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学习,但是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双向障碍主要是指的是容易出现抑郁或者是暴躁的情绪,主要与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有关系,可以通过服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定时的去医院进行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可以选择增减药量。
双相障碍是躁狂与抑郁循环发作或混合发作的心境障碍。
根据双相障碍的亚型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种双相障碍的表现。
1、目前为 躁狂发作的双相障碍 ,这类患者当下正体验到的是躁狂发作。和躁狂症不同的是,躁狂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在躁狂发作前已有至少一次抑郁发作。而躁狂症患者从未出现抑郁发作的情况。
2、目前为 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 ,这样患者当下正体验到的是抑郁发作。和抑郁症不同的是,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在抑郁发作前已有至少一次躁狂发作。而抑郁症患者从未出现躁狂发作的情况。
3、目前为 混合性发作的双相障碍 ,这类患者当下正体验到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反复轮流循环发作。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属于你方唱罢我登场,转换时没有明显的间歇期,或数小时内迅速交替出现且症状均很突出。
因此双相障碍曾经也被称为”躁郁症”,通俗讲,就是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到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两种不同心境障碍循环发作。表现出现的状态可能是一会儿很亢奋,一会儿很消沉;一会儿行为亢奋,一会儿一动不动呆如木鸡。
当然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也称 情感 性精神障碍,不能简单以表现出来的现象进行判断。 必须前往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由医生诊断,并遵循医嘱治疗 。
因此患有双相障碍的患者,应首先考虑进行治疗,当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时,根据医生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如有需要,也可寻找具有国家从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沙盘 游戏 咨询。通过心理咨询,以帮助患者疏导情绪,探寻内在世界,找寻属于自己的舒适区。
这位同学,你好!我是专业心理医生一心老师。心疼你的遭遇。但是请你不要气馁,你的困难,我可以帮助你。
双相 情感 障碍,虽然让人很难受,甚至有些崩溃,但是它是可以自愈的。只要你能够启动你的心力!
接下来,我将告诉你如何启动心力。
一、了解你的病情究竟处于哪种情状?
双相 情感 障碍顾名思义,是抑郁与躁狂的综合体。但是他们的组合方式有三种,首先判断你究竟是属于哪一种,我们要想消灭它,就要先了解它。正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是也。
1.双相I型:病程中以抑郁发作为主,其中至少一次轻躁狂发作经历。所谓轻躁狂,是指仅仅表现为莫名的心情很愉悦,通常持续时间不长,因此很难被察觉,故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2.双相II型:病程中也是以抑郁发作为主,期间至少一次躁狂发作。不仅仅是心情愉悦,同时有躁狂的其他症状。这一类型比较容易识别。
3.循环型:顾名思义,抑郁与躁狂,循环交替发作,都能达到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
二、双相 情感 障碍的本质是什么?
抑郁与躁狂的本质都是自卑。所以双相 情感 障碍的本质也是自卑。
抑郁是对自我过去的否定,是真实的自卑。躁狂的症状指向是自负,是不可一世的自负,但是我们都知道,自负的实质是极度的自卑,当人自卑到极点,有两种表现方式:把自己埋进尘埃,或是把头颅高高地昂首,表现的不可一世。正如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双相 情感 障碍恰是将两种方式演绎地淋漓尽致,就好像人格分裂似的。
三、双相 情感 障碍怎么治疗?
心病还须心药医。所谓心药,即是你自己的心。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真正能够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要相信“人定胜天”。所以,启动你的心力,疾病自愈!
我们先来看看他是怎么自愈的。
他是一个双相 情感 障碍循环型患者,具体的表现是每周前三天抑郁,抑郁的时候达到重度抑郁的标准,他难受的想自杀。第四天开始自然转躁狂,兴奋,躁动,自以为是,睡不着,因为太过兴奋,他也想要杀掉自己。最后一天,病情略微缓解。
当他找到我的时候,这样暗无天日的日子他已经过了4年。我告诉他“在我看来 精神疾病患者是最接近觉悟的状态,只是他们在通向觉悟的途中走岔了路,被迷障了” 。他接受了我的观点,于是开始了启动心力的旅程。我与他分享我的生活态度:“ 生活需要一点‘轻躁狂’。” 这句话的本意是,我们需要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认可了这一态度。
总结:心病了,就用心来治;心变了,病就没了!双相 情感 障碍可以不药而愈,只需启动心力——重建自信,重获能量,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100%的责任。
你学会了吗?如有疑问,请与我联系。祝你早日康复,收获鲜花般灿烂的人生!
我是一心,我爱你,如同爱自己!
