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育儿的问题?

时间: 阅读:4334
育儿的问题?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10-15 19:22:51

当宝宝还是胎儿的时候,他是能够感受到母亲或者是外界环境的影响的,比如说可以听到声音,当母亲焦虑不安的时候,甚至也会影响到孩子,那么宝妈这个时候不要过于担心,尽量要积极乐观,育儿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有耐心,不要把自己急躁的情绪带给宝宝。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4-03-21 13:13:51

    都知道幼儿园所收纳的孩子的年龄都是在两岁半到六岁左右的孩子,相对来说孩子年龄也是比较小的,在管理方面都是需要特别用心的。因为家长又没有什么教育经验,所以困惑就会比较多。那么幼儿园家长育儿的困惑有哪些呢?

    幼儿园家长育儿的困惑也是有很多的,每个家长都有各种不同的困惑,综合起来具体有:

    1、孩子不爱去幼儿园,每天送幼儿园都又哭又闹,许多家长这时就不知道应该怎样的去说服孩子。

    2、孩子胆小、怕生,不爱跟同学玩,不爱说话。

    3、孩子学东西不能坚持,遇到困难就退缩,最后什么也没学到。

    4、孩子被家里人惯出了许多坏毛病,不管怎样给孩子说就是没有改正。

    5、孩子自制力差,爱玩游戏,不爱学习。

    6、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凡事都需要大人去提醒一遍,自己没有自制力。

    7、孩子做事情没有计划性,没有目标、时间观念。这些都是家长会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每个孩子的处理方式还各不相同。

    要知道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脾气与不好的习惯,家长们不管怎样,也是要将这些不好的事情纠正过来的,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成长。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21 13:13:51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为孩子操碎了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地成长,相信众多家长都遇到过抓狂的育儿问题,我觉得最令家长抓狂的育儿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孩子的健康问题
    我们经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错,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人比孩子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健康问题,孩子一个小小的伤风感冒都能让家长很担心,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来受这一些苦。因为小孩子的发育还未完全,免疫系统抵抗病毒病菌的能力比较弱,小孩子也经常生病,父母真的为孩子的健康操碎了心,有些父母还带着孩子四处奔波求医,只为了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二、孩子的素质问题
    除了身体健康外,我觉得最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作为,三观正的人,从小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这时候父母不仅要要求孩子那样做,而且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孩子是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下长大的话,相信这个孩子长大后也能成为有爱的人。作为大人,我们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的上的是非对错,教他们去辨别身边发生的事,引领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三、孩子的学习问题
    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相信孩子们的学习问题也困扰着众多的家长。孩子成绩下滑,家长彻夜未眠的事情并不少。所以家长们也纷纷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帮孩子报培训班,选学校等等。教育兴国,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家长们也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但是良好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家长们都坚持了很多年,真的很棒。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长的引领下健康成长,希望这些令家长们抓狂的育儿问题能有所缓解。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分享!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1 13:13:51

    父母最想知道的33个育儿问题小小的人儿才刚诞生不久,全家人已鸡飞狗跳,大人不仅被累成熊猫眼,脑袋瓜子里也总是塞满问号,充满了各种育儿疑问。 「宝宝一哭就要立刻安抚?」「什么时候要开始刷牙?」「发烧需要立刻退烧吗?」「经常拉肚子,这是正常的吗?」「宝宝怎么一直乱扔东西?要帮他捡吗?」「如何让宝宝戒掉夜奶?」「怎么让宝宝自然入睡?」「听说尿布包久了,会有O形腿?」「…………」 育儿问题百百种,尽信网路、以讹传讹,不如听听专科医师怎么说。 本期杂志精选33大爸妈常见疑问,一次帮您整理到位,让您把育儿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疑问1.「听说亲宝宝会使宝宝生病,这是真的吗?」

