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儿童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属于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这说明心脏存在异位起搏点,可以引搏造成早搏的情况,严重的话可以影响心脏功能,所以一旦出现这类疾病要及时就医,可以服用稳心颗粒控制房性期前收缩,如果想彻底根治的话,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手术以后不再发作,但是手术费用也是要考虑的。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参考诊断:
1、窦性心律;
2、房性早搏。
分析意见:
如图所示,P波在I、II、aVF、胸前各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示心房激动来自窦房结,P波位于QRS波群前,心率85次/分,节律规整,判断为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无心腔扩大、心室肥厚或缺血表现;第9个P波提前出现,之后有正常的QRS波群,该P波在形态上与其他P波略有不同,提示房性早搏,代偿完全。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footprints of Atrial Ectopy
内容概要
房性早搏,也称为房性期前收缩(PAC)或房性过早除极(APD),是来源于窦房结外的室上性激动。
Holter心电监护发现房性早搏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很常见,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通常在正常心脏中房早发生率低且不影响预后,但对心脏病患者来说房早可能提示更严重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本篇探讨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蛛丝马迹,包括期前收缩与P波形态。相关特征包括房室不同比例传导,早搏后长间歇的不同时长及因差传导致QRS波形态变化。
房性早搏和逸搏的鉴别
当窦性心律周期停止或窦性心律足够慢时,下游逸搏起搏点可控制心率。
房性早搏,顾名思义,就是产生于心房的早搏,因为发病人数相对较少,症状相对房颤等也较轻, 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
但近些年来, 临床上也偶尔能见到频发房早导致血栓的病例 。
房性早搏的病人会感觉到心脏间歇,这种心脏停跳感会让有的人感到害怕,有的人描述是心脏下落感,还有的人感到乏力。
有些多年的房性早搏会进展为房颤,而这种患者的房颤从一开始就是持续性的。
与频发室性早搏不同,频发房性早搏很少产生于结构正常的心脏,通常容易发生于心房扩大的患者。
而心房扩大的原因有很多种,如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和房颤一样,也有一些人找不到原因,属于特发性的。?
作为医生,我们在临床上可能低估了房性早搏的危害。
研究发现,房性早搏是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两者的关联性在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更为明显。
原因可能是,房性早搏增加了心力衰竭与卒中的发生率,在高血压患者中可加重舒张功能不全。
如果患者出现频发早搏,尤其是存在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及时就诊干预。
频发房早可选择射频消融
对房性早搏的药物治疗,倍他乐克是很好的选择,即便是没有症状时也可以服用,能够减少早搏的发作,可以长期服用,但不宜突然停药。
如果早搏数量极多,2-3万以上/24小时,也可以尝试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
当早搏数目较多、病人无法耐受相关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行射频消融术。
但房早不像房颤,很少会形成血栓导致栓塞事件(脑栓塞、外周动脉栓塞等),正因为如此,房早所引起的栓塞事件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目前关于房性早搏导管消融的研究和文献都很少,但在现在的三维标测时代,房早的射频消融已经不是禁区了。
如果早搏同时伴有阵发房颤,最好的方法就是射频消融治疗,通常这时候的早搏与肺静脉相关的可能性大,可以在治疗房颤的同时一起治疗,一举两得。
房性早搏和逸搏的鉴别
当窦性心律周期停止或窦性心律足够慢时,下游翼搏起薄点可控制心率律。
理论上 心房逸博点传导速度最快 ,区别为其发生时间晚于基础窦房结周期,且P波形态与窦房激动不同。 其次为房室结, 仅在窦性心律周期过长,无房性逸搏节律时才控制心律,特别易发生在年轻患者或窦房结疾病患者。
无房性逸搏的窦性停搏,可致房室结或交界性逸搏,比预期窦房结周期更晚,可能有特征性“逆行”p波(因起源于房间隔通常较窄,下壁导联p波倒置或双相,V5至V6导联为负向)。
房性早搏的发生机制
理论上局灶性和折返性机制都可能参与形成房性早搏,无明显心房、心肌病时,前者更常见。