任何时候,身体都是首位的。
如果确诊了双相 情感 障碍(躁郁症),那么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其他都可以先放一放,包括学业。但可以明确的是,无法面对学业只是暂时的,只要病情缓解了,就自然可以面对了,这是众多临床案例证实的事实。
相信你会走出当前低谷,迎接美好明天。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读大学,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病情。扩展资料双相情感障碍可以读大学,双相障碍又称躁郁症,患者的'特征是心境在躁狂与抑郁之间来回转换。双相情感障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在病情发作时可以请假或休学治疗,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学业即可。
这篇小短文其实是给一位知友的回答。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意义,所以发在这儿:
抑郁症的人群发病率在百分之十左右。如果再加上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这样的常见疾患,具体到正在上学时段的青少年,每年因为这些情况影响学习进而影响中/高考,再进而影响一生的走向的例子数不胜数。
所以在我的工作中,一旦遇到家长主诉孩子成绩突然下降,下降的速度和幅度令人不可思议,如果没有明显的应激事件(比如校园暴力、经济困境),我都会提示家长留意孩子的生活习惯有没有变化(是不是变懒),情绪有没有变化(是不是变得呆滞,或者容易冲动),这些很显然的情况,家长通常会有所注意,但是不会把它和成绩下降联系起来,从而考虑精神疾患的可能性。
笔者在知乎颇回答了几十个精神疾患相关的问题。有一个最大的感慨是:
大家对抑郁症(包括其他精神疾患)存在误会。
(一)误会这个病的性质。
通过精神疾患,我们的确可以往很多方向探索。对于一个抱着问题意识,受过思维训练而又通达的人来说,精神疾患的经历会让他/她深刻的理解人何以为人,我何以为我,物质何以为物质。但是这种思考一定会是孤独的,深沉的。
而知乎和豆瓣上多数探讨都没有意义。彼此交流病状,并不意味着能彼此交流有益经验。反而是那些标榜“负能量勿入”,大家都愿意去看。这样的互动,对走上治疗正轨,迅速回到正常生活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类似“抑郁症是聪明病”、“双相情感障碍是天才病”、某某某大人物是抑郁症患者,这样的说法,作为无趣的谈资也就罢了,作为患者,不宜在这上面着意。
(二)误会这个病的作用
有些医院诊断草率(不要全怪医院,医院资源有限,医师有限,很难逐一照顾到),开了药没有对患者进行完整的用药教育,一旦出现副作用,患者往往不知所措。反复多次就医,治疗方案支离破碎,灰心是很正常的。
知乎很多患者就是这样。自己的负性感受非常复杂,病情迁延变化,开帖子诉说,又要突出自己忧郁悲哀的气质,大家都买账,觉得深得我心。
其实,这是南辕北辙。
我非常不主张病友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病友的理解。
回到学习障碍这个问题:学习是个综合的过程,要动员复杂的资源。它的内涵丰富,包括联想(联想多快,多广),线索的追踪能力,思维的快慢,专注的强度(当然这些不在一个逻辑层次)等等。
也包括保持正常人际关系(对来自人际关系的适当感受并反馈),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意志减退则会削弱自己的计划能力)。不一而足。
对于学习阶段的患者来说,刚刚发病时,除了对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有所认识,并觉得苦恼外,对自己其他的改变不能认识,甚至,这个认识可能永远做不到。这就是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所有精神疾患的困难之处。
抑郁症导致的学习障碍最常见的就是题主说的无力学习,这是指因为意志减退导致的动力/动机缺乏所造成的。有的患者知道学习是重要的,尽管意志减退,仍然逼自己去学,这种勉力而为的冲突使患者感到很痛苦。
在初中高中,学校人际关系其实压力很大,绝大多数的情况是这位成绩不断退步的同学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绝望,不知道自己病了,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好起来,不知道问题,也无从寻求解决。在学习就是一切的初高中阶段,可想而知他/她的负担多重。
出现这种情况,目前以我们经验所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系统治疗。对抑郁进行评估时,要仔细甄别是否有双相的潜质。尤其要注意双相混合状态的识别。
在这种前提下,制定抗抑郁治疗方案,定期请医生评估,如果有效,继续维持,坚持服用完整的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阶段。如果出现恶化,比如转躁,马上改变方案,采取情感稳定剂治疗。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换药,或者联合用药。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都会恢复活力。
而至于
“如何恢复学习能力”,应该纳入“抑郁症如何恢复正常”这个问题中解决。一旦后者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
笔者微信ID:leekaomin
利益不相关:教育从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