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先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的频率,每分钟控制在120次左右,按压深度大概在5~6厘米左右,一般情况下每按压30次,然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要超过一秒钟。对新生儿进行胸外按压时,如果是单人操作,可以采取双指按压法。
关于新生儿心肺复苏的说法错误的是胸外心脏按压双手叠放与患者胸骨上端三分之一处。
新生儿心肺复苏流程: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流程可以分为A、B、C、D,4个步骤。首先,是A,A是孩子气道的代写,第一步要畅通孩子的呼吸道。比如如果孩子呼吸道中有羊水或者其他的杂物,要及时的将其清除,防止孩子出现窒息。B代表给孩子进行人工的呼吸,可以嘴对嘴的呼吸,也可以用复苏气囊,将孩子的口鼻包裹好,进行复苏气囊的按压。
C指循环的刺激,可以给孩子进行心胸的按压,主要按孩子的心脏部位,促进孩子心脏的搏动。D是最后一步,代表药物。如果经过ABC,孩子的心跳还没有恢复,可以给孩子及时的应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属于正性肌力的药物,可以刺激孩子心脏的复转以及呼吸的好转。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病因原因:
院内和院外的原因不同。院外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为外伤、溺水、中毒和自杀等意外伤害,并且院外心跳骤停的复苏效果差,存活率特别低,故强调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院内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为呼吸衰竭和休克。
任何原因引起肺部通气氧合障碍均可导致呼吸衰竭,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神经肌肉病变、气道阻塞、肺实质病变、代谢紊乱、药物中毒和心律失常等。感染、失血、心功能不全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均可因毛细血管灌注不足而致组织细胞缺氧、代谢异常和脏器功能损害,最终心跳呼吸停止。
临床一些操作对病情不稳定的患儿可触发心跳呼吸骤停,如镇静、吸痰、鼻饲、各种穿刺、气管插管、放置各种导管等。无论呼吸衰竭还是休克均可由相对稳定的代偿状态迅速恶化为失代偿状态,致使心跳呼吸骤停。
因此,充分认识呼吸窘迫及休克的早期症状和体征,识别通气、氧合、灌注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威胁生命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干预,是发现和尽早处理小儿即将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关键。
婴儿和儿童现场心肺复苏术与成人做法基本相同。以下只简单介绍几点特殊之处。具体比较请参阅:婴儿、儿童与成人心肺复苏比较表。
1.判断意识
婴幼儿对言语如果不能反应,可以用拍击其足跟部或捏掐其合谷穴的方法,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
2.人工呼吸
婴儿以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以口对口、鼻吹气为宜。应注意的是开放气道时,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反而影响气道通畅。
3.触摸肱动脉判断有无脉搏
婴儿因一般较胖且颈部短粗,颈动脉不易触及,可以用触摸肱动脉的方法来判断心跳是否存在。
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和肩之间。抢救者大拇指放在上臂外侧,食指与中指轻轻压在内侧,即可感觉到脉搏。
4、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和方法
婴儿按压部位应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与胸骨正中线交叉点的下方一横指处。用两个手指进行按压。
按压时,抢救者应该用一只手的手掌垫在患儿的背部,由于头的重量和双肩稍垫起,头会自然后仰;儿童只需用一只手掌根做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其胸骨中1/3段。
5、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与人工呼吸比例
婴儿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应大于100次/分;儿童应80~100次/分。婴儿和儿童的单人和双人抢救的按压与吹气的比例均为5∶1。
(七)现场心肺复苏的开始和终止
1.现场心肺复苏的开始
一旦遇到伤病者,如果能确认已猝死,就应立即开始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抢救者一定要牢记时间就是生命。
(1)抢救者应充满自信心,不要犹豫和等待救护人员到场指导。
(2)不要把时间白白耗费在推算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上。
(3)不要作不必要的繁琐检查。
(4)在患者病情稳定前,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2.现场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
(1)伤病者已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
(2)有他人或专业医护人员接替抢救,或伤病者已转送医院。
(3)医务人员确认伤病者已死亡。死亡的指征是:
①深度昏迷、无意识;
②无自主呼吸;
③心肺复苏抢救持续1小时以后,心电活动不恢复(无脉搏);
④瞳孔固定性散大30分钟以上。
3.对于儿童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如在低温下心搏停止时,应坚持较长时间的复苏努力,不要轻易放弃。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一)目的:
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秒钟。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操作要点:
(1)开放气道:
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
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
(2)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
(3)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按压频率:100次/分。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搏考试,大网站收集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三)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