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什么时候接种脊灰疫苗第一针

时间: 阅读:9155
什么时候接种脊灰疫苗第一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5-09-18 17:37:05

脊髓灰质炎疫苗一般都是两个月以上就可以给孩子接种了,但是在接种疫苗的时候,要确保孩子的身体没有疾病才行,不然的话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且孩子在接种的时候,一般都是接连几个月都注射这种疫苗的,孩子在接种完疫苗之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发热或者是恶心、呕吐等情况,这个都是正常反应。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11 20:20:47

  • 芍药
    回复
    2024-03-11 20:20:47

    下面是2岁内儿童免费的预防针:
    出生:卡介苗、乙肝第一针
    1个月:乙肝第二针
    2个月:吃糖丸(第一颗)
    3个月:糖丸(第二颗)、百白破第一针
    4个月:糖丸(第三颗)、百白破第二针
    5个月:百白破第三针
    6个月:乙肝第三针
    7个月:A群流脑
    8个月:麻疹、乙脑
    9个月到1岁:多数是自愿自费的针
    1岁半:百白破第四针、麻疹第二针、甲肝
    2岁:乙脑
    这些月份中还有一些是自愿自费的针对小孩的免疫也是有好处的,请您考虑。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11 20:20:47

    在宝宝2月龄的时候,宝宝就必须开始接种脊灰疫苗,脊灰疫苗主要防止脊髓灰质炎,也就是小儿麻痹症,但在接种疫苗时,父母们也许会担心打脊灰疫苗后会造成 孩子残疾。那么,脊灰疫苗致残实例有没有,脊灰疫苗致残一般都是多少的小孩呢?

    脊灰疫苗相匹配防止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脊髓灰质炎医治艰难,感染病毒后,若造成身体麻木非常容易留有终身瘫痪的并发症。为防止这类病毒传染,孩子必须在差异年龄层里接种脊灰疫苗,一切正常情况下,接种脊灰疫苗后孩子并不会致残,下边为三例接种脊灰疫苗致残实例。

    实例1:一位父母们表明,自己孩子2011年出世,一直健康成长,在4岁那一天接种了内服的糖丸脊灰疫苗,十几天后出现异常反应,双下肢瘫痪,不可以走动。之后在儿科医院一直做恢复,但恢复实际效果很弱,应对孩子的痛楚、家中的压力,父母的想要在每一天的康复训练中被一点点地磨去。孩子父母期待有关部门,可以提升这一方面的补偿金和提升将来的社会发展薪资福利保障。

    实例2:一位2018年5月出世宝宝,第一次接种注入了一针脊灰疫苗,在8月底第二次内服接种了一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在第二次接种疫苗后,宝宝发生了几回发高烧情况,都是有去医院检查,得到的结论均表明宝宝人体无影晌,但在9月底,宝宝发生了瘫痪,划入院进行医治。父母表明,经诊断,自己孩子是内服脊髓灰质炎滴剂疫苗发生不良反应致残。

    内服的脊灰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内服的脊灰疫苗后也许会出现异常反应,造成 孩子瘫痪残疾。接种脊灰疫苗致残的几率虽然很低,但致残的孩子一般为5岁以下的孩子。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11 19:19:37

    您好家长:
    脊灰疫苗免费的现在分为两种:1、脊灰灭活疫苗(IPV)2、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在2016年5月1日前,脊灰疫苗只有一种免费,即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俗称口服糖丸),由于他是减毒活疫苗且有发生疫苗相关性脊灰病例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现在已召回,故现在的脊灰减毒活疫苗通过“升级”,祛除了风险最高的一种价型,变成上面的第二种bOPV(水剂)。
    现在为了提高脊灰疫苗的安全性(避免发生疫苗相关性脊灰病例),所以现在脊灰接种的程序为第一针(2月龄):接种脊灰灭活疫苗(IPV(完全没有风险的))(注射),第二针(3月龄)、第三针(4月龄)、第四针(4周岁)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在2016年5月1日以前,脊灰灭活疫苗(IPV)为二类疫苗,需家长自费自愿。在2016年5月1日以后有政府买单,变成了一类疫苗。
    在去年山东疫苗事件发生,现在的疫苗必须由冷链车由生产厂家直接送至区级疫病控制中心。疫苗在路上时间增长。
    综上:脊灰疫苗缺药,是应为需要量增加(1,二胎宝宝增多,2,二类变一类),而生产量不足(脊灰灭活疫苗(IPV)只有两个厂家生产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只有一个厂家生产)。
    故希望家长能理解。也希望能解决您的疑惑。

儿子快五周岁了只有一米零八38斤正常吗

注射A+c群流脑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有那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