尽管触发活动(通常是延迟后除极)是局灶性房性早搏与持续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更常见机制,但局灶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是自律性异常机制。
这种激动多来源于具有解剖异质性的部位,右心房包括界嵴、三尖瓣环、右心耳、希氏束旁区和冠状窦。左心房中静脉、二尖瓣环(尤其是主动脉瓣连接处)和左心耳是最常见的起源灶。房室交界区,从房室结到His束的任何结构,都可能导致交界性早搏或交界性逸博心律。
房性早搏心电图的蛛丝马迹
提前发生房性P波,且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房室传导间期(PR间期)正常、更短或更长;
无房室传导(未下传或阻滞性房性早搏);
正常或差异传导(宽)QRS波;
早博后完全性、更长或更短的待偿性窦性停搏间期。
1.期前激动
房性早搏特征为提前激动 ;
而逸博,可能发生较晚或恰好在下一次预订窦性激动前与窦性P波融合;或在窦性心律失常或窦性停搏时,逸博可能发生在窦性心律周期后。
可以出现融合波,本质为两个自身起搏点的竞争(窦房结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异位起搏点),这种异常心律通常是生理性的,常在年轻人夜间高发,特别是运动员,若持续存在,则会发生交界性逸搏心律。
2.P波形态
大多房性早搏起源于解剖异质性部位, 无结构性心脏疾病中,房早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体表12导联心电图可提供准确指导以明确房性早搏起源点。
关键重要一V1导联P波形态特点:
左房起源:V1导联P波正向
右房起源:V1导联P波负向或正负双向
正常窦性P波形态:V1导联P波正负双向伴肢体导联P波电轴向下
其他来源于界嵴的早博:V1导联P波正负双向,与窦性激动P波相似,但肢体导联P波形态不同(下壁导联正向成分少或承等电位线,甚至负向),如下A图。
起源于房室结附近的早博:下壁导联P波倒置——低位房性早搏,如下B图。
交界性骚薄弱,有逆传P波倒置,若无逆传,则无P波;
心房起搏时,右房电极位于不同位置,也可见类似表现。
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
在正常人群中,室早可因一般的因素而诱发,例如吸烟、喝浓茶、饮酒、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消化不良、血钾过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某些药物等,有的甚至查不到任何原因。在器质性心脏病中,最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及二尖瓣脱垂等。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人常诉说心悸、胸部有“撞击感”。大多数在心脏听诊时即可做出诊断,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的第一心音响亮,第二心音微弱,或者听不到,这些特点与房性早搏相同,但室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歇时间较长,属于完全代偿间歇。如果室早频繁发生,有时不易与心房颤动区别,可让病人活动一下,若体力活动后,病人心率加快,而节律趋于规则,则室性早搏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人体活动后,窦性频率增加,克服了异位心律的显示。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后均随一个室性早搏,则形成二联律,多见于洋地黄中毒,不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二联律,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多见于正常人,要判断室早的性质,必须综合分析,如果早搏由烟、酒等一些诱因引起,多属于功能性的,一般勿需治疗。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室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治疗。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有以下几点:
(1)提前出现的宽大的QRS波群,QRS波间期大于0.11秒,其前无过早的P波出现。
(2)P波可出现在ST段上或埋在QRS、T波内,R-P时间常在0.12~0.20秒,P波与提前的QRS波无关。
(3)ST段及T波方向常与QRS波方向相反。
(4)通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早搏前后两窦性心搏相隔的时间为正常心动周期的2倍)。
(5)有时室早夹在两个连续窦性搏动之间,称为间位性或插入性室性早搏。
(6)有时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或室性早搏形成短阵室速。
(7)在同一导联上,可见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
如何判断室早的危险程度?