    医师解答:赵雁南医师表示,亲宝宝的确有机会使宝宝感染口沫传染的疾病,如流感、腺病毒…等。大人亲了宝宝脸颊之后,宝宝摸了脸又将手塞到嘴巴,潜在的疾病即可能传染给宝宝。因此只要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如咳嗽、流鼻水等),就不宜亲宝宝;如果担心本身有传染病带原,可以在亲了宝宝之后,帮他擦擦脸。但是不建议用酒精擦脸,以免过度 *** 皮肤,以湿毛巾稍微擦拭一下即可;或是使用婴儿洗面乳或沐浴乳帮他洗洗脸,都可以洗去残留的病菌。如果可以的话,0~1岁的宝宝尽量还是少亲为妙;倘若亲了,可顺手替宝宝清洁一下脸部。

    疑问2.「夏天带宝宝出门游玩真开心。不料宝宝坐车时却晕车了,又怕在外被蚊虫叮咬,该怎么办?」

    医师解答:内耳的三半规管控制平衡感。我们之所以会晕车,是因为耳朵内的三半规管无法适应变动的环境(如移动中车辆)的缘故。对于还不会讲话的宝宝而言,家长要怎么知道他晕车了呢?有几种方式可以简单判别:宝宝晕车的症状包括目光呆滞、嗜睡等,严重晕车时才会呕吐。0~2岁的宝宝不适合服用晕车药,坊间所贩售的晕车药是依成人剂量去调配的,宝宝服用会有过量的问题。当家长觉得宝宝好像晕车时,应在路边或休息站停车,抱宝宝下来走一走;无法停车时,则可将车窗打开,空气流通有助于舒缓晕车不适感。若宝宝愿意睡觉,可让他多睡一下。一旦知道宝宝容易晕车,上车前一小时内别让宝宝吃太饱或喝太多奶。

    带宝宝外出踏青,须小心防范蚊虫攻击。应尽量避免在夏日黄昏、傍晚时外出,尤其是公园、河边等蚊虫较多的地方。另外,由于蚊子趋暗的特性,建议出门时让宝宝穿上浅色的透气长袖衣物,预防蚊虫叮咬。目前市面贩售一些爸比妈咪最常使用的户外防蚊工具(例如:防蚊液等),亦可考虑是否使用。

    疑问3.「宝宝生病吃药,最好是服用药粉比较好?」

    医师解答:药粉是将成人的药物磨碎成粉剂,供给宝宝服用。但并非所有药物皆适合磨粉,有些药物在磨粉后会失去功效、剂量也容易抓不准,每包药粉的剂量都仍存在着些许的误差。因此宝宝生病吃药时,仍应以服用药水为主,剂量比较精准。

    疑问4.「如何喂宝宝吃药?」

    医师解答:如果由舌头的正中间喂食药水,宝宝容易将药水吐出来,所以最好由嘴角喂。一次别喂太快,可分次喂食,每次大约1C.C.慢慢喂,全部喝完之后,可以给予宝宝一点甜食或糖果去除苦味。

    父母最想知道的33个育儿问题 疑问5.「什么时候要开始刷牙?」

    医师解答:梁翔主任表示,一旦长牙就要开始刷牙了,即使只有一颗牙齿也是一样。不过只需使用清水、无须使用牙膏。如果牙齿生长的位置在口腔深处、牙刷刷不太到,可用纱布巾沾水擦拭。刷牙的频率为每天早晚各一次,轻刷即可,吃完食物后也可以喝一点水来漱口。等到3岁之后,宝宝刷牙会将混合著牙膏的水吐出时,即可使用小孩专用的牙膏刷牙。

    有些家长会认为「乳牙反正会脱落,等到恒牙长出来时,再落实口腔保健即可」。不过即使是乳牙蛀牙,也不能放著不管,因为乳牙蛀牙也会影响到恒牙的生长,因此牙齿保健应该自幼做起。

