;还有部分宝宝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

    如果孩子的智力发育长期不在正常范围内,并且许多事情做的都不如别的孩子好,可能就是智力发育迟缓的表现了。家长可一定要注意孩子各个阶段的表现,观察孩子是否有生长缓慢,行为异常的表现,如果有要及时给孩子治疗。

    7岁儿童智商对照表 3

    除非宝宝日常表现特别异于常人,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们是不需要诊断性测验来了解宝宝的智力发育情况的,家长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自查宝宝的智力发育状况:

    1、大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最先得到发展的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宝宝其他智能的发展。

    一般来说,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好的孩子,心理和智力的发育也会比较好,而运动能力发展迟缓对智力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发牙、周会走”,很多爸爸妈妈应该都听过这句十分经典的育儿老话,也常常会在宝宝的生长过程中对照着来:宝宝三个月时会翻身,六个月会坐,七个月会来回滚,八个月会爬,九个月长牙,一周岁会走路啦。

    由于受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因素影响,宝宝之间肯定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因此,爸爸妈妈不能要求宝宝完完全全符合这个标准。

    只要大致符合这个标准,早一点晚一点,都是正常的。如果大运动能力严重滞后,则需要请专家界入诊断了。

    2、精细动作能力

    所谓的手眼协调,有很多对应的成语,比如心灵手巧、眼明手快等等。手的技能发育和智力有直接关系。精细动作能力,主要是和宝宝手部动作发展有关的。

    精细运动的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的则是孩子将来在入学后能否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

    不同月龄的宝宝,精细动作的能力当然是不同的,家长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和引导。

    1~3月龄:手部的抓握能力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会把手放到嘴巴里。有人在身边活动时,视线会跟随人转动,并且会开始抓握一些小玩具,像我们都会给新生儿准备摇铃等玩具。

    3~6月龄:小手的灵活性

    宝宝会将玩具从一只手转换到另一只手,能用双臂去够取玩具。

    7~9月龄:手眼协调能力

    宝宝会自己捧住奶瓶,攥拳挤捏手里的'物品,摆弄自己的小手,会将玩具,书,食物等放到嘴里,也会去撕书搞破坏等等。

    10~12月龄:拇指和食指的协调性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有用手偏好了,家长不妨观察下自家宝宝是更习惯用右手还是左手。宝宝开始用手抓取食物吃,一只手可以同时抓住两个小积木,会将玩具在两只手之间来回传递。

    13~18月龄:手部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

    这个阶段宝宝会拍手了,这个是人肢体协调的一个重大突破。有的宝宝开始用勺子吃饭,虽然吃的满桌都是,但家长还是应多多给予鼓励。

    同时宝宝还会挥手表示再见了,会不断重复把东西从盒子里拿出来放进去的动作,也会用笔开始在纸上墙上涂涂画画等。

    19~24月龄:手部动作培养创造力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用蜡笔或彩笔乱涂乱画,有的宝宝能打开不是特别紧的瓶子盖子或者可以自己撕开包装袋哟。

    家长可以多让宝宝玩串珠游戏,培养他对事物的专注力。引导宝宝用橡皮泥玩具来表现自己的创意,通过手部动作培养宝宝创造力和专注力。

    2~3岁:手指控制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

    家长可以开始试着让宝宝学习自己洗手,拉衣服的拉链,使用勺子等。引导宝宝去捡一些小扣子、小豆子等细小的东西。拼图对这个月龄的宝宝来说是不错的玩具。

    家长还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折纸的游戏,还可以引导宝宝进行简单的描画和填色,锻炼宝宝手脑协调的能力。

    3、语言能力

    3岁以前是宝宝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有四个阶段会出现跳跃式发展:

    7-8个月时的咿呀学语期

    1岁左右的语言起步期

    2岁左右的语言爆炸期

    2岁半左右的发现兴趣期

    而大部分宝宝遵循的说话规律是1岁左右准确的叫爸爸、妈妈;2岁左右会说词语和短句子,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语言;3岁左右即可完全理解。

    4、适应能力

    宝宝的眼睛、耳朵等身体器官对环境的适应性,视觉、听觉、语言及手功能等,包含范围比较广,所以能预示将来智力的发展的好坏。

    比如说,宝宝1个月时眼睛能跟踪物体,4个月时能找到声源,6个月时会找玩具,8个月时会自己摇铃。10个月时能找盒子里的东西,12个月时会盖瓶盖,27个月时会识大小,30个月时会认识基本的颜色,33个月时有了里、外的概念。

    5、社交行为

    宝宝的社交行为,从他出生后就开始啦。

    通常是:3个月时会对人笑,4个月时能认识爸爸妈妈及经常照顾他的人,7个月时会对镜子里的自己好奇。10个月时会去看提到的人,12个月时会出现粘人、分离焦虑。1-2岁时,会喜欢观察、模仿别人,并愿意和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玩。