一般的室性早搏当然没有生命危险,不要过分担心。但有时频发的室性早搏,尤其是早波的R波落在前一个搏动的T波上,即RonT,这时会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发展为心室颤动,就会危及生命。对于室性早搏,Lown′s将它分为若干级别,级别越高猝死的危险性越大,特别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美国Lown的分级如下:
0级:无室性早搏。
Ⅰ级:室性早搏<30次/小时。
Ⅱ级:室性早搏>30次/小时。
Ⅲ级:多形性室性早搏。
Ⅳa级:成对(成联律)早搏。
Ⅳb级:室性心动过速。
Ⅴ级:
R波落在T波上(Ron
T)的室性早搏。
最近,有许多研究发现,室性早搏的数目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Lown′s分级多数专家认为,该分级仅适合于心肌梗塞病人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健康人中常可检出Ron
T
的室性早搏,却无一例促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且Ron
T现象可出现在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心电图中,尚未发现可促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判断室性早搏危险性,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基础心脏病变,如严重的心肌梗塞,严重的缺血,心肌炎或室壁瘤等;(2)心功能状态;(3)电解质是否紊乱。心脏功能状态良好,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的室性早搏一般属于良性的心律失常。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明显受损的病人,如室早≥Ⅲ级,则认为是危险性高,有猝死可能的心律失常。
【早搏的概念】
过早搏动(prematurebeat) 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早搏的症状】
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早搏的原因】
可发生于正常人,如过度吸烟、饮酒、喝浓茶、情绪激动。及发热等均可诱发。常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病人,洋地黄类药物,锑剂、奎尼丁、氯仿等毒性作用,低血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均可引起。
【早搏的治疗】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过早搏动 ,大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
频发房性早搏的病人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 ,合理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维拉帕米 (异搏定 )为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适用于心率偏快、血压偏高、心功能良好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1片 (40毫克 ),每日 3次。或服缓释片 ,每次半片— 1片(1 20— 240毫克 ),每日 1次。服药期间要注意心率和血压变化 ,如心率每分钟慢于 55次者则停用。
美托洛尔 (倍他乐克 )为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交感神经张力亢进、血压偏高、心率偏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 ,且心功能良好者。口服每次 12. 5毫克 (每片 50毫克 ),每日 2次。服药期间可致心动过缓。
普罗帕酮 (心律平 )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心率偏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3片 (每片 50毫克 ),每日 3次 ,有效后改为每次 2片 ,每日 3次维持。可有口干、唇舌麻木、头痛、眩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用量较大时 ,极个别病人会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窦性静止、心搏骤停等。早期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长期服用可致心功能减退。
胺碘酮 (可达龙 )能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抗心律失常药 ,适用于心率偏快、心功能较差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每次 1片 (0. 2克 ),每日 3次 , 1周后改为每次 1片 ,每日 1次维持。最后可以每次半片 ,每日 1次维持。可有心动过缓、心电图Q—T间期明显延长 ,口干、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便秘、失眠、多梦、头昏、头痛、眼眶痛、角膜微小沉淀 ,偶尔会影响视力。少数病人可有甲状腺功能紊乱、肺泡炎、肺纤维化、肝肾功能暂时性损害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对碘过敏者或心率慢于每分钟 55次者禁用。
地高辛加异搏定地高辛为强心药 ,异搏定为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两者合用 ,适用于较难治、心跳较快的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口服地高辛 ,每次半片 (0. 125毫克 ),每日 1次。合用异搏定 ,每次 1片 (40毫克 ),每日 3次 ,或口服缓释异搏定片 ,每次半片— 1片 (120— 240毫克 ),每日 1次。服药期间 ,如心率每分钟少于55次者则停用。
【早搏的中医治疗】
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 15克 ,桂枝 7. 5克 ,党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各 15克 ,生姜 3片 ,大枣 5枚。每日 1剂 ,每剂 2次 ,水煎服。一般早搏较频繁者 2~ 3剂见效 ,频繁者 4~ 5剂可治愈。
加减 :阴虚内热、夜寐不安者去桂枝、生姜 ,加灵磁石 25克 ,牡蛎 50克 ;气虚者加黄芪 15克 ,五味子 7. 5克。
黄芪汤加减:黄芪 20克 ,麦冬、苦参、丹参、炙甘草各 12克 ,茯苓 13克 ,炙五味子5克。每日 1剂 ,每剂 2次 ,水煎服。一般早搏较频繁者 3~ 4次见效 ,频繁者 5~ 6剂可痊愈。
加减 :心悸、心慌、失眠者加用灵磁石 20克 ,红枣 12克 ,柏子仁、枣仁各 10克 ;胸闷痛加用广郁金 10克 ,川芎 6克 ;心阳虚 ,心动过缓 ,舌质淡白者加用苦参 6克 ,党参20克 ;邪热忧心者加用菖蒲、广郁金、蒌皮、竹茹各 10克。
早博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也叫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房、心室、房室结区)提前发出激动所致,也称期前(期外)收缩。
房性早搏是很常见的,一般的儿童房性早搏无症状无需治疗。房性早搏,心率不快的话,心功能正常,应该没有什么要特别处理的,主要还是要注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如果有症状如胸闷、心悸等,需要口服药物治疗。
儿童房性早搏的治疗包括去除病因、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等,要注意结合治疗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孩子的房早比较多,时间也很长,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好,建议完善常规检查,比如甲状腺功能等,最好再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如果检查结果房早还是很多,并有房速,如果心电图位置好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以上内容就是对儿童房性早搏应注意什么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儿童房性早搏应注意什么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