    疑问6.「宝宝爱乱扔东西,我要一直捡,很麻烦耶!怎么做比较好?」

    医师解答:赵雁南医师指出,大约8、9个月时,宝宝可以自己坐稳、会抓东西了,这时候就是发展细动作的时期。宝宝自然就会「一抓一放」,只是在认识各种物品,不是故意要乱扔东西。等到1岁以后,宝宝逐渐知道物品的用途时,即比较不会再有乱丢东西的行为。这是宝宝好奇的探索历程,也符合正常的发展原则,家长无须制止。不过家长应慎选宝宝能抓到的物品,不希望他拿去「探索」的物品如尖锐工具、贵重或易碎品,必须放在他拿不到的范围。万一不小心被宝宝拿到不该拿到的物品时,家长可以拿其他东西跟他「交换」,给予他可以投掷的玩具,例如球或沙包,并告知他:「那个不能玩,这个才可以。」

    倘若1岁之后还是乱扔东西,家长即可开始制止。例如宝宝经常乱扔餐具,家长可明确告诫:「不可以!」告诫几次之后宝宝若仍不听,可以把餐具收起来,甚至食物也一并收走,宝宝之后就会知道「这样做不行」。许多家长会不停地替宝宝捡拾餐具,宝宝会因为觉得有趣而持续乱扔。

    疑问7.「宝宝喝奶或喝水,一定要渐渐从瓶喂改成杯喂吗?」

    医师解答:1岁以后宝宝喝奶或喝水,应逐渐由瓶喂改成杯喂。因为奶瓶或奶嘴使用太久,会影响到齿列的发展、也比较容易蛀牙。另外喝奶或喝水时,应尽量坐着喝,不要躺着喝,可以降低中耳炎的发生率。

    父母最想知道的33个育儿问题 疑问8.「为什么宝宝的嘴边会长湿疹?」

    医师解答:「湿疹」又称为「口水疹」。梁翔主任指出,长湿疹大多与吸安抚奶嘴有关。经常吸奶嘴,口水滞留在嘴边,容易 *** 到皮肤引起疹子。改善的方法为少吸安抚奶嘴,保持肌肤干燥(如果肌肤太乾,涂抹一点凡士林或婴儿润肤乳即可);为了避免口水留在脸上,可用清水清洗。不过别以质地较粗的毛巾用力擦拭该部位,湿疹会因为受到过度 *** 而更加严重。

    疑问9.「新生儿一天要喝几次奶?」

    医师解答 : 新生儿喂奶不限次数、不限时间,他要喝就给他喝,但每餐奶应间隔2小时以上。每餐母乳之间,通常间隔2~3小时;每餐配方奶之间则为3~4小时。

    疑问10.「宝宝发烧,要立刻退烧吗?」

    医师解答:赵雁南医师指出,发烧的定义是体温超过37.8度,无论是测量耳温或肛温皆相同。很多家长一发现宝宝发烧,都会急着送医或服用退烧药,其实无须如此。发烧为中枢神经调节体温的过程,可帮助身体对抗病毒。发烧本身不是坏事,是身体免疫力对抗病菌的表现,只是可能过程中会不太舒服。部分宝宝可能会发烧合并热痉挛,有短暂痉挛、抽筋的情形,通常5~10分钟即停止。如果曾发生过热痉挛的宝宝,发烧时必须服用退烧药,积极退烧。万一热痉挛发作,应让宝宝维持侧躺姿势,不要拿东西给他咬,以免异物阻塞呼吸道畅通或口腔受伤。万一痉挛发作超过10分钟,就要尽快送医。

    其余多数宝宝可以先在家观察。家长可利用温水帮他擦澡、让他多喝水。大量腹泻或呕吐时补充电解质。半夜发烧亦不用马上挂急诊,除非发生病重危急情形,如意识不清、脱水、痉挛或呼吸急促等,才需要尽快至急诊就医。

    父母最想知道的33个育儿问题 疑问11.「不同年龄发烧,是否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医师解答:林裕诚医师表示,发烧是对抗病菌侵袭的生理反应。3个月以上的宝宝,抵抗力较佳,发烧不一定要立刻送医,应要注意活动力与其他合并症状,如咳嗽、腹泻、流鼻水等;但是未满3个月的小宝宝,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展完全、抵抗力较差,一旦发烧最好尽快送医。

    宝宝刚洗完澡或穿太多时,体温都会比较高一点,应减少衣服穿着的量,隔半小时再量一次体温。当宝宝发烧时,有些家长会使用酒精或冷水替宝宝擦澡,其实这是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因为以酒精与冷水擦拭身体,会使体温下降太快,宝宝很难适应;温水擦澡则是较温和的方式。除此之外,应多让宝宝补充水分,亦可使用退烧贴与冰枕,但是注意冰枕要隔着毛巾使用,以免冻伤;倘若宝宝开始发抖,就要将冰枕拿走。

    疑问12.「如何让宝宝戒掉夜奶?」

    医师解答:梁翔主任表示,3个月以内的宝宝,平均每2~4小时要喝一次奶。若没定时让宝宝喝奶,会造成低血糖,因此对小宝宝而言,喝夜奶是必要的。3个月以内的宝宝无法分别白天与夜晚的差异;3个月以后,家长可以训练宝宝配合大人的作息,慢慢戒掉夜奶。通常开始吃副食品之后,就比较不会再喝夜奶了。有几点方法能够帮助宝宝戒掉夜奶:

    1.父母的作息时间要固定,起床与睡觉的时间每天不要差异太大。睡觉时务必关灯。

    2.有时候是因为爸妈担心宝宝着凉、帮他盖太多棉被,宝宝半夜被热醒于是大哭,不一定是真的想喝奶。「喝奶」与「肚子饿」不能划上等号,吸吮的动作可以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因此睡前也不用帮宝宝盖太多被子,适量即可。

    3.喝夜奶的间隔时间逐渐拉长,训练宝宝戒夜奶。例如本来每隔4个小时喝一次,变成5个小时喝一次,然后是6个小时。

    父母最想知道的33个育儿问题 疑问13.「宝宝一哭就要立刻安抚?」

    医师解答:目前有两派说法,一派为「亲密育儿派」,另一派为「百岁医师派」,抱持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育儿方式。前者表示「宝宝一哭要立刻安抚,否则可能会使他不信任大人」;后者则全然相反,目前两种方法都有人采行,尚无定论。

    赵雁南医师表示,对于还不会讲话的宝宝而言,「哭」就是他的表达方式,家长不应全然不理会,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宝宝「为什么哭」,如果是尿布湿了、肚子饿了等原因当然要解决。如果宝宝想和家长玩,可以与他互动一下。通常不会因为家长安抚,宝宝就变得更爱哭。

    疑问14.「我与宝宝一起睡在同一张床上,这样比较可以顾及到宝宝的状况吧?」

    医师解答:虽然多数专家都建议宝宝最好单独睡在婴儿床上,但是部分老一辈的人会认为:「大人与宝宝同睡在一张床上,比较能够随时注意到宝宝的状况。」赵雁南医师表示,大人与宝宝一起睡、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层出不穷,宝宝被同睡大人不慎踢下床、压伤窒息或自己滚下床等案件时有所闻。虽然睡在婴儿床上,母亲半夜要亲喂时比较麻烦,但建议不要图方便而与宝宝一起睡。想要让宝宝适应睡婴儿床的话,最好在宝宝6个月以内就让他自己睡婴儿床;随着宝宝的年龄渐长,他对于与大人分开睡的抗拒可能会更强,所以应尽早培养宝宝睡婴儿床的习惯。

    疑问15.「宝宝一定不能趴睡吗?」

    医师解答:1岁以内尽量不要趴睡,以免窒息,徒增婴儿猝死的风险。万一要趴睡的话,家长要在一旁陪同,随时观察宝宝的情况;1岁以上正常儿童睡眠常变换姿势,不需要强迫趴睡。

  • 龙葵
    回复
    2024-03-21 12:12:41

    有人说,育儿才是人生一地鸡毛的开始。孩子的“莫名其妙”,长辈的“育儿经验”,伴侣的“理所当然”,每一条都让人崩溃。一起来聊聊那些让你崩溃的事儿吧,到底应该如何做?