  • 木槿
    回复
    2024-03-21 12:12:37

    一些研究文献和大量实践发现,如果精细动作发展得不好,孩子的语言发展也就不会很好,二者高度相关。本人觉得,精细动作像是语言发展的充分条件,二者不是充要条件。

    精细动作指婴儿/儿童凭借手及手指等部位小肌肉群发生的运动,是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是人类智能发育的重要部分[1]。

    Liu T和 Breslin CM在他们的论文里明确指出,精细动作是“手”及“手指”等部位的运动,就是与手或手指相关的动作。“心灵手巧”说的就是,孩子要是“心灵”那他一定“手巧”,即“手巧”的人就会“心灵”,心灵,可以理解为聪明,儿童的大脑长在指尖上。

    与手或手指有关的精细动作有:抓握、拍打、敲击、挖、写、画、捏、撕、抠、拧等。常见的几个精细动作如穿珠子、拿勺子/筷子、绑鞋带、握笔、玩积木、摆放拼图等。

    那精细动作与语言发展有关系吗?

    一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发现ASD儿童在婴儿时期精细运动发育延迟,包括伸手、鼓掌、用手指、玩积木、拼图和转动门把手等[2],且该部分儿童婴儿时期的精细运动发展延迟与语言迟缓有关[3-4]。

    GERNSBACHER M A, SAUER E A, GEYE H M,和BEDFORD R, PICKLES A, LORD C等人得出的结论:该部分儿童婴儿时期的精细运动发展延迟与语言迟缓有关。以上是理论调查研究。

    根据我个人的实践经验,语言迟缓儿童与精细动作高度相关,语言发展得不好的自闭症儿童,与精细动作也是高度相关的。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大运动与语言发展的,其实语言发展不好的孩子常见的大运动现象有不会双脚跳、或踮脚走路,运动不平衡、不协调或不灵活。从我的经验来看,精细动作比大运动的相关性要更高些。那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1)运动与语言中枢在大脑的同一区域

    我们看一下下面的图,可以看出,在大脑的“运动皮层”里,“手”、“手指”和“舌”、“唇”和“发音”在一起,在同一个区域,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共同发展”、“共同进退”的,尤其是“手指”与“发音”更是“紧邻”的位置关系。可见手指的灵活性(精细动作)与语言是高度相关的。当然,万事万物都没有那么绝对的,即使同一区域,也会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过相对而言,比例要低一些。

    (2)精细运动不好由抓握反射和手拉反射整合情况决定,这两个反射决定语言的发展
    手指的精细动作好不好,是由抓握反射和手拉反射决定的,即:抓握反射或/和手拉反射不整合的话,孩子的精细动作一定不好。而抓握反射、手拉反射也决定语言和发音,即说话晚、吐字不清等。

    既然二者间高度相关,就可以找到解决办法。

    精细动作与语言发展关系这么大,彼此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也就是可以通过强化精细动作,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所以,在家里带孩子多动些用“手指”来完成的活动、 游戏 ,孩子的精细动作增强了,语言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能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精细性的 游戏 和运动,就可以。我在这里简单提供几种,算做抛砖引玉吧。

    穿珠子

    涂鸦、涂色、画画(注意:不要用铅笔,要用“大”的笔,如蜡笔、粉笔、毛笔等)

    让孩子自己系鞋带、系扣子(要特意买这样的鞋和衣服,现在家长“为了孩子方便”,都不买有鞋带的鞋、需要系扣子的衣物了)

    一些需要手眼协调的玩具(要不声、光、电的)

    鼓励孩子自己用筷子吃饭

    带孩子唱手指谣

    带孩子做“手指” 游戏 /做手指操

    自己再发挥一下,多动动脑筋,可以在评论区里帮我补充一下……

    这些活动或 游戏 ,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还可以改善孩子拿筷子、握笔的姿势,解决书写障碍,还可以提高手指、手臂的肌张力。

    参考文献:
    [1] LIU T, BRESLIN CM. The effect of apicture activity schedule on performance of the MABC-2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Spectrum Disorder[J].Res Q Exerc Sport,2013,84(2):206-212.

    [2] LIBERTUS K,SHEPERD K A,ROSS S W, et al.Limited fine motor and grasping skills in 6-month-old infants at high risk forautism[J].Child Dev,2014,85(6):2218-2231.

    [3] GERNSBACHER M A, SAUER E A, GEYE H M,et al. Infant and toddler oral and manual motor skills predict later speechfluency in autism[J].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2008,49(1):43-50.

    [4] BEDFORD R, PICKLES A, LORD C. Earlygross motor skills predict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in children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Autism Res, 2016, 9(9):993-1001.

儿童疝气术后压个盐袋起什么作用,一般压多久?

儿童正畸多会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