    1、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氛围?那真是自欺欺人

    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懂,爸妈心情不好,他哪能看得出来呀!

    很多人都这么想,但很可惜,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从医学角度来说,如果孕妈妈经常心情低落,或情绪起伏过大,荷尔蒙就会不稳定,可能会影响胎宝宝的骨骼、肌肉发育,严重时可能造成胎儿体重过轻、甚至早产的情况。

    腹中胎宝宝都能感受到妈妈的情绪,更何况已经出生的婴幼儿呢?有心理研究报告指出,当婴幼儿接收到负面的、不稳定的、尖锐的频率(信息)时,掌管情绪的大脑皮层出现大量活动,并传导至交感神经,产生不安、紧张、心跳加速的反应。

    爸妈的焦虑情绪,会迅速传给孩子

    其实,孩子对爸妈的情绪是很敏感的。情绪紧张或焦虑的妈妈抱着孩子喂奶或哄睡时,孩子会哭闹不止,不容易安抚,换个情绪轻松的人(如,妈妈心中的猪队友)来抱孩子,孩子不一会儿就好了。可见,孩子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爸妈的心情的。(芝麻酱深有感悟,哄睡时越着急越焦虑,孩子就越不容易入睡)

    现在都爱说“原生家庭”,小时候的很多事我们都已经记不起来了,但那些感觉却会烙印在我们心里。我们自己在处理亲子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地重复爸妈的做法。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们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努力让家里的氛围好起来吧。

    2、老公是最没用的母婴用品??

    孩子好像就是应该我照顾,老公只负责玩小孩,哭了就丢给我!哄不好还怪人!

    很多妈妈都抱怨说,队友下班回家只顾着躺在沙发玩手机,也不帮忙带孩子、做家务,真是最没用的母婴用品。非但如此,他还满腹牢骚——成天在家里,孩子也没照顾好,家里也乱糟糟,一天到底在忙啥?(全职妈妈的苦呀)

    可实际情况呢,因为没有处在相同的环境下,我们都很难设身处地体会对方的心情。

    妈妈不知道,也许老公今天上班被老板训斥了一顿,下班还得陪客户去应酬;而爸爸也不知道,带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其实很累,还要整理家务,就算全职妈妈也做不完。

    不管现在“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生养孩子,女性付出的远比男性要多。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抱怨自己婚后的牺牲,以及老公的不体贴。没生孩子之前,女性还可以拥有自己的时间,如今却必须牺牲掉很多时间和兴趣,难免会心理不平衡。

    化解不平衡心态,首先要想得开

    抱怨前,先想想另一半的体贴

    老公肯定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不然为啥要嫁他呢?他没有如你希望的那样体贴,并不能说明他不关心你。下班后也会帮你洗衣服、周末假日也会带孩子出去玩(给你独立空间)、平常也会帮忙做家务……多这样想,你心里就会稍微平衡一点。

    老公不擅长的事,就别交给他做

    同事的老公会帮忙冲泡奶粉、给孩子洗澡,并不代表你老公也要这么做,或许你老公只能把做一桌好菜让你吃呢(不用羡慕别人,其他人还要羡慕你有这样好厨艺的老公呢)。有些妈妈希望老公洗奶瓶、洗了又嫌老公洗不干净,自己再洗一次。与其叫老公做不擅长的事,自己生气还要重做一次,不如别让他做,自己还开心一点。另外,用你的慧眼多找些他擅长的事安排给他咯。

    这次成绩怎么倒退了,你看看隔壁的老谁家的小谁!

    3、总是跟别人比,爸妈很哀怨

    “你家豆豆5个月就会爬了,我家宝宝都7个月了还只会坐咧!”,“你家妞妞一次能喝240㏄啊!真好,我家宝宝根本不怎么喝!”

    作为爸妈,谁都希望孩子各方面都生长发育的很好,遇到别家孩子,就着急的从头到脚比一遍,然后就哀怨“跟别人家比,我家孩子怎么差这么多呢”……虽然大家都这样,但芝麻酱还是要说,无端的比来比去其实就是自寻烦恼。

    孩子不是从“生产线”里制造出来的标准产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发展的节奏,即便是双胞胎,吃喝拉撒睡也无法一模一样。

    与其穷比较,不如帮孩子建立自信

    在欧美,爸妈和老师经常对孩子说“Well done”,“You are so great”。而我们呢,最常对孩子说的却是“你看,别人画的多好,你怎么都乱画”,“大海怎么是红色的,你看看别人涂了什么颜色”……

    小时候的喝奶量,幼儿园的表现,小学的成绩……几乎样样都被爸妈拿来跟别人比(我们都活在“别人家的孩子”这个阴影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根本没自信,深怕被爸妈批评,不敢朝自己的方向往前走,只会朝爸妈指导的路亦步亦趋。

    有时候,爸妈硬要孩子学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孩子喜欢的,而是爸妈自己从小欠缺的,希望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自己小时候特别想学小提琴,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只能放弃,现在条件好了,就逼着孩子去学,却从没想过孩子是怎么想的。

    “望子成龙”,这本身没什么错,但若是太过紧张,便会得不偿失。请爸妈尽量放轻松,让孩子自信地长大。

    高质量陪伴,重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时间

    4、夫妻都上班,没时间带孩子

    夫妻俩都上班,想赶快多赚点钱,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是又想多点时间陪孩子,真是左右无奈。

    迫于经济压力,很多妈妈都选择产假结束后就重回职场。对双薪家庭来说,爸妈多花点时间陪孩子,简直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为了多挪点时间,夫妻俩人甚至还会有所争执。想赚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又不想缺失孩子的成长,想要多陪孩子,真是两难呀。

    每天半小时,专心陪孩子

    其实,爸妈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并不是每天24小时寸步不离孩子才叫陪伴。爸妈同时陪孩子玩,当然最好,如果实在没办法,不妨各自利用自己的时间,陪伴孩子,也是可以的。

    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当然,多多益善咯),放下琐事,放下手机,专心与孩子互动,陪孩子说话、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就能增进与孩子的感情。(陪伴不在乎时间有多长,重要的是陪伴质量有多高。一直在孩子身边玩手机,并不是好的陪伴,还不如半小时的专心互动)

    5、一家两制,孩子怎么选

    每次孩子想吃糖,我都说不行,他就会去找爸爸或爷爷奶奶,然后就吃到嘴里了,我反而成坏人了!

    一般来说,育儿实践中多半是妈妈对孩子的生活教育管的比较严格,爸爸都是把棘手事推给妈妈,“宝宝想吃薯条,怎么办?”,“宝宝不想睡觉,怎么办”……而好吃的、好玩的爸爸则会抢着做……这种其实还算比较好的情况,最起码,老公,你还是有办法去对付的。

    比较难搞的是爷爷奶奶疼孩子(隔代那个亲呀),妈妈管得严,孩子就去告状,爷爷奶奶就出面干涉,这时就从育儿问题升级到婆媳问题啦,怎么做才能既让长辈不失面子,又让孩子听话呢?

    适当放权,妥善沟通是个好办法!

    在长辈面前直接训斥孩子,老人一定会站出来说话,这就让妈妈很难做。如果强硬地直接回绝,那就是挑衅公婆的权威了,觉得你质疑他们的育儿方式,这就会牵涉到面子、地位的问题,接下来可能就会有绵延很久的战争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说法、态度不同,但是彼此的目标是一致的,谁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呀。最好私下与老公讲好照顾孩子的原则,公婆这边由老公负责沟通,若是姥姥姥爷就由妈妈负责沟通。

    对于一些不是那么原则性的问题,暂时听长辈的安排也可以,总不能长辈又帮忙带孩子又没有话语权吧?享受到了福利,就要过渡出去自己的一些权力呀。

儿童胸膜炎30毫升水要多久才能吸收完?

儿童雀斑